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字很好,但有一個問題

程老漢喜歡、擁護簡化字。

人類要交流、協調、合作,文字是重要工具。

漢字經歷了由簡入繁、又由繁入簡的循環發展過程。

最初結繩、刻契,比較簡單,然後描繪圖形,由簡入繁,接著又簡化,以圖形來替換圖畫。圖形符號日漸簡化,並與語言發生對應關係,就形成了原始文字。

原始漢字發展在這裡僅僅兩句話,而其歷史的跨度至少6000年,從新石器賈湖文化的契刻龜甲到殷墟甲骨文。

歷史來到了秦朝,那時候各種原始文字,包括金文、金文之繁化的籀文以及當時尚在使用的甲骨文等等,都在並行使用。秦始皇領導實施了史上重要的一次文字改革:書同文,把流行各地的各種文字一律簡化為小篆。除了刪繁就簡,小篆還在大篆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線條化和規範化,使得文字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成為方塊字。

幾乎與此同時,書寫更加方便的隸書也產生了。

有一種說法指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程按:隸人指從事勞役之人)佐書,曰隸字。」(《晉書·衛恆傳》)。又有說法稱「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但不論哪種說法,都指向「容易識別和書寫方便、快捷」。

隸書在漢代發展到非常成熟,這時又出現了書寫更加快捷的草書。到了唐朝,出現了糅合隸書和草書的真書(即楷書),就這樣一直沿用到1956年,時間跨度兩千多年。

1956年推行的簡化字不是憑空簡化,而是在總結歷史上漢字發展使用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的,比如,草書里早已有的一些字的約定簡化,比如,此前幾百年民間約定俗成的簡化。《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就已經出現大量簡化字,「鳯姐」被簡化為「鳳姐」等等。到了民國,推行簡化字一再被提出來,最後都沒有做成。但民間還是簡化字在流行。「愛」字被簡化為「愛」,今台灣有人詬病其「愛無心」,實際上蔣介石就已經這麼「愛無心」了。蔣介石題寫過多次「親愛精誠」,每次都將「愛」寫作「愛」。

(上圖:蔣介石書寫的「親愛精誠」,台北中正紀念堂藏。蔣介石寫過多次「親愛精誠」,其中的「愛」字都是這麼寫。)

1956年推行的簡化字適應了時代需要,順應了歷史潮流,不僅再次提高了漢字的書寫速度、降低了漢字識別的難度,而且為當時迫切的掃盲、普及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時至今日,即便在人們大量使用電腦輸字的情況下,簡化字仍然具有容易辨認、傳播的優勢,繁體字在電腦屏幕手機屏幕電視屏幕上由於筆劃太多而降低了清晰度是不爭的事實。

以上700多字是要表示,程老漢擁護簡化字,不主張大陸13億人口重返繁體字。

但是,本文的重點在以下的文字——簡化字有一個大問題,這個問題是在合併字中產生的。

許多合併字還算合理,只要用習慣了辨識起來沒問題。比如,將「麵條」的「麵」與「面子」的「面」合併成「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推廣使用,現在的人們已經不會把「吃面」理解成「吃臉」了。

但是,有一種文字是不該合併的,這就是姓氏。

姓氏是人類社會用來辨識血緣和族群(宗族)的符號和標誌,大體上可以說,同一個姓氏的人們,擁有同一個祖先。把不同的姓氏合併成一個,就等於拉郎配,把不同的宗族硬給攪到一起了。

【例子一:「寧」與「甯」合併為「寧」】

這兩個姓氏不是同一宗族,「寧」讀níng,陽平,「甯」讀nìng,去聲。而由於「寧」姓人口較少,「甯」姓人口較多,造成兩姓都讀去聲。

「甯氏全球宗親網」有他們這個宗族「關於恢復甯姓的申請報告」,2013年9月20日發出的,報告全文如下:

我族祖先姓「甯」,起源春秋衛國,以封地甯邑為氏,迄今2800年。家族保存的族譜、碑刻、家書、私章等,都是用「甯」,現居川渝族人,一直保持「甯」姓。而「寧氏」起源於滿族,由寧古塔氏改漢姓為「寧」。實施簡化字時將「甯、寧」同改為「寧」,讓兩個不同祖源、不同內涵的姓氏,長期混淆不清,導致甯氏後裔數典忘祖,年輕一代已不認識這個「甯」字。

2011年《新華字典》第365、366頁,已對「甯、寧」分別註解:甯nìng,僅用于姓,讀四聲(音乃定切);寧níng作姓,讀二聲(音奴丁切)。說明二者字意不同,讀音也不同。字典已為甯姓正名,新版學術書籍也在逐漸修正。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公民可以恢復原姓,並有肖復蕭、苟復敬等先例。我甯氏族人也有「寧復甯」的要求,但在基層公安機關屢受挫折,難以實現。有些族人為出生嬰兒報戶口,恢復祖姓,當地派出所不同意,個人要求復甯,也被拒絕。

為此,中華甯氏宗親會向公安部申報,凡申請「寧復甯」者,並持有老族譜、墓志銘、古碑文等歷史資料,請戶籍部門准予辦理,還公民姓氏自由,正本清源。

【例子二:「肖」與「蕭」合併為「肖」】

甯氏全球宗親網上提到的蕭姓,跟甯姓一樣屬於人口較多的一個宗族。而肖姓十分罕見,讀音是去聲:Xiào。1950年代文字改革的草案曾提出把「蕭」用俗寫的「肖」代替,儘管後來正式施行的《漢字簡化方案》沒有採用,但民間還是亂用一氣。當時上海《文藝報》副總編輯蕭乾,就曾針對報紙將他名字印作「肖干」,表示非常不滿。有傳言說,1957年的反右運動把他打成右派,反對簡化字也是他的罪狀之一。

其實《簡化字總表》中並未將蕭姓簡化作肖,而是規定「蕭」簡化作「蕭」,但1977年曾短暫推行但於1986年廢止的第二次簡化字方案又規定「蕭」簡化作「肖」,很多蕭姓族人的姓氏被寫作「肖」。雖然這個方案僅僅存活了9年,但民間仍然沿用這個錯誤的合併至今。就算是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早已將肖姓與蕭姓各自分列,兩姓混淆的錯誤至今沒有徹底糾正。對此,台灣蕭氏宗親很是焦慮。

【例子三:「鐘」與「鍾」合併為「鍾」】

程老漢原先並不知道中國有個「鐘」姓,直到2013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鳳凰衛視中文台《有報天天讀》的片尾字幕上出現了「鐘雯」這個名字。

程老漢當時頗為不滿,這個人怎麼搞的嘛自己的姓都搞錯?許多不姓「鍾」的內地來的同事,在將「鍾」姓從簡化字轉換為繁體字時,隨隨便便就轉成「鐘」字,引起「鍾」姓人士不滿。程老漢以老經驗推斷,以為這位「鐘雯」連自己的姓氏都沒好好對待。當時不認識這位同事,就跟《有報天天讀》的主持人李煒說了說,請他轉告。

李煒老師很靠譜,第二天就問了,並迅速反饋給程老漢:「鐘雯說了,她就是姓『鐘』,繁體字『鐘錶』的『鐘』,不姓那個『鍾』。她說這是她爸爸囑咐她的。」

程老漢大為驚奇,上網一查,果然如此。原來,「鐘」與「鍾」是兩個姓,「鐘」氏人口較少,「鍾」氏人口較多。我們這位年輕的同事鐘雯,是祖父和父親都一再告訴她,自家的姓若寫成繁體字,一定要寫作「鐘」而不能寫作「鍾」,所以,她在香港辦身份證時,就寫了「鐘」,算是正了正自家的祖宗牌位。

程老漢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時事辯論會》的主編鐘麗瓊老師。鍾老師大吃一驚,若是姓了一輩子別家的姓,實在是太古怪太冤枉了。鍾麗瓊一本正經問了家人他們家姓的是哪個鐘,答覆是「鍾」,鍾老師鬆口氣。

順便說句,在台灣,情況跟大陸大不同。日據時期,由於日本漢字沒有「鍾」字,竟將所有「鍾」姓改為姓「鐘」,大姓隨了小姓,真夠坑爹!

......

例子還有很多,不多說了。

最後說一句,民國初年,統治者規定滿族改漢姓,也是十分粗暴和不妥當的。

雍正第九代孫、書法家啟功就拒絕按民國政府的規定改姓「金」,乾脆就說自己「姓啟名功」。啟功解釋說原因有二,其二是因為其祖父毓隆痛恨袁世凱,在進入民國後拒絕隨俗改姓,並在臨終前囑咐啟功:「你絕不許姓金,你要是姓了金就不是我的孫子。」


推薦閱讀:

析貪賄案件中贓款的去向問題
吸毒者運輸毒品行為定罪處罰若干實務問題研究
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常見問題
佛法對人生問題的解決

TAG:問題 | 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