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先民華夏族的資料文獻

華夏族——漢族先民的形成漢族的得名,是因他們建立漢代大帝國,先秦時期原名華夏,或稱華,或稱夏,是漢族的先民。炎黃二帝傳說是華夏的民族英雄,所以人們常說漢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下面僅就漢族先民——華夏族的形成,勾劃一個基本輪廓,或者說對他的面貌作一速寫圖像。一、從歷史文獻的記述分析我們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在此以前,通稱為傳說時代;計算它的單位不是用百、千、萬年,而是用十萬、百萬年。從猿到人的過程是極為漫長的,從猿人到現代人也已經過三、四百萬年了。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存在著不少的原始群,緩慢地逐漸增殖裂變,形成為氏族、部落,經由部落聯盟而進入國家。中華大地上遠古時期存在許多氏族部落,古稱「萬方」、「萬邦」或「萬國」。他們各自均有自己祖先起源的傳說,在通婚、聯盟的過程中,相互交往、滲透、融合,社會體制、經濟生活和文化歷史諸方面均打破了過去的單一型局面,逐漸向複合型發展,祖先源流的歷史也像滾雪球一樣,將東西南北眾多氏族部落的英雄人物,混揉組合成為一個體系,人為的製造一個傳承的序列。世界各族均有類似現象,和類似的傳說時代。當時沒有文字,原始人群只能世代口耳相傳,以便將歷史保存下去,總結經驗,鼓舞鬥志,人類從一開始就十分珍視本族的歷史,但由於條件限制,主觀認識上的局限性,難免增加或遺漏,並雜揉許多神話;又加上後人因主觀傾向不同,史料來源不同;所以文獻記錄的傳說時代的歷史往往矛盾紛繁,神人難分,時間不準確,地域不易定,人名、部落名和地名常常混一,事件、當事人和序列往往錯亂。但是,某些基本素材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後,仍可大體上找尋一個基本線索。華夏族的歷史,傳說從「三皇」、「五帝」開始,以後就是「三代」——夏、商、周(周又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包括春秋、戰國二段)。在春秋戰國之際,「華」、「夏」和「華夏」作為民族名稱,正式見於史籍。「三皇」和「五帝」究竟是誰?各說不一。「三皇」或說是伏羲、神農和燧人,或說是伏羲、神農和女媧,或說是伏羲、神農和祝融,或說是伏羲、神農和黃帝,或說是天、地、人三皇,或說是天、地、太三皇。「五帝」也有類似傳說,或說是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或說是黃帝、帝顓頊高陽、帝嚳高辛、帝堯、帝舜,或說是少昊、顓頊、高辛、唐、虞,或說是神農、黃帝、帝顓項、帝窖、帝堯、帝舜,或說是黃帝、金天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或說是黃、赤、黑、白、青五帝。上面有將六人稱為「五帝」的說法,他們解釋因為六人均合五帝星座。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教授長期研究古代歷史,提出傳說時代的歷史累層造成學說,確屬科學的見解,和我在上面提出的滲透融合觀點,是完全一致的二本質的問題,不在於「三皇」、「五帝」究竟是誰,也許它們將是一個永恆之謎,無法正確回答,這裡不妨提倡「模糊史學」:重要的問題在於實事求是的解答出現這些紛繁現象的原因和歷史背景。古代有些學者認為當時眾多氏族部落中,有熊「國君」少典和有蟜氏女結婚,生炎帝和黃帝,他們的後嗣子孫繁衍發展為華夏族。雖然這個故事經過許多學者考訂研討,指出其中存在不少問題,但從傳說時代到文字記錄,一直流傳下來。按《史記》、《國語》等史籍整理的遠古歷史,活動於黃河中下游的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亦即華夏族,均出於黃帝.華夏族的遠古歷史,上面僅描述出了概略情況,當然不能全盤否定,但也不能全盤肯定,尚待批判繼承,深入研究。作為一個民族,始終都在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當中,增殖裂變,有時同源異流,有時異源合流。華夏族也不例外,按上列表格,似乎華夏族的夏、商、周三代出於一根,為同源異流;但作為三個不同的共同體,他們各有自己活動的基本地域,各有自己祖先歷史的傳說,各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生活,各自的經濟水平也有差別,即使三代出於同源,在一兩千年的演化中,難免量變和質變;如果按層累造成和滲透融合觀點解釋以上表格,可能更為適當。華夏族在三代時期及其以前,顯然存在許多民族部落或方國,所以古代有「諸夏」或「諸華」一詞,其中以夏、商、姬、姜四個共同體或族系的史跡最為豐富。他們之間也有一個滲透融合的問題。長期的通婚、戰爭。結盟、通商等交往的過程,既是一個矛盾統一的過程,又是一個滲透融合的過程,他們的社會生活諸方面漸趨一致,形成為一個古代民族——華夏族。「夏」的得名,顯然與夏王朝的建立有關,古人解釋「夏」為「大國」,乃自稱美名;周人往往自稱為「夏」,歷史上有「周人尊夏」的記載。至於「華」名,似由一望可辨的服飾而來,和被發著不同,夏人冠冕博衣大帶采飾,古人解釋「冕服采章曰華」,亦當為自稱美名。古代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就是以夏商周三代為核心的華夏文化。華夏族在形成過程中,除與「諸夏」進行滲透融合外,還和雜居的以及周邊的異族滲透融合。他們之間在文化上、血緣上、社會上、經濟上、政治上均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異族,古代泛稱為夷、蠻、戎、狄,或統稱為夷、四夷。他們在最初和華夏有顯著的區別,正如戎人自己所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看來,夷蠻戎狄諸部與華夏之間,飲食、衣服、言語均不相同,這正是不同族屬的共同體之間應有的現象。東周時期,各族矛盾統一的進程,日趨激烈,當時人們提出「夷不亂華」,「裔(按即夷)不謀夏」,應當「用夏變夷」。「蠻夷猾(亂)夏」是當時社會上的嚴重事件,當時最有威望的政治家是能夠「尊王攘夷」的人。當時一方面有華夷的區別,或稱為「嚴夷夏之防」;但另一方面,對這類區別並不絕對化,而是採取靈活方針。從個人講,三代時期不斷的出現四夷人華夏化;而華夏人也不斷的有四夷化的現象;至於整個氏族部落的滲透融合,史跡斑斑可考。所以古人總結為:「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進於夷狄,則夷狄之」。不論民族是誰,只要接受中原華夏文化,就是華夏族人;即使中原華夏族人,只要接受四夷文化,也就不是華夏族人,而是四夷人了。西周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王畿、齊、秦、晉、楚等諸侯國土以內,雜居了許多夷蠻戎狄部落,到戰國時,除去四周邊區以外,絕大部分均融合於華夏族中。漢代的學者明確提到這一歷史現象:「唐虞國界,吳為荒服,越在九夷,罽衣關(貫)頭,今皆夏服;」「古之戎狄,今為中國(按融合為中原華夏);古之裸人,今被夏服。」中國古代歷史,從民族史的角度講,應該說就是一部眾多共同體相互滲透融合的歷史;雖然各族之間常有戰爭發生,但融合的主流,始終貫穿在中國古代歷史之中。地理因素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經常起作用的因素,所以華夏族和華夏文化難免打上地理的烙印。先秦漢代的學者均認為夏商周三代的基本地域,是在黃河中游一帶,當今河南省境,古稱中原或「中國」,他們常說:「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古文武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三代以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傳說黃帝住在涿鹿,曾和蚩尤大戰,又曾和炎帝戰於阪泉之野;青陽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顓頊生自若水,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還有「九州」(按即「九國」、「鬼方」、艽野)、齊州、獨鹿之山(按即欲鹿山、蜀山)等地,經不少歷史學家考證,均在黃河、洛水、濟水流域,即黃河中下游一帶。華夏族是在三代時期逐漸形成的,夏、商、周人均「不常厥邑」,特別是他們早期,都邑經常遷徙;但是,他們活動的中心地區仍然是清楚的。夏人基本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一帶活動,商人主要在今河南、河北及山東界域活動,周人主要在今陝西、河南一帶活動。三代帝王直屬土地,均「未過千里」,諸侯更是「小國寡民」,但由於具有高度文明,所以三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勢力和影響所及,頗為廣大,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今天的國界以外。黃河流域孕育的華夏青銅文化,雖然是北中國的產物,但它確實滲透了不少南中國諸氏族部落的文化,因而放出燦爛光芒,成為當時東亞以至世界第一流的高度繁榮的文化中心。南中國廣大土地上面的古代居民,生活在公社共同體中,他們的氏族部落及其族屬十分複雜,他們和北中國的粟麥文化不同,是水稻文化,由於先秦文獻史料頗少,情況不詳,暫不涉及。北中國的夷、蠻、戎、狄和華夏交往較多,與華夏族的形成壯大有直接的密切的關係,並有不少史跡可尋,分段概述如下。夏代開始建立「共主」制的初期國家,、王朝中央和一些夷人經常發生戰爭;而和另一些夷人經常合作結盟,這些夷人對中央有職有貢。夷羿、寒浞等氏族部落酋豪(款)還和夏人有聯盟關係,並「因夏民以代夏政」,取代夏王室,顯然不是一般的關係。「夷夏之爭」是夏史上的一件大事,延續了上百年之久。萊夷、徐夷、長夷、白夷、風夷、黃夷、赤夷、玄夷等曾和夏王朝發生戰爭,夏人還克曹魏之戎,戮防風之長,與畎夷發生戰爭。另一方面,一些夷人和夏王室保持了服屬的友好關係,如方夷入貢,於夷來賓,九夷來御等。商代建立後,逐漸出現文字,民族關係的史跡,比較具體和確切,無論是通過和平友好途徑或通過戰爭殺伐途徑,各族滲透融合的進程加速,其深度和廣度遠遠超越夏代,許多不穩定的共同體或封閉型的共同體,日益穩定或開放,古代民族和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名號大量地出現於史籍,如羌、昆夷、狄人、葷粥、西戎、九夷、侁人、藍夷、鬼方、義渠戎、燕京戎、余無戎、始呼戎、翳徒戎等等。「周革殷命」,向四面擴展,「小邦周」除了以力服人外,還施行以德服人的方針,華夏族的壯大發展,和西周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西周時期,常常與周王室交互往來的外族有淮夷、徐夷或徐戎、荊蠻、犬戎、狄人、大原之戎、條戎、奔戎、姜戎、百濟之戎、西戎、狁等,有時處於戰爭狀態,有時處於和平狀態。西周末年以後,人口增多,土地開闢,共主政治衰弱,諸侯不斷強盛,雜居和周邊各族逐漸興旺,夷蠻戎狄同樣不斷擴張,空前活躍,留下的史跡最多。正是在夷狄交侵,「中國(中原)不絕如縷」的歷史背景下,出現了春秋時期百年以上尊王攘夷的霸主政治局面。同時,許多居住在黃河中下游的外族,基本融合於王室和齊、秦、晉、楚的華夏文化。進入戰國以後,外族基本上僅在華夏邊區活動。東周時期常見於史籍的外族諸部有山戎(無終)、鮮虞、北戎或戎州己氏之戎、淮夷、赤狄、白狄、東山皋落氏、潞氏留吁鐸辰、甲氏及廧咎如、義渠諸戎(大荔、烏氏、朐衍)、長狄(叟瞞)、驪戎、戎蠻、茅戎、廬戎、姜戎、伊洛之戎,犬戎、群舒(徐)、眾贏、九夷、百、群蠻、林胡、樓煩、中山、胡貉、東胡、並代、緜諸、翟源之戎、鮮卑、匈奴等;至於長江以南的外族,這時尚未登上中華政治歷史舞台,他們族部的眾多複雜,到了漢唐之時,眉目才日益清楚。同華夏雜居及周邊各族,為什麼能夠以華夏為主體進行融合,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生產力較為低下,文化不夠先進,他們當中或者正生活在恩格斯所說的「以掠奪為光榮」的軍事民主主義階段,或者正生活在封閉的村社組織中,無論是粗耕農業或畜牧業的生活方式,均不大穩定,時常遷徒。由於居處不定,從而隨地異名,隨時異名,大多未經調查,或用泛名,或用自稱,或用他稱,或用專名。在這種情況下,要把上百個名見史冊的少數民族的部落族屬確切定妥,材料頗嫌不夠。但是,黃河流域許許多多的氏族部落在東周時期逐漸融合於華夏的史跡,應當說完全合符歷史實際,不容置疑。融合的途徑有通婚、經商、結盟、戰爭等,總之,按辯證法則、矛盾統一的進行滲透融合。二、考古發展遺存的反映建國以來,考古事業蓬勃發展,對於我國遠古人群及其文化有了新的突破性認識。截至目前為止,舊石器時代地點約發現三、四百處,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直轄市。一批重點遺址,已經正式發掘。這些發現說明了我國是早期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有助於了解人類遙遠的直系祖先或其旁支。出土資料反映出我國大體上是在人類起源地範圍之內,距今約一百五十萬年至二百萬年已有猿人生存,延續到距今一兩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經歷了從猿人——古人——新人的整個過程。我們完全有充分根據認為我國東北、西北、東南、西南、華北、中南等大區均有豐富而具特色的舊石器文化和它們的能與大自然搏鬥的勤勞智慧的主人,著名的有舊石器時代初期的元謀猿人、蘭田猿人、鄖縣猿人、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有大荔人、丁村人、許家窯人、馬埧人、桐梓人、長陽人、新洞人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有河套人、建平人、山頂洞人、柳江人等。大量的人類化石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中國古代居民種系的形成,華夏及其他民族的體質演進、變化、發展等問題,都是十分珍貴的難得的資料。大量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對於研究華夏先民及其他民族先民的社會生活、意識形態、文化內含的演變等問題,也是十分珍貴的難得的資料。我國這些早期人類應當說是中華大地上最早的主人,從高層次看,他們應當是中華民族的先民,他們的文化也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古老而光輝的中華文明確屬源遠流長。部分考古工作者根據陝西沙苑、河南靈井的發現,同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如山西朔縣峙峪、河南安陽小南海等地)進行比較研究,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源流關係,提出黃河流域,特別是華北地區是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發源地,從而形成為中石器時代文化。繼後興起的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較多的農業因素,其中又可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它們向北滲透到東北、內蒙、新疆一帶,遠及亞洲東北部及美洲西北部,向南則滲透到我國的華南和西南地區。這類現象的出現,是和使用這些不周文化類型的諸共同體或人群之間的遷徙、通婚、收養子、貿易往來以及探險等原因,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現已發現的早期遺存有大地灣遺址、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等;關中及其周圍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有老官台文化(或稱仰韶文化北首嶺類型、或稱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等。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遺址已逾千處,主要分布在陝西關中地區、河南大部分地區、山西南部、河北南部;遠及甘青界邊、河套地區、河北北部、湖北西北部也有所發現。大量數據表明,仰韶文化延續約二千多年,約從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過渡為另一階段的另一種文化。仰韶文化反映的社會生活,可能各不同文化類型的主人,在發展水平上並非完全一致,有不平衡現象,或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過渡,或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或正由父家長制公社向個體家庭過渡,或已進入個體家庭。總起來看,社會經濟似屬於複合經濟形態,除漁獵、採集外,畜牧和農業均已產生,如果單純依賴上述任何一種經濟手段,顯然無法維持村落成員全年的生計。繼仰韶文化之後,黃河中游發展起來的文化是龍山文化。黃河中游的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陝西、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及安徽西北部等地,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二千年間,又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後期則分別以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及陶寺類型命名。從社會經濟生活分析,這些龍山文化較仰韶文化更為先進,父權制似已確立,私有財產也已經產生和發展,並有貧富兩極分化跡象,農村公社和家庭公社同時並存。山東一些考古工作者清理了山東古文化的序列;北辛文化(公元前5700年——公元前4700年)→大汶口——龍山文化系統(約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1900年)→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600年)。這個序列僅是勾劃一個大致輪廓,它的基本情況和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有同步現象。根據出土器物的形制、花紋等考察,結合文化內含,黃河中游與下游即東西兩面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或多或少的交融和滲透。華夏先民的文化,主要應是黃河流域東西二面居民所共同締造的。黃河上游、長江流域、東南沿海、西南地區、北方地區(包括北方、東北、內蒙、新疆等地)均發現許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和不同的文化類型,它們的文化內含各自具有地方特色或本族的特色,又或多或少地與相鄰文化或中原文化有所滲透混融。應當說,這些許多不同文化及其類型,反映古代南北中國存在了許多不同氏族部落的共同體,存在了許多不同民族的共同體,他們分別直接間接構成現今我國境內約六十個民族的先民。從考古文化分析,在新石器時代,無論是在北中國或南中國的土地上,人們共同體所創造和使用的文化,基本上各有特色。黃河上游的仰韶文化或龍山文化,以及其它各地的青蓮崗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還有馬家濱、河姆渡、良渚、屈家嶺、大溪、石峽、仙人洞、甑皮岩、紅山等等新石器時代文化,從時間上看,不少具有同步的現象;從文化內含看,不少發展水平比較相似;從經濟形態看,大多為複合經濟生活;農業中心並非單一,北方粟麥生活與南方水稻生活平行演進;畜牧業中的六畜多已先後具備,但是游牧民族的出現確屬較晚的事,至戰國時期才開始登上中國的歷史舞台。各個文化之間雖有滲透混融,但大多都有自己的特點。總之,我們有理由說,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是多元的,並非由一個中心四散傳播。文化的混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族的混融,華夏先民共同體的萌芽形成,可以從這裡透出一些信息。到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開始,夏商周三代貫穿其中,標誌古代文明重大成果的事物,如國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現,城市、宮殿、王陵的興建,高度發達的青銅製造冶鑄業,以及鐵器、禮器、兵器、玉器和商業貿易等,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均居於周邊地區的前列,並有向周邊民族傳播的史跡,以華夏為主體民族所建立的夏商周「共主」的政治國家,及其社會經濟、文化均屬於當時「天下」的高峰。所以我們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族是當時各族最先進的、文化最高的民族;周代貴族中出現的大民族主義在那時並未形成主流,各族事實上的發展不平衡和滲透融合、取長補短,按矛盾統一的辯證法則構成三代歷史的主流。華夏族就是在這個歷史的主流中所形成的,由小到大,由分散到統一,由不穩定到穩定,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複合。華夏族和其他各族長期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祖國,各族之間既相互矛盾鬥爭,又相互促進混融。而各族之間的滲透融合是各族關係的主流,隨著時代的演進,各族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往來日益頻繁,日益具有更多的共同性和密切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和心理狀態等多方面的不可分割性日益增漲。另一方面,同時,並存的各族仍然具有自己的民族特點,並不斷發揚本民族的優良傳統。本文來自中國作者素材庫,原文地址:http://www.zzsck.com
推薦閱讀:

華夏經緯
華夏春秋志13  避暑山莊百年史
【衣正華夏】
華夏上古諸神
華夏民族對異族稱謂的變遷

TAG:文獻 | 漢族 | 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