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四大戰將VS項羽四大戰將,哪方更強?
在項羽帳下,有龍且、英布、鍾離昩、季布四大戰將——小舅子虞子期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不算。在劉邦帳下,也有四大戰將,他們分別是: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如果可以,劉邦帳下的四大戰將對陣項羽帳下的四大戰將,哪方可能更強一些呢?
我們暫且不要急著下結論,先來看看劉邦帳下的四大戰將。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這四人實際上也是能征慣戰的將領,所以司馬遷作《史記》時,把他們放在一起,合稱《樊酈滕灌列傳》。通過分析《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我們看到,在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這四大戰將的身上,至少有以下幾個異同之處:
1、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四人都曾為大將,這是他們的相同點;但是他們所帶領的兵種不一樣,這是他們的不同之處。
樊噲率領步兵,攻城野戰,多次率先登城——有史可查的就至少有七次。另外,樊噲跟隨劉邦征戰,共斬敵人首級一百七十六個,俘虜敵兵一百八十八人。他自己單獨帶兵打仗,打垮過七支敵軍,攻下過五座城池,平定了六個郡,五十二個縣,並俘虜過敵人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以下到三百石的官員十一人。
夏侯嬰率領戰車部隊,南征北戰,雖然攻堅不如步兵,然而卻可以橫掃千里,長驅直入,劉邦後來之所以能迅速入關,攻破咸陽,便有夏侯嬰的一份功勞。他自從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到漢文帝時期,長期擔任太僕一職。
酈商是酈食其的弟弟,所率領的兵種並不十分明確,當屬多功能將領。他追隨劉邦征戰天下,共擊垮三支敵軍,降服或平定六個郡、七十三個縣,俘獲丞相,守相,大將各一人、小將二人、二千石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員十九人。
灌嬰作為當時最為年輕的大將之一,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被任命為騎兵將領。垓下之戰中,灌嬰帶領騎兵追擊倉皇而逃的項羽,並在東城徹底打垮了他,部下五人共同斬下了項羽的頭顱。在歷次大戰中,灌嬰總計俘獲二千石的官吏二人,自己率部擊破敵軍十六支,降服城池四十六座,平定了一個諸侯國、兩個郡、五十二個縣,俘獲將軍二人,柱國、相國各一人,二千石的官吏十人。
2、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都出身下層,這是他們的相同點;但是這四個人原來所從事的職業又不盡相同,這又是相異之處。
樊噲原是一個殺狗的屠夫,灌嬰原是一個販賣布匹的小販,而夏侯嬰則是原沛縣官府中的馬車夫。他們的這些生活經歷,對其以後的事業和軍事活動,都起到了重大的影響作用。正因為他們都出身卑微,所以他們才忠心耿耿地追隨劉邦南北轉戰,無論環境如何險惡,處境如何艱難,他們都毫不動搖。
3、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四人對劉邦都是一片赤誠,這是他們的相同點;但他們四人和劉邦的關係又不大一樣,這是他們的不同之處。
相對而言,樊噲和夏侯嬰與劉邦的關係更為密切一些,因為他們是貧賤之交,故舊知己,所以在劉邦犯了錯誤時,他們能夠予以補正。比如,在劉邦戰敗,為了使自己逃命,要扔掉自己兩個孩子的時候,夏侯嬰及時地把他們拉上車子,使他們免於一死;在黥布造反,劉邦又因病委靡不振的時候,樊噲闖宮力諫,使劉邦重振精神,帶病出征,平定了叛亂。由此可見,他們對劉邦事業的成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的最後,司馬遷有一段對樊噲等人的總評價,說:「攻城野戰,獲功歸極,噲、商有力焉,非獨鞭策,又與之脫難。」
看完劉邦帳下的四大戰將,我們再把他們與項羽帳下的四大戰將進行比較,就能夠更加清晰地得出結論了。
論單兵作戰的能力,項羽帳下的四大戰將或許更勇猛、更能打。但若論忠誠,項羽帳下的四大戰將,則遠不如劉邦帳下的四大戰將。項羽帳下的四大戰將,龍且雖然忠心,卻因驕傲輕敵而早早戰死,英布在關鍵時刻投靠了劉邦,鍾離昩在垓下之戰中也未能追隨在項羽身邊,而季布則在項羽死後,也投靠了劉邦。
正因為劉邦有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等一眾忠心耿耿的戰將誓死追隨左右,又有蕭何、張良、韓信總領大局,陳平、曹參等人從旁協助,所以才能最終打敗項羽,獲得天下。而反觀項羽,到垓下之戰時,已是到了四面楚歌、眾叛親離的地步,實在是不敗也難了。
推薦閱讀:
※南宋最後的擎天戰將 徹底滅掉金國 為南宋續命50年
※西楚霸王手下的五大戰將
※盤點南明十大戰將,最小的一個年僅十幾歲
※三國十大戰將 關羽竟只排第六
※《戰將》這部劇中韓先楚的扮演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