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日常養生法

道教日常養生法 _太極龍_新浪博客

道教養生法是一個範圍廣大的系統,它除了要求人們按照行氣、導引、胎息、辟穀等特殊方法進行修鍊,還要求人們在日常起居時注意休養,並提出了諸多禁忌和注意事項。這其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1.飲食宜忌人人都離不開飲食,那麼,在飲食上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呢?宋代張景的《醫說》為我們提供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吃飯飲水的適宜方法,大致列舉一下,應該等到飢餓了之後再進食;吃飯不怕嚼得爛;等到口乾渴了再飲水,飲水最好慢慢品呷。不要等到很飢餓了再去進食,進食不要太飽;有點兒感到口渴就去飲水,飲水不要太頻繁。漿不要甜的酸的,肉不要一味肥的脆的。進食不要挑精揀細,飲水溫的熱的都可以。飯不要比面還少,菜經常要與肉相稱。肉軟的暖的都可以,菜不要生菇。五味不要超出谷味,肉味不要勝過食氣。滋味要淡而且和,吃的時候要小心尺度。所以才能進食飲水保持良好,津液保持甘甜,身子輕鬆不覺疲倦,神清醒且少睡,胸部臟器通暢少噫,胃脘寬紓不鼓脹。省卻解開腰帶撫摩肚腹的辛勞,免除吃藥耗傷元氣的喪失,都是看得見的效果。另外,偶爾吃東西很飽,雖然感到身體疲勞,不要立刻就睡。可以運動慢慢行走大約一百多步,然後解帶松衣,伸腰端正靜坐。兩手按摩心腹,交叉來往,大概一二十遍,再拿兩手從心脅間按摩向下,大約十幾遍,使人腹氣通暢,不致壅塞。過於飽的食物,隨著手法消散化解了。(同書,卷7《食忌·飽勿便睡》)2.真西山先生衛生歌此即守代真德秀的《聖生歌》。萬物只有人是最珍貴,百年光陰象旅館寄宿。自己不當心注意修養,不免疾病痛苦為心累。何必以霞作餐吃大葯,妄圖想要延年如龜鶴。只要在飲食嗜欲之間,去掉那過度的就安樂。進食後慢慢行走百步,兩手撫摩脅部和腹肚等一會轉手撫摩腎堂,把它稱為運動水和土。仰面還要呵上三四呵,自然所進食毒氣消磨。醉眠飽卧都沒有好處,渴飲飢餐還要戒過多。進食不要粗略和快速,寧願少吃多餐相連續。如果飽餐一頓充饑腸,損元氣損脾胃不是福。生吃粘膩連筋堅韌物,自己死去禽獸不可食。饅頭閉塞氣息不相和,生冷往往招致脾胃疾。鮓醬胎卵以及油和膩,陳臭腌藏都是陰之類。老年千萬不可喜食之,這與藉寇兵沒有不同。炙煿的物品要冷了吃,不然損害牙齒傷血脈。晚食通常應在申酉前,面對夜晚要防滯胸膈。飲酒千萬不要飲大醉,大醉傷神還要損心志。酒後口渴飲水並吃茶,腰腳從此變成為重墜。常聽說避風如同避箭,坐卧一定要預先防患。何況由於飲後毛孔開,風剛一進入就成癱瘓。不問四時都是暖上酒,大熱天又需要難向口。五味偏多肯定不益人,害怕隨著肺腑成殃咎。視聽行藏不一定太久,五勞七傷從此後即有。四肢也要經常小勞作,好象戶樞終究不會朽。卧要團縮覺最好舒展,飽就要入浴飢就要梳。梳多浴少益心且益目,默寢暗眠神晏然自如。四時只有夏天難將攝,伏陰在內里腹冷且滑。補腎的湯藥不可沒有,食肉稍微冷卻勿哺啜。心既旺腎又衰何所忌?特別禁忌疏通泄精氣。卧處更應該仔細過問,宴居靜慮符合心和意。沐浴和盥嗽都用暖水,卧冷枕涼都不要愛好。瓜茄生菜不適宜進食,難道光是秋天多瘧痢?伏陰在內足有三冬月,切忌汗多而將陽氣泄。陰霧之天氣不要遠行,暴雨震雷應該遠避開。道家更有養生之方法,第一讓人減少嗔和恚。秋冬日出才開始求衣,春夏雞叫就應該早起。夜後天亮前睡覺醒來,閉上眼睛叩牙二七回。吸新吐舊不要來鬆懈,咽嗽玉泉仍然養胎氣。摩熱手心之後熨兩眼,還要揩擦額頭和面孔。中指一刻不停將鼻摩,左右耳朵眼睛摩數遍。最好還能幹浴遍身間,按(月坒)暗須還要扭兩肩。即使還有風勞諸冷氣,何必擔心腰背再拘攣!噓呵呼吸吹再外加呬,行氣的人要分六個字。果真能夠依用力其間,絕對肯定百病都可治。情慾雖然說只屬少年,稍知節養自然不會錯。固精不要妄然傷神氣,不要讓苞羽火中燃燒。有能力就操履長方正,對名不要貪見利不競,即使對著邪魔路上走,百遍行遍周身自無病。([宋]真德秀《衛生歌》,[明]高濂《遵生八箋》引。[明]吳正倫《養生類要》引此歌,題為《陶真人衛生歌》,詞句略有不同。3.朝不可虛,夜不可實此觀點出自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凡是熱的進食後有汗,不要當風,否則易發痙病:頭痛,眼睛乾澀,嗜睡。晚上不要多吃東西。凡是進食完了,用溫熱的水漱洗口腔,使人沒有牙齒毛病和口臭。面要煮爛,肉要煮軟,少飲酒,獨自宿。古人平日起居攝養,今人等到年老才保生,都沒有益處。古人曾講:「進入廣東地區的人,早上不可以空腹,晚上不可以飽食。」可是不光是到廣東,任何地方早上都禁忌空腹。4.飲食雜忌劉詞集的《混俗頤生錄》對飲食方面的宜忌看得很重,認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修鍊方法。飲食是生命的基礎,不可以一段時間取消它。即乘節儉,或昧寒溫,瘵厲的原因,從這兒開始。既然沒有能力服餌丹霞,出納元氣,那麼對於飲食嗜好習慣,行走居住坐卧之間自然養成,將之當作良藥,每天運用而不覺知,這種做法不錯呀。人要飲食的時候,最好先吃暖的東西,然後吃冷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腎臟屬水,水性常冷,所以用暖的東西先暖和它,無論何時,經常這麼做最好。即使是中夏月篇也應該暖和它,因為伏陰在內啊。飲食不要以飽為苦,以飽為苦就會傷心,傷心就會氣短防悶。飲食完畢,先用手按摩肚子數十下,同時仰面呵氣二十下,非常有用。飲食完畢不要就躺倒睡覺,那樣會患肺氣,榮衛不通,主要是血脈凝滯的緣故。四肢關節不靈活,特別多喜歡睡覺。各種疾病從此就產生了。飲食完了之後一定要衝融片刻,行走三五十步,使得食物消化,心臟空懸,就可躺下睡。躺下睡的時候,不要說話談天唱歌高叫。五臟象鐘磬,不扣動不會發出它的聲響,這是將息的妙處。飲食助氣,是因為食飽氣不行。食之後特別禁忌仰卧,大多變成氣痞而且頭風。飲食不要粗和速。速就要損傷氣,粗就要損傷脾。脾損傷就是食勞。男子有五勞,這是其中之一。進食飽後不要快速行走跑馬,登高處涉險灘,那樣一定會損傷內臟。不要夜晚進食。太陽落山之後,脾應該不磨,因為音響會斷絕。脾喜歡音樂絲竹之音,剛一聽到脾就磨,就是《周禮》所講「樂以宥食」,這是因為音響,都對脾有作用。如果腹內稍冷,食物就不消化,還要損傷胃。胃受損傷就翻,翻就不受谷氣,既然不收谷氣,就多吐,吐隨即轉化為翻胃的毛病。夜晚後不適宜吃肉面生膾,夏天歲月夜晚短促,更應該禁忌它。生膾不要和乳酪一起吃。這些東西,夜晚之後雖然可以消化,但非常損傷脾胃,使人的脾疲勞。向夜不要飽食煎餅,特別對風氣的人有很大損害,更不應該吃。進食熱的東西後,不要用冷水漱口;吃過冷的食物後,不要用熱水漱口。冷熱互相衝擊,因此很多人患牙齒疼痛,齒根宣露。凡是吃炙肉,如果趁熱吃,很容易患風疳(匿蟲)齒,有的發黃髮暗,慢慢缺失掉落,也會使血脈不行。人如果飽食後,應該馬上小便;飢餓了就(足存)小便,最好,這是擔心損傷膀胱的緣故。油膩多的東西,很不適宜人,使眼睛暗還要使腸胃冷滑,特別多動風。如果患有風疳氣疾,應該禁忌它。五味稍薄,使人神爽。只有腎氣偏重適宜鹹的東西,還能消宿食。鹹的東西並不適合吃,如果偏多,就對他的臟腑,一定會有損傷。所以咸多傷筋,實在不應該有這種嗜好。甘損傷胃,辛損傷眼睛,苦損傷心,驚損傷魂,憂損傷神,思損傷意,恣損傷情,恨捐傷志。久視傷明,久聽傷聰,久行傷筋,久卧傷血,久勞傷骨,久立傷肢節,久語傷氣。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飽,大樂不大憂,大勞不大息,要想大得不要大失。這是因為發怒損傷正氣;大勞力氣盡絕,大飢損傷臟腑,大飽勝理閉,大渴經脈蹶還要氣不行,大醉神散越,大笑氣飛揚,大恐心恍惚,大熱氣不通暢,大寒血脈凝結,多睡神魂分離,大驚心不安,這些都是損壽的徵候。一般人通常忌諱雞豬自己死去,牛肉臭氣難以消除,咸醋粘滑冷膩,生蔥、大小蒜生、香菜一些東西,瓜果粉粥冷淘等東西,不是養生攝理之道。人如果不能經常在行走住宿坐卧和飲食愛好方面加以注意,即使服食靈芝,每天飲用沆瀣,難道會有好處嗎?5.飲食箴言人身的珍貴,父母交付的身體,因為口而傷害身體,到處都是。人有這一身體,飢餓乾渴。就飲水進食,來滿足這一生。想想那些愚昧的人,由於為滿足口味,五味的過失,疾病一起接一起。病的產生,它的關機很小。饞涎所牽,一下子不再想到。疾病養成了,飲水進食都不正常。讓父母擔憂,千方百計求醫祈禱。山村野夫貧苦低賤,淡薄是諳,動作不虛弱,這身體也安泰。一樣的身體,唯獨我疾病眾多。悔悟一經萌動,塵散開而鏡明凈。重新節制飲食,《易》中的《象辭》。養小失大,《孟子》所譏諷的。口能導致疾病,也能敗壞你的德,守口如瓶,服之無斁。6.老人之飲食元代朱震享的《格致餘論·飲食箴》中還專門對老人的飲食宜忌作了論述:人生到達六十、七十之後,精血都耗損。平居沒有事,已產生熱證。哪一些呢?頭昏目眵,肌膚髮癢尿溺頻繁,鼻子流涕牙齒掉落,涎沫多而睡眠少;腳軟弱耳聾,健忘眩運,腸子澡熱面孔結垢,毛髮脫落眼睛昏花,長時間一坐就睡著,沒有經風先得寒症,飢食容易飢餓,笑起來就流淚。然而到了老年境況,沒有不是這樣的。有人說:「局方烏附丹劑,多給老人是適宜的。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年老氣弱下虛,理應溫補。現在的人都認為烏附丹劑將不可以用於老人嗎?」我開導他們說:為何單單只是烏附丹劑,不可以亂用,至於好酒膩肉,濕面油汁,燒炙煨炒,辛辣甜滑,也都是應該有所禁忌。有人說:「你為什麼這麼愚笨呢?甘旨養老,經訓都在,作為兒子作為媳婦,甘旨不及,孝道就虧缺。但你有這麼一種說法,可以解說得通嗎?想聽你詳細談談。」我興奮地回答說:正如所說的道並行而不悖,請詳細地談一談。古代井田之法已施行,鄉閭之教已興,人知道禮讓,比屋可封,幼兒壯年會不吃肉食?五十方才吃肉,到強壯恣情饕(珍食)。等到到了五十,疾病已經一樣接一樣,氣耗血竭,筋柔軟骨痿縮,腸胃壅積閼塞,涎沫充溢。保況人身之陰,難成易虧,六、七十後,陰不足以配陽,孤陽幾乎飛越,由於天生胃氣,還在留連,又憑藉水谷之陰,所以羈縻以定。……那些老年人,本質雖然厚重,到這時候也接近於薄弱了,病雖然輕,他們的根本也容易動搖,卻可以依靠藥物而快速見效嗎?倘若是體形肥碩的人血少,形體瘦小的氣實,也許有可以依賴於藥物治療的,假如失手,憑什麼求治呢?我寧願稍微遲晚,求萬全之計,難道不更好嗎?烏附丹劑,不可以朝餌。對於飲食,更應該謹慎節制。老人內虛脾弱,陰虧性急,內虛胃熱就容易因飢餓而想進食,脾弱就難化,就進食完了還要吃得再飽。陰虛難降就會氣鬱而形成痰,視聽言動,都變得荒廢懶散,太多事不如意,怒火容易燃燒,即使有孝順子孫,也是動不動就扼腕,何況不一定孝順呢?因此物性熱的,炭火製作的,氣味香辣的,味道甘甜油膩的,不能進食是明擺著的。即使是腸胃堅厚,福氣深壯的人,通常看來,不妨奉養縱口,固然可以圖快一時,積累多了必然成為災難禍害。從這方面來看,多不如少,少不如絕。「爽口作疾,厚味措毒」,前哲所說格言,尚在耳邊迴響,能不謹慎嗎!有人說:「象你所說,大概要絕而不與,對於你能安心嗎?」我說:君子用立德來愛人,小人用姑息來愛人,何況是對於那些所尊敬的人呢!只有飲食,是用來養生,而不是導致疾病。如果把養生變成一種危害,恐怕不是君子所說的孝和敬。對此,明代何良俊的《四友齋絲說》中也有專門論術:老人的食物,基本上應該溫熱熟軟,禁忌那此粘硬生冷的。每天早晨,適宜用醇酒先進平補下元葯一服,女人就進平補血海葯一服。沒有燥熱的人,服藥後再吃羊膂粟米粥一杯壓服,五味蔥薤鶉膂等粥都可以。到辰時服用人蔘平胃散一服,接著依順序進食四時軟熟。吃過後行走一二百步,通過運動消散。臨睡覺時,服用化痰利膈人蔘半夏丸一服。上年紀的人不可以一下子吃飽,只時經常進食,使脾胃易化,谷氣長存。如果一下子吃飽容易傷滿,由於衰老之人腸胃虛薄,無法消化吸收,所以產生疾病禍患,作為人的子孫應深懂這一道理,這是養老人的關鍵。每天只能服食前面所說的葯三服,不可以多服。假定沒有疾患,也用不著服藥,只要調停好飲食,自然就沒有毛病了。7.食後將息法食後將息法講:平旦點心完後,就自己用熱手撫摩腹部,出門庭行走五、六十步,消化它。中食之後,仍然用熱手撫摩腹部行走一二百步,慢慢地行走,不要讓氣急促。行走好了後,回到床上躺倒,顆蘇煎棗,啜半升以下人蔘、茯苓、甘草等飲用,感覺稍微發熱,就用麥門冬、竹葉、茅根等,按照藥性調理。吃飽不適宜急速行走和奔跑,不適宜大聲遠處呼喚人、嗔喜、卧覺。食物消散之後,隨其所業,不適宜勞心力。肚子空了就要索取食物,不適宜忍受飢餓。生硬粘滑等食物大多導致霍亂,秋冬時候溫肝包裹腹部,腹中稍微有不舒服,就服用厚朴、生薑等飲用。這樣做,一定不會有暴病。8.知忌延年高子講:飲食可以用來養生,而貪嚼沒有禁忌,那麼生我也可以傷害我。何況對養生沒有好處,而要想貪異味,來使我的口獲得歡悅,往往隱藏禍害不小。以為只是一菜,一魚,一肉,一飯,在普通人就算是豐富了,但是還夠不上去充清歌舉觴,金匏銀席之燕。僅僅是豐五鼎而羅八珍,天廚之供也豐富了,還用得著搜奇致遠,以求口腹之快呢?我要想玉瓚瓊蘇與壺漿瓦缶,同樣也一醉,雞跖熊蹯與糲飯藜蒸,同樣也一飲飽。醉飽既然一樣,為什麼侈儉各不相同呢?人們難道不知道應當珍惜福呢?何況《物理論》講:「谷氣勝元氣,那樣的人肥胖而不長壽。」養氣的方法,應該使谷氣少,那麼病就不會生了。谷氣都是這樣,矧五味饜飫。會成為五內的禍害嗎?我驗證禽獸穀食這些東西適宜於人,這是世上的普通物品。如果是遠方珍品,絕壑野味,恐怕它們所吃的東西多毒,一時成為時尚珍品,它們對於人的臟腑應當有禁忌,還不知道。滿足口味充填腸道,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珍貴的呢?所以那些西方聖人,讓我戒絕殺戮吃素食,難道果真是異道嗎?人能夠不殺戮,就會性情慈悲而善念存心,吃素食,就會心清而且厚腸胃,沒有嗔怪沒有貪戀,罔不由此。就是宣尼惡衣惡食的戒絕,進食不要求飽的說法,能夠說不是同一道嗎?我揖錄各種經文法言,感到那些飲食曉得有所禁忌,可獲人元之壽。《內經》講:「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長有天命。酸多損傷脾,肉起皺而嘴唇開裂;咸多損傷心,血凝結而臉色改變;甘多損傷腎,骨頭會生病而牙齒會掉落;苦多損傷肺,皮枯燥而且毛髮脫落;辛多損傷肝,筋拉急而手指變韁硬。」凡是進食,先要吃熱的食物,再吃溫暖的食物,接著吃冷的食物。吃過熱暖的食品後,如果沒有冷食的,就吃冷水一兩咽下,很好。假如能夠始終牢記,就是養性的主要方法。凡是進食,需要先微吸取氣咽一兩咽,才進食,會沒有毛病。真人講:熱的食物損傷骨頭,冷的食物損傷內臟,熱的東西燙嘴唇,冷的東西痛牙齒。進食完畢走幾步,生命長壽。吃飽東西不要大聲說話,大飲會閉血脈,大醉會散神。春天適宜吃辛辣的東西,夏天適宜吃酸的東西。秋天適宜吃苦的東西,冬天適宜吃鹹的東西。這都有助於五臟,對血氣有益,避免百種疾病。吃酸咸甜苦的東西不應該過分。吃飽就睡,養成毛病,背發痛。飲酒不應該過多,多要嘔吐,吐就不好。醉後睡覺不可當風,也不可以用扇,都損傷人。白密不要和李子一塊吃,損傷五內。醉了不可以強迫進食,會使人發癰疽,生瘡。醉飽交接,輕小的會使人面(皮千)咳嗽,重大的會不幸傷絕臟脈,甚至喪失生命。凡進食,要一直溫暖,適宜進食容易消化的,勝過習慣冷的食品。凡是食品,都是熟的勝過生的,少食勝過多食。吃飽奔跑騎馬,變成心痴。飲水不要急著下咽,變成氣病和水癖。人吃酪不吃酢,變成血痰和尿血。吃熱的東西出汗,不要洗面,會使人喪失顏色,面象蟲行。吃過熱的食物,不要用醋漿漱口,使人口臭和血齒。馬汗息和馬尾毛進入食物中也能夠害人。雞、兔、狗肉不可以一塊兒吃。爛茅屋上的水滴浸濕宿脯,名叫郁脯。吃它損傷人。孫真人說:「長久飢餓不可以吃飽,吃飽會成癖病。吃飽後晚上躺下會失覆,大多會得霍亂而死。時病新瘥,不要吃生魚,變成痢疾無法止住。吃生魚不要吃乳酪,變成蟲。吃兔肉,不要吃乾薑,會變成霍亂。人吃肉,不要揀上頭最肥的肉,必眾人先目之食,吃的人變成結氣和疰癘。所有進食都是這樣。」《參贊書》講:「凡是空腹不要吃生的果子,使人膈上熱,骨蒸作癰(疒節)。銅製器皿蓋食物,汗出來落入食物中。吃這種東西會生瘡,肉生疽。接觸寒冷沒有消解,吃熱的食品也作刺風。飲酒,熱沒有消解,不要用冷水洗面,使人面發瘡。飲食不要淋濕頭髮,淋濕頭髮,使人得頭風。蕎麥和豬肉一塊吃,不超出三頓,變成熱風。干脯不要放在秫米瓮中,吃了它會閉氣。干脯火燒不動,出火才動,劈開它時,筋肉絲縷相交的,吃它生病或死人。羊脾中有肉像珠子一樣的,叫羊懸筋,吃它患癲癇,各種濕食不見形影的,吃它變成疰,肚子發脹。急病之後,不用飲酒,膈上變熱。」《延命錄》講:「飲水用來養陽,進食用來養陰。進食應該經常而量少,也不要使其空虛。不飢餓強迫進食就會使脾疲勞,不幹渴強迫飲水就會胃鼓脹。冬季早上不要使其空虛,夏季晚上不要使其飽。吃飽後不要仰卧,養成氣痞。進食之後不要立即睡覺,會生各種毛病。凡是進食,顏色惡的東西不進食,味道惡的東西不要進食,不經烹飪的不要進食,不新鮮的不要進食,露天放置的食品不要進食。藏東西不嚴密的不要進食。東西顏色不同異常的不要進食。三厭不要進食。魚沒有腸膽不要進食。畸形的不要進食。菌長毛、背上沒有紋的不要進食。閉口椒不要進食。飲饌上有細白末子和黑細末子的東西不要進食。炙鮓承熱的不要進食。藏物作氣不要進食。銅器蓋的物品不要進食。旋作生鮓肉不要進食。獸禽的腦子不要進食。六畜自行死去的不要進食。果實有雙仁的不要進食。塊自動的不要進食。雞心不要進食。蹄爪帶毛的不要進食。所有禽帶六指三足四距的不要進食。凡是卵上有八字痕迹的不要進食。各種各樣的生物,有的月令應當禁忌,有的五臟相反,有適宜有禁忌的,座右應該放置《食鑒本草》,當作是日用口腔進食的考證,不要嫌麻煩。飲酒食肉,名叫痴脂,憂狂沒有恆期。食良藥,五穀充悅的,名叫中士,還要憂慮疾病痛苦。食氣,保精存神,名叫上士,與天同年。」高子講:飲食明白禁忌的人,延年的效用有七種:蔬菜食用菜羹,興奮地一飽,可以延年。不要喜歡生醢,不吃飽宿脯,可以延年。不要沉迷麴櫱,致使亂天性,可以延年。椒馨以及五味,不要毒五官,可以延年。鳥口銜鼠偷盜,不食其遺留,可以延年。一粥以及一菜,珍惜其所來,可以延年。一顆以及一粒,不忍心浪費,可以延年。(以上見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飲食當知所損論》)9.生冷勿食,粗硬勿食胃是小谷之海,脾位居中央,磨後消化,化作血氣,來滋養一身,灌溉五臟。所以修生的人不可以不改善飲食,不是水陸都齊備,異品珍饈是美妙的。關鍵在於生冷不吃,粗硬不吃,不勉強進食,不勉強飲用。先飢餓再進食,吃得不要太飽;先乾渴再飲用,飲不要太多。以致於食饐而餲,魚餒肉敗等,都損傷胃氣,導致疾病危害生命。要想希望長年,這是應該深深戒絕。……還有:太飢餓損傷脾,因為脾依靠谷,飢餓了就水谷莫運而使脾虛弱,氣在脾迴轉;飽了就使脾因為氣充而氣塞。所以學道的人,先飢餓了再進食,原因在於脾,食不充脾,因此可以養氣。(以上見明代鄭非的《昨非庵日纂》)10.吃素可養身養心菜,氣薄而味淡,還要不加醬、鹽、油,是造化本然性真物。人的身體,六種氣七種情,紛摩膠擾,都動心火。心火一動,五火烘然一齊動,那麼真水銷蝕溶化,元氣衰弱枯竭,許多毛病交互發作,身體還可以剩多少呢?山人選取造化本然的物品,補充他的淡薄,疏爽用來納息,下氣用來滲泄,紛摩膠擾,來殺滅烘然炎上的勢頭,然後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於是水火得到互濟,真氣還元,各種毛病沒有聲息了。從前聖人作《易》,乾上坤下曰《否》,講天地不交,萬物就不通;乾下坤上曰《泰》,講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所以叫「天地交泰」,來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人和天地參,使我的一身,火不下降,水不上升,這是天地不交的「否」,萬物尚且不通,何況對於我的一身呢?可以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這就是天道下濟,地道上行,天地還可以財成輔相,何況對於我的一身呢?人身是一方小天地。人長時間承受肥甘炮炙的味道,不光是使腸胃受損傷,也使人心氣昏濁。每三天一次齋素,可以養生,可以養心。11.先渴而飲,先飢而食據明代沈仕的《攝生要錄》講:善於養性的人先乾渴了再飲用,飲不過多,多就會損氣,乾渴就會傷血;先飢餓了之後再進食,吃得不要過飽,飽會傷神,飢就會傷胃。又講:夜半的進食應該戒絕,申酉前晚食最為適宜。12.飲食的害處明代吳正倫的《養生類要前集》對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危害有詳細的說明:人們知道飲食可以用來養生,不知道飲食失調也可以害生,所以可以消解生息,使得可以適宜,是賢明智慧在沒有生病就加以防患。凡是用來飲食,無論任何時候,經常要溫暖。夏日伏陰在內,暖食特別適宜,不要苦撐吃飽,飽會筋脈橫解,腸癖為痔。因此而大飲,氣就會大逆。養生的方法,不應該吃過後就躺下睡,還有整天穩坐,都會凝結氣血,時間長了就會損壽。吃過後經常用手撫摩腹部數百遍,仰面呵氣數百口,從容緩慢行走數百步,稱它是消化食物。吃過後就睡,叫人患上肺氣、頭風、中痞的疾病。由於榮衛不通,氣血凝結阻滯的緣故。所以吃好後應當舒心行走,有所作為,就最好。語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因為它們都在動。吃飽後,不可以快速行走奔跑,登高涉險,恐怕氣滿會激發,導致損傷臟腑;不應該夜食,因為脾喜歡音樂聲響,聽到聲音就動而磨食。太陽下山之後,各種聲響都消絕了,脾就不磨食,食物就不容易消化,不消化就會損傷胃,損傷了胃就不受谷氣,谷氣不受就會多吐,多吐就是翻胃的毛病。進食要少而且數次,不要一頓而且量多。經常要吃飽之中有飢餓,飢餓之中有飽意最好。吃熱的東西之後,不適合再吃冷的東西;吃過冷的東西後,不適合再吃熱的東西。冷熱相互衝激,一定患牙齒痛。瓜果不合時節,禽獸自行死亡,以及生鮮煎煿之類的東西,以及那些油膩難以消化,粉粥冷淘這些東西,都能夠生痰動火,瘡瘍症癖,並不適合食用。五味進入口中,不要太多,多就隨那些腑臟,分別有所損傷。所以咸多傷心,甘多傷腎,辛多傷肝,苦多傷肺,酸多傷脾。《內經》講:「多吃酸的東西脈凝澀而轉變顏色,多吃苦的東西就會皮膚乾燥毛髮掉落,多吃辛辣的東西就會筋崩急而手爪僵硬,多吃苦的東西就會肉胝皺唇開裂,多吃甜的東西就會骨肉發疼而頭髮掉落,偏失的危害就是這樣。所以最好澹泊,其次中和,這是飲食的大關節。酒飲得少有好處,太多了就會有損害,只要氣順暢就停止,就行。飲少就可以導引滯塞之氣,導引藥力,調理肌肉皮膚,有益容顏皮色,通榮衛,避污穢邪惡。過多就會醉,就肝浮膽橫,各種經脈衝激,因此敗腎毀筋,腐蝕骨頭損傷胃。長期的神散魄溟,不能夠飲用進食,唯獨與酒適宜,距離死亡沒有幾天了。吃飽之後,特別應該禁忌它,飲用感覺太多,吐了為好。飲酒後不可以飲冷水、冷茶,被酒導引進入腎中,停留成為冷毒,(多)時間長就必然腰膝沉重,膀胱冷痛,水腫消渴,攣躄的毛病發作了。酒後不可以在風中坐卧,袒肉搖扇,這時候毛孔都張開,風邪容易侵入,感染了使人四肢不遂。不要非常飢餓再進食,飢餓進食不可以太飽。不要太乾渴再飲用,乾渴後飲用不要太多。進食過多就凝結積聚,飲用過多就變成痰癖。因此講:「大渴不要大飲,大飢不要大食」,擔心血氣失常,突然之間無法搶救。唉,善於養生的人養內;不善於養生的人養外,養內的人,恬淡臟腑。調順血氣,使一身之氣,流行沖和,各種疾病無法發作,養外的人極力滿足口腹的要求,極力要求滋味的美妙,窮盡飲食的歡樂,雖然肌肉軀體充實豐腴,容貌顏色愉悅光澤,可是酷烈之氣,向內腐蝕臟腑,形神空虛了。怎麼能夠保合太和,來達到遐齡。莊子講:「人可害怕的,袵席飲食之間,卻不知道有所節制,實在是過失。」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枳術丸:《內經》因為脾土旺盛,可以產生萬物,這是東垣前賢用胃氣的法地,因此採用這個方子。一補足一抵消,壓制它的太過,輔助它的不足。枳實:一兩,去莖,麩炒。白朮:二兩,陳壁土炒。右為末,荷葉濃煎汁,打老米粉糊做藥丸,用白湯下七十丸,不限時間服用。閩、廣、吳、浙濕熱地方,加山楂肉、神曲、黃芩、黃連、蒼朮。各一兩。有痰,加半夏、陳皮(去白)南星(各一兩)。有郁,加撫芎、香附、山梔(各一兩)。有熱,加黃芩、黃連、當歸、地骨皮、酒炒大黃(各五錢)。13.如何使飲食有益身體五味淡泊,使人神爽氣清,要少病務必需要潔凈。酸多傷脾,咸多傷心,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特別禁忌生冷硬的東西。吃生冷瓜菜,會暗人耳目,驢馬吃了它們,隔天眼睛會爛,何況對於人呢。任何時候應該戒絕,不僅僅是在夏月。夏月不問老少吃暖物,到秋季不會患霍亂吐瀉,腹中經常暖和,血氣壯盛,各種疾病都不會生。飲食不可過多,不可太快速,切忌空腹茶、飯後酒、黃昏飯。夜深了不可喝醉、不可飽、不可遠行。即使盛暑極其炎熱,如果用冷水洗手面,使人的五臟乾枯,少津液,何況沐浴呢,發怒之後不可就吃,吃了之後不可以發怒。凡是食物有的損傷肺肝,有的損傷脾胃,有的損傷心腎,有的動風引濕,還有耗元氣的要禁忌。飯要蒸得軟,肉要煮得爛,飲酒要少,住宿要獨自。這是養生妙訣。脾用來消化食物。晚上吃了就睡,就使胃不磨。《周禮》用音樂助興進食,因為脾喜歡音樂。聽到聲音就會脾健而磨,所以音樂聲響都出於脾,夏夜晚上短暫進食應該少,恐怕難於消化。用新米煮粥,要不厚不薄。乘熱少吃點,不管早晚。飢餓了就吃這種粥,養生佳境。身處其境的人,可能忽視了它,那些奔走於名利場的人看來,不是仙人嗎?吃飯之後慢慢行走幾步,用手按摩面、按摩脅、按摩腹部,仰面呵氣四五口,去除飲食的毒素。飲食不可冷,不可太熱,熱了火氣就積聚為毒,癰疽這些東西,多半由於飲食過熱,和炙煿熱性。飲食過飽發脹,要緊閉口齒,抬肩上視,提氣到咽喉。不一會,重新降入丹田,升降四五次,食物就消化。治飲食不消化,仰面直卧,兩手按在胸和肚腹上,往來按摩運動,翻江倒海,運氣九口。酒以陳的為最好,越陳越好。酒戒酸,戒濁、戒生、戒狠暴、戒冷,務必清、務必潔,務必中和之味。飲酒不適宜氣粗和快速。粗速損傷肺,肺是五臟華蓋,尤其不可以損傷,而且粗速沒有品位。凡是早行,適宜飲酒一甌,來抵禦霜露的毒。沒有酒,嚼生薑一片。燒酒抵禦寒冷,它作用只是暫時的,而爍精耗血,助火而損傷眼睛,鬍鬚頭髮過早枯白,禁絕它可以了。只有製藥和豆腐、豆豉蔔這些東西,以及各種閉氣的東西,用燒酒合適。飲生酒、冷酒長久了,兩腿膚裂出水、瘋痹腫,基本上無法醫治,或者損傷眼睛。酒後乾渴,不可以飲水和多喝茶,茶性寒,隨酒導引進入腎,在內臟變為停毒之水,使腰腳重墜,膀胱冷痛,變成水腫消渴攣躄的疾病。基本上茶這種東西,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多飲,使下焦虛冷,不僅是酒後。只是吃飽飯之後,一二盞必不可少,因為可以消化食物,而且去除肥濃,煎煿之毒。空心特別要禁忌它。茶性寒,一定要熱的飲用。飲冷的茶,沒有不變成疾病的。飲食的人有三種:一、餔餟的人。進食的量本來弘大,不選擇精粗,只不過是事情滿腹。人們發現他們愚蠢,他們其實是要想副其量,是損傷是好處,總不必考慮。二、滋味的人。(口嘗)味務必全面,還附帶好名。有的肥濃鮮爽,生熟備陳,有的海錯陸珍,誇獎不是平常菜饌。每當他們品得滋味,都適合口味。但是物性分別有損害補益,而且鮮多損傷脾,炙多傷血這一類,或者毒味不察覺,不光生冷發氣而已。這些是養口腹而忘卻性命的人。至於愛好名聲浪費金錢,而味道實際上不可足取的,又有什麼必要呢。三、養生的人。飲一定要好的水,隔宿的水要過濾乾淨。做飯一定要用好米,揀去砂石谷稗,同進戒絕饐和餲。蔬菜魚肉,只要選取目前平常的東西,一定要新鮮,一定要清潔,一定要成熟,一定要烹飪適當,並非珍奇,卻自有真味。不窮盡炙煿,可是足以補益精神。省卻珍奇烹炙物品,只是清潔水米,以及平常蔬菜調節,頤養來調和身子,地神仙也不過如此啊!進食不必要眾多味道,每次進食只適宜一二種好的味道,即使有其他美味,需要等到腹內運行消化後再進食,才能夠受益。如果一餐飯包羅數十種味道到腹中,恐怕五臟也承受不了。而物性既然夾雜其間,難道沒有矛盾的?也是可害怕的。(以上見清代尊彝的《食憲鴻秘》)14.五味不可偏多《記·內則》講:「凡是和,春天多酸,夏天多苦,秋天多辛,冬天多咸,調和使之滑甘。」註:「酸苦辛咸,木火金土之所屬,絕大多數是時味,因此可以養氣。四時都調和使之滑甘,象土之家。」孫思邈說:「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四時都少甘增咸。」《內則》意思在於乘旺,孫思邈意思在於扶衰。無論四時都重要,五味不可以偏多。《抱朴子》講:「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咸多傷心,甘多傷腎。」這五種味相剋五臟,是五行自然的道理。凡是講損傷的人,當時沒有立即發覺罷了。凡是食物不能廢棄咸,只是少加使它淡,淡了食物的真性真味都得到。每次發現多吃咸物一定產生乾渴。咸屬水潤下,卻為什麼反而產生乾渴呢?《內經》稱「血和咸相得就凝,凝就血燥。」它的意思似乎沒有明確顯明。「泰西水法」講「彷彿木頭燃燒變成灰,漉灰得到鹵。可以知道咸從火中產生。因此滷水不結冰。」我認為物極必反,火極反咸,那麼咸極反渴。又把玩《坎》卦中畫陽爻,就是水含火陽的徵象。所以腎中也存在真火。15.食勿過冷過熱《抱朴子》講:「熱的食物傷骨,冷的食物傷肺。熱不要熱得燙嘴唇,冷不要冷得冰牙齒。」又講:「冷的食物熱的食物一齊放著,應該先吃熱的,然後吃冷的。」我認為食物的冷熱,應當順應合乎時間的自然。但是太冷寧願太熱。象夏天伏陰在體內,熱的東西吃得產生細汗也好。《內經》講:「夏天暑期汗不出的人,秋天變成風虐。」汗通過氣化,是表裡通塞的效里。16.早食宜飽,午後宜少午前是生氣,午後是死氣。釋氏有過午不進食的說法,是避死氣。《內經》講:「太陽正中陽氣隆,太陽偏西陽氣虛。」所以早飯可以吃飽,午後就應該少進食,到晚上更一定要空虛。17.多食氣滯清代梁章鉅在《歸田瑣記》中說:現在的人把飽食安眠當作是有生樂事,不知道多吃就會氣滯,多睡就會神昏,養生家所禁忌的。以前應璩講中叟得壽的原因說:「估量腹節所可以承受的。」《博物志》講所吃的越少心越開,年越益;所吃的越多,心越塞,年越損。孫思邈「方書」講:「口中說話少,腹里進食少,自然睡得少。使這四樣少,神仙快到了。」馬總《意林》引述「道書」講:「要想獲得長生腹中要清凈,要想得到不死腹中要沒有屎。」這些都是古人相傳養生的要訣,而對於現在的人也得到佐證。記得在京的日子,服待戴可亭老師,請示卻病延年的方法。老師講:「我督學四川的時候,得病象怯證,有人推薦峨眉山道士治療它。道士說我有緣分,能夠醫斷這種毛病。於是與他對坐五天,教給我吐納的方法,毛病就治癒了,到如今數十年,強壯健康勝過過去了。」那時老師年紀已經八十多歲,風采步履,只象六十多歲的人。自稱每天早起,只吃精粥一大碗,哺時喝人乳一茶杯。有人傳言老師家裡養著一個乳娘,每天隔帳吮吸乳汁咽下,乳汁沒有了就換人,總共已經二十多年了,老師陰諱沒有談起。我偶然問到,說:「就這個已經飽了碼?」老師大聲說:「人一定要吃飽嗎?」又聽黃佐田老師談起,我當值南齋、樞廷已經四十年,每夜早起,不認為是艱苦,只要亥子二個時辰能夠就足夠了。在樞延的日子,每次在黎明看奏摺小字,不用燈光。目力遠勝過少年人。後來老師引年歸來,才能夠高卧,至太陽升高時才起來而兩眼一下子昏花了。18.食粥養人《史記·倉公傳》講:趙章生病,倉公診斷他的脈,說:「法五日死。」之後十天就死了。所以過期的原因,這個人愛好粥,所以中藏實;中藏實,所以超過日期。按:費補之(袞)《梁溪漫志》記載張文潛《粥記》:……妙齊和尚說,山中僧每天將要天亮,一粥很關利害,假如間或不吃,就整天感覺臟腑燥熱乾渴。因為可以通暢胃氣,生津液。現在勸人每天吃粥,當作是養生的關鍵,一定大笑。基本上養性命,求安樂,也沒有深遠難知的事情,正是在睡覺進食之間。我因為胃病不晚上進食,中夜就飢餓,就用蓮子去掉心三十粒,煮白粥極融到水米不分,五更吃它,到口甘甜鮮美,入腹清虛。迴轉來想葷膻,即使五候鯖也感到腥氣污穢要想嘔吐。因為天下的至味,沒有超過谷,也沒有超過淡的。張文潛《粥記》稱張安道每天早上起來吃粥一大碗,粥非常柔軟細膩,早上起來空腹胃虛,谷氣就發作,實在是奇妙訣竅。蘇軾貼講:「晚上十分飢餓,吳子野勸吃白粥,說能夠推陳致新,利鬲益胃,粥後睡一覺,妙不可言。」大抵粥適宜早晨吃,行陽二十五度,不會導致產生疾病。不適宜晚上夜裡吃,行陰二十五度,水就不容易消化,容易變成痰。養生家不可以不知道。有人說:「你當官雖然清貧,主持飲食的人有老妻,還有婢妾供服侍役使,不然的話一饘一粥,每天艱難辛苦,何況五更呢?」我說:「人不能夠為環境所局限,雞豬魚蒜,碰到了就吃,固然是曠達;如果吞膻咬雪,盤錯中藥石,也有何不可呢?我能吃粥就叫粥,能夠五更吃粥就五更吃粥。而淡泊要勝過膏梁,卻本來是人人應當知道的,保留我夜氣,不再強行來責備別人。使用蓮子的,那蓮子能交心腎,粥吃過後睡一覺,有人也依賴它。每天空腹吃淡粥一甌,可以推陳致新,生津快胃,所獲益的不少。假如夾雜有甘鹹的東西,就等於普通飲食。揚子云《解嘲文》講:「最好的味道一定淡,」《本草》載有《粥記》,極力稱道空腹吃粥的妙用。陸放翁詩講:「世俗之人每個人都學長年,沒有領悟到長年在眼前。我得到宛丘平常簡易的方法,只要吃粥就可做神仙。」([清]曹庭棟《老老恆言》卷一《晨興》)19.遣興以養生清代的曹庭棟在《老老恆言》卷二《消遣》中說:筆墨揮灑,最快樂的事情。平時善於繪畫的人,興緻到來時,不防偶一為之,書寫一定要草書,繪畫一定要畫蘭化竹子,就能夠縱橫任意,發抒性靈,而沒有拘謹約束的嫌疑。吃飽之後不可以拿起筆,低頭倚伏書案,妨礙胃氣。如果由於應酬催促逼迫,轉變成為魔障。能吟詩的人,偶爾得到句子,攤開紙張寫上,和一二老朋友共同欣賞它,不去計較工拙,自適其興就好了。如果拈題或者和韻,不免下一番深思功夫,至於題照和壽言挽章,一概難以絢情。院子中種植花木數十株,不求有名品種奇異花卉,四時不斷絕就好。呼喚童子灌溉,可以當作每天功課,玩其生意,等它們花開花落,悅目賞心,沒有比這更好了。20.寢卧三昧東坡對薦和李祉說:「我平生在寢寐時候,自己得到三昧。我開始睡覺的時候,且在床上安置四體,沒有一個不穩妥的地方。有一處不穩妥,需要重新安排使它穩妥;已經穩妥或者有點兒小倦的地,稍微按摩之後,就閉上眼睛聽息;已經勻直,應該用嚴整其天君,四體雖然又有苛養,也不可以少有蠕動,務必要在定心勝它;這麼進食完畢,那麼四肢百骸,沒有不和通,睡覺的想法已經有了,即使寐也不昏。我每次在五更初起,梳理頭髮數百遍,顙面完畢,穿好衣服,需要在一乾淨榻上再用這種方法假寐。幾個片刻的滋味,那個美妙沒有盡頭,整個晚上的滋味,都沒法可以相比。」([宋]李薦《濟南先生師生談記》)21.行止坐卧宜忌卧的地方不可以頭靠近火,一定會生眼睛的毛病,也不可以當風,一定會患頭風等疾病。背承受風就會咳嗽,只有胸沒有禁忌。善於調攝的人,即使盛暑也不當風以及在露下長久躺卧。《抱朴子》講:「人也有不生毛病的,各有所制攝生,食不欲。吃飽,睡眠不要扇,星下不躺卧。」夜裡躺下睡覺,經常叩牙齒九遍,咽下唾液九次,用手按住鼻子左右,上下數十遍。書講:「久坐傷肉,久卧傷氣。坐不要背著太陽,不要當風濕,養成疲勞。坐卧在墳墓的邊上,精神自然渙散。」書講:「卧出而風吹到他,血凝結於皮膚,變成痹;凝結於脈,變成血行不利;凝結於腳部,變成厥。」書講:「點燭掌燈而睡覺,神魂不安定。睡覺應該側著身子彎曲膝蓋,不損傷心氣。睡覺應該舒展,精神不會散失。舒身而睡招致邪魅。」孔子說:「寢不屍。」書講:「睡覺不可以說話談天。五臟象懸掛的鐘磬,不懸掛不可以發出聲音。」孔子說:「寢不說話」。書講:「睡覺不可以腳懸踏高的地方,長久會變成腎水虛冷,腳發冷。」書講:「睡覺的地方頭旁邊不要安放火爐,時間長久了引發火氣,頭沉重、眼睛發紅、鼻子發乾,發腦生癰瘡(疒節)。」書講:「睡覺習慣閉上嘴巴,氣不會失去,邪不會進入。如果張著嘴巴,時間長了變成消渴,失去血色。還有晚上睡覺不要蓋上頭部,可以長壽。洗乾淨腳再睡覺,四肢不會發冷。還有醉卧當著風,使人發痹。醉倒躺在黍桿之中。發瘡患上大風,眉毛掉落。還有雷鳴時候傾天睡在星月之下,裸體躺在當風地方,醉倒睡覺,叫人扇他,都不可以。」書講:「吃飽了就睡覺,時間長了成了氣病,腰痛,多種沉痾不消,變成積聚。」書講:「汗出來了不可以露天睡覺和沐浴,使人患身振寒熱風疹。」書講:「坐卧的地方有隙風,趕快避開它,特別不適宜體虛年老的人。」凡是晚上睡覺,兩手摩擦使之發熱,揉眼睛,永遠沒有眼睛疾病。凡是晚上睡覺,兩手摩擦使其發熱,撫摩面孔,不會生瘡(黑干)。呵一次搓十次,搓一次摩十次,長時間地施行這方法,皺紋少駐顏多。凡是清旦用熱水洗眼睛,平常日子沒有眼睛疾病。凡是清旦刷清牙齒,不如晚上刷清牙齒,牙齒毛病不會生。凡是清旦用鹽水刷清牙齒,平常日子沒有牙齒疾病。凡是晚上睡覺,披散頭髮,梳理一百遍,平常日子頭風少。22.雞鳴而起《養情篇》講:「雞鳴時候起來,就卧床中,導引終了,梳理漱洗後就中正坐,測量時候寒溫,吃點心,飯要象粥,如果服藥,先吃好飯。……平時居住不可以嗔怪叫嚷用力,飲酒到醉,變成是大害。四時氣候和暢的日子,衡量時令節氣的寒溫,出門行走三二里和三百二百步為好。依據力量行走,只讓氣乏喘就可以了。23.睡覺良方《癸辛志》講:「吃飽緩步行走後才開始睡覺,一甌新茶待兒煎煮。脫去巾衣斜靠在藤床坐著,風吹送水聲來到耳邊。」(裴晉公詩)「細書妨老讀。長簟愜昏眠。取快且一息,拋書還少年。」(半山翁詩)「相對著蒲團睡味深長,主人和客人都相互忘卻。一會兒客人離開了主人仍睡著,一直睡到太陽下山。」(陸放翁詩)「讀書已經感到眉棱沉重,躺在枕上才高興骨節柔和。睡過去不知道天色早晚,西邊的殘陽所剩已不多。」(僧有規詩)「老來閱讀文書興緻容易衰落,要知道塵冗不如閑。竹床瓦枕在堂上空著,躺著欣賞江南雨後的山巒。」(呂榮陽詩)「紙糊的屏石制的枕頭竹做的方床,手疲勞了就拋開書本午夢悠長。睡覺起來高興的樣子變成獨自微笑,在淪浪中聽到數聲漁笛。」(蔡持正詩)我習慣疏懶已成癖病,每碰上暑期中午,一定需要躺下休息。客人中有嘲笑孝先的人,就哦(口甬)這些來自我解脫。但是苦於枕頭熱,就翻轉四次,後來發現前人先輩說荊公喜歡午睡,夏季歲月應該用方枕,睡的時間長了氣蒸得枕頭髮熱,就轉向一個正清冷的地方,這不是真切知道睡覺滋味,不會輕易講這種話。孝先說:「花朵竹子幽窗午覺的夢悠長,這當中與世界暫時相忘。華山處土如果容許相見,不去尋覓仙方而去尋覓睡方了。」睡覺也有方法。希夷意思是說息魂離神不動。《遺教經》講「是有煩惱這種毒蛇睡在你的心中,毒蛇既然離開了,就可以安心睡眠」的意思。近世西山蔡季通有《睡訣》講:「睡著時側身而屈體,睡醒就伸展,早晚依時而定,先睡心,然後睡眼睛。」晦翁覺得這是古今沒有發出過的妙論。蔡季通《睡訣》講:睡著時側身而屈體,睡醒了平正而伸展,早晚隨時而定。先睡心,後睡眼。」晦庵稱是從未發過的妙論,不知道來源於《千金方》,講「酒喝到半醉,獨自住宿,枕頭要柔軟,溫暖對足有益,能夠使心平息,自然冥目。」([明]鄭暄《昨非庵日纂》卷7)24.坐不久視,立不久疲養性的人,唾液不吐到遠處,行走不快速,耳朵不極聽,眼睛不極視,坐著不長時間看,立著不長時間疲勞,先寒冷了然後穿衣服,先熱了然後再解開,先飢餓了然後進食,先乾渴然後飲用;不要很勞累,不要很安逸,不要多吃生冷的東西,不要飲酒的時候當著風,不要多次沐浴,不要規造異巧;冬天不要太溫,夏天不要太涼,大寒大熱,大風大霧,都不要頂著。25.一覺閑眠百病消午後坐得時間長了有點疲倦,不可以在便榻上就睡眠,一定要就卧室安枕一會兒,或者醒或者寐,任其自然。要想起來就起來,不必要留戀。《左傳》醫和之說道:「晦滛惑疾。」註:「寢過於節制就會惑亂。」已經起來了後,用熱水洗面,眼光倍爽。加上一件薄綿衣暖和背部,就會使四肢軀體都感覺輕健。樂天詩所稱的「一覺閑眠百病消」。三伏時有人眠在便榻上,另外架設帳,窗子門戶一定要嚴密封閉。坐著假寐,醒來時特別感到神清氣爽,比就枕而卧,更為受益。但有坐而不能寐的人,只要使其緘口,閉上眼睛,收攝心神,休息片刻,足以作為白天睡眠,也可以用來打發日子。樂天時:「不進行午時睡眠,日子長了怎麼度過呢?」這真是老年空閑寂寞的境況。正當白天就睡,已經睡了就起來;進入夜晚再睡,一晝夜之間,睡、起分作二次。因為老年氣弱,運動久了就氣道濇,所以靠睡覺來結束它。每天到午時,陽氣漸消,少息養陽的原因,時間到子,陽氣漸長,熟睡養陰的原因。東坡詩道:「這身子正象蠶將老,更盡春光兩次睡眠。」如果少壯陽氣正盛,白天睡覺反而令人眼睛昏花腦袋沉重,陽亢。26.入睡妙法太陽沒有出來就醒了,夜晚正消失卻不寐,老年常有這情況,黃昏時假如立刻就睡覺,就越無法睡著,一定要坐一會兒。坐的時候特別要調息來定氣,塞住耳朵遮住眼睛,摒除雜想,或者行坐功運動一番。亢倉子說: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天。這樣夜坐,就是安睡的妙訣。《南華經》講:「其寐也魂交」,養生家說:「先睡心,後睡目」,都是空言擬議罷了。我稱寐有操、縱二法。操,象貫想頭頂,默數鼻息,迴轉來看丹田這些東西,使心有所依附,就不會紛馳,應該能夠獲安寐。縱是任心游思於杳渺無朕的區域,也可漸漸進入朦朧的境地。最禁忌的,心要想睡覺,那麼睡覺越困難。因為醒和寐交界關頭,絕對不是心想得到的。只有忘了寐,那麼心或者操或者縱,都通向睡鄉的道路。27.睡姿論語講:「寢不屍」,意思是不仰卧。相傳希夷安睡訣:左側卧就彎屈左足,彎屈左臂,用手上承頭,伸展右足,把右手放置在股間。右側卧就反之。半山翁詩:「華山處士假如能看見,不再去尋覓仙方而去尋覓睡方。」這果真是他的睡方嗎?依照這種方法卧倒,似乎較為安穩,但也不要太拘泥,只要不仰卧就可以了。……卧不安寧,容易反側。卧即使安寧,醒來時也應當轉動,使絡脈流通,否則會半邊身子板重,或者腰肋發疼,或者四肢關節痠的都有。依照釋氏戒律:卧只有右側,不可以轉動,名叫「吉祥睡」。這是力戒酣寐,加速醒來,和老年安寢之道正好相反。……胃剛接納食物,脾不及消化,有人就因疲倦而想要睡,需要強力忍耐。《蠡海集》說:「眼眶歸屬脾,眼睛張開眼眶一動;脾隨之而動。」又說:「脾動到聲音就動,動是可以化食的原因。按著脾和胃,一起位於中州,而膜連接胃左,所以脈處在右面而氣常在左面運行。如果進食後一定要睡覺,適宜右側來舒脾之氣。《續博物志》講:「卧不要左脅」,也是這個意思。進食距離遠就左右都合適。……睡醒後需要手足伸展舒張,睡著就不嫌彎曲收縮。《續博物志》講:「卧要腳縮著」是這意思。到冬天晚上越彎曲收縮就越冷。《玉洞要略》說:「伸著腳卧倒,一身都暖和」,試驗它很靈。
推薦閱讀:

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奇典《化書》:智慧的極致,是逆行天道
王重陽修道為什麼只活到58歲?同樣,鍾呂門下的西派李涵虛也只有50歲?
《炁體源流》這本書我怎麼看不懂,我該怎麼看呢。?
[轉載]為古代道教正名 桑楚道人/文

TAG:養生 | 道教 | 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