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綠找「矮」,催兩岸漸增未來清晰度確定感

一、台綠找「矮」

  不久前,所謂世衛密件矮化台灣事件,民進黨強烈抨擊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台灣定位為「中國一省」,要求馬政府向WHO提出嚴正抗議。雖已有時,但台民進黨還在持續找「矮」,似乎在主導台「喪權辱國」話語權。

  最近,大陸四川省長蔣巨峰,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接連訪台,與國民黨人士互動,並有文化交流活動和簽署經貿協議,台灣綠營就批評,這是大陸對台灣透過「省對省」進行矮化。

  這樣,「矮化」咒就從政治領域向文化、經貿領域擴散了,大陸方面目前省級前往台灣訪談的交流,也被扣上「矮化」的帽子了。此後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後憂了。

  有媒體分析,民進黨的主要訴求仍將是悲情主義,渲染大陸對台灣主權的打壓,指大陸惡意,是國共聯手制台,「九二共識」無用等等。這是企圖否定國民黨的大陸政策,削弱2008年以來國民黨執政的兩岸關係政績,鼓動選民對國民黨執政的不滿。

  2012年台灣將大選,看來民進黨將會在兩岸關係上使用「矮化」咒來助選,是可以預料的了。

  不過,「矮化」只是民進黨刻意從雞蛋裡挑骨頭而已,是為了選舉、製造話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罷了。

  據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參訪被綠營視為「聖地」的台北市保安宮,而保安宮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迹保護獎榮譽獎,獎牌上正寫著「中國台北」(Taipei,China)。這就不是「矮化」?不要「抗議」,還可以被綠營視為「聖地」,並為民進黨主席近日參訪?這是不是「拿18%又罵18%」的翻版?

  國民黨立委邱毅5月16日在立法院質詢時也曾出示文件,點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曾在1999年間向國安會請領262萬的款項,為前總統李登輝進行評估「特殊國與國」關係的「816項目」研究,研究結論指「中華民國」要走出國際,「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是最好的名稱;如今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卻抨擊接受此名稱是「喪權辱國」。

  看來,「矮化」成了魔咒,全在民進黨念不念此「咒」了。不是如何稱呼,而是看民進黨念不念「咒」,不念沒事,一念就「矮」!(而且,十分遺憾的還有:一念此「矮化」咒,國民黨這位「孫悟空」就頭疼。)

  此情此狀不由讓人們要問,在台灣難道唯有綠營執掌「喪權辱國」話語權,能念此「矮化」咒?

  二、說「矮化」,還應說民進黨「矮化」台灣、「喪權辱國」

  其實,即便依台現行法理,也是台獨才會讓中華之國「喪」擁有大陸和台灣的領土主「權」而「辱國」;是台獨要將中華之國小縮為一島而「矮化」台灣。

  應該說,民進黨不是台灣「高、矮」的判定者,台獨不是台「強」之路。台獨,會讓中華之國"定型"地永久喪失目前還能主張的擁有台灣和大陸的領土主權(雖然這是台海兩岸都有主張,還互不承認的);台獨,還會使台灣成為兩岸內戰的導火索,或至少因此違逆全球炎黃子孫的中華民族理念,與大陸十幾億民意相背而使台永無寧日並致台必弱小。

  台綠有什麼能力、高招維"權",乃至讓台灣"高、強"?台獨生來身負「喪權辱國」、「矮化」台灣之過,有什麼資格指責別人「喪權辱國」?「矮化」台灣?

  三、台綠找「矮」,催兩岸續理政經關糸,漸增對未來的清晰度、確定感

  當然,我們可能也要看到,台綠之所以能如此找「矮」,這與台海兩岸至今雖經濟交往密集但政治關係釐清發展和對台未來的清晰、確定程度相對滯後,也不無關聯。

  見台有媒體認為,兩岸的主權與外交衝突並未因經濟關係的深化而舒緩,政治議題的協商依然未見有期。「台灣人民普遍對前途仍有不確定感,這與大陸始終未能提出具體而能吸引台灣人民支持的統一方案有關」。或許大陸認為「一國兩制」就是統一方案,但對台灣而言,「一國兩制」太過模糊。此說不無一定道理。

  也就是說,兩岸的政治關係、兩岸發展的未來,還是不具體、清晰。這可能使「台灣人民普遍對前途仍有不確定感」。

  雖然,前時馬英九先生已依其法提「中國大陸」,最近還認為:在「憲法架構下,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的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傳統國際公法的承認制度,不適用於兩岸關係,所以台灣無法、也不會承認大陸的主權,但也不應、更不會否認大陸當局在大陸有效實行統治權的事實。」他還表示,「兩岸主權主張相互重疊,涵蓋彼此全部領域」,兩岸現在是「互不承認、互不否認」。這些對於兩岸「一中」現狀是一種進一步的解讀。但是,對兩岸的未來尚未多做論述。

  這些,都可能使台獨的找「矮」,仍會有相當地空間和市場。

  要徹底從台綠的「矮化」咒中解套,或許兩岸還應該續理政經關糸,漸增兩岸人民特別是台灣人民對未來的清晰度、確定感(雖然未必需要和能夠快節奏的「增」,但穩步「漸增」,從「大政策」向「大原則」方向邁進,還是必要和有益的)。

  兩岸或許可以進一步結合具體情況,謀求如下原則性的共識:

  ——雙方雖然有「異」,是「主權主張相互重疊,互不承認」的,但時代已經進步,兩岸應該求同存異、和平發展;

  ——可以在不遠或較遠的適當時候,由「民主」——人民做主,來決定如何化解此「異」(此人民應該是全體中國人民,而大陸和台灣人民,即便按雙方各自的法理,也都是中國人民的一部分);

  ——化異的具體方式可以是如同服從真理、從善如流那樣,擇善而從;也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合二「長」而為一「強」;而不是台獨並導致國家分裂乃至為此內戰再起;

  ——在化解所異時,應該充分顧及台灣人民的尊嚴,當然也應該顧及大陸人民的意願(因為,大陸和台灣人民,都是中國人民的一部分);等等。

  如此,是否更有利於國民黨從「矮化」、「喪權辱國」等等指控中,解套出來?

  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在1992年大陸記者首訪台接受大陸記者採訪時曾一再強調:「世界上沒有一個強國希望中國統一,因此我們兩岸中國人更要胸襟寬廣,不要在小問題上使良好的初衷碰僵、夭折。」(摘自《文史天地》)此言語重心長,值得兩岸深思。

  台海兩岸在今後走什麼路的問題上,也就是「未來怎麼辦?」的問題上,應該和可以適度的逐步清晰。在不遠的中近期,或許應該也可以達成這樣的原則性的、非十分具體的共識:同樣承載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兩岸,要走能使中華民族強盛之途;而無「法」容許、也無「理」、無「利」能容許那使國家小縮、必致內戰、民族內鬥而無益振興中華的台獨之路。

  文磬

《聯合早報網》
推薦閱讀:

未來VR的日常:足不出戶游遍全球~
未來3個月,大筆橫財入賬,金庫猛漲的3大生肖
超級潛龍:雅爾塔格局行將崩塌,我們的世界你未來會好嗎?
爛桃花不斷五中手相特徵解密未來發展情況
當前世界經濟主要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

TAG:未來 | 清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