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新加坡
在國內曾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中國青年對世界各國的喜歡程度調查排名的,文中說大多數中國青年最喜歡的國家第一是中國,第二便是新加坡,這要佔到問卷回執的80%以上。到了新加坡後,想想國內青年也許不真地了解這個國家便無緣無故地喜歡上她,實在有些一相情願。感覺上新加坡非在國內想的那麼富裕和修養十足,這或許是一個沒有真正意義上貴族的國家。不過新加坡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新加坡的華族要佔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這十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在開展講華語運動,以李光耀的演說詞解釋是如果華族只學英文愚不可及,因為那樣他們會沒有自信心和歸屬感。這是因為如果一個民族要藉助非母語的東西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會沒有認同感。
新加坡的華人大部分是福建人和廣東人。我最初住的屋子房東便是福建客,家中的老婆婆起初是被人販子賣到南洋的,後來便落地生根,在新加坡繁衍出幾代來。新加坡人的先輩多是如此。也許獅城的歷史因此似乎有些無從下筆。房東的兒子在學校學的歷史書,都是泰國史、馬來史,或中國史,新加坡史則很少講。一般人在種族一欄中,多填華裔、馬來西亞裔或是印尼。有時候想新加坡這個移民國家,和早期的美國有很多類似之處。也許是美國的袖珍版。
四種語言在這個國家通行。似乎是為了顯示公平,新加坡電視機構英文和華文各有一個頻道,馬來文和印度泰米爾文則分享一個頻道,不停地向不同的公眾群傳播著各種信息。新聞亦大相徑庭。比如華文電視以中國的新聞為側重,馬來語則側重馬來西亞國內的新聞。諸如此類。因此普通的新加坡人都能講兩種以上的語言--英語和母語,能講四五種語言或方言亦是家常便飯。
不過,新加坡的語言卻不那麽好聽。英語的新加坡味讓外國人初來時根本聽不懂,加上一些怪怪的俚語詞,讓人簡直有點暈天霧水的,頗為難受。華語說出來亦是台灣味、港味和福建味的綜合體,聽起來極度滑稽。據說新加坡的華語廣播員多是從台灣或是大陸過來的,當地人能講得一口標準普通話的,簡直要眾里尋他千萬度。
剛到新加坡的時候,當地最熱鬧的新聞是菲佣案,接下來便是李光耀父子狀告《國際先驅論壇報》一篇文章得作者。菲佣案在國內已經看過許多報道,不過在新加坡看到的是幾個國會議員在電視中的辯論。執政黨斥罵反對黨藉助此事來贏得菲律賓政府的支持,撈取政治資本。關於李光耀上庭之事,不知國內怎樣報道,此間的傳媒報道頗為有趣。
起因是《國際先驅論壇報》有一篇文章是評述新加坡的,其中提到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當時在為新加坡第一副總理(後榮升為總理,這是後事,且不提),新加坡正在實行王朝統治。這一點激怒了李光耀,曾獲得劍橋大學法學士的李資政自然很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便告上法庭,此李光耀、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和李顯龍三人便輪番上庭取證,此事在當地鬧得沸沸揚揚。至於李氏父子的法庭輝煌事,更是饒味,但那是後話。
不過新加坡人每日行事匆匆,多是不在乎其他人事的,他們感謝李光耀,讓新加坡在四十年由一個雜草叢生的小島迅速發展成一個國際性大都市,卻對政府各種稅收的加重不滿。一位當地朋友說,兩年前他養一部車,每月的費用是三百多元,兩年後卻漲到兩千多元。新加坡的停車場沒有專人收費,有車之士必須從政府手中直接買停車卡,每停一處都需放一張停車付費卡在車上,很自覺。不過由此可見新加坡政府生財有道。
曾為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至今還保留著英國的遺風,汽車要靠左行駛便是一例。但是福建來的中國人後裔又在家中拜佛求神,房東家裡供著佛龕,一到晚上,紅燈鬼火的,很有些怪異。後來到過很多華人家中,發現很多人家如此。每逢初一或十五,他們還要上香,遠比國內對神的虔誠和膜拜隆重。
街上的觀音廟和教堂同街而設,一個香火濃重,一個聖歌裊裊,各行其道,常常在這個滿眼是華人的國家感到疑惑,不知身在何處。
--------文/胡曼荻 此文寫於旅居新加坡期間 (責任編輯:閆昱)
推薦閱讀:
※去新加坡留學要有什麼條件嗎?
※新加坡的醫院有哪些?
※八成新加坡人住經濟適用房
※新加坡(連載二之城市全攻略)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 (第十二集) 1994/11 新加坡 檔名:02-027-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