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證法師日記

明證法師日記

明證日記10-03-01

2010年3月1 星期一 台灣桃園新屋講堂

一天都在回信、看資料。為了方便大眾學習《佛法真實義》,今天發心:1作詳細的術語整理,免除初學者檢索之難;2讀誦為聲音檔,方便不太識字者、忙碌者聽聞;3整理問題,供深入思維者參考。今天已經做了30個詞的注釋。如下:

自序

1、佛法。即是成佛之法。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經成就究竟佛道的聖者——釋迦牟尼佛,將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開示出來教導眾生,使眾生也同樣能夠經由修行,而達到成佛的目標;因此這些能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稱之為佛法。

2、。佛乃覺者也,究竟覺悟之聖者,稱為「佛陀」。佛乃佛陀之簡稱。

3、釋迦牟尼佛。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雙運,利物無窮,故立此號也。人壽減至一百歲時出世,為賢劫中第四佛。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撰】

4、種性。楞伽經雲二種性: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聖種性 謂聲聞觀五陰苦空,厭惡生死,忻求涅槃,則成聲聞種性。緣覺觀五陰緣起,修遠離行,則成緣覺種性。佛即覺了五陰等法本來空寂,無生無滅,三惑俱遣,眾德悉備,則成佛種性。經中不言菩薩種性者,菩薩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種性,故不言也。

二、愚夫種性 謂愚痴凡夫,於五陰諸法,及世間事,種種妄想分別,非有為有,無常計常,隨事執著,則成愚夫種性也。

瓔珞本業經雲六種性:種性者,種別性分也。種即種子,有發生之義。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瓔珞經對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而論,故有六種性。然性通六位,種局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種,等覺雖在因,然勝前得稱為覺,故不言種也。

一、習種性 謂十住菩薩,研習空觀,破見思惑,故名習種性。

二、性種性 謂十行菩薩,雖證本性真空之理,不住於空,而能分別一切諸法,化諸眾生,故名性種性。

三、道種性 謂十迴向菩薩,因修中道妙觀,通達一切佛法,故名道種性。

四、聖種性 謂前諸位,皆名賢位,十地菩薩,由修中道妙道,破無明惑,證入聖地,故名聖種性。

五、等覺性 謂望後妙覺,猶如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是名等覺性。

六、妙覺性 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性。

FROM:【《佛學次第統編》楊卓編】

5、根器。植物之根能生長枝幹花葉,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謂學道者為有根器即此義。FROM:【佛光大辭典】

6、因緣。瑜伽五十一卷十七頁云:云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余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法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余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余色法種子。當知所余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隨逐。除大種色。由大種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生法,是名因緣。

複次若諸色根、及自大種,非心心法種子所隨逐者;入滅盡定,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後時不應識等更生。然必更生。是故當知心心所種子,隨逐色根。以此為緣,彼得更生。

複次若諸識、非色種子所隨逐者;生無色界異生,從彼壽盡業盡沒已,還生下時,色無種子,應不更生。然必更生。是故當知諸色種子,隨逐於識。以此為緣,色法更生。

又云:複次此所建立種子道理,當知且依未建立阿賴耶識聖教而說。若已建立阿賴耶識;當知略說諸法種子,一切皆依阿賴耶識。又彼諸法,若未永斷,若非所斷;隨其所應,所有種子隨逐應知。

四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頁云:因緣者:謂諸行種子。

五解 顯揚六卷八頁云: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及諸所有毗奈耶攝有緣起教別解脫戒經等;是為因緣。

六解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云: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種子前後自類相生,如同類因,引等流果。此二於果,是因緣性。除此,余法皆非因緣。設名因緣;應知假說。

七解 成唯識論七卷十七頁云:一、因緣。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後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余熏本識,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第八心品,無所熏故;非簡所依,獨能熏故;極微圓故;不熏成種。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親生故。有說:異類同類現行展轉相望為因緣者;應知假說,或隨轉門。有唯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非盡理說。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

八解 集論三卷三頁云:何等因緣?謂阿賴耶識、及善習氣。又自性故,差別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礙故,攝受故;是因緣義。自性者:謂能作因自性。差別者:謂能作因差別。略有二十種。一、生能作。謂識和合望識。二、住能作。謂食望已生及求生有情。三、持能作。謂大地望有情。四、照能作。謂鐙等望諸色。五、變壞能作。謂火望薪。六、分離能作。謂鐮等望所斷。七、轉變能作。謂工巧智,等望金銀等物。八、信解能作。謂煙望火。九、顯了能作。謂宗因喻,望所成義。十、等至能作。謂聖道望涅槃。十一、隨說能作。謂名想見。十二、觀待能作。謂觀待此故,於彼求欲生。如待饑渴,追求飲食。十三、牽引能作。謂懸遠緣。如無明望老死。十四、生起能作。謂鄰近緣。如無明望行。十五、攝受能作。謂所余緣。如田水糞等,望谷生等。十六、引發能作。謂隨順緣。如正事王,令王悅豫。十七、定別能作。謂差別緣。如五趣緣,望五趣果。十八、同事能作。謂和合緣。如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望所生識。十九、相違能作。謂障礙緣。如雹望谷。二十、不相違能作。謂無障礙緣。如谷無障。助伴者:謂諸法共有而生;必無缺減。如四大種及所造色,隨其所應。等行者:謂諸法共有等行所緣,必無缺減。如心心所。增益者:謂前際修善不善無記法故;能令後際善等諸法,展轉增勝,後後生起。障礙者:謂隨所數習諸煩惱故;隨所有惑,皆得相續增長堅固;乃令相續遠避涅槃。攝受者:謂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攝受自體故。

九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十五頁云:因緣云何?謂諸經中,遇諸因緣而有所說。如義品等種種因緣。如毗奈耶作如是說:由善財子等最初犯罪;是故世尊集苾芻僧,制立學處。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7、世尊。謂以智慧等法,破彼貪嗔痴等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間、出世間,咸皆尊重,故號世尊。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撰】

8、三乘。﹝出法華經﹞乘,即運載之義。謂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為乘,運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聲聞乘,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曰聲聞。謂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故以此四諦為乘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緣覺乘,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名緣覺。謂始觀無明緣乃至老死,此是觀十二因緣生;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是觀十二因緣滅。觀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故以此十二因緣為乘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菩薩乘,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菩薩行六度行,廣化眾生出離生死,故以此六度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撰】

9、應機。適應不同的根機。

10、機。常曰根機,機緣等。本來自己之心性有之,為教法所激發而活動之心動也。玄義六上曰:「機有三義:一者機是微義。故易云: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又阿含云:眾生有善法機,聖人來應也。眾生有將生之善,此善微微將動,而得為機。(中略)如弩有可發之機,故射者發之,發之箭動,不發則不前。眾生有可生之善,故聖應則善生,不應則不生,故言機者微也。二者古注楞迦經云:機是關義。何者眾生有善有惡?關聖慈悲,故機是關義也。三者機是宜義,如欲拔無明之苦,正宜於悲。欲與法性之樂,正宜於慈。故機是宜義也。」會本文句記十一曰:「問:機器何別?答:雖並從譬,各有一意。機論可發,器語堪任。」【又】契合真理之機關。大明錄曰:「文義俱明者謂之理,忘言獨契者謂之機。」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11、接引。又稱攝引、接化。為引導攝受之意。謂諸佛菩薩引導攝受眾生,或師家教導引接弟子。於凈土宗,指阿彌陀佛引導眾生,眾生攝受彌陀之光,而往生凈土。依凈土宗之說,修凈土法門者,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持名念佛,乃至一心不亂,於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來接引往生凈土。(觀無量壽經p4579) FROM:【佛光大辭典】

12、眾生。(術語)梵語薩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

(一)眾人共生之義。法華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

(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二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六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

(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七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一上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唯識述記一本曰:「梵雲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13、因地。為「果地」之對稱。地者,位地、階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階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證果間之階位。與「因位」同義。可分為二種:

(一)對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覺以下者悉為因地。如教行信證卷二之「法藏菩薩因位時」一語,系對阿彌陀佛之果地而言。蓋法藏菩薩系阿彌陀佛於往昔因位時之名號。

(二)對初地以上之菩薩而言,地前菩薩之階位皆為因地。亦即對已證位者,稱未證位者為因地。首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即是一例。((參見:果地3322)p2275) FROM:【佛光大辭典】

14、修行。含有實行、修養、實踐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實現生活上之統制、調節、規定等則必須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來就有信仰與修行雙重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實現佛陀體驗之境界,而專心精研修養,故特別重視修行方面,亦因而發展成為詳細之戒律條文、生活規範與精神之修養方法。俗語中將修行當作做好事,如認為舊時官廳中權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門裡面好修行」之說。(李君岡)FROM:【《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15、。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五卷十四頁云:劫名何法?答:此增語所顯半月、月、時、年。問:何故作此論?答:為釋經故。如契經說:有一苾芻、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佛恆說劫。此為何量?佛言:苾芻!劫量長遠,非百千等歲數可知。苾芻復言:有譬喻不?世尊言:有。今為汝說。如近城邑,有全段石山,縱廣高量,各逾繕那。迦屍細縷,百年一拂。山已磨滅,此劫未終。苾芻當知,汝等長夜經此劫數無量百千,在於地獄傍生鬼趣,及人天中;受諸劇苦。生死輪轉,未有盡期。何得安然不求解脫。彼經即是此論所依。經雖說劫;未分別劫體是何。今欲分別,故作斯論。問:何故但說半月月時年為劫;不說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晝夜、以為劫耶?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舉粗攝細。謂剎那等細,半月月等粗。若說粗;當知已說細。由積細時為粗時故。有說:此中舉近攝遠。謂劫近為半月等所成,半月等復為剎那等成。故說近時,亦已說遠。劫體是何?有說:是色處。云何知然?如施設論說:劫初時人,身光恆照。以貪味故;光滅闇生。於是東方有日輪起,光明暉朗。同於昔照。見已;喜曰:天光來來。以天光來,故名為晝。須臾未幾,日輪西沒,闇起如先。見已嘆言:天光沒沒。以天光沒、故名為夜。由此證知劫體是色。劫體皆積晝夜成故。如是說者,晝夜等位,無不皆是五蘊生滅。以此成劫,劫體亦然。然劫既通三界時分;故用五蘊四蘊為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何故名劫?劫是何義?答:分別時分,故名為劫。謂分別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時分,以成晝夜。分別晝夜時分,以成半月月時年。分別半月等時分,以成於劫。以劫是分別時分中極,故得總名。聲論者言:分別位故;說名為劫。所以者何?劫是分別有為行中,究竟位故。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惟減;後一惟增。中間十八,亦增亦減。問:此三誰最久?有說:減劫最久,增劫為中,增減最促。謂身有光時所經時久;非身光滅,乃至於今。食地味時,所經時久;非地味滅,乃至於今。食地餅時,所經時久;非地餅盡,乃至於今。食林藤時,所經時久;非從彼盡,乃至於今。食自然稻時,所經時久;非從彼盡,乃至於今。故此減劫,時最為久。如是說者,初減後增,中間十八,此二十劫,其量皆等,於惟減時,佛出於世。於惟增時,輪王出世。於增減時,獨覺出世。問:施設論說:人中四洲,由日月輪以辯晝夜。欲天晝夜,云何得知?答:因相故知。謂彼天上,若時缽特摩華合,殟缽羅華開,眾鳥希鳴,涼風疾起,少欣遊戲,多樂睡眠;當知爾時說名為夜。若時殟缽羅華合,缽特摩華開,眾鳥和鳴,微風徐起,多欣遊戲,少欲睡眠;當知爾時說名為晝。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16、阿僧祇。印度數目之一,表極大或不可數之數。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祇,意譯無數或無央數。《大智度論》卷四雲(大正25·86c)︰『天人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此詞多用於計量劫數,而量劫數時,有小阿僧祇劫與大阿僧祇劫兩種。《地持論》認為前者指日月歲數之不可數,後者指大劫之不可數。

關於阿僧祇所指之數,《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舉四說︰(1)准於《俱舍論》,約小乘而言,數至六十重,稱為一阿僧祇。(2)依《大智度論》卷九,數過十重已後名阿僧祇。即一一得二,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十十得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祇。此系約始教而言。(3)依《大智度論》卷六引《華嚴經》〈阿僧祇品〉之文,還有百數至阿僧祇等,此約終教而言。(4)依〈阿僧只品〉,百數是僧祇,從此初數為單位,漸次累進至第十稱為不可說轉,此為數之極致,而前教的數之極致,乃是此中之初數。此約圓教而言。可知此門極廣。

上列第四所謂以一阿僧祇為單位,漸次累進至『不可說不可說』者,稱為『十大數』。即(1)阿僧祇、(2)無量、(3)無邊、(4)無等、(5)不可數、(6)不可稱、(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說、(10)不可說不可說。但因阿僧祇之計數頗有異說,因此所謂十大數之數亦無定論。

[參考資料] 新譯《華嚴經》卷四十五〈阿僧祇品〉;《方廣大莊嚴經》卷四;《俱舍論》卷十二〈分別世間品〉;《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顯揚聖教論》卷二;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下;《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17、三大阿僧祇劫。指菩薩由發心至成佛的修行期間。又作三阿僧祇、三僧祇、三劫。『阿僧祇』梵語作asam!khya或asam!khyeya,譯作無數或無央數,原意是指數目的最大極限。『劫』是時間名,梵語作kalpa,譯作長時,意謂長遠的時間。『劫』有大中小之分,此處指大劫。三大阿僧祇劫即三個大阿僧祇劫,是菩薩積集菩提資糧的時間。

一般將此三阿僧祇劫以一阿僧祇劫為一期,分成三期。但關於各期的修行經歷與成就,諸經所說不一。如《優婆塞戒經》卷一雲(大正24·1039a)︰『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八謂初阿僧祇劫逢事七萬五千佛,第二阿僧祇劫逢事七萬六千佛,第三阿僧祇劫逢事七萬七千佛。《大智度論》卷四謂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當作佛;二阿僧祇中,心雖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稱我當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宣我於來世當作佛而無所畏。

關於三劫與修行位次之配列,經論所說並不一致。小乘家說三十四心斷結成道,故無菩薩三祇之位次可論,但天台《四教義》卷四以之配於聲聞的位次,謂初阿僧祇是所謂外凡,即得五停心別相總相念處之位;二阿僧祇劫是內凡中的暖位,亦即用暖法智慧修六度之位;三阿僧祇劫是頂位,即行六度,於四諦觀解分明之位。

大乘佛教方面,《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謂一切住總經三無數大劫方得圓證︰經第一無數大劫,勇猛精進者次第證得極歡喜住;經第二無數大劫,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經第三無數大劫,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攝大乘論本》卷下謂,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清凈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與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於前六地及第七地,經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無功用行補特伽羅自此已上至第十地,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此說以地前所經的時間為初阿僧祇,初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八地至十地為第三阿僧祇。

梁譯《攝大乘論》卷下另出七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的說法。七阿僧祇之說以地前有三阿僧祇,地中有四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劫之說謂地前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十地中地地亦各有三阿僧祇,其劫量與前之三阿僧祇等。《法華經玄贊》卷一分大中小劫論其劫量,謂三十三阿僧祇中,七地已前為小,八、九、十地為中,地前為大。

《華嚴五教章》卷下之二謂,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經三阿僧祇,但此劫數不同於小乘。若依終教,有定、不定二義。言菩薩修行決定經歷三僧祇,即定三僧祇,此是約化儀,又約實報而言,言非僅經三僧祇,須經無量不可計數阿僧祇,即不定三僧祇。此與於其餘雜類世界立時者不同,是約佛德無限量而言。此外,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說,因一念不生即說是佛。若依圓教,一切時分皆悉不定,因諸劫相入。

[參考資料]《菩薩地持經》卷九;《俱舍論》卷十八;《順正理論》卷四十四;《大乘起信論》;《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俱舍論光記》卷十八;《瑜伽論記》卷二十三;《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大日經疏》卷二;《天台四教儀集注》卷中。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18、佛道。(術語)梵語菩提,新譯曰覺,舊翻曰道。道者通之義,佛智圓通無壅,故名之為道。道有三種:一聲聞之所得,二緣覺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今為佛所得之無上菩提,故云佛道。法華經序品曰:「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諸世尊,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同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為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又曰:「菩提偏在果,故證成佛道,名得佛道。」嘉祥法華疏二曰:「菩提雲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

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之萬行也。大乘義章十八曰:「地論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聖處,名為聖道。」 FROM:【《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19、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產生諸善法之根本。據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羅經載,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謂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凈,入於正法中。無貪、無嗔、無痴三者為善根之體,合稱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則為善根之相反,貪、嗔、痴等,即稱三不善根,或稱三毒。又善法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稱為善根。(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無量壽經卷上、佛本行經卷五降象品、悲華經卷八、舊華嚴經卷四盧舍那佛品、大寶積經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達磨論卷上、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參見: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辭典】

20、性障。性障初禪。有的人已經得到未到地定,能夠入定三天、五天、十天、半個月,可是初禪久久不能現前;那就是說他被性障所障住了。所謂性障,就是我們以前在小止觀裡面講的貪慾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五蓋之中,對發起初禪最大的障礙是淫慾之貪著,於男女欲有貪,初禪便永不現前。

有很多人(不管出家、在家都一樣)誤會了初禪的修行,是不停的增強未到地定的功夫,總認為是入了初禪以後才離五蓋。而其實是應該要先離五蓋,然後才能得初禪。所以智者大師在小止觀裡面,把棄五蓋放在第三,正修行放在第六,道理就在這裡。

21、眾生。梵語薩埵,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

(一)眾人共生之義。法華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

(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二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六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

(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七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一上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唯識述記一本曰:「梵雲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 FROM:【《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22、成佛之道。相對於小乘的解脫道而言,大乘就是成佛之道。

23、二乘。﹝出天台四教儀集注﹞乘即運載之義。謂二乘之人,乘四諦、十二因緣之法,運出三界生死,至於涅槃,故名為乘。(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聲聞乘,聞佛聲教,故曰聲聞,謂此人以四諦為乘,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由觀四諦,出離生死,至於涅槃,故名聲聞乘。

二、緣覺乘,因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名曰緣覺。謂此人以十二因緣為乘,由觀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出離生死,至於涅槃,故名緣覺乘。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24、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雲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雲菩提道者非也。」 FROM:【《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25、解脫。瑜伽八十二卷十一頁云:此中解脫者:是永斷、離系、清凈、滅盡、離欲等、名之差別。自性者、謂粗重永害,煩惱永斷。訓詞者、謂能脫種種貪等系縛,故名解脫。又復世尊為種種牟尼,說此以為牟尼體性;故名解脫。

二解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言解脫者:解脫一切生老等故。

三解瑜伽八十四卷六頁云:言解脫者:由離貪故;一向安隱。於余煩惱,心得解脫。

四解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頁云:云何解脫?謂即於此伏斷對治修習故;永拔隨眠。又云:於非想非非想處、得離欲時,施設解脫位。故名解脫。

五解瑜伽八十九卷五頁云:云何解脫?謂起畢竟斷對治故;一切煩惱品類粗重、永息滅故;證得轉依,令諸煩惱、決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脫。

六解瑜伽九十二卷六頁云:若心解脫、若慧解脫、皆名解脫。是愛、無明、根本雜染、勝對治故。 FROM:【《法相辭典》 朱芾煌編】

26、化城。法華七喻之一。譬小乘之涅槃也。(參見:化城喻品)。)法華經第三之終說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時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寶所,到此寶所,道途悠遠險惡,故恐行人疲倦退卻,於途中變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處養精力,遂到寶所,佛欲使一切眾生到大乘之至極佛果,然以眾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說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為止息,由此更使發心進趣真實之寶所也。然則小乘之涅槃,為一時止息而說,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中略)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嘆未曾有。(中略)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27、三界。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一、欲界,有淫慾與食慾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此界在欲界之上,離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謂為身體,謂為宮殿,物質的物,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粗妙分四級,稱為四禪天,新曰靜慮。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參見:四禪天))。三、無色界,此界無一色,無一物質的物,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此既為無物質之世界。則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為四無色。又曰四空處((參見:四空處)),說出俱舍論世間品,三界義。圖表三界則如圖。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26、輪迴。觀種種眾生,居種種生滅海中,生此死彼,遷流不息,無非一輪迴之相而已。蓋眾生自無始以來,展轉生死於六道之中,如車輪之旋轉,無有已時,故曰輪迴,或曰輪轉,或曰流轉。流,相續義;轉,生起意。有為法之因果,相續而生起。即一切凡夫作善惡之業,依苦樂之果,輪迴於六趣者是也。 FROM:【《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27、生死。瑜伽八十一卷七頁云:生死者:謂即善趣惡趣退墮升進。

FROM:【《法相辭典》 朱芾煌編】

28、我見。為四根本煩惱之一。見是以推度為義,以慧為體。我見的見,就是根本煩惱中的不正見。不正見以「染慧為性」,可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此處的我見,即五見中的身見,亦即是妄執五蘊和合之身,以為是常、一、主宰的實我。此又稱為我執,這是與生俱起,恆時相續,緣非我的第八識而妄計為我的執著。原來我見有二,一者是分別我見,此是由邪師邪教引導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見,是與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見,生生不離。俱生我見又有恆相續與有間斷之別,恆相續者與第七識相應,有間斷者與第六識相應。分別起的我見,則唯與第六識相應。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

29、我執。此又作人執、生執。眾生之體,原為五蘊假合,若妄執具有常、一、主宰之實我,而產生「我」與「我所」等之妄想分別,即稱我執。《成唯識論》卷一載,我執可分為二種:一、俱生我執,即先天性的我執,由無始以來虛妄熏習內因力之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謂俱生。二、分別我執,即後天所起的我執,乃由現在外緣力之故,非與身俱,須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謂分別我執。分別起的我執,能生「發業」之用;俱生起之我執,能起「潤生」之用,皆能擾惱眾生之身心,而令其輪迴生死。見《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

30、。梵語羯磨Karma,身口意善惡無記之所作也。其善性惡性,必感苦樂之果,故謂之業因。其在過去者,謂為宿業,現在者謂為現業。俱舍光記十三曰:「造作,名業。」業為造作之義。是有二種:一如身之取捨屈伸等造作,名為身業,音聲之屈曲造作,名為語業,是直指身之造作,語之造作為業也。二與第六意識相應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也,思之心所以造作為性,故以之為業性。即動作身之思為身業。動起語之思為語業。作動意之思為意業。依此義而俱舍論就十業道區別業業道與業道。謂殺等七支為身語二業,故為業,又為業之道。業為身語之二業,自體是業,業之道為思心所游履之處。又貪嗔等三者,唯為業之道,以彼非自體業,唯為思心所游履之所故也(依大乘之教,則意亦有業之義,依此則貪等之意業亦為業業之道也)。此二種業中,小乘俱舍以第一種為實業,為正感果之異熟因,大乘唯識以第一種為假業,以第二種正發動身語之現行思心所,為招當果之實業。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31、業力。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月溪法師講佛教人生觀
凈空法師:發願修行,供養諸佛
常空法師開示《僧伽吒經》臨終切要
凈空法師:向善的念頭轉過來,你念佛才能真的滅罪

TAG:日記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