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老子與孔子之「道」的差異

孔子,名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子」為尊敬的稱呼,春秋時期魯國(山東曲埠東南)人,儒家學派的創始者,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遠影響的世界文化名人。由其學生記錄整理的《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當時,周王室已名存實亡,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社會動蕩。孔子的高祖是殷商遺民宋國的貴族,其本人出生並主要生活在周朝禮儀制度保存較完整的魯國。他一生學習周禮,傳播周禮,以恢復周禮作為自己的志向。他在對於周禮的研究和思考中,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

老子出生於公元前571年,距今2500多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道德經》五千言,開創了古代思辨哲學體系,是中國思想史上的第一位哲學家。

當我們在談到「道是一種觀念」時,我們想到的將不僅是道家,還有儒家。儘管按照通常的理解,「道」真正成為一個哲學範疇是從老子開始的。但是在儒家處,「道」卻有著與道家處完全不同的另一部發展史。正如牟宗三所說:「什麼是道呢?、、、、、、道是個空洞的觀念,儒家有儒家的講法,道家有道家的講法」。在儒家經典《易經》、《尚書》、《詩經》、《論語》中,有關「道」的記載不勝枚舉。孔子也曾自稱「志於道」(《論語.述而》)、「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這說明「道」作為一個範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一直就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公共資源。但在後來,在它自身的發展史上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意義上的分裂。正是這次分裂導致了差異巨大的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

老子和孔子一樣,懷有治國安邦的抱負。《老子》五千言所言多為治道。老子認為,治國之道,要在「以百姓心為心」,勸告統治階級當順任民情,萬不可強作妄為。這就是他的智慧之言,老子的放任政策,與孔子有著根本的區別。孔子積極於推行德治,認為在德治之下,人民就可以望風披靡,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讓人民發揮其自由性、自主性這一方面,老、孔的「治」道卻有著基本的不同。

《論語》書中「道」字七十七見,多是人倫之道。「天道」一詞僅出現一次: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朱註:「至於性於天道,則夫子罕言之」。可見孔子在天道觀方面比較薄弱。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抽象地講,這個「道」是一種理想或主張,但孔子的道基本上是指宗法封建禮制及人倫規範。他經常緬懷過去「邦有道」的時代,而讚歎「先王之道,斯為美」(《學而》),感嘆「天下之道也久矣」(《八佾》),可證孔子的「道」是仍以周禮為其基礎。他主張「以道事君」(《先進》),並說:「本立而道生」(《學而》)——以孝悌為本,孝悌則不犯上,這個人倫之道乃是從順從德性中所產生的。「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這就使得孔子之道為歷代統治者所喜好並廣為宣揚。

中國哲學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論,人生論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論。人生理想論即是關於人生最高準則的理論。

人生理論發生最早,創始於孔子。孔子及墨子的哲學之主要部分,便是人生理想論。他們既沒有特殊的宇宙論,也沒有特殊的人性論,他們一生所辛苦倡導的,是人生之當然準則和與其聯屬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古代稱為人道。人道之觀念發生甚早,在孔子以前即已有之。如:《左傳》昭公十八載子產云:「天道遠,人道邇。」在《論語》中,所謂「道」即專指「人道」。

宇宙論中所謂道,有所以然之意。在人生論,所謂道,有當然之意。但「當然」一詞,發生頗晚。最初所謂「義」,即指應當或當然。在孔子,道與仁,只是一事,亦稱為義。從其為原則謂之道;從其為當然謂之義;而道之內容便是仁。墨子所謂:「義」,與所謂「人民之大利」、「兼愛」是一事。兼愛即舍一己之私利而謀人民之大利,此即是應當,即是義。

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為哲學範疇而給予系統化的論證,從而建立以「道」為核心的哲學體系。他以「道」為世界的本原及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以「無」、「有」來指稱道,用以描繪道由無形質落向有形質的活動過程。就道的無形質、無限性而言,是「無」;就道的實存性、含蘊萬有而言,是「有」。「無」為究極之意;「有」為統攝萬有之意。

一、道者,超越萬物形體之表象,難以言說

《老子.第一章》:「道」(指形上之道)可道(指言說),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天地間本無所謂名,而語言、文字等的產生,乃為方便溝通計,故有產生名之必要。宇宙萬物有其所以然的道理,就是老子所謂的「道」了。然而要詮釋它並不容易,常人總從外形去了解,故僅得其常理而已。老子之所謂「道」,是「形而上」的一種思維,難以言說,即非可以一般常道來解之。而是透視到萬物的內涵,即萬象背後所以然的道理。故曰:「道可道,非常道。」

二、道本無形,它不可見,不可聽。

《老子.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搏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第四十一章)大道是沒有聲音的、沒有形象的。道既看不見,又聽不到,且把握不住,它是無形象的狀態。因無物之形象狀態可言,故道是超越於人類感官之上的。

三、道是一切存在的因素

道並非什麼都沒有。老子又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自古至今,其名不去。」(第二十一章)此謂「道」是「惚兮恍兮」,即似有若無,且是「窈兮冥兮」,深邃冥渺。其中確實「有物」、「有精」,且「其精甚真」。故「道」是確實存在的,它是一切存在、一切現象背後的原因、原理、推動力。然而卻隱而不顯,不為人所認知。例如: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現象」,背後有一個「萬有引力定律」——「原因」。倘不明此理,則只見蘋果向下落,而不知何以至此。

四、道的特質

《老子.第二十五章》又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此物「有物」,即是指所謂的「道」。它有幾個特質:

1、它是一種渾然狀態;

2、它先乎天地而存在;

3、它無聲無息;

4、它獨立存在,而且永不改變(超越時空,具有永恆性與絕對性);

5、它周遍宇宙且循環不怠;

6、它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可以為天下母」。無以名之,而勉強名之曰「道」及「大」——形容廣大無邊、無所不在。

五、凡人不明。反大笑之。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既屬玄之又玄者,固非俗人所能知。上士聞之,勤奮而行之,知非可以口舌爭也。中士聞之,疑信參半,故若存若亡。下士聞之,則嗤之以鼻,故大笑之,其愈笑之,愈見道之可貴,蓋此非俗見者所能也。

老子、孔子的人文思想共同地消解和取代宗教思想。老子以道為宇宙根源,以道的自然性、無意識性取代人格性和造物之神,「道」的「長而不宰」的精神取代了神的主宰性。老子以「天地不仁」來說明天地的純任自然、無所偏愛,天地的一切作為都不含有任何目的性,不含有人類所特有好惡情感。老子這一觀念,打破了古代「天人同類」之說,是為一種反對鬼神術數的無神論思想。孔子雖然有時也承認「天」的主宰作用,但他在另一方面的影響更為深遠,比如他主張「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以及他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等思想,對後代知識分子以及整個中國文化,都有重大的影響。老子、孔子各具特色的人文思想,對有神論的宗教思想有著共同的消解作用。

老子、孔子的思想雖不免有所局限,但就其人文主義、人道主義、人格精神而言,對中國的民族性格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他們世界史上也是舉世公認的思想巨人。


推薦閱讀:

《楊式太極拳學練釋疑》《楊式太極拳答問》摘錄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摘錄之二(2011.5.30)
南師書中談念佛和念誦方法摘錄
怎樣去除衣服沾有各種污漬的方法(摘錄)
《通玄眞經》驚世嘉言摘錄

TAG:差異 | 孔子 | 老子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