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稱呼大全:別再相信古裝神劇的誤導了!
作者:何志浩
小編最近聽到江湖傳言,說本溪男子陸某酒醉後走錯家門,因誤把屋裡女主人當成妻子,擺出了皇上的架勢,自稱為朕,叫囂要誅別人九族。結果裝逼不成,反而被女主人一頓胖揍。
我相信這位老哥一定是cosplay了一些自己看過了電視劇,而咱們天朝古裝劇在歷史細節方面,基本上只能是呵呵。這位老哥的裝逼水平,可以說是圖樣圖森破,有時還有些有些naive。
簡而言之:太low了,一點也不專業。
那麼,究竟怎麼樣假裝皇帝才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呢?
這裡面的學問可多了去,單單一個稱呼,就已經非常複雜。
漢語裡面的稱呼可是博大精深。對皇帝的稱呼更是多種多樣,就拿各種「號」來說,有徽號、廟號、謚號、陵號、年號五種。
這其中,徽號和年號,是皇帝生前的尊稱。一般而言,徽號隨年號而變化,例如唐玄宗開元年間,尊號是「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到了天寶年間,尊號是「聖賜靈府天寶皇帝」。
到了明朝,尊號已經被玩爛掉了,所以皇帝不再給自己上尊號,民間要稱呼皇帝,就以年號稱之。於是,年號和尊號就此混為一談。
年號大家想必都熟悉,是紀年用的。
所謂陵號,就是皇帝的陵墓的稱號。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叫明孝陵;明神宗的陵墓,叫明定陵。很顯然,既然是陵墓的稱號,那必然是得等皇帝死了再由大臣們議論出一個。
上圖:明孝陵
皇上還沒死,你要是上個奏摺說:咱先把陵號定一下吧。那估計就算不死也是發配到老少邊窮地區,永不錄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謚號和廟號也是死後才能議定。記得某部評價頗高的電視劇中,出現了「當今皇太后孝庄」;還有部雷劇,李世民坐那兒好好地,太監端著個聖旨念「廟號太宗」。真不知道那些編劇腦袋長在了哪裡,穿越回古代最多活兩集。
謚號不僅皇帝有,武將、文臣、諸侯、名士都有。謚號是一個人死後,大家根據他生前的言行,給他上的尊號。比如岳飛謚號「武穆」,追封為王之後改謚號為「鄂忠武王」;范仲淹謚號「文正」,等等。
謚號有好有壞,好的叫善謚,壞的叫惡謚。比如秦檜的謚號,叫「謬丑」。
皇帝的謚號會很長,但是會簡單的用一兩個字概括,稱為謀朝某帝,比如漢武帝,唐文帝,明高帝,清純帝。唐朝以前,一般都稱呼皇帝的謚號,唐朝以後一般都稱呼皇帝的廟號,清代一般稱年號。
所以我說唐文帝,明高帝,清純帝,你肯定會糾結:這尼瑪說的是誰啊,還清純,裝什麼裝。但是我要說,唐太宗,明太祖,乾隆帝,你肯定就會點頭:哦,是這哥幾個啊。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從唐宋開始,皇帝的惡謚幾乎絕跡;尤其是宋代,更是嚴令禁止大臣給皇帝上惡謚號。所以,謚號沒了意義,反而廟號負擔了一字之貶褒的作用。
在這些稱號之中,廟號出現最早。年號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徽號起源於唐朝,陵號起源於戰國,謚號起源於西周,而廟號則是在商代就已經有了。
商代那時候還不叫皇帝,最高統治者叫天子、王,這些王會經常去太廟祭祀自己的先祖,對於有特別大功績的祖先,就會給他上個廟號,稱之為某某祖,某某宗。
上圖:明孝陵刻字:此山大明太祖之墓
比如商朝開國的湯王叫商太祖,讓商朝達到鼎盛的武定王稱之為商高宗。在早期,廟號可不是隨便給的,一定要有非凡功績才行。
比如說在西漢,那麼多皇帝,廟號被承認的只有四個:劉邦有開國之功,廟號高祖;漢文帝開創文景之治,廟號太宗;漢武帝征討四方,開創製度,廟號世宗;漢宣帝時期,漢朝達到鼎盛,廟號中宗。
但是後來,廟號也變得不值錢了,只要是個皇帝都有,所以後世才習慣用廟號稱呼皇帝。
一般而言,只有開國、開創功績的才能稱之為祖。比如漢代除了劉邦是漢高祖之外,東漢劉秀廟號世祖。朱元璋建國,稱之為太祖,永樂皇帝開創遠邁漢唐的盛世,謚號為成祖,而且還是後世的追謚號,剛剛死的那會上的謚號是「太宗」。
但是到了清代,祖這個字也不值錢了,努爾哈赤是「太祖」,順治是「世祖」,康熙是「聖祖」,一個朝代三個祖,絕無僅有。
然而這些都是相對官方一點的稱號。一般情況下寫文章提到皇帝,一般就稱之為「皇帝」「上」,如果是當今皇帝,那拍個馬屁,稱之為「聖人」「聖上」。
見到了皇帝,或者皇帝作為第二人稱出現,在官方場合,尤其是給皇帝作報告的時候,要稱之為陛下。但是在私下的口語,還有很多賣萌的稱呼。
這個稱呼每個朝代不同,比如說西漢的大臣、宦官管皇帝叫「縣官」,東漢叫「國家」,晉以後叫「官家」,類似的還有「宅家」、「大家」;
唐朝開始,萬歲成為皇帝的專用祝福語,所以「萬歲爺」這個稱呼慢慢取代了「官家」之類的稱呼。
上面說了這麼多,都是別人對皇帝的稱謂,那麼皇帝如何自稱呢?在電視劇中,皇帝動不動自稱為「朕」,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在秦始皇稱皇帝之前,「朕」不是一個專有稱呼,人人都可以用。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說先秦漢語的語法了。那會兒,漢語的語法比較原始,有點類似英語。
比如說第二人稱,單數形式為汝,複數形式為爾。到了後世雖然沒了這個區別,但是也只有「爾等」,沒有「汝等」。
第一人稱,單數形式為余,複數形式為我,吾不分單複數,而朕則是第一人稱所有格,表示「我的」。
周代已經出現了大一統思想的雛形,詩經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了秦朝,秦始皇更是非常講究這個。既然天下都是「我的」,那我自然應該自稱為朕。
這個稱呼也被後世因襲,流傳下來。但是,後世很多皇帝很多時候並不喜歡自稱為朕,比如說劉邦平常就自稱為「吾」,還有的皇帝會自稱為「我」,明朝皇帝更是喜歡自稱為「俺」。
在很多時候,一些真性情的皇帝也會自稱自己的名字,尤其是寫書信的時候,以示對對方的尊重。比如朱元璋給自己的把兄弟田興的書信就寫到:「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過偶然做皇帝,並非一做皇帝,便改頭換面,不是元璋也。」
說到皇帝自稱,就不得不說一下聖旨、詔書什麼的了。在國產影視劇中,只要太監一讀聖旨,那麼必然要出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首先,並不是所有朝代的聖旨都是這樣的開頭,也不是所有的聖旨都是這樣的格式,也不是所有的聖旨都叫「詔曰」,這句話做大的訛誤在於——斷句根本不對!
上圖:聖旨的開頭
在很多傳世聖旨文物中,「奉」字開頭,隨後「天承運」另起一行,「皇帝詔曰」又另起一行。這是為了表示對「天」和皇帝的尊重,而不是斷句,這八個字的斷句應該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皇帝,是皇帝的一種自稱,說明自己是奉天命,承五行之運行的正統,天下無二的君王。
而且,聖旨是一種很口語化得東西,並非一定要「之乎者也」。所以「奉天承運皇帝」有時候也加個「的」,稱之為「奉天承運的皇帝」。「詔曰」,有時候也說「告訴於某某知道」。
比如說這篇明朝太祖的聖旨,通篇都是當時的大白話: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里應有的土官每(「每」是明初口語,就是今天說的「們」)知道者:
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里坐地有,為這般頭,諸處里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面里快活去了。似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
止有西番罕東畢里一撒,他每這夥人,為甚麼不將差發來?又不與俺馬匹牛羊?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開與西番每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認了,送將來時,便不征他;若不差人將差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
教西番每知道:俺聽得說,你每釋迦佛跟前,和尚每跟前好生多與布施么道?那的是十分好勾當。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的福。
有俺如今掌管著眼前的禍福哩!你西番每怕也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快活著,不著軍馬往你地面里來,你眾西番每知道者。
大致意思就是說:你們當中有一夥兒人就是不給我大明政府交稅,你丫的要是再偷稅漏稅,信不信我滿朝文武分分鐘弄死你?
小編在此感謝大家的閱讀
推薦閱讀:
※千萬別相信不喜歡貓的人
※25個會讓你相信世上真的有真愛的小故事(下)
※我不是相信男人,我是相信我自己
※一直相信,世間的真愛是可以刻骨的
※我相信你一定會永生記住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