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行紀 || 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沿途——風景總是在路上

尼泊爾實用微錦囊

Nepal_app

尼泊爾實用微錦囊

最實用的出遊信息 最貼心的行程定製 世界頃刻就在你手中……

尼泊爾行紀 || 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

全長206公里的普里特維公路(Prithvi Hwy)沿著河谷,穿越尼泊爾中部的綿綿群山,連接起加德滿都和博卡拉。它南靠摩訶婆羅多山脈(Mahabharat Range),北依喜馬拉雅山脈,是尼泊爾腹地的交通要道。在加德滿都泰米爾區北面的「新客運站」(New Bus Park),搭上一輛開往博卡拉的local bus,就可以擠在當地人和各種行李中,走訪沿途的幾處勝地。

2.1. 瑪納卡瑪納

若要問我對瑪納卡瑪納(Manakamana)的什麼印象最深,答案絕對是鐘聲——那真是讓你覺得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節奏——從早響到晚啊。這個山頂小鎮位於加德滿都以西約76公里的地方,以索道和尼泊爾最重要的印度教聖地之一而馳名。不過因為山區的道路實在太崎嶇,加上走走停停,從加德滿都坐local bus過來也得花將近4個小時——想像一下國內逢站必停的公交車,坐上個幾十上百公里是個什麼滋味。由於瑪納卡瑪納不通公路,所以人們需要先坐客車到普里特維公路邊一個叫「牯嶺達」(Kurintar)的地方(不是LP上說的什麼Cheres)。Kurintar靠近交通樞紐木格林(Mugling),奧地利修建的索道就從這裡出發,爬上高差1000米的瑪納卡瑪納。第一次看到這個索道的時候,還覺得挺震撼,想不到在尼泊爾還有這麼高科技的玩意兒。當然嘛,高科技到了這裡也要入鄉隨俗。因為在瑪納卡瑪納供奉的是帕爾瓦蒂的化身之一,女戰神巴格瓦蒂(Bhagwati)或稱杜爾迦(Durga,也譯為「突伽」或「難近母」),所以少不了血祭。於是人們專門設置了山羊包廂,稱為「有去無回」或one-way journey。話說按《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玄奘在渡恆河準備前往阿耶穆佉國的時候,被一群信奉突迦女神的盜賊劫持,差點被殺了血祭,好在幸免於難。

話題回到索道,面向外國人的索道門票要比當地人高很多,雙程(有效期到你下山為止)票價 話題回到索道,面向外國人的索道門票要比當地人高很多,雙程(有效期到你下山為止)票價$155或按當時匯率換算為尼泊爾盧比。索道全程十幾分鐘,跨越一片片梯田,翻過兩個山嶺,就來到了瑪納卡瑪納。這是個很小的山頂小鎮,逛完一圈只需要半個小時,但遇到朝拜的日子,就會擠滿了人,宗教氣氛也達到高潮。人們湧向這裡的靈魂——供奉巴格瓦蒂女神的古老神廟(Manakamana Mandir);他們排著長隊,只為在女神的門外送上心中的祝福,許下心愿;敲吊鐘(表示到來和告辭)的聲音不絕於耳,叮噹,叮叮噹噹,叮叮叮噹噹當……55或按當時匯率換算為尼泊爾盧比。索道全程十幾分鐘,跨越一片片梯田,翻過兩個山嶺,就來到了瑪納卡瑪納。這是個很小的山頂小鎮,逛完一圈只需要半個小時,但遇到朝拜的日子,就會擠滿了人,宗教氣氛也達到高潮。人們湧向這裡的靈魂——供奉巴格瓦蒂女神的古老神廟(Manakamana Mandir);他們排著長隊,只為在女神的門外送上心中的祝福,許下心愿;敲吊鐘(表示到來和告辭)的聲音不絕於耳,叮噹,叮叮噹噹,叮叮叮噹噹當……

在上山途中,恰好看到一隻「山羊包廂」下山去。不知哪個倒霉的山羊one way了。

瑪納卡瑪納神廟。朝聖者拍著長長的隊伍,只為在神的家門前獻上祝福和祈願。

傍晚的神廟廣場

夜祭

點油燈

點火盆,好像燒的是紙錢一樣的東西,還有人把硬幣扔進去。如果能從灰燼中扒出別人扔的硬幣,就帶走,似乎可以為自己帶來好運。

夜已深,星空下,傳來歌聲。當地人載歌載舞,慶祝神牲節(Tihar),以及紐瓦麗新年。在眾人的應和中,一位老者唱著一首不知名的民歌。他的歌聲,曠古悠遠,在夜空中格外清晰,十分動人。同一片天空下,有人歡聚,有人歌唱,有人分別,有人勞作——世界,真大,生活,真豐富。

清晨,祭火依然興旺。

清晨,山下起了濃濃的霧,山上卻是藍天白雲。

瑪納卡瑪納的住宿在朝聖期間很緊張,平時又很空。山上的物價也不便宜。如果在清晨的時候從加德滿都過來,在這裡停留1個小時後下山,再搭上去往博卡拉的長途車也不妨。如果在這裡停留一晚,可以看到人們在晚上排著隊點油燈的夜祭和早上點火盆的晨祭,氣氛與白天相比,更加寧靜平和一些。傍晚的時候,坐在小餐館裡,點一份當地的咖喱,看著遠處的Manaslu雪山一點點消失在夕陽之中,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餘暉中的Manaslu閃耀著粉紅

2.2. 郭爾喀:沙阿王朝在這裡興起

從瑪納卡瑪納下來,回到繁忙的普里特維公路,搭上從加德滿都開往郭爾喀(Gorkha)的班車,或是先乘到博卡拉的班車,經過木格林,到阿布卡利尼(Abu Khaireni)下車,再換乘開往郭爾喀的汽車。從牯嶺達到郭爾喀大約30公里,算上中途停車的時間在內,需要近兩個小時。每天從早到中午,有數班從郭爾喀汽車站開往博卡拉或加德滿都的班車,交通比較方便。

郭爾喀,是尼泊爾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沙阿王朝的誕生地,有點類似清朝的盛京。它最初只是崇山峻岭間的一個小諸侯國。第一代沙阿國王,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1723-1775)在1768年征服了控制加德滿都谷地的三個馬拉國王,推翻了馬拉王朝的統治,並遷都加德滿都。因為沙阿王朝興起於郭爾喀王國,所以當時的人們也仍然以郭爾喀稱呼。他和兒子們用了數十年時間,統一了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50多個諸侯國,奠定了今日尼泊爾版圖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尼泊爾的統一使得尼泊爾人民能夠有力量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入侵,維護了民族的獨立,在客觀上也阻止了英國的勢力進入西藏,有利於中國的領土完整。因為驍勇善戰,來自郭爾喀的士兵(Gurkha)至今服役於英國、尼泊爾、印度、新加坡和汶萊等國的軍隊中。沙阿王朝在統一尼泊爾之後,曾一度向東佔領錫金、大吉嶺,向西佔領今天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等地,直到在1815-1816年的盎格魯-尼泊爾戰爭(Anglo-Nepalese War)中輸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軍隊,簽訂蘇高里條約(Sugauli Treaty)後,尼泊爾的版圖才退回到接近於今天的範圍。在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1792—1793年),郭爾喀(沙阿王朝)軍隊自聶拉木等地入侵我國西藏,隨即遭到了由福康安帶領的清軍的迎頭痛擊。清軍一直追擊郭爾喀軍隊到加德滿都附近,迫使沙阿王朝與清朝簽訂合約,成為其藩屬國之一,每5年到北京朝貢一次,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為止。沙阿王朝一直延續到2008年5月28日,賈蘭德拉國王(King Gyanendra)正式退位為止。郭爾喀一度是毛派共產黨等反政府武裝的首要攻擊地,因此直到今天,這裡也有不少士兵布防。

清乾隆《平定廓爾喀得勝圖》之《廓爾喀使臣至京》(圖片來自Wikipedia,原圖作於清乾隆年間,佚名繪,紙本,設色,長55.3cm,寬91.4cm)。這次受降儀式在中南海紫光閣舉行,是乾隆「十全武功」之最後一功。

郭爾喀杜巴(Gorkha Durbar)是沙阿王朝的開國君主,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及其先祖的王宮,坐落在高高的山頂,是一個傳統的紐瓦麗式紅磚建築群。王宮的地勢很險要,易守難攻,今天的人們也不得不先爬上1500級台階,才能一睹她的芳容。不過,這一路的鄉村景色實在令人陶醉。事實上,儘管是王宮,但它的規模和規格實在有點說不過去。這也不奇怪,畢竟剛開始的時候,郭爾喀就是一個山地小國,放到西藏,也就是土司級別的待遇。在王宮內有一個修建於17世紀的卡利卡神廟(Kalika Mandir),也是一個印度教聖地。卡利卡又稱迦梨(Kali),跟杜爾迦女神一樣,是濕婆神的妻子帕爾瓦蒂的狂暴面的人格化(即化身),又稱時母(意為時間女神),需要以鮮血獻祭。所以在前往郭爾喀杜巴的路上,偶爾會看到牽著山羊或抱著公雞的當地人。在接近杜巴的路上,斑斑血跡也漸漸多了起來。帶相機進入杜巴需要額外付費,而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少年時代的精神導師,Guru Gorkhanath的陵墓和他住過的山洞不對非印度教徒開放,只能看其外觀。在杜巴可以俯瞰四周,視野很好,白雪皚皚的Manaslu峰在北方,而Manaslu牌礦泉水就在你手中。

「泥婆羅國,在雪山中。」很喜歡古書上這句話。修建在山頂的郭爾喀杜巴,正是雪山之國的風貌。

郭爾喀杜巴,是個不折不扣的城堡,或者說要塞。

王宮,曾住過沙阿王朝的開國君主。

王宮內部,在冬天裡,人們燒柴火取暖。說實在的,這樣的規格,實在有點寒磣。

紀念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少年時代的精神導師Guru Gorkhanath的寺廟,旁邊的石塔是他的陵墓(圖片中未見)。

一邊欣賞田園風光,一邊下山,走回郭爾喀鎮上。

豐收的季節,梯田裡的龍爪稷(又稱穇子,當地人稱Kodo,英語:Finger millet,學名:Eleusine coracana),是小米的一種,也是尼泊爾山區人民的重要糧食作物。

尼泊爾山區的傳統鞦韆。當地人用盪鞦韆的方式來慶祝Tihar節。

有兩條主要的道路往來杜巴,一條就是有1500級台階的古道,另一條略往西南方向行,通向一些小村莊,最終也能回到郭爾喀老城區。山路的景色很美,雲淡風輕。漫步其中,面對村民友善的笑容,數個平靜的日子轉瞬即逝。在郭爾喀的山間做短途的徒步,只要以郭爾喀博物館和鎮子里水池邊的三座塔為地標,就不會走失。話說這個郭爾喀博物館的前身是賈蘭德拉國王在郭爾喀的寢宮,如今也有士兵把守,限時開放,在裡面也不允許拍照,不過裡面陳列的藏品反映了郭爾喀王國的歷史,還是值得一看的。

從汽車站售票處所在的岔路口往下走,有很多餐館和旅店。儘管條件一般,但足夠了。郭爾喀是尼泊爾的「愛國教育基地」,在假期的時候能看到一輛輛客車載著學生來參觀,氣氛很歡樂。

因為尼泊爾山區的電力主要來自水電,因此在旱季,每天晚上停個把小時的電是常有的事情。重拾在燭光下看書寫字的感覺,挺好。

2.3. 班迪布爾

位於杜摩(Dumre)上方的班迪布爾(Bandipur)是一座清秀的小山城,距離阿布卡利尼僅僅15公里,離博卡拉約52公里(3小時車程)。從郭爾喀乘坐開往博卡拉的班車,大約一個小時就能到達杜摩。在這裡換乘開往班迪布爾的小巴士或吉普車(就停在下車的地方附近),大約20多分鐘就可以沿彎彎繞繞的公路上到城區里。這裡有很多旅店和小餐館,吃、住、就連上wifi都不愁。

本迪布爾建在山脊上,以保存良好的18世紀紐瓦麗式建築和自然景觀聞名,尤其適合短程徒步旅行。在普里特維公路貫通以前,它是印度和中國西藏之間的一個主要貿易站點。商業的繁榮促成了這裡華美的建築。在小城的東、西面,各有一個山頭。位於東邊的,是最高峰,山形奇偉:南面是緩坡,北面是峭壁,沿小路爬到山頂需半個多小時,道路荒僻還靠近懸崖,要特別注意安全。再者,因為這個山頂少有人煙,所以林深樹密,視野還不如西邊那個。登上西邊的山峰,大約需要20分鐘,視野極好,是人們愛去的地方之一。有些由當地旅店組織的短途trek也從這裡前往周邊的一些村莊。在小城的北面,是一道較高的山脊,是欣賞「夕照金山」和雲海的好地方:在左手邊,安娜普爾納群峰第一次在你眼前一字排開;右手邊,Manaslu峰依然閃耀。

班迪布爾建在一塊高地之上,易守難攻,理所當然地成為古代商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班迪布爾全貌,遠處的是東高峰

西高峰

遠處的Manaslu和安娜普爾納群峰

俯瞰眾山村

夕照金山

夜色漸濃,新月如鉤

清晨的雲海

雪山和油菜花

攀登東高峰路上看到的經幡,好似西藏

東高峰雖然海拔最高,但頂上是一片茂密的樹林,人跡罕至,景色反不如西高峰。

村裡的共產主義標語

沿著北面的這條山脊略往西,便是一塊平地——頓底克赫爾(Tundikhel),它是古代的練兵場,也曾是貿易集市和箭術比賽場。這裡也是一個欣賞夕陽的好地方。每當下午晚些的時候,看著周圍山峰投下的巨大陰影一點點向北移動,有種很震撼的感覺。話說偶爾能看到一些攝影人,一邊給小孩糖果,一邊拍大頭照,你們這樣,會把小孩兒教壞的知道不?


推薦閱讀:

再窮也要去旅行,在路上是最好的修行
在路上·在一起
幸福,一直在路上
閱讀需要一群人在路上(樊青芳)
為什麼不能像一條狗一樣前行?

TAG:尼泊爾 | 風景 | 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