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游揚州「瘦西湖」

游揚州「瘦西湖」

建 章揚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之一。古往今來讚美揚州的詩句大多為經典之作,如唐?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春風十里揚州路」,「二十四橋明月夜」李白的「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等諸多文人騷客的名句!都稱頌揚州的繁榮和美麗。其實揚州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如揚州的瘦西湖、大明寺、唐城遺址、漢陵苑、世界動物之窗、蜀岡西峰生態公園、個園、何園、冶春園、汪氏小苑、吳道台宅第、盧氏鹽商住宅、史可法紀念館、揚州八怪紀念館、朱自清故居、崔致遠紀念館、普哈丁墓園、馬可波羅紀念館、「雙博館」、揚州佛教文化園、瓊花觀、仙鶴寺、「雙東」歷史街區、古運河水上游、荷花池公園、茱萸灣公園、鳳凰島、高旻寺、御碼頭、瓜洲古渡、潤揚森林公園、京華城全生活廣場、竹西公園、隋煬帝陵等等不勝枚舉,使商旅、遊人往往流連忘返。揚州人說起當地的揚州話也是很好聽的,因為他們說的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它的存在據考證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它曾經是明朝時期的官話,至今還有很多古漢語辭彙,以及一些生動的、有意思的口頭語流傳於世。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揚劇等。這些曲藝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揚州有許多值得我們欣賞、學習、關注的地方。揚州的美是體現在它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柔美結合上,它的大街小巷楊柳依依小橋流水;青磚黛瓦粉牆;亭、台、樓、榭、書香人家;巷子深處傳出的伊儂軟語,白蘭花香;這一切似乎留給我太深的印象。揚州彷彿就是一位風姿卓絕的江南佳麗,溫情脈脈,儀態萬方。了解揚州,就如同閱讀智者的一部歷史;愛惜揚州,就如同憐惜一位風華絕代的佳人;揚州的熱情使遊客倍感親切,可謂是 「回眸難忘錦繡園,淺笑又憶煙雨巷」。說起揚州的名產就更有特色啦, 如「富春」、「五亭」牌的速凍包子,「揚州特色炒飯」,「三和四美」牌醬菜,牛皮糖,揚州「三把刀」(理髮刀、修腳刀、廚刀),揚州「三頭宴」,高郵雙黃蛋等等。到了揚州你不能不品嘗一下揚州的特色菜,揚州菜要以「三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蟹粉獅子頭)為代表,想考驗廚師的刀工,不妨就點一道大煮乾絲。而比這些大菜更出名的則是各色揚州的點心和小吃:揚州有十大名點: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乾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揚州的十佳風味小吃也很有特色:筍肉鍋貼、揚州餅、蟹殼黃、雞蛋火燒、咸鍋餅、蘿蔔酥餅、雞絲卷、三鮮鍋餅、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餃。 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還有:四喜湯糰、生肉藕夾、豆腐卷、筍肉小燒賣、赤豆元宵、五仁糕、蔥油酥餅、黃橋燒餅、蝦籽餃面、筍肉餛飩。當然,請你別忘了,那享有盛名的地道的「揚州炒飯」呀!說起吃,品嘗地方風味那麼此地的淮揚菜,也應列在其中,它很有地方特點:淮揚菜自古與川、魯、粵菜並稱為四大菜系,注重本味、講究火工、擅長燉燜,口味清淡鮮美、甜咸適中。淮揚菜又分為揚州菜、鎮江菜、淮陰菜等流派,其中的揚州師傅們猶以刀工精細著稱,特別精於食材雕刻,是著名的「揚州廚藝三把刀」之一。遊覽揚州一定要注意在早上十點以前品嘗揚州久負盛名的「早茶」,因為十點以後揚州「早茶」就基本結束了。所以,要吃揚州著名的早茶就得趕早,當然午飯、晚飯也有「點心」、茶可吃,但一些有名的「點心」可能就沒了,再說它也沒有揚州早茶的那種熱鬧氛圍啦。建章觀光遊覽揚州「瘦西湖」,多半因了唐詩的誘惑。雖沒趕上煙花三月,卻也別有一番情趣,也著實令人心馳神往了一回。揚州「瘦西湖」是一座典型的湖上園林建築,自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點綴以眾多的古迹名勝,難怪清代沈復在《浮生六記》中稱讚其「奇思幻想,點綴天然,即閬苑瑤池,瓊樓玉宇,諒不過此」。當進入大門以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長約500多米、寬約6-7米的長堤。堤的西側為湖,堤的東側種的是各種樹木,有柳樹、芭蕉、劍麻、芍藥、玉蘭等各季樹木交替點飾。其中「桃花塢」尤為引人注目。看堤旁所豎石牌介紹,此處共植桃樹有5畝多,擁有人面桃、紫李、壽星桃、五寶桃等十多個名貴品種。建章來時已屆盛夏,雖然不會看見桃花,但是,眼前的枝繁葉茂卻為建章提供了無限遐想的空間。長堤盡頭的《徐園》是「瘦西湖」正門進入的第一個園林,一道高牆將大片湖水擋住,僅以一拱形的月洞門將你引入內園中,內園裡有一館、一榭、一亭,外有曲水相繞,穿過《徐園》,迎面便是梅嶺春深的「小金山」。山道迂迴曲折,兩旁鮮花吐蕊,松竹隱翠,奼紫嫣紅,拾級而上,使你感覺彷彿是置身於遊船之上。 下了「小金山」,依湖南行,就來到了「瘦西湖」具有代表性的「中心區」———五亭橋。五亭橋跨度約為五十多米,橋墩由12塊碩大青石砌成,形成「工」字形的橋基,兩端為寬闊的石階,橋上有五亭拼成橋廊。橋身偉岸亭子娟秀,恰如南方的娉娉少女巧遇北方的威猛勇士。白塔也是「瘦西湖」的標誌,它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園裡的白塔而建的。不過,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得入鄉隨俗,由高大雄偉變為芊芊秀秀型似花瓶了。塔的西南方,正對著著名的二十四橋。橋身長約二十多米,寬約二至三米,共有24級台階,24根欄柱。欄柱上鐫刻有雲紋,橋墩臨水處每側兩個花台,上植鮮花;整座橋隱含著「雲、水、花、月」四個字。東側的橋墩上立一方亭———名曰「吹簫亭」。適逢月明之夜,拱形的橋洞與倒影正巧合為一個滿月。此時,你若置桌几於橋上,會有「青山隱隱水迢迢,秋到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感覺,把酒弄樂,想必杜牧當年亦不過如此吧!。我想,蘇州的園林,古時多為官宦巨賈的花園居室,因此以富貴出名;曲阜的建築,多為古代帝王祭孔時的營構,因此極盡皇家氣派;而揚州文人薈萃,它卻是人因景名,景以人著,自然,一花一木,一亭一水,也都洋溢著濃濃的書卷之氣了。揚州確實很美,僅憑我們遊覽的第一站——「瘦西湖」便可以看出,儘管我的眼光一向很挑剔。「瘦西湖」也確實很瘦,但這只是從人們口中以及遊覽圖上看到的,再加上自己的感覺和聯想而得出這個結論的。實際沿著湖岸走,一開始還不以為這是條湖,叫做一條溝似乎更貼切一些。但長長的河堤,三步桃樹兩步柳的湖岸,讓我不得不相信,這確實是湖,而且是一條很有個性的湖。因細長而「瘦」,因「瘦」而美。湖水也是格外的清澈,與我所見的湖水大為不同,揚州人也頗為自豪的說,喝了咱們「瘦西湖」的水,可以減肥呢!這話起碼包含了這樣的一層意思:「瘦西湖」的水,清澈的可以飲用,進而說明了揚州城的環境衛生是可以讓遊客放心的。「瘦西湖」的景緻很特別,也很有大家風範,我向來對「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園林,沒有太多的好感。但這次游揚州「瘦西湖」卻使我的觀點有了很大的轉變。「瘦西湖」若大的園林景色奇異一步一景,建築與景物排列的錯落有致,使我這位初來者,不僅為之砰然心動,它不僅給人以直觀的美還暗藏著許多內在的東西,美得讓人炫目。我當然明白,揚州園林有著南方園林秀氣小巧和北方園林雄渾粗獷的雙重特點。可是,觀賞「瘦西湖」一處景緻,尤其是園林類的東西,它不僅包含著人類的智慧在其中,特殊的是它還存在著一些布局上別出心裁的小聰明與狡黠。我認為,如果你什麼都明白了,看得也就沒多大意思了,什麼都懂了,反而就沒什麼感覺了,它的這種布局恰恰彌補了這一缺欠。我和朋友們信步走來,邊走邊攀談、拍照,幾個景點下來,在我心裡對「瘦西湖」便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瘦西湖」其實並不瘦,闊處近百米,在湖的兩岸不遠處便是株株楊柳,柳葉蔓延伸出,相互擁抱,繼而輕垂,倒也不失為一道別緻的風景線,因此揚州在古時也叫做「楊州」,取楊柳之意。話都說到這份上,你我當然也就明白,楊柳也就當之無愧的成了揚州市的「市樹」啦。至於「市花」,揚州人卻很自豪的說,中國有許多城市的「市花」都是相同的,非梅花既菊花等,然而,咱們揚州的「市花」卻沒有一個城市是和我們的相同,那便是「瓊花」。說實話,我以前沒聽說過這種花,也就不曾見過。所以很有興趣想看看這「瓊花」什麼樣,當我看到揚州人所說的「瓊花」,只不過是一簇簇低矮的灌木,很失望。但是,據揚州人說,現在還不是「瓊花」開放的季節,當「瓊花」開放時滿樹都是潔白的花朵很好看的,其實揚州人所說的「瓊花」也不是真正的「瓊花」,據說「瓊花」是一種罕見的植物,現在已經絕種,而今天大家所能夠見到的是「瓊花」的後代,名叫「八苞花」。但是,現在的揚州人,還依然叫它為「瓊花」。揚州的「瘦西湖」也絕非只有現在才這樣美麗,確切的說,古時侯的美要賽過今天。古時的「瘦西湖」,原本是歷代開挖而成的護城河,自唐以來不斷演變而成,所以確切的說是一個「人工湖」。名字也曾換了好幾次,從保障河到長春湖,又從西湖到瘦西湖。揚州從地理上說雖地處江北,在歷史上,尤其是清朝時期,卻格外受到了皇室貴胄的寵愛,康乾下江南,總是先在江北的揚州消遣數日。揚州在歷史上「財氣」也是出了名的。在盛唐時就有了「一揚二益」的說法。「瘦西湖」的自然景色得益於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而那些頗負盛名的人工建築,卻是揚州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他們富比皇家,靠鹽致富,自古以來,商家與政權的勾結就從來沒停止過。因此,皇帝的南巡也就促成了「瘦西湖」內景觀的不斷興起和變化,一夜造塔的故事也就永遠的被記載了下來。揚州沒有山,但「瘦西湖」內卻有一座叫做「小金山」的景點,實際是近代人取巧把「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暗中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於巧用一個「借」字罷了。臨近景點急急望去,迎接你的卻是一副對聯「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這幅對聯也有出處,傳說是:揚州和鎮江的兩個和尚在一起閑聊,鎮江和尚說:「青山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揚州和尚當然不同意這種說法,於是兩人就下棋打賭。結果揚州的和尚棋高一著,就把此景定名「小金山」,並在庭中掛了這樣一副對聯:「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只用了一個「小」字,就把鎮江的「金山」引渡過來了。此後,這地方也就有了「小金山」一說,也就是從前這「如拳不大」的長春嶺改名為「小金山」。但揚州卻有一山崗,好心的揚州人,不好意思的告訴我說,此山海拔僅26米。為揚州市最高山,不敢說山脈。揚州八大著名古剎之一「大明寺」便穩坐其上。「大明寺」位於揚州城區西北郊蜀岡風景區之中峰,是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迹和園林風光於一體的遊覽勝地,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前,即在此傳經授戒,該「寺」因而名聞天下。「大明寺」古有揚州第一名勝之說。大明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故稱「大明寺」。隋仁壽元年(601),文帝楊堅六十壽辰,詔令在全國三十個州內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內,稱「棲靈塔」。塔高九層,因寺從塔名,故「大明寺」與「棲靈寺」並稱;又因大明寺在隋宮、唐城之西,亦稱「西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所見到的寺院就是古建築原有景觀,自古以來,能逃脫戰亂浩劫的名剎古寺又有多少呢?「大明寺」也不例外,它曾多次被改名不說,現存建築也只是同治年間重建的,如今這「大明寺」的名字也是1980年才被召喚回來的。「大明寺」的建築與別的寺廟建築風格大同小異,最為顯眼的也就是鑒真紀念堂,鑒真這人自不必多說,需要說明一點的就是他是揚州人,因此,大明寺的身價倍增,也成為中日兩國友誼的紐帶。這個海拔為26米的山岡便叫蜀崗,同路朋友的一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這個名字的真正來歷。傳說:古時,一和尚雲遊到四川峨眉山時,爬到中途,口渴難奈,便要尋水解渴,遍尋不見正覺無望之時,只見一清泉在路邊洶湧而出,和尚大喜,便匆匆前去暢飲,卻不知,手中跟隨了他多年的葫蘆被洶湧而出的泉水給沖走了,轉瞬不見了蹤影。和尚只得忍痛繼續雲遊。三年後雲遊和尚到達揚州「大明寺」,一日去寺前取水之時,見井中浮起一樣東西,拿起來一看,竟是自己三年前在四川峨眉山丟失的葫蘆。於是便有了四川的峨眉山與揚州「大明寺」有暗道相通一說,蜀崗的名字大概也就來源於此吧。遊覽的時間很倉促只有一天。但是,遊覽的景點卻很多,感受自然也就很多,然而真正能訴諸筆端展現於紙上的東西並不多,我想這其實也並不是我的錯。誰又能夠完全運用自己掌握的有限辭彙,來表達這無限美麗旖旎的風光呢?這是我對揚州最真實的感受。還有一點,揚州這個地方很值得回味,古人可以在海拔26米的山上,遙望江對面的鎮江,可以從一口井中遙聽千里之外的蜀音,更有歷盡艱辛遠渡日本的鑒真大師,看來揚州是一個很喜歡並很善於交際的地方。古城揚州的民俗風情,更是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古樸儒雅,不僅令人肅然起敬。我覺得遊人至揚州,如果適逢其時,不妨入鄉隨俗。體察民風民情,定然別有一番情趣。揚州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它不是博物館櫥櫃里陳列的一件件古董,它是山間夜行照亮前程的一支火把。在剛勁的山風中有時光華四射,有時暗淡微弱。許多火把被山風吹滅了,而揚州文化這支火把卻沒有熄滅,依舊光彩照人,走過2000多年的歷史隧道,走到現代,一直走到今天。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這麼想。後人評價揚州的文化,說揚州文化最為奮發、最具強勢的時代是在唐代。「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還有「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揚州的物質文明是揚州勞動人民親手創造的,可以想見當時揚州人走在月明橋上必然高視闊步,一臉的豪邁氣象。揚州人寫的《春江花月夜》,眼睛裡看到的是大江瀚海、明月星光、長飛鴻雁、潛躍魚龍,視通萬里的同時,思考的是人生宇宙。後代人從唐詩的吟詠里,讀出了磅礴、恢宏、壯闊和大氣,讀出了唐代揚州人,在人與自然的和諧里生活,讀出了智慧與靈性,揚州不僅是揚州人的揚州,也是天下人的揚州。書生到了揚州,反思於「肯學諸儒輩,書窗誤一生」,於是意氣風發,別有他圖;失意人到了揚州,高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城市風貌使他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揚州到處閃耀著希望的火苗,到處擂響著使人奮進的戰鼓。後人模仿唐詩,寫來寫去總是不像,秘密沒有別的,因為他缺少時代氣息,缺少揚州人那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一切模仿和努力只是徒勞。有些人總是在模仿古人的一些形象和事物,我覺得大可不必,因為現代人有現代人的理想和追求,現代社會的人們應該有更高層次的追求,應該超越古人,應該超越自己、超越時代,謀求更高層次的美,這才是真正揚州人的雄偉氣魄和奮進精神… …。


推薦閱讀:

杭州西子賓館一頓由G20主廚掌勺的浙菜,一般人花錢都吃不到!
西湖十景
這種級別的西湖龍井應該這樣泡
西湖十景是哪十景?古人看到的西湖與我們有什麼不同?
圖解 動輒上萬的西湖龍井明前茶

TAG:揚州 | 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