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犬設計一個家:原研哉解讀「狗的建築」

「所謂的人體工學是以人的身體為基準來建造環境,如果基於狗的身體尺寸來設想又會如何呢?」

波士頓犬屋 / 藤本壯介

從成都市區向西南30多公里到達新津縣老君山下,一眼就能看到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知·美術館。兩個折線形的深灰色長條體塊交錯著疊加在一起,片片直立的瓦片像一件衣服包裹著它,在青山綠樹的映襯下有幾分濃黑和沉重。

黑色瓦片和它非同尋常的懸掛方式是美術館最引人注目的視覺語言,每片瓦片的四角打孔,用兩根特殊的金屬繩線垂直串聯懸掛。這樣,原本沉重的瓦片似乎失去了自身的重量,像西藏的風馬經幡一般漂浮在空中。如果仔細看,建築南北兩側瓦片的懸掛方式也不盡相同,臨水塘一側金屬繩略微傾斜,似大片「雨絲」落入池中。我看到有幾個小孩正站在池塘中玩耍,他們對眼前這座現代建築並沒有投去好奇的目光,反倒是從那點淺淺的水中獲得了莫大的快樂。

成都新津的知·美術館是隈研吾在中國設計的第一座美術館建築

美術館入口處,代表建築的A字母被設計成狗屋形狀

被流水環繞的美術館入口處,玻璃幕牆上貼著「設計:為了愛犬」展以及「Architecture for Dogs」白色字樣,偌大的A字母被設計成三角屋頂、中間有門的狗屋形狀,因為一個90度折面產生出立體空間感。知·美術館2011年12月建成卻遲遲沒有開館,今年7月21日終於向公眾開放,開館展不是常見的繪畫或者雕塑展,而是選擇了日本平面設計師原研哉策劃的這一別出心裁的展覽。

原研哉把狗視為一個世界性的普遍主題,他邀請了13位知名建築師及設計師為不同品種的狗設計居所。他說:「狗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動物,即使缺乏人的照顧也能生存下去,不特意搭建狗舍,也會把一塊墊子當成它的家。所以,我想刻意設計一些讓人和狗都感到費解的東西,來改變兩者之間的關係。」

知·美術館由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800萬元興建,取名「知」是希望它傳遞知性與智慧,表達花樣年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到目前為止,它也是隈研吾在中國設計的第一座美術館建築。

整個美術館總建築面積2353平方米,共分四層,隈研吾把最主要的展廳設置在負一層,大概展示面積500平方米。從負一層往上,整個美術館空間呈現出從暗到明的螺旋式上升格局。他說:「與通常收藏美術品的箱型展廳不同,知·美術館是透明的、兼具垂直與螺旋形的展廳,展品在空間和周圍環境襯托下更容易被凸顯。」

美術館入口廳很小,大概四五十平方米,中間白色展台上整齊擺放著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出版的《設計:為了愛犬》中文版書籍,旁邊展示日本TORAFU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狗的吊床Wanmock」套裝。六個木製構件組合出一個立體框架,再套上一件白色T恤衫,被兜住的帶彈力T恤衫就變成小狗舒適的吊床了。

設計之前,TORAFU的兩位設計師從朋友那裡看到過一張照片,他的傑克羅素獵犬坐在主人的毛衣上不肯挪動。據說狗喜歡主人身上的味道,傑克羅素尤其如此,經常會在主人的衣服上睡覺。

知·美術館負一層中的「設計:為了愛犬」展覽

「也許,衣服的氣味和布料觸感讓狗感到安心吧。」他們這樣想。於是,利用布料的伸縮性,讓主人的舊衣服包裹著狗的身體,不同季節還可以更換衣服的厚度。這樣結構簡單的犬屋,誰都可以動手製作,這也是展品中第一個被成套出售的犬屋設計方案。

入口廳里側,一條坡道通向底層的展廳,站在斜坡上向下俯視,排列整齊的十來件展示作品已經一覽無餘了,藤本壯介的白色網路犬屋在其中顯得很醒目。他把直徑7毫米的柏木組成單邊20厘米的網狀方格,上面放2毫米厚的透明塑料板,組合成一個邊長80厘米的立方體棚屋。棚屋中間用於狗的居住,上方和兩側收納書籍、綠植、狗頸圈、狗玩具等日常用品,變成人狗共有的收納架。

一直以來,藤本把「激發和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作為他的建築要點,讓建築支持身體的本能活動。狗代表一種與人對比的自然形式,一開始,他設計了一個球形的籠子,設想狗在裡面滾來滾去,即使在室內也能發揮它的野性習性。但事實是狗根本不願意走進圓籠中去,嘗試以失敗告終。

比熊犬屋 / 妹島和世

Wanmock吊床 / Torafu建築事務所

之後他又轉移到人與狗的關係上,如何改變主人與寵物之間縱容寵愛的簡單關係?他想,也許狗也希望身邊有個放置自己物品的地方。構思網格犬屋的時候,他還沒有接到2013年倫敦蛇形畫廊臨時展亭的委託,那個讓他受世界矚目的雲狀結構三維網格建築,兩者之間顯然有內在的關聯。

將狗舍與置物架合為一體的犬屋,部分是狗的尺度,部分是人的尺度,既是狗的活動空間,也是供人使用的傢具。藤本把它稱為「人和狗之間一道柔和的分界,或者說,人狗之間日常關係的視覺化象徵」。不過,當他看到黑白相間的波士頓犬趴在網格犬屋裡,神情很是悶悶不樂,他說:「狗的樣子看上去不太開心啊,也許,我還是應該把設計重點放在激發狗的本能上。」

坂茂的「紙管迷宮」似乎是一分鐘之內完成的拈來之作,還是坂茂標誌性的紙管材料。把保鮮膜的紙芯用兩條鋼絲串聯起來,豎立著擺成S形,可以隨意改變形狀的犬屋就完成了。

紙管迷宮 / 坂茂

坂茂開始的方案中是用紙管和透明保鮮膜組成一個個立方體單位,疊加成透明的犬屋建築,考慮到耐用性,才改為柔軟、易於彎曲的金屬絲將紙管串聯在一起。相同的材料和手法還可以用在人們日常傢具中,比如椅子椅面或者玻璃檯面咖啡桌的底座等。

當隈研吾的頭像和一條瞪著大眼睛、眉頭緊鎖的哈巴狗並置在一起的時候,難免引人發笑。就像動物園的猴山一樣,隈研吾建造了一座看似錯綜複雜的「犬山」。據說一開始哈巴狗對那個「怪物山」感到恐慌,汪汪直叫,習慣之後卻喜歡上它,進去之後不願再出來。

犬山 / 隈研吾

這其實是隈研吾的一項結構和構造方法實驗,原理來自傳統的兒童木製玩具。長度60厘米的膠合板相互穿插咬合,組成六邊形和三角形,像生物細胞一般互相支撐,不用膠水或釘子就構成一個相當牢固的結構體。如果把它繼續擴展,可以發展成1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同樣的木構連接原理,也曾被隈研吾建築事務所用在日本九州一座寺廟旁的星巴克咖啡館上,其中使用木材的總長度超過4000米。

與這些包含建築師自我建築觀念的作品相比,也有一些建築師的設計出於自己的養狗經驗,他們的手法更直接,包含了更多對狗的深厚情感。內藤廣「為狗降溫」的裝置與曾經痛失愛犬的記憶有關,伊東豐雄則在擔心他的柴犬小桃老了以後可能無法行走。妹島和世有一條像棉花糖般潔白蓬鬆的比熊犬,長一對又圓又大的黑眼睛和黑色的鼻尖。她捕捉到狗喜歡與自己毛皮質地相似物的特點,扁圓形的犬屋表面覆蓋毛茸茸的毛線編織。比熊犬第一次看到與自己毛皮相似的犬屋時,就喜歡得不願離開,流露出具有感染力的歡快表情。

日本建築師塚本由晴、貝島桃代夫婦1992年創辦犬吠工作室(AtlierBow-Wow),從名字上看似乎與狗的建築很有淵源。2000年,他們曾出版《東京製造》、《寵物建築指南》等研究城市與建築關係的書籍,著重探討東京的迷你建築和微型公共空間。

臘腸犬屋 / 犬吠工作室

尖角屋 / 三澤遙

犬吠工作室的設計對象是腿短的臘腸犬,目的是設計一個擴大狗的活動範圍、幫助它與主人目光自然交匯的裝置。他們開始想到的是台階,但是臘腸犬身體過長,爬台階容易腰部扭傷,於是想到一個結合斜坡和座椅的木結構犬屋,兩道斜坡一側是主人坐的靠背椅,另一側是供動物鑽進鑽出的巢穴。

策展人原研哉自己的設計作品也有類似的出發點,一個形似留聲機喇叭的「D通道」,也是從一個世界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走下台階是狗的世界,登上台階到達人的一端,人坐在椅子上,目光與台階頂端的狗自然地相遇。

不是為了寵物狗,也不是關於建築

三聯生活周刊:從《設計:為了愛犬》中文版書籍中得知,你在15年前就有了「狗的建築」主題的構想,苦於無法實現,為什麼始終沒有放棄初衷並且把它變為現實?

原研哉:是的,多年前我就想做這樣一個關於動物的展覽,卻找不到投資人或贊助機構,可能給人感覺像是開玩笑,或者被認為是一種漫畫式建築。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我覺得有可能把它設定為一個通過網路傳播的全球性項目,畢竟,狗是一個世界性的主題。這樣的時機下,我又碰到了洛杉磯的投資人茱莉亞·黃,所以促成了這個項目。我們希望為世界各地愛建築和愛狗的人們,創建一個相互交流分享的平台。如今在世界範圍內,家中有狗的家庭要多過家中有小孩的家庭,與狗相關的產業必然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原研哉

三聯生活周刊:為什麼在中國的展覽選擇了成都新津的知·美術館?因為隈研吾先生設計了這個美術館、你們又是好友的緣故?

原研哉:「狗的建築」巡迴展從2012年起,先後在邁阿密、洛杉磯和東京TOTO畫廊展出,其實我們一直都想把這個項目儘快介紹到中國。所以,我們接到知·美術館發來「希望以此作為美術館開館展」的邀請時,認為是個好機會。我之前在上海和北京舉辦過個展,這次想選擇一個西南內陸城市,看看能否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另外,據說成都人擁有寵物狗的數量是中國最多的。

三聯生活周刊:你希望通過這一項目發展出新的產品和空間類型?

原研哉:我並沒有考慮得那麼深,一直以來,我都在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做事過程中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作品。「狗的建築」與其說是一個建築課題,不如說是媒介與傳播的項目,藉助網路和展覽進行一項綜合的傳播實驗,其中隱含了設計的多重性。每一次巡迴展,我們都會融入一些新的設計和想法。

三聯生活周刊:這次的新設計是什麼?

原研哉:第三次東京展的時候,我們向所有參觀者徵集作品和創意,其中有一個女性觀眾提交了這樣一個設計:在椅子後部增加一個讓狗就坐停留的間隙空間,因為通常狗為了獲得關注,會鑽入主人就坐的椅背空隙玩耍。我們的團隊認為她非常有創意,就製作了這樣一把椅子帶到成都展上。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策展人,最初你是怎麼挑選參展建築師的?

原研哉:如果說有個標準的話,我們希望推廣項目,所以需要知名設計師的參與,而且他們對狗有所偏愛。建築師有一些職業共性,如果你提出一個問題,他們會非常認真地去思考,提供有自己特色的解決方案,這是我看重的建築師特質。

三聯生活周刊:你自己設計的犬屋「D通道」是怎樣的思考過程?

原研哉:現在人們養許多吉娃娃、小貴賓犬等小型犬,小狗總是不得不仰著頭,才能看到主人的臉,「D通道」是幫助人與狗的視線自然相遇的裝置。因為這個項目,我經常被問到是否養狗,我現在沒有養狗,從小學到高中那段時間,我養過一隻雄狐狸犬。那時候住在沒有庭院的公寓里,所以在旁邊一條狹窄衚衕的盡頭,搭設了雙坡屋頂的狗屋。有左右牆壁擋著,小狗睡在傾斜的屋頂上也不會掉下來,當它看到陌生人而吠叫的時候,也都一直待在屋頂上,而我和狗的視線恰好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段經歷給我留下了「狗狗出乎意料地喜歡高處」的印象。

三聯生活周刊:你在設計過程中做了許多模型?

原研哉:我很少為展覽作品事先做模型和空間試驗,這次是例外。起初我對於大型犬能不能登上「D通道」還有些擔心,後來發現,狗只要腦袋能鑽進某個地方,就會試著將整個身子都鑽進去。無論從行為方式、對空間的好奇心等,其實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把握住狗這種動物的全部習性,以狗為模特拍攝照片的時候,我也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三聯生活周刊:從這次展覽上展示的方案來看,「D通道」系列還在不斷發展中?

原研哉:經過邁阿密和洛杉磯的巡迴展覽後,我也在嘗試修改原來的一些設計方案,除了外觀造型,還有使用材料。已經完成的20多個原型中,我覺得那個看起來像海螺殼的圓形椅最有潛力。「海螺凳」高度55厘米,螺旋式的台階直接通向頂部,還可以當高腳凳或矮桌使用。主人坐下之後,狗會爬上台階到達主人腰部的位置,想像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些許幸福感。

三聯生活周刊:目前為止,「狗的建築」項目具有怎樣的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

原研哉:這一項目並不是為了寵物狗,也不是關於建築,項目本身就是一種媒介形式,有多種被使用和分享的方式。對於將來的發展我還沒有清晰的預測,最初創意時,也沒有考慮太多商業方面的發展,只是覺得它很有趣、具有實驗性,我們儘可能地去拓展它。

派拉蒙貴賓犬屋

康斯坦丁·葛齊克

Konstantin Grcic「前幾天我看到一篇鏡子實驗的文章,關於神經學家以動物能否認出鏡中的自己為標準,研究它們的自我感知能力。有不少貴賓犬的主人宣稱,他們的愛犬是具有自我認知能力的,會對鏡中形象做出明白無誤的反應。如果以上觀點屬實,說明了貴賓犬有兩個特質:一是它們極其聰明,二是它們非常在意自己的姿容。」

柴犬移動屋

伊東豐雄

「無論是雨天還是酷暑,狗總是喜歡每天和主人一起出去散步,哪怕它已經老到腿腳不那麼靈便了。為了在那些情境下減輕狗的身體負擔,我構思了這個『散步狗屋』。它以通風良好的木籃作為主體,下面裝橡膠輪,上面裝可以遮陽擋雨的開閉式遮陽罩,籃子裡面再鋪上柔軟的墊子。試想狗坐在裡面,被主人推著一起散步,一定是非常愜意的情景。」

降溫狐狸犬屋

內藤廣

「我的愛犬佩佩前年過世,享年16歲,他陪伴我度過了人生最忙碌的時期。它長相英俊、自尊心相當強,是個很不錯的傢伙。在夏天高溫多濕的日本,它因為身上的毛太過濃密相當難熬,經常耷拉著舌頭喘著氣,趴在浴室瓷磚地上降低體溫。我的裝置設計很簡單:在熱傳導率較高的鋁管中插入裝有冰塊的塑料袋,來達到冷卻效果。考慮到只用鋁材會比較滑,所以在鋁管之間夾上木條。當初如果有這樣一件幫助降溫的裝置,佩佩的夏天也許會過得舒服一些吧。」

搖擺式比格犬屋

MVRDV建築事務所

「比格犬以聰明、擅長與孩子玩耍著稱,不過,即使世界上最聰明的比格犬史努比也是住在傳統樣式的狗舍中。我們以一個簡單、象徵性的狗舍作為設計出發點,稍作形態上的變化,把它的剖面改成楔形結構。圓滑曲面底部幾乎沒有摩擦力,狗鑽進去之後會產生輕微晃動,底部的拉繩又方便主人移動犬屋。對比格犬來說,這一搖擺犬屋既是舒適的藏身之所,又是一件好玩的互動玩具。」

(圖片提供/知·美術館、原設計研究所)

推薦閱讀:

濱州軒雨堂王成友老師解讀壬辰年七月運勢
左旋肉鹼減肥是真是假 聽營養專家解讀
狗剩爹|如何用薩特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解讀《荒野生存》?
剖析風雲2事故 解讀高速駕車不良行為
蕭延中:解讀晚年毛澤東的悖論情境3

TAG:建築 | 設計 | 解讀 | 原研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