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不可忽視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

目前,隨著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男科病人正逐漸增加.醫生在診治過程中往往只重藥物治療而忽略了心理治療,結果,不僅療效大打折扣還會加重病人的病情。究其原因乃是部份醫務人員職業素質欠缺(主要是缺乏一些必要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不能正確認識,因此不能對患者進行準確診斷與治療,以致不能很好地解除患者的痛苦 現代醫學認為.疾病包括身體機能紊亂及心理狀態紊亂.但在實際醫療過程中,醫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患者身體疾患上,而忽視了疾病中心理因素.我們知道社會、生理、心理三者是一統一體,它們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心理則是聯結二者的紐帶.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男人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過去所宣揚的「男人至上」、「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的觀念在男人心中根深蒂固.在現代社會中,男人所面臨的社會壓力非常大,他們必須承擔繁重的工作以及養家糊口的重任.男人在生產生活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使他們誤認為男人是完美無缺的,其實這是男人外表強大內心脆弱的表現.往往突出表現為一旦患病便背負上嚴重的心理包袱,惶惶不可終日,憂心忡忡,坐卧不安,病急亂投醫,以至對工作、生活失去興趣,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所以,我們的治療應該包括身心兩方面的治療,不可偏執於一方。一般來說,心理因素與男科疾病有兩種關係:一是心理因素處於始動環節,居於主導地位,例如心因性陽萎,縮陽症等;二是心理因素處於被動環節,是由男科疾病導致心理狀態紊亂,居於從屬地位,例如慢性前列腺炎導致的神經官能症等。由於心理因素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的實例屢見不鮮,例如1984年至1985年在海南島儋縣等地流行的縮陽症。此類疾病應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由於疾病導致心理狀態紊亂,其治療應以治療原發疾病為主,輔以心理治療。其實,心理因素可以貫穿整個疾病過程的始終。心理因素既可以作為始動因素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又可以作為疾病的產物而反作用於疾病,加重病情。特別是男科疾病,由於長期的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們的男性病人一旦患病比女性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要想作好一個男科醫生不僅要治療病人的身體疾患而且要善於治療患者的心理問題。 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非常重視解決疾病中的心理因素問題。如中醫聖典《內經》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又曰:「是故怵惕者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由此可見,古人清楚認識了心理因素在發病中的作用,並為中醫內因七情的病因病機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心理因素變化在先,形證出現於後,即張志聰所謂「情志傷而及於形」的病變,相當於現代醫學心理學所描述的「心身疾病」。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身疾病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知道,心理活動是以五臟之氣為其物質基礎。一般情況下,心理因素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持續的心理刺激,超越了人體自身調控能力,才會使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紊亂,導致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由此可見,心理因素不僅是引起疾病的常見原因,也是使病情惡化的一種潛在因素,在許多疾病過程中常因患者情誌異常波動而使病情加重。而後世醫家中,更不乏治療心身疾病的能手。如《古今醫案按》中記載的一則朱丹溪治療思則氣結案:「一女新嫁後,其夫經商二年不歸,因不食,困卧如痴,無他病,多向里床坐。丹溪診之,肝脈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氣結脾,葯難獨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脾主思,過思則脾氣結而不食,怒屬肝木,木能克土,怒則氣升發而沖開脾氣矣。其父掌其面,呵責之,號泣大怒,至三時許,令慰解之,與葯一服,即索粥食矣。朱曰:思氣雖解,必得喜,庶不再結。乃詐以夫有書,旦夕且歸。後三月,夫果歸而愈。」由此可見,我們的中醫先賢不僅重視疾病中的心理因素,而且善於治療心理病變並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為我們今天治療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問題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知道,人是萬物之靈,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生物有機體,同時又是一個社會成員。男人與男性,雖然僅一字之差,但是側重點不同。男性更多是指具有男性(雄性)生殖器官的動物(當然也包括人)。而男人則是指具有與之相匹配的社會心理及社會角色的男性社會成員。由此可見,男性的概念更廣泛,更多強調地是人的生物性,描述了人的物質形態;男人則強調地是人的社會性,不僅描述了物質形態,還描述了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因素。因此,男人一旦患病,一是機體受到病魔的侵擾,機體內正常系統功能受到破壞,形成一個不正常的有機體。二是與心理狀態有著直接關係。例如,由於長期患病,心情不暢,身體虛弱等原因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會造成性功能障礙等。由於社會角色不同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人面臨的壓力比女人大得多,因此,在長期的精神抑鬱或創傷下,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臟腑功能紊亂,陰陽失調致病,但是病情明確後又更加悲觀厭世,採取消極態度對待疾病,這樣不僅加重病情而且會對藥物治療產生拮抗作用。這種由軀體疾病引發心理問題的身心疾病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一,核心癥狀(1)情緒低落,波動,煩躁不安,緊張,沮喪,絕望(2)興趣減退,享樂不能,(3)精力不足,過度疲乏。二,心理學伴隨癥狀:焦慮,自責,精神病性癥狀,認識功能下降,認識扭曲,自殺(觀念與行為),精神運動性癥狀(激越或遲滯),自知力不完整。三,其他伴隨癥狀:除原發病癥狀外,尚有疼痛,睡眠紊亂,食欲不振,性慾減退,非特異性軀體癥狀。心理因素與軀體疾病的關係可概括為:(一)心理因素可促發或誘發軀體疾病,(二)心理因素可能是軀體疾病的一種直接結果,(三)心理因素加重了軀體疾病的痛苦,(四)軀體疾病可能以心理疾病癥狀表現出來,               (五)有時心理因素以軀體癥狀來表現,但沒有器質性病變基礎。由此可見,疾病中的心理因素非常複雜,很難被識別,其原因在於(1)心理因素較隱匿,不易被外人所察覺。(2)患者常以軀體疾病為主訴,此時心理因素被軀體化了。(3)醫生常以一元論作為診斷原則。(4)臨床醫生缺乏時間與患者交談。(5)臨床男科醫生缺乏有關心理疾患診斷識別技巧的培訓。(6)患者掩蓋或否認。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男科醫生應該具備醫學和心理學兩方面知識,才能為廣大患者解除痛苦,服務社會。下文將著重討論幾種常見男科疾病中心理因素的識別和治療一、不育一般認為,凡育齡男女同居兩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採取避孕措施,女方未生育者,稱之為不育。我們發現造成不育的原因,首先是自身疾病,其次是環境污染造成的,第三是不可忽視的自身心理因素所致。不育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複雜,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1·意外感:當被醫生診斷為不育時,患者初感受是十分意外,沒有多少人會預先想到自己不能生育,特別是那些長得很有男子漢氣魄的男性患者。2·否認。面對不育的事實,男性患者一下子難以接受,乃至於懷疑醫生診斷是否正確,於是為了儘快達到生育的目的,想盡辦法四處求醫檢查試圖推翻不育的結論。3·自卑感。男性患者在社交場合刻意避開生育的話題,或者減少社.交活動,尤其當親朋好友攜兒帶女進出社交場合時,這種自卑感更加強烈。我國是一個以家庭組合式為一體的傳統國家,在一個家庭中孩子佔有重要地位,一般觀念認為,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家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儒家傳統影響根深蒂固,並且傳統文化認為男人在生兒育女、養家糊口中佔有主導地位,兒孫滿堂是男人成功幸福的標誌之一。不育給患者帶來巨大壓力,使其更加自我封閉、更加孤獨,嚴重影患者工作生活,引起緊張、憂鬱、悲傷,使內分泌功能紊亂,進一步加重病情,導致變證的出現。4·痛苦感。男性患者享受不到生育的歡樂,便產生一種難言的痛苦,擔心別人的歧視,害怕妻子的奚落。有的患者在妻子面前低聲下氣,唯唯諾諾,唯妻子之命是從,毫無男子漢氣概,或者承擔全部家務勞動,以維繫夫妻關係。在門診中,有的男性患者述說「活著比死還難受」,終日憂心如焚,度日如年。多年不育治療無效,導致一部份家庭發生危機——離婚悲劇的出現。5·恐懼緊張感。由於性知識的貧乏,導致性心理的常,有的男性患者由於工作、學習或其他因素,導致性慾低下,無性興奮及性高潮者,夫妻間不能諧調,影響夫妻間的感情,產生了恐懼緊張心理,自然.就影響了生育。另外大男大女婚後對生育產生顧慮和恐懼,一方面擔心不會生育,另一方面怕生孩子,這種矛盾心理也會導致不育。有一部份不育的夫婦,怕去醫院,怕見醫生,怕檢查,見到醫生就精神緊張,甚至於讓父母,哥姐代替訴說,心理壓力太大,這種心態往往造成內分秘失調,直接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6·無所謂感。大多存在於年輕患者中,他們有兩種觀點:一是年紀尚輕,不急於診治,思想上未引起重視。二是想趁年輕,自己輕輕鬆鬆過幾年。此類患者往往是在配偶或家中二老的催促下就診,而不是出於自願。以上幾種類型,表現了一些不育者的心理狀態,其實人體性軸是由下丘腦——垂體——睾丸組成,心理因素的好壞,直接影響人體正常的內分泌水平,許多疾病的產生,來自某種或某次精神打擊,從而造成自身生理機能的紊亂,內分泌失調。目前,社會上流傳了很多治療不育症的廣告,確實讓病人難以讓病人識別真假,很多人不懂醫學,缺乏性知識,而聽信迷信廣告,而不看醫生,結果延誤了病情,這種現象比較普遍。需要加強科普宣傳的力度和廣度。現在治療不育症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半特異性治療、非特異性治療、手術治療、輔助受孕技術治療等。醫生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此外,醫生要配合心理治療,鼓勵安慰他們,使其消除顧慮,振作精神,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將對不育患者起到不可忽視的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有些患者疾病原因是次要的,而心理因素是主要的,一旦心理障礙排除,可很快恢復正常的生育功能,不少患者一旦領養子女,不久就能很快生育。對不育患者的家庭來說,尤其是妻子,應主動淡化此事帶來的緊張氣氛,為不育者創造一個寬鬆的家庭,是治療心理因素造成不育的一劑良藥。二、心因性陽痿(勃起功能障礙)l993年NIH對勃起功能障礙的定義是「男子陰莖持續不能達到或維持充分的勃起以進行滿意的性生活(性交)」。中醫學認為:成年男性由於勞累、憂慮、驚恐、損傷或濕熱等因素,導致宗筋失養而弛縱、痿弱不用,以致臨房不舉或不堅、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種病證。這種情況可能是原發性的(從來不能保持陰莖勃起)或繼發性的(過去能保持陰莖勃起,但現在不能了)。此外,這種障礙可以是完全性的或者是境遇性的。如果在某些情況下(如和性伴侶在一起時、手淫時、在晚上時、在睡覺醒來時),陰莖能夠勃起;而在其它情況下不能勃起,那麼這種障礙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我們知道,正常的性交除了要求夫妻雙方有健全的生理功能(神經、血管、內分泌)之外,還要求心理上無異常。如果配偶關係不協調,性刺激不適當,或以往有不良的性經歷,存在抑制分散性反應的心理因素,則可破壞正常的性生活,導致性功能障礙。Kaplan將勃起功能障礙的心理因素分為「非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兩大類,前者指既往就存在的導致勃起障礙的因素,後者指能直接促進勃起障礙發展的因素。該分類法至8o年代由Hawton進一步總結成三類,即:易患因素、促成因素和維持因素。易患因素與非直接因素有密切相關,而促成因素包含有器質性疾病因素,嚴格意義上講它不是心理因素。下面討論一下與勃起功能障礙有關的心理因素。性教育受到壓抑,性教育不足,性知識缺乏,導致性觀念、性意識、性知識、性情感出現偏差。性態度是從文化背景、家庭影響、個人體驗、及配偶的性反應各方面積累而來的。如在道德管束嚴厲的家庭環境可造成原發性生殖器反應障礙。因為在這種家庭教育環境下,往往對生育目的以外的任何性行為都是不能接受的,認為性是邪惡的。來自這種家庭的人一般缺少性教育,而且還可能因為手淫、對自己身體的好奇或婚前性舉動而受到責罰,從而嚴重壓制性幻想或有潛在的性衝突。很多家庭談性而色變,從而在孩子心中產生性是一種不健康的或是令人羞恥的行為的觀念。這種患者多見於那些高學歷、高文化、高修養、持傳統觀念的男人。不良性經歷史。患者在青少年時期經歷了災難性的性活動:例如性伴侶動作過於急切或者從性伴侶那裡得到了一些負面的反應。性行為初始時發生的令人厭惡的性經歷會嚴重地損害患者對性方面的信心和對表現未來的積極的性經歷的期望。或早期受到性虐待到後來受到性伴侶的么羞辱。對某個男性性刺激表示他能獲得諸如視覺、觸覺、幻想及意識和情感的享受。有些成年男子要求直接觸摸陰莖激發勃起,而有些男子則依靠思維或幻想便可達到同樣效果。有些人習慣於手淫的刺激加快射精,然後體驗插入陰道時的早泄的感覺。如果男性在性交過程中得不到適當和充分的刺激,便不能進入性興奮狀態而使陰莖勃起。過去性活動失敗的經歷會在男性患者心理上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如:酗酒,緊張,和疲勞會損傷陰莖的勃起能力,給男子陰莖勃起和狀態的保持造成困難,隨之而來的性活動的失敗會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由此加劇了患者勃起功能障礙。器質性疾病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心理反應。成年男子可能因外傷、疾病、藥物、衰老出現器質性勃起功能障礙,引起繼發性心理異常。輕度生理改變引起心理障礙尤易見於情感脆弱的視性生活極端重要的人,相反,心理素質好的患者,雖然由於年齡、外傷、手術引起明顯的性功能勃起障礙,但仍有可能獲得性功能的滿足感。早年有器質性損傷的年輕人常易繼發心理障礙,以致拒絕與異性約會和偶爾的性接觸,唯恐性功能勃起障礙被發現,結果在關鍵的青春期脫離了杜會環境,造成了難以治癒的疾病。社會因素的影響。有研究發現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的心理因素還包括壓力、焦慮和抑鬱因素,如工作、家庭、婚外情、金錢等影響。在工作、社會家庭壓力下許多男人出現心理情感等癥狀,對壓力的易感性和個體差異決定其癥狀的輕重。焦慮和抑鬱可能是非性原因的反應或性觀念的產物,是心因性陽痿的主要因素。對疾病、懷孕、性舉動、,射精的恐懼是常見的抑制因素。其它因素還有厭惡配偶或普通的女性,幼年所受教育形成的恥辱感和對本來正常的性行為的罪惡感。夫妻間的關係不協調、不和諧、不交流、不忠貞甚至相互厭惡,必然導致性生活不正常以及對性行為的感受出現偏差。目前,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方法很多,特別是萬艾可的問世,給廣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帶來了福音。但我們須知「心病還須心藥治」。在治療中一味地強調藥物的作用而忽視心理治療是得不償失的。應該積極地、有技巧地解除患者的心理包袱,恢復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患者的後顧之憂,並對患者進行一些基本性教育,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使其解滁焦慮和失敗感,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讓其心理上回歸社會,回歸健康。四·早泄。目前,早泄還沒有確切公認的定義。一般認為是指男子不能夠充分地控制射精,使性伴侶雙方無法享受性交的快感。早泄發生的原因還不很清楚,除了神經反射、內分泌調節外,心理因素的調節的影響也很重要。在心理因素中,主要表現形式是焦慮,它是幾乎所有性功能障礙患者的共同特徵。有時候,頻繁的手淫和負罪感會很容易使患者在開始性交時產生早泄。有時侯,患者性經驗不足、性準備不充分,忽忙性交而導致早泄的發生。有時候,性伴侶的指責生氣會使患者失去信心,加重焦慮的程度,造成更快的早泄。有時候,由於性觀念出現偏,部份患者大男子主義嚴重,把個人性滿足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致完全不顧女方的感受和需要,認為個人宣洩的完畢即屬正常。有時候,由於新婚或久別重逢或久未性交,性興奮極度亢進,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很容易發生早泄。早泄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早泄的治療也應該是一個系統工作,包括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等。除了一般的性教育外,臨床醫生需要有的放矢地處理引起焦慮的原因。比如,由於性經驗不足造成的早泄,應該加強性教育。由於女方的不配合而導致的,應加強男女雙方的溝通。此外,女方的支持和寬慰經常會有助於減少批評或憤怨帶來的恐慌。由於手淫負罪感而造成的,應告訴患者手淫並不可恥,是一種正常的性宣洩,沒有什麼可怕的後果,適度的手淫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也不是不道德的行為,從而消弭患者心中的負罪感。同時,可以配合一些抗焦慮抗抑鬱的藥物如氟西丁、舍曲林和曲唑酮。五·男性性慾高潮障礙。又稱為射精受抑,主要表現為性交的性興奮過程能夠正常進行,但是性慾高潮明顯消失或完全不出現。性慾高潮障礙可以是境遇性的也可以是完全性的。前者的存在表明存在著心理因素的作用。性慾是一個多因素複合體,它不僅是通過性行為解除性緊張的驅動力,也體現了認識與情感、與人相互關係、文化宗教教育在人成長中的影響。面對這樣的病人,首先應減少患者性活動中的焦慮,減少由於焦慮或罪惡感而造成的心理壓力,如對以往不良性經歷的記憶。其次,應減少可能引起緊張、煩惱、注意力分散進而造成射精困難的因素如缺少隱私,房間布置不適當等。最後協調夫妻雙方關係。六·性慾低下。男子性慾低下是以性生活接受能力和初始性行為水平皆降低為特徵的一種狀態,表現為成年男子持續或反覆出現對性幻想和性活動不感興趣,或者完全缺乏,在有效的性刺激下,沒有性交慾望。患者往往過去性慾正常,但在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現與自身年齡不相符合的性慾淡漠,性行為水平降低,性能力減弱,從而使性慾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性活動次數少,被動進行性生活,常有陽萎,缺乏性幻想和性興趣等。其病因主要是精神社會性的。心理狀態,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等,均可抑制性慾的產生。心理素質較脆弱者更易受到影響。常見的心理因素有:宗教文化及社會傳統觀念的束縛,認為性行為乃淫蕩罪惡不道德的行為;夫妻雙方感情不和,無感情基礎卻因某種原因而結合,缺乏溝通交流及情趣,夫妻雙方相互仇視、敵對,沒有性交的感情基礎;性經驗不足、性教育缺乏使初次性行為失敗,被對方嘲弄貶低,心理上留下陰影;有婚外情或不良性生活史,存在愧疚情緒,或受傳統觀念影響和社會對婚外性行為的譴責,從而產生壓抑和犯罪感;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工作壓力大或受到生活工作的挫折失敗的打擊,使其心恢意懶,無意無心無力進行性生活,享受性生活帶來的樂趣,或致力於工作事業或鍾情於某項愛好,對性生活的興趣和注意力有所降低,性生活的地位有所下降弱化。治療時,應儘可能找出相關病因,幫助病人充分認清自己的病情,若找不到明確的病因,應告訴病人治療的成敗取決於患者的態度、願望和配合程度,同時為病人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要有的放矢。治療的重點是改善夫妻雙方性生活的關係和協調性生活,以保證治療有可靠的感情基礎。此外,自我刺激加強性反應法或用想像加強性感情法均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七. 慢性前列腺炎。本病是最常見的男科疾病之一,它往往遷延難愈、癥狀複雜多變,生活起居稍有不慎,旋即複發。患者除一般癥狀外,往往有很嚴重的精神心理癥狀,特別是那些長期不愈的患者。有的患者對治療前景不抱任何希望,處於絕望邊緣,精神抑鬱,甚至想以自殺方式了結餘生;有的患者沒有耐心,沒有堅持正規服藥,或短期內未見效便迅速放棄原治療方案,另尋它方,突出表現為患者四處求醫未果,心煩易怒,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有的患者儘管各項檢查結果都正常,但仍憂心忡忡,疑心病未痊癒,典型表現為主觀癥狀重,問哪哪不適,而且沒有客觀診斷依據,患者為求治癒而要求手術治療。作為臨床醫生,除了要提供最佳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外,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化解患者心中的癥結,以溫言慰之勵之,鼓勵患者繼續與疾病鬥爭下去,要關心愛護患者,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以期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其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八·性病。由於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態度有所變化,性意識較前更加開放,性活動較前增多,性行為方式也呈多樣化,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性傳播疾病也多起來。但是社會的主流傳統意識未發生太大的變化,仍然對性病加以譴責,認為性病患者道德敗壞,對性病患者投以鄙視的目光。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由性病引發的心理問題對患者的傷害往往更甚於性病本身,並由此產生一種新的疾病——性病恐懼症。患者並無性病特徵,但自認為感染了性病。這種患者多有婚外不潔性交史,在社會和家庭壓力下,產生了心理問題。這類患者常有人格缺陷及知覺認知障礙,心理負擔十分沉重,痛苦不堪。他們對自身(特別是外生殖器)的任何細微變化或不適(這些變化或不適對正常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特別敏感警覺且緊張恐懼,常伴焦慮不安、心情低落。這類患者通常不相信醫生的科學解釋,到處求醫問葯,反覆檢查,然而,即使檢查結果顯示正常,也疑心重重,生怕檢查有誤,用藥也要求用最好最貴的。對這種病人,藥物治療已退居次要地位,心理治療才是重中之重。醫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耐心細緻為他們提供科學診療,保護患者的隱私權,多與病人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取得患者的信任,並適當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如檢查、用藥)。總之,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視。男科疾病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共同干預,因此,男科醫生不僅需要過硬的醫學知識,更要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才可以較好地解決各種問題,使患者身心兩方面的疾患早日康復,找回性福,完完整整地做個男人,我想這是廣大男科醫生的共同心愿。除此之外,病人還要移情易性,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疾病上,要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裡送給廣大患者朋友一首詩,是清朝李漁的《閑情偶寄》,詩人認為「卻病要心和」的辦法是「略帶三分拙,兼存一線痴。微聾與暫啞,均是瘦身資」。最後祝願廣大患者朋友早日恢復健康。                                       

推薦閱讀:

從《滾蛋吧腫瘤君》談抗癌心理調節
不管談多少次戀愛,每一次我都無法信任對方,怎麼辦?
人會對飢餓的感覺上癮嗎?
品牌經營如何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

TAG:心理 | 疾病 | 原創 | 因素 | 男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