標籤:

談「善惡有報」

  小編的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在民間流傳很久矣,它告誡人們,做人一定要做個好人,切不可做為非作歹的壞人。

  談「善惡有報」

  季音

  「善惡有報」,這是個古老的話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在民間流傳很久矣,它告誡人們,做人一定要做個好人,切不可做為非作歹的壞人。

  近日,在媒體上讀到一則報道:美國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合作,共同研究了「社會關係如何影響人的壽命」的課題,對5000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觀察,發現一個為人善良正直的人,在「心懷善念、積極思考」時,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就變得活躍,免疫功能就強健,人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生病。反之,有些心術不正的人,當他們「心存惡念,負面思考」時,良性免疫系統會被破壞,走向惡性循環,使健康受損。研究結論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是符合科學的。

  我國早期的有些經典著作中,其實就有人論述過這個類似的話題,認為人的健康與人的品行密切相關。孔子曾說過:「仁者壽」,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就可能健康長壽。我國醫學巨著《黃帝內經》里說:「靜則神藏,燥則消亡。」這裡說的「靜」,不是指單純的靜止不動,而是指一個更廣泛的「靜」,即做人要「靜」,心態平靜,安分守己,做個好人。而「燥」則是行為焦躁,心懷惡念,屢幹壞事,最後結果是「消亡」。至於「善惡有報」的民間傳說,那就更多了,流傳最廣的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什麼都報」。還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等,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這些民間傳說是毫無根據的虛妄之談嗎?不是,它既反映了老百姓的善良願望,也是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古往今來的歷史上,好人千古流芳,惡人遭到唾罵的真實故事,難道還少嗎?

  據醫學專家說,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兩個方面,而後者嚴重影響前者。人的健康長壽,極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態。古人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一個正派的官員,他廉潔奉公,一心為民,光明磊落,這樣他就胸懷坦蕩,開朗樂觀,這就十分有利於健康。那些大小貪官以及社會上的一些盜竊犯,則是另一種心態,他們私慾無限膨脹,整天藏在暗處琢磨著如何去盜取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力去竊取不義之財。但同時,他們又心懷鬼胎,心中七上八下,害怕一旦東窗事發,被人揪住尾巴。不待說,這種人不可能有樂觀豁達的心態,健康與他們無緣。最後,落得人財兩空,掉進法網。這,不是活生生的「惡有惡報」嗎?

  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見,認為這是唯心論,他們也說出了許多道理。當然這個問題可以討論。不過,筆者認為美國科學家的有關研究成果,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不管怎麼說,做人總得要力求做個正直、善良、遵紀守法的人。

推薦閱讀:

善惡只一念之間
人的福禍是善惡的報應
清凈心不造善惡業
看男女痣相辨善惡
《太上感應篇圖說》10: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報)

TAG:善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