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心靈哲學中的核心課題

當前心靈哲學中的核心課題

蕢益民(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載於《世界哲學》2006年第5期

關鍵詞:心靈哲學、意識、心靈內容、心靈形而上學、認知科學

提要:本文的目的是以心靈哲學中的核心課題為線索,試圖對當前心靈哲學的研究狀況作一個總體的介紹和討論。文章將圍繞意識、心靈內容、心靈形而上學、認知科學這四個主題來展開,對於每一個主題,我在評介各種重要課題的同時,也注意給出這一方向的主要哲學家的代表性著作的文獻出處,以便對具體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進一步專研。

心靈哲學一直是英美分析哲學中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以來,這一領域的研究變得異乎尋常地活躍和豐富。這一方面是因為在哲學理論上人們發現了心靈哲學中的問題和語言哲學、形而上學等其它領域的問題之間的深層次的內在關係,另一方面對心靈各方面的認知科學研究(包括心理學、語言學、腦神經科學、人工智慧等)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心靈哲學的繁榮。本文的任務是以心靈哲學中的核心課題為線索,對當前心靈哲學的研究狀況作一個俯瞰式的介紹和討論。我將圍繞意識、心靈內容、心靈形而上學、認知科學這四個主題來展開,對每一個主題,我在評介各種重要課題的同時,也在正文或注釋中給出這一方向的代表性著作的文獻出處。【1】

一、意識 在當前分析哲學追求自然主義化的大環境中,意識在自然世界或者說是物理世界中的地位問題就成了心靈哲學中至關重要的課題,其中意識的現象感受特性(qualia)在物理世界中的本體論地位問題又是當前心靈哲學中的重中之重的焦點課題。意識的現象感受特性是指我們在諸如看到紅色時、嘗到苦味時、感到疼痛時的意識感受的那種特定的現象感覺特徵。我們知道在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中,意識的感受特性和其相應的大腦的物理特性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比如疼痛這一意識感受特性就總是由大腦的C-纖維腫脹這一物理特性所引起的。但是我們通常的理解是這種關係只是由我們現實世界的自然法則所決定的一種因果關係,而不是一種邏輯上的必然關係,也就是說,在另一個可能世界中,一方面大腦C-纖維腫脹可能並不引起疼痛的感覺,而另一方面疼痛的感覺可能會被C-纖維腫脹以外的完全不同的大腦物理特性所引起。因此我們通常的直覺是意識的感受特性和其在現實世界中相應的大腦物理特性在本體論上是相對獨立的兩種存在,儘管在現實世界中它們由這裡的自然法則在因果上聯繫起來。這種直覺上的理解和分析哲學的自然主義化進程是相衝突的,因為自然主義化的中心思想是認為每一種事物在本體論上都是自然世界/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在認識論上都可以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加以解釋。 在將意識感受特性自然主義化的努力中,物理主義哲學家們大體上提出了三種類型的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取消論(eliminativism),它的要點是強調在成熟的科學理論概念框架中,象紅色的視覺感受、苦的味道感受、疼痛的感受等等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心理學概念都將被棄之不用,從而作為它們指稱的意識感受特性的本體論地位也將隨之消亡。這種版本的物理主義當然是極端和徹底的,但是辯護起來也很困難,因為在直覺上和道理上我們都很難理解為什麼成熟的科學理論框架會和我們的常識心理概念如此格格不入。 第二種方案是還原論(reductionism),它的策略是將意識感受特性還原為各種物理世界中的存在物,例如:言行(隨之產生的理論是行為主義)、特定因果鏈中的因果角色(隨之產生的理論是功能主義)、以及大腦的神經狀態(隨之產生的理論是同一論)。以同一論為例,根據這種理論,意識感受特性與其在現實世界中相對應的大腦神經狀態/特性在本體論上是同一的,也就是說疼痛就是大腦腫脹的C-纖維,即它們在本體論上是同一樣東西。這種版本的物理主義若是對的,那麼自然主義化的努力在本體論意義上就完全成功了。然而這種方案在認知上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在概念上我們覺得意識感受特性和言行、因果角色、及神經狀態是屬於不同範疇的東西,硬是把概念上屬於不同範疇的存在物說成在本體論上是同一樣東西似乎是缺乏足夠的道理和證據。 以上的兩種方案我們在本文的第三節中還會作進一步的探討,下面讓我們集中討論第三種方案,伴隨論(supervenience thesis),這種理論的主要思想可以用下列這個命題來表達: 關於意識的物理主義伴隨性命題:只有物理學中基礎的、物質的特性是以一種基本的、獨立的方式在自然世界中存在的,其它所有的特性,特別是意識的特性,都是以被物理特性的存在所實現(being realized)的方式而存在的。我們稱特性A的存在被特性B的存在所實現,如果僅特性B的存在本身就必然地構成特性A的存在。換句話說,在任何一個可能世界中,一旦特性B存在,那麼特性A就必定伴隨著B的存在而產生和存在,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稱特性A伴隨於(supervene on)特性B。 如果上述的伴隨性命題是正確的,那麼在本體論上意識的感受特性就是被其現實世界中相應的物理特性所必然地決定的,這就意味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識感受特性在本體論上成了物理世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這也可視為是自然主義化的一種成就。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前兩種方案而言,第三種方案中的伴隨性版本的物理主義是最溫和的,因此也應該最容易被辯護。但是即使是這種最溫和版的物理主義,也是和我們通常的直覺相衝突的,前面提到我們通常的直覺是意識的感受特性不是被其相應的物理特性所必然地決定的,從而在本體論上意識感受特性不是物理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物理主義的哲學家們將我們上述的原始直覺發展成各種各樣反物理主義的哲學論證,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五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反物理主義論證。 第一,模態論證:模態論證來源於克里普克(Saul Kripke)的工作。在《命名與必然性》中,克里普克首先辯論說專名是固定指示詞(rigid designator),即一個專名在任何一個它的指稱存在的可能世界中都固定地指稱那同一個對象。克里普克接著將他的專名理論延拓到象水、金、熱等自然種類詞上。例如,水在任何一個可能世界中都固定地指稱H2O這同一種物質,作為推論,「水是H2O」這個陳述在本體論上是必然真的,儘管它在認知上是後天真的。根據克里普克的工作,存在後天必然真的命題,這一點讓心靈哲學中的物理主義者很興奮,他們意識到這個語言哲學和形而上學中的結果正是他們所需要的。他們宣稱:就象「水是H2O」這個陳述一樣,「疼痛是腫脹的C—纖維」或「腫脹的C—纖維引起疼痛」這些陳述在本體論上是必然真的(儘管在認知上它們只是後天真的),因為這些陳述在每個可能世界中都是真的,所以物理主義命題(同一論、伴隨論)就是正確的。 但是克里普克自己卻反對物理主義者這樣運用他的結果。他以熱這個自然種類詞為例:「熱是分子的運動」是後天必然真的,它是後天真的,因為我們可以想像在一個可能世界中存在同一種分子運動,可是卻有人感覺不到熱。但是克里普克說這沒有關係,我們可以說在那個可能世界中,熱仍然是存在的,只是有人感受不到熱的感覺,就象生病發燒時常常有人感覺不到熱。再來看看「疼痛是腫脹的C-纖維」或「腫脹的C-纖維引起疼痛」,它們也是後天真的,因為我們可以想像在一個可能世界中某人的大腦中的C-纖維腫脹,可是她卻一點都不感覺疼痛。克里普克強調指出,和熱的情形截然不同的是,在這個可能世界中,我們不能堅持說疼痛仍然存在,只是此人感覺不到疼痛。因為疼痛的本質就是感覺疼痛,她感覺不到疼痛,那就沒有疼痛。【2】 第二,知識論證:傑克遜(Frank Jackson)的知識論證是建立在這樣一個思想實驗上的:假設瑪麗是一個天才科學家,但是她從小到大都一直呆在一間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房間里,通過黑白電視和書籍,她學會了關於物理世界的所有知識。但是當她第一次走出黑白房間看到一隻熟透的西紅柿時,傑克遜宣稱瑪麗學到了一種新的東西。傑克遜因此斷言說這個例子顯示關於意識的事實中含有非物理的事實,從而物理主義是錯誤的。【3】 第三,解釋空缺論證:解釋空缺(explanatory gap)這一概念和術語來自列文(Joseph Levine)的工作。物理主義者聲稱通過對大腦的特性和狀態的詳細描述就可以解釋意識的現象,但是列文指出不管我們將來知道多少關於大腦的事實,在概念上我們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一種複雜的大腦狀態或過程會讓人感到某種特定的意識感受特性,如疼痛。為什麼這種大腦狀態或過程不能讓人感到其它的意識感受特性,如癢、酸、舒服等?列文的結論是即使物理主義在本體論上是正確的,它在認知上仍然因為上述的解釋空缺而令人困惑。列文論證的長處在於他給出了一些自然科學中成功解釋的範例,並指出在這些範例中是不存在解釋空缺的,因此關於意識的自然主義化至少在認識論上是有嚴重缺陷的。【4】 第四,二維語義學論證:我們在討論模態論證的過程中看到,物理主義者的主要論證是:象「疼痛是腫脹C-纖維」和「腫脹C-纖維引起疼痛」這樣的陳述是必然真的(儘管它們是後天真的),就如同「水是H2O」是後天必然真的一樣。查默斯(David Chalmers)用二維語義學(two-dimensional semantics)的理論辯論說:從克里普克開始就是錯的,因為即使是「水是H2O」這樣的陳述也不是後天必然真的。他的二維語義學論證的中心思想粗略地說是這樣的:「水是H2O」這個陳述含有兩個語義命題:(i)「象水一樣的物質是H2O」,(ii)「H2O是H2O」。前一個命題是後天偶然真的,而後一個命題是先天必然真的,因此根本不存在克里普克所宣稱的後天必然真及先天偶然真的語義命題。查默斯進一步地又加上模態理性主義(modal rationalism)的觀點來辯論說物理主義在本體論的層面上就是錯誤的。【5】 第五,心靈因果性論證:金在權(Jaegwon Kim)在這方面做了許多重要的工作。我們通常的直覺是心靈事件是有因果效應的,比如我們的某些慾望、信念等心靈事件都可以在因果上導致做相應行動的心靈事件。但是對持有伴隨論觀點的、非還原主義的物理主義哲學家來說,卻會面臨下面這個因果排除性(causal exclusion)難題:假設根據我們通常的理解心靈事件M1在因果上導致心靈事件M2,但是根據伴隨論,M1和M2分別由相應的大腦物理事件P1和P2產生。那麼既然物理事件P2已經有物理事件P1為原因,心靈事件M1還有什麼因果工作可做呢? 換句話說,物理事件似乎是有優先權排除任何心靈事件的因果效應,結果是任何心靈事件都沒有真正的因果效應,而這和我們通常的直覺和理解是完全衝突的。【6】 我們看到以上的反物理論證或是涉及語言哲學和形而上學中的重要問題,或是涉及諸如知識、解釋、因果這樣一些無論在哲學上還是在自然科學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概念,因此每一個論證本身都成為在心靈哲學中引起廣泛熱鬧討論的課題。 關於意識的哲學理論中還有兩個也是非常重要的熱門課題:意識的高階理論(high-order theories)以及意識表徵主義(representationalism)。 根據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的論述,只有當有一個高階的知覺(perception)狀態感覺到一個心靈狀態時,這個心靈狀態才是一個意識狀態。你沿一條很熟悉的路走回家,邊走邊想問題,到家後你根本想不起是怎麼走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你有各種低階的感官感覺狀態,但是沒有一個更高階的知覺狀態去感受這些低階的心靈狀態,這些低階的心靈狀態並不是意識的狀態。因此意識的本質是一種高階的知覺在感受低階的狀態,這就是意識的高階知覺理論(high-order perception theory)。羅森索(David Rosenthal)又另外提出一種意識的高階思想理論(higher-order thought theory),他認為一個心靈狀態變成一個意識狀態只有當有一個高階的思想狀態感知到這個心靈狀態,因此意識的本質是一種高階的思想在感知低階的狀態。【7】 而意識表徵主義的主要思想是:意識感受特性(qualia)只是經驗(experience)的表徵內容(representational contents),也就是說意識感受特性就是被意識所表徵的外部對象的性質在意識中被表徵的內容。例如在看到一個熟透的西紅柿時,你視覺中紅色的意識感受特性就是你的視覺意識所表徵的西紅柿本身的顏色。【8】

二、心靈內容 我們知道心靈狀態都是有內容的:我看到一片雲,我的知覺狀態就有和一片雲相關的內容;我相信泰格·伍茲高爾夫球打得極好,我的信念狀態就有和伍茲相關的內容;我想像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我的想像狀態就有和一條龍相關的內容。我們看到各種不同的心靈狀態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們都是指向某個特定對象或是關於某個特定對象的:一片雲、伍茲、一條龍。這個心靈狀態的共同特點就是意向性(intentionality),通常認為意向性是心靈狀態區別於非心靈狀態的標誌性特徵,並且一個心靈狀態指向或關於的對象顯然和它的內容有關,所以我們首先要問的問題是:意向性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通常的心理/思想活動包含有信念、慾望、懷疑、恐懼等狀態,這些狀態涉及到一個人對某個語義命題的各種可能的態度,所以我們把這類心靈狀態統稱為命題態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其中以涉及信念的命題態度最為重要,因為它們就是通常所說的思想(thought)。心靈內容當然與思想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命題態度或者說是思想的本質是什麼?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關於心靈內容究竟是如何被決定的問題,即狹義內容(narrow content)和廣義內容(wide content)之爭。狹義內容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心靈狀態的內容是完全由這個人的內部特性和狀態所決定的(例如,她的大腦狀態、個人感覺等),而廣義內容理論則認為一個人的心靈狀態的內容至少是部分地甚至是全部地由她的外部因素所決定的(例如,她所處在的歷史背景、自然環境、及社區語境等)。這兩種理論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也引發了對幾個相關課題的激烈爭論。 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我們心靈/頭腦中的內容是怎樣在自然世界/物理世界中確定其指稱的問題,這方面的研究也被稱為心理語義學(psychosemantics)。下面的介紹和討論將圍繞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展開,這些問題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重複看到各種主要的心靈內容理論以及它們在這些問題上的具體應用。 第一,意向性:布倫塔諾(Franz Brentano)在1874年提出意向性是心靈的標誌的著名觀點。他在研究究竟是什麼將心靈現象和物理現象區分開來的問題時發現:心靈現象總是包含一個意向對象,並且心靈現象總是指向或關於這個對象,但是物理現象卻從來不指向這樣的對象。齊碩姆(Roderick Chisholm)沿著布倫塔諾的方向做了進一步的工作:他指出意向對象有時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比如上面所提到的龍。他還考慮了幾種將意向性還原為更簡單的概念的可能性,得出的結果似乎是意向性不能被非心理的、非意向的概念所解釋。 德雷斯克(Fred Dretske)辯論說意向性可以被還原為更簡單的物理現象。他指出一個簡單如指南針的物理系統就能展現意向性特徵,因為指南針總是指向或關於同一個特定的對象,即一個特定的方向。德雷斯克進而提出關於意向內容的因果指示理論(causal-indicator theory):舉例來說,如果在物理世界中老虎的出現總能以一種非常可靠的方式在因果上引起一個生物的某種心靈狀態R,那麼狀態R就是老虎的一個可靠的指示物,我們也可以說狀態R的意向內容就是老虎。在這裡意向性被還原為物理世界中的一種因果關係。 密力根(Ruth Garrett Millikan)更進一步提出了意向內容的進化目的理論(evolutionary-teleology theory):如果一個生物的某種心靈狀態R的功能就是指示老虎在自然世界中的出現,而這種功能是以種群繁衍為目的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那麼顯然地狀態R的這種功能就是老虎出現的非常可靠的指示物(否則的話這種生物早就被老虎吃光而滅絕了),因此我們可以說狀態R的意向內容就是老虎。在這裡意向性得到一種自然世界中的進化論解釋。 布蘭頓(Robert Brandom)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意向內容的推理理論(inference theory):一個心靈狀態的意向內容是由這個狀態在理性思維中的推理作用所決定的,並且這些推理作用受到社會語言實踐的某些約束。最後霍根(Terence Horgan)和堤遜(John Tienson)辯論說意向內容是根植於現象中的,即一個心靈狀態的意向內容是由這個心靈狀態的意識經驗的現象特徵所決定的。他們強調指出象德雷斯克和密力根那樣將意向性根植於自然世界的做法是根本錯誤的,對意向性的自然主義化還原論闡述至少會象對意識感受特性的自然主義化還原論闡述一樣困難。【9】 第二,命題態度:關於思想的本質的理論可以分為三大類。在其1956年發表的名著《經驗主義及心靈哲學》中,塞拉斯(Wilfrid Sellars)提出了關於思想的「理論」理論(「theory」 theory):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斷言某人有這樣或那樣的思想,而這只是我們大眾心理學(folk psychology)理論的一種理論假設,有了這種理論假設,我們的理論就能成功地解釋其他人的言行。可以看出這完全是從第三人的角度(third-person perspective)出發以經驗科學和實驗科學的方法來探討思想的本質,而這種研究心靈的方法也被其它一些分析哲學中最重要、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們所倡導,如奎因(W. V. Quine)、戴維森(Donald Davidson)、劉易斯(David Lewis)。從這點上我們也可以看到現代分析哲學中自然主義化及科學主義化的傾向。這種不從第一人角度(first-person perspective)出發而從第三人角度出發的研究思想的方法所得出的理論也被稱為翻譯理論(interpretation theory),丹奈特(Daniel Dennett)就說當一個系統的行為呈現某些特定的式樣(pattern)時,一個觀察研究者如果採取某種意向姿態(intentional stance),那麼他就可以用因為這樣的姿態而產生的「信念」、「慾望」等理論機制來翻譯、解釋、預測這個系統的語言和行為。 關於思想本質的第二種理論來源於福多(Jerry Fodor)的工作,福多辯論說存在一種內在的心靈語言,他稱之為思想的語言(language of thought)。就象計算機需要一種程序語言來運作,人腦也需要一種思想語言來運作;就象計算機的程序語言可以由計算機的物理硬體來實現,人腦的思想語言也可以由人腦的神經硬體來實現。通過這種思想語言的語言學上的句法、語義學上的內容和指稱、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和推衍關聯,思想在理性思維中的作用以及思想和自然世界的關聯才能得以實現。 關於命題態度的最後一種理論是取消主義。丘奇蘭德(Paul Churchland)以「理論」理論和翻譯理論為出發點,他認同命題態度只是我們大眾心理學理論的理論假設(theoretic posits)。但是他進一步說這種陳舊的理論也許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因為在這種理論框架下關於心靈的許多現象得不到滿意的解釋。因此當關於思維的新的科學理論框架取代這箇舊理論時,作為舊理論框架中的理論假定的命題態度也就會隨之而消亡。【10】 第三,狹義內容和廣義內容:關於心靈內容究竟是被什麼因素所決定的問題,傳統的理論一直持有一種內在論的觀點,即認為心靈/思想內容都是狹義內容,都是由思想者的內部因素所決定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由克里普克、普特南(Hilary Putnam)、博奇(Tyler Burge)分別完成了反對傳統的狹義內容理論的三大支柱性工作。在專名領域,克里普克運用模態論證、認知論證、及語義論證這一系列論證的組合批判了專名的傳統描述理論。在自然種類詞領域,普特南運用他影響深遠的孿生地球思想實驗批判了意義的傳統心理描述理論。博奇運用他著名的「關節炎」思想實驗批判了心靈內容的伴隨性命題。他們的工作都蘊含了廣義內容理論的思想:克里普克的工作揭式了歷史因果背景的重要性,普特南的工作揭式了自然世界中物質深層結構的重要性,博奇的工作揭式了社區語言實踐的重要性。【11】 在他們的工作之後,大多數哲學家放棄了傳統的狹義內容理論,轉而接受廣義內容理論。典型的例子是在專名領域,現在最流行的理論是直接指稱理論,根據這種理論,一個專名的語義內容和心靈內容都只是這個專名在現實物理世界中的那個作為它指稱的物理對象。直接指稱理論也被推廣到自然種類詞領域,一個自然種類詞的語義內容和心靈內容都只是在現實自然世界中的那種作為它指稱的物理種類。我們可以看到廣義內容理論的流行實際上是英美分析哲學中自然主義化運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廣義內容理論雖然避免了狹義內容理論的缺陷,但是它卻又面臨下面這些新的困難和挑戰:(1)內容因果性:如果命題態度中的心靈內容都是廣義的,即都在態度持有者的頭腦和身體之外,那麼命題態度是怎樣通過它的內容在因果上影響和導致態度持有者的行為的呢?(2)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如果我們的命題態度的內容都是廣義的,那麼我們怎麼通過對我們自己內部思想的第一人角度的觀察而得知我們自己的命題態度究竟是什麼呢?換句話說,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自己的信念、欲求、懷疑、恐懼等等心理/思想活動的內容呢? (3)空名內容:如果一個專名的內容只是它在現實物理世界中的指稱,那麼那些虛構作品中的空名的內容又是什麼呢?(4)弗雷格(Frege)之謎及信念之謎:象直接指稱理論這樣的廣義內容理論會導致我們無法解釋理性說話者涉及信念等命題態度時的行為。【12】 第四,心理語義學:關於心靈內容是如何在現實的自然世界中確定其指稱的問題,我們可以歸納出三種理論:(1)克里普克和普特南在前述的工作中提出了著名的歷史因果理論:一個專名或自然種類詞的指稱是由存在於語言社區的歷史因果鏈源頭的命名儀式所決定的。(2)克雷斯克和福多等人提出了因果指示理論:一個心靈詞項的指稱是由它和物理世界之間的自然法則般的因果關聯所決定的。(3)傑克遜和查默斯等人提出了二維語義學理論:一個心靈詞項在現實世界中的指稱是由二維語義框架中的所謂認知內涵(epistemic intension)所決定的。【13】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和心靈內容有關,最近又出版了幾本文集,涉及現象概念(phenomenal concept)內容、知覺經驗(perceptual experience)內容、以及非概念性內容(nonconceptual content)等重要課題。【14】

三、心靈形而上學 關於心靈形而上學的問題,即心靈現象或心靈狀態在自然世界或物理世界中的本體論地位問題,讓我們來看一看下面這八種各具特色的理論。這些理論都曾一度非常流行並且引起過廣泛熱烈的討論,其中的一些理論(如同一論、取消論、特性二元論、羅素一元論等)都是目前仍在激烈爭論著的話題。 第一,行為主義(Behaviorism):行為主義的主要論點是心靈活動的本質就是一種行為活動,例如,疼痛就是身體扭曲、尖聲慘叫等「疼痛型」行為。改進版的行為主義認為心靈至少是一種要做特定類型的行為的傾向(disposition)。邏輯行為主義認為行為主義是對我們關於心靈的論述的概念或意義的邏輯分析。科學行為主義認為對心靈的科學研究就是對行為的研究。【15】 第二,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功能主義的主要思想是心靈狀態是在一個特定因果鏈中起因果作用的功能狀態。普特南提出了機械功能主義,根據這種理論,心靈狀態是一個計算型機器中的功能狀態。阿姆斯特朗提出了分析功能主義,其主要觀點是心靈狀態就是被它在特定因果鏈中的因果作用所定義的,這種理論強調這是對心靈狀態的一種概念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對功能主義的批判主要來自「缺席感受性」(absent qualia)、「顛倒感受性」(inverted qualia)等和意識感受特性相關的思想實驗。【16】 第三,同一論(Identity Theory):同一論宣稱心靈狀態就是大腦狀態,即在本體論上它們是同一樣東西以兩種不同形式呈現出來,就象水和H2O是同一樣東西以兩種不同形式呈現出來,或閃電時的閃光與放電是同一樣東西以兩種不同形式呈現出來。同一論者聲稱他們的理論不是來自對心靈的概念分析,而是來自關於心靈的經驗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腦神經科學的發展)。同一論的優點是它的簡潔性,並且能很好地解釋心靈因果性,它的弱點是不能解釋概念上的解釋空缺等現象。 同一論是目前心靈哲學討論的一個焦點課題。【17】 第四,取消主義(Eliminativism):支持取消主義的有三大論證:我們已經看到丘奇蘭德建立在先進科學理論框架應徹底取代陳舊的大眾心理學理論的斷言上的論證。第二種論證來自斯蒂奇(Stephen Stich),他的論述是建立在關於命題態度的思想語言(language of thought)型理論上的。他辯論說如果這種理論是對的,即命題態度或思想的本質就是對這種思想語言的一種操縱,那麼我們大眾心理學理論中關於信念、慾望等命題態度的概念在對思想的解釋中就是毫無用處的,從而應該被拋棄和取消。最後羅蒂(Richard Rorty)提出一種漸逝型(disappearing form)的取消主義理論,根據這種理論,隨著將來科學的深刻發展,因為實用主義的需要,我們社區的語言實踐會漸漸地改變,結果關於心靈狀態的語義內容也會漸漸地改變,從而目前大眾心理學理論中的一些概念也會漸漸地消逝。【18】 第五,聯結主義(Connectionism):這種理論來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根據這種理論,大腦是由既平行又聯結的神經「單位」方陣所組成的,人的行為可以由大腦的這種聯結主義建築結構來解釋,理性思維等人類智力功能是從大腦的聯結主義建築結構中整體地突現(emergent)出來的,而不是通過對內部信念和表徵的規則性操縱而得以實現的。【19】 第六,交互作用論(Interactionism):這種理論認為心靈和物質是在本體論上是相互獨立的兩種存在,並且在因果上這兩種存在是可以相互作用的。這種理論最經典的版本是笛卡爾的物質兩元論(substance dualism)。但是笛卡爾的理論很難解釋作為非物質存在的靈魂是怎樣對作為物質存在的身體產生因果作用的。交互作用論的另一個版本是特性兩元論(property dualism),這種理論否認心靈是以靈魂這樣一種非物質的東西而存在的,而是認為存在心靈特性(property)和物理特性這兩種在本體論上相互獨立的特性,並且這兩種特性在因果上是相互作用的。但是這種理論卻遇到了所謂向下因果性(downward causation)的困難,即我們很難解釋作為非物理的心靈特性是怎樣「向下」對身體的物理狀態或特性產生因果作用的。因為這個困難,有的特性二元論者又接受了下面這個理論。 第七,附隨現象論(Epiphenomenalism):持有這種理論的哲學家認為,心靈特性和物理特性在本體論上仍是相互獨立的存在,但是在因果關係上,物理特性(如大腦特性)可以在因果上影響心靈特性,可是心靈特性卻對物理特性沒有任何因果作用。換句話說,按照這種理論,心靈特性在因果關係上只是「掛在」其相應的物理特性上「晃蕩」而沒有任何因果作用,許多哲學家覺得這樣一幅關於世界本質的畫面是荒謬而令人難以接受的。【20】 第八,羅素一元論(Russellian Monism):這種理論認為心靈或意識是由基本物理實體的內在特性所構成的。根據這種理論,意識的現象特性或感受特性是根植於物理實在的最基礎的層面上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識的現象特性支撐著物理實在本身。這種理論起源於羅素在1927年的工作,但是最近被查默斯、斯圖加等哲學家又重新發掘和發展起來。【21】

四、認知科學 粗略地概括起來,認知科學就是對心靈的跨學科的科學研究,這些學科包括哲學、心理學、人工智慧、腦神經科學、人類學等等。儘管認知科學是這些具體學科在研究關於心靈的許多具體課題時工作的交匯,但是和具體的學科不同的是,認知科學本身並不是一個自成一體的領域,它只是來自各個學科的研究者的合作成果。因此下面將以認知科學中的主要學科為線索對認知科學做一個初步的介紹,介紹主要涉及這些學科各自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法。【22】 第一,心理學方法:心理學研究主要依賴於對行為的實驗科學觀察以及對心理現象的第一人角度的內省觀察。這一領域的主要理論包括:行為主義、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分析心理學等。其中結構主義將心靈視為一個實驗試管,在其中心理各元素相互作用起化學反應;完形心理學則強調整體性在我們感覺經驗中的重要性;分析心理學認為心靈是一堆彼此競爭的實體的組合。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認知心理學逐漸形成,和傳統心理學過分強調行為主義不同,認知心理學強調對內在心靈運作的研究。認知心理學家研究了許多心理運作過程,其中包括式樣認別、注意力、記憶、圖像、語言等。【23】 第二,腦神經科學方法:認知腦神經科學試圖通過對腦神經機制的研究來解釋各種認知功能。因為新技術的發展,人們現在可以利用各種新的精密儀器來對大腦狀態進行掃描觀察(常用的儀器包括: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ners, computerized axial tomography scanner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chines)。研究者要求志願實驗者完成各種設計好的認知任務,然後用儀器觀察他們相應的大腦活動。腦神經科學家們也採取其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對腦損傷病人進行研究觀察,研究腦損傷對實驗室動物的影響、以及利用單個和多個細胞記錄技術。【24】 第三,進化論方法:進化認知論嘗試運用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來解釋人類的心靈機能。我們的祖先在面對生存壓力時,優先選擇他們的某些認知功能,並依靠這些認知功能成功地解決了環境和生存難題,進化認知論就是以此為主要線索來對我們的心智進行研究的。進化認知論對許多課題做出了其獨到的闡述,這些課題包括:分類能力、記憶、邏輯思維和概率思維、語言、以及兩性在認知上的差別等。【25】 第四,語言學方法:這種認知科學的研究方法完全集中在語言這個領域,主要的研究課題是:語言的本質、語言獲得的機制、語言喪失問題、自然語言的處理過程、語言相對性假設等。研究者通常藉助有志願者加入的實驗、計算機模型、因為腦損傷而語言功能受損的病人,他們也追蹤語言能力在成長過程中的演變,以及對不同語言進行比較研究。【26】 第五,人工智慧方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計算機科學家們一直努力地嘗試設計建造出能模仿人類複雜思維過程的儀器,這方面的研究稱為人工智慧。目前的人工智慧計算機程序已經能夠完成諸如醫療診斷、語言使用、下棋打牌等任務,更令人期待的是將來研究者也許可以設計建造出思維和行為完全和人類一樣的機器人,那樣的話也許我們會對人類心智運作的機制以及意識的本質有嶄新的認識。【27】 第六,量子力學方法:最後,用量子力學的方法來研究意識的本質在近期也越來越受重視。一方面,根據對量子力學本身的標準理解,測量和觀察在物理實在中起著核心的關鍵作用,這和傳統的機械物理學對物理實在和觀察的關係的論述完全不同。因為人們常常認為一個測量只有在一個有意識的觀察者的意識中才能真正完成,所以有些物理學家認為除非被有意識個體觀察,否則物理實在是不確定的。另一方面,因為解釋空缺等原因,在傳統物理學的框架下理解意識現象和物理現象的關係問題是如此艱難,以至於有些哲學家提出這也許是因為傳統物理學框架本身的缺陷所致。他們建議說我們應該拋棄傳統物理學框架,轉而在量子力學的框架中研究意識的物理基礎問題,這樣對意識和物質的關係的研究才能取得進展。當然這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許多工作只是一種猜想和摸索,就象認知科學的其它領域一樣,進一步的工作還有待我們去做。【28】

注釋: 【1】關於對心靈哲學作全面介紹的著作或文集,請參見: Block, N., Flanagan, O., and Guzeldere, G. (eds)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Debate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7.

「認知中的幾個思想實驗及其拓展分析」學術報告 學術講座  加入日期:2011-12-5

  2011年11月23日上午,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與科學技術史學術論壇2011年第23期在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期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李俠教授主講,報告的題目是「認知中的幾個思想實驗及其拓展分析」,報告會由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安軍副教授主持,中心學生與部分青年教師聆聽了報告。

  李俠教授的報告分為五個部分。他先就心靈哲學中的思想實驗緣起與意義做了說明。認為在了解人類認知之謎時,涉及到人心理狀態的時候往往無法處理,這才有笛卡爾的心-身問題,這是傳統二元論的肇始。而思想實驗就是解決黑箱問題的替代策略。本期講座著重解釋三個思想實驗:「哲學殭屍」的目的與意義、「瑪麗的房間」的設定與啟示、「解釋鴻溝」現象的產生與消解。

  思想實驗之一「哲學殭屍」,最初是由英國哲學家羅伯特?科爾(Robert Kirk)於1974年首先提出來的,殭屍指與人外形完全相同,但沒有意識的東西。根據查爾莫斯的觀點,我們可以構想一個完全是殭屍的世界,這個世界中除了其中的殭屍缺乏意識經驗外與我們的世界完全一致。哲學殭屍思想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反對物理主義、唯物主義與行為主義。而其後果導致了某種形式的二元論的復活。之後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哲學家戴維?查爾莫斯(David John Chalmers)發展並提出了意識的詰難問題。

  思想實驗之二「瑪麗的房間」是由澳大利亞哲學家弗蘭克?傑克森(Frank Cameron Jackson) 於1982年提出的,也用於反對物理主義。試驗設計「瑪麗是一個超級科學家,擁有豐富的關於顏色的物理知識,可她從小生活在一個黑-白房間內,沒有見過其它顏色。一旦瑪麗走出房間,看到紅色時會發生什麼?」。由於它的啟發,澳大利亞哲學家,任教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傑克森提出了「感受性怪物」。「瑪麗的房間」思想實驗的後果,是產生了諸如感受性問題、知識辯論問題等。

  思想實驗之三「解釋鴻溝問題」是指意識和人類經驗之間的聯繫(例如感受質)並不能僅僅通過物理過程(神經系統)來解釋。何為二者之間的橋樑被公認為是一個「難題」。

  通過對思想實驗的介紹與探討,李俠教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一些問題:①對於思想實驗內涵的展現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不加細緻梳理,就會出現錯誤的理解與引導;②感受性、知識辯論與解釋鴻溝之間存在比較複雜的關係。如果瑪麗是一個殭屍會如何?殭屍之間聯繫嗎?瑪麗與先天紅-綠色盲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最後他就感受性與心理內容的表徵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提出感受性的五個特點有:不可言喻性、內在性、私人性、直接或立刻可以理解生、經驗的主觀特徵。同時就感受性與心理內容的關係做了說明,指出感受性強化了意向性,由此語義載入問題才是可能的。這裡涉及到指稱問題,而指稱問題存在弗雷格-羅素問題,感受性可以避免這種問題。

心靈感應與量子糾纏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遠距感應並相互作用的事情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   在孿生兄弟之間,當一個人經歷痛苦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立即就有感應,甚至會有一模一樣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間,當一方經歷極大痛苦時,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應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體極度難受,內心翻騰不已,幾次嘔心欲吐,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親從老家來電話告訴他父親剛剛跌倒去世。   所有這些,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對這些奇怪的事情,理論物理學已經從理論和實踐上獲得了確切的證明和解釋,只是,眾多生命科學學者不了解這樣的巨大進展,普通百姓更無從知曉,而佛教當然更是不屑於科學來證明的。   那麼,科學究竟發現了什麼呢?   一九八二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釩古煽頌兀ˋlain Aspect)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的關係。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糾纏的關係,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立即就知道了。量子糾纏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實驗室證實,許多科學家認為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是近幾十年來科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目前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產生了重大的衝擊。   不管兩個粒子(有共同來源)距離多麼遙遠,一個粒子的變化立即就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這就是量子糾纏。準確來說,所謂量子糾纏指的是兩個或多個量子系統之間存在非定域、非經典的強關聯。量子糾纏涉及實在性、定域性、隱變數以及測量理論等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並在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以兩個以相反方向、同樣速率等速運動的電子為例,即使一顆行至太陽邊,一顆行至冥王星,如此遙遠的距離下,它們仍保有特別的關聯性;亦即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如此現象導致了「鬼魅似的遠距作用」(spooky action-at-a-distance)之猜疑,彷佛兩顆電子擁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就像念動咒語)一般。「鬼魅」(spooky)一詞出自愛因斯坦之口,他曾經發現,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在眾多實驗中一再出現,似與狹義相對論中所謂的局域性(locality)相違背。因此直到過世前他都沒有完全接受量子力學是一個真實而完備的理論,一直嘗試找到一種更加合理的詮釋。這也是當初愛因斯坦與玻理斯凡ǘ嗨夠⒛繕羅森於1935年提出以其姓氏字首為名的愛波羅悖論(EPR paradox)來質疑量子力學完備性的原因。   量子糾纏證實了愛因斯坦不喜歡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人生活的四維時空,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繫。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體具有整體性。簡單地說,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屬於一個系統中的兩個物體(在物理模型中稱為「粒子」),如果你把它們分開了,有一個粒子甲在這裡,另一個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遙遠(比如說相距幾千、幾萬光年)的地方。如果你對任何一個粒子擾動(假設粒子甲),那麼瞬間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瞬時的,超越了我們的四維時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號傳遞到那邊。這邊一動,那邊不管有多遙遠,立即就知道了,即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立即影響到很遠的地方。這說明,看起來互不相干的、相距遙遠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繫。這與我們人的意識作用非常相似!   實證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困難是,無法用我們人類熟悉的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等來測量意識,但是我們每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識是存在的。如何來研究無法用常規方法測量而又存在的意識呢?   目前有些學科在神經和大腦上對意識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雖然對大腦的許多功能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對於意識本身仍然是個迷,仍然無法解釋「意識的難題」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意識的難題」是指體驗與感受的問題(the problem of experience),例如對顏色、味道、明暗等等的感受,對價值觀的判斷等等。「意識的難題」近年來重新觸發了哲學上長期解決不了的爭論,即意識是從物質中突然出現的,還是萬物皆有意識(中國古代叫萬物皆有靈性)?   自笛卡兒以來的西方主流世界觀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在物質中產生的副產品。然而,這種唯物論觀點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與挑戰。例如,(1)許多科學家認識到,要從沒有意識的物質中產生意識,這需要奇蹟的發生,而唯物論是不承認有超自然現象的,換句話說,這是不可能的。(2)在長期研究大腦工作中,神經科學對大腦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認識,但是許多人懷疑唯物論能夠解決「意識難題」。(3)現在有科學研究者從量子測量的角度分析,認為意識不能夠被進一步簡化,也不是在物質運動中突然出現的,因為如果意識只是物質的副產品,那麼這無法解決量子力學中的「測量難題」。量子力學認為物體在沒有測量之前,都是幾率波,測量使得物體的幾率波「倒塌」(collapse)成為觀測到的現實。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意識是從物質中產生的,那麼從根本上講大腦也只是由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幾率波,大腦的幾率波如何能夠使得被觀察物體的幾率波「倒塌」呢?對於更大的宇宙的現實來說,這是不是意味著存在宇宙之外的具有意識的觀察者?這就是量子力學中的「測量佯謬」。為了解決這個量子測量佯謬,物理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但是從根本上仍然無法繞開意識的問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尤金吠衲桑‥ugene Wigner)認為,意識是量子測量問題的根源。雖然物理學認識到意識在量子力學的層面上就存在,但是量子力學本身無法解決意識的問題。從量子力學創立時起意識就一直困擾著量子力學,但是長期以來,物理學家們對這一問題視而不見,試圖逃避這個令物理學尷尬的難題。   基於實證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難以克服的問題,現在在哲學界、神經科學、心理學、物理學等多學科領域裡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就像時間、空間、質量、能量一樣,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屬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與佛學認為「萬物皆有佛性」具有驚人的一致!   量子糾纏的存在是微觀粒子具有意識的證據,給「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證據,其意義非同尋常。基於上面的原因,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識到,沿著唯物世界觀來研究意識只能走進死胡同,因此他們(其中很多是西方人)認識到,必須要改變西方實證科學的世界觀,轉而向東方哲學的世界觀。於是許多西方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轉向印度,這直接導致了近年來印度瑜伽和神秘主義在西方流行。   如果認識到意識是物質的一個根本特性,那麼就不難理解人們發現的「有感知的水」,「祈禱治療」,「念咒感應」「孿生兄弟姐妹感應」「夫妻感應」「巴克斯特效應」,「因果輪迴」等等實證科學無法解釋的和靈界有關的現象。   佛家的「萬物皆有佛性」,道家的天人合一,認為「萬物皆有靈」,都應該是修行者細微觀察宇宙得出的結果。意識超越我們可以看見和感覺到的四維時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夠看到微觀,那麼就可以看見意識的存在。佛家的開悟,或許正是到了這個境界。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預言和期望,一個新的世界觀就要來臨,科學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科學和宗教的界限很快會消失。原載《佛緣資訊》  掌拍蚊蟲腳踏蟻,水燙蟑螂便砸蛆……一生造業知多少?懺悔路上幸遇你。


推薦閱讀:

用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靈
喝完飲料別扔瓶,心靈手巧廢變寶
打開心輪的5個瑜伽體式:幫助開啟你的心靈…?
找不到心靈伴侶,就找個生活伴侶吧
點燃別人的心靈之火

TAG:哲學 | 心靈哲學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