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松不會松,先看下盤功。太極拳下盤鬆柔如何練?
太極拳功夫講鬆柔
下盤的鬆柔如何求
太極是一個講究鬆柔、松沉的功夫。鬆柔是太極功夫中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徵,更是一個重要的門檻兒。從踏入太極門檻就要求做到鬆柔,即使到了高階的階段,鬆柔也依舊貫穿太極功夫,離開鬆柔,就談不上是真正的太極功夫。
鬆柔講究意念的放鬆和肢體關節的靈活,今天和大家講講關於下盤的鬆柔,教你如何讓下半身的肢體關節靈活鬆柔。
下盤的鬆柔,是從小腹、尾骨、胯、膝、腿至足,其中重點是胯部的鬆開,因為胯是腰腿之間的轉關處,髖關節松不開,下盤動作就不靈活,不協調。在習練中,對初習拳者來講應注意,上有提頂之意,下有尾閏垂直下墜之感,臀內收。
這裡說的松胯和圓襠是一致的。如果緊胯不圓襠,則使兩腿內側大筋至會陰呈。人』『字之形,則為夾角,這種狀態,說明是胯不開,襠不圓,行拳中必成下盤之死盤。
松胯開襠即襠部鬆開成圓形,沒有夾角之感,兩腿內側大筋不緊不僵,才能支持腰部中盤的左右旋轉、前進後退。所以松胯圓襠可使兩腿輕靈提落,有利身、步、手三法之變換。
對於腳下的松,則要注意腳趾的自然鬆開,腳掌的湧泉穴有微許上提之意(掌心虛地),可使身體在地面得以均勻分布。腳為人之根,而拳勁則起於根,腳的鬆開是一個踝、足、趾為一體的鬆開。
這裡的松是松中有挺,挺而不僵。這個松更多是指在隨勢起轉當中的虛勢轉換。凡虛勢轉換之中必有一虛一實,凡虛之下肢,踝是必松沉向下化之而動,而實之足踝則必然是足底生根。
綜上所述,我們講上、中、下三盤的鬆柔,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連,而是必須在意念指引下由內而外、由心而形、上下貫通、有機相聯、互為整體的鬆柔。這種鬆柔,是化緊求松,化僵求柔.並在鬆柔中不失拳的圓潤含蓄,不失連綿不斷,不失運轉輕靈:是勁不離拳,氣不離勁,更是鬆柔不離虛實:是整而化之,動而整之。
這種鬆柔歸根結底是化去後天之拙力,求其拳動得自然、放鬆和周身通暢.以顯太極拳之「內固精神,獨立守神:外示安逸.氣定神閑」之精髓。
任何局部的鬆柔都不離拳勢的整體相隨。凡局部之鬆柔皆為全身之鬆柔,是一松無有不松,一動無有不動。
此外,鬆柔不是散、不是亂、不是懈,而是鬆柔當中的舒展.是舒中有挺、有撐,是鬆柔之中有緊湊。它們是矛盾的統一體,是相輔相成,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剛柔相濟。
鬆柔要以心靜為安,以心正為仁,得心之定力。要把握陰陽,呼吸精氣,使上中下三盤鬆柔、松透,動作無所不到。要以小練大,從細求精,方可合於太極拳「鬆柔」之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