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一棵草的卑微走向精神高地的巔峰

——淺析演員孟黎詩集《靈魂的重量》的內心世界和悲憫情懷

作者︱彭流萍(高原紅)

導讀:孟黎,詩人,影視演員,現為詩書畫印研究會副會長、白天鵝詩人協會副主席、《白天鵝》詩刊雜誌社社長,影視作品有《大路朝東》《火線組妹》等;獲多種獎項,出版詩集《塵世之光》《一池蓮香》《靈魂的重量》。孟黎新詩集《靈魂的重量》於3月27日在北京成功舉辦分享會,隨後在文藝界產生較大反響。該書由香江出版社出版發行,當代著名書法家愛新覺羅·恆德老先生題寫書名,《人民文學》原常務副主編周明先生作序,詩集得到了著名詩人、評論家、原《詩歌報》主編喬延鳳;著名詩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陸健;著名詩人、評論家、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編審楊志學;著名詩人、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分社總監洪燭;著名詩人、中國詩歌萬里行秘書長祁人;著名詩評家、詩人、中詩網總編周占林和青年詩人、《中華風》雜誌執行主編王長征等多名作家的聯袂推薦。

影視演員、詩人孟黎近影

詩人孟黎把人世間一切苦難看作是生命中一種向善的過程,同時詩人本身也在平凡的生活中扮演極為普通的角色,她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小草。風雨飄搖的日子,大自然疊加的風雪,無力抗拒,像日常生活中的苦難,其中飽含了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的悲酸。然而,在這樣現實的環境中,孟黎更是從內心深處用詩歌賦予自己更加強大的動力,向他人弘揚、傳遞上善的樂觀精神。對此,詩人在抒發情感中讚美小草精神,同時也是藉助平凡的本真,謳歌生命的價值,實現靈魂升華。

低處賦予仰望更遼闊的天空

   大千世界,宇宙茫渺。任何生物都是渺小無力的,但生命所賦予其本質的意義卻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力量。孟黎常常奔波勞碌於全國各地,在追夢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名利和物質對她而言,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在平常生活中她更傾向于田園風光。圈內好友,人人皆知,孟黎心如止水,虔誠、善良、樸素,她把自己縮小,縮小再縮小,然後用詩歌的抒情方式表達對萬物的敬畏與感恩。她常常站在生活的低處,向上仰望天空,胸懷大野,詩意生活賦予了詩人孟黎更遼闊的胸懷。詩集《靈魂的重量》曾這樣寫道:「心靜如水/水中撈月/只不過浮雲一瓢/看那睡蓮/漂浮著青色的臉/甜美優雅的笑容/引來魚兒歡快的嘻戲聲/我想歌唱/心卻早已飛過滄海/……這是從喧囂中尋找靈魂歸宿的最佳方式。她把現實與夢幻從生命中完全剝離,用安然之心對待命運共同體所呈現的一切煩擾。在她的詩句中,有一種痛楚躍然紙上,詩心持續充滿了悲憫情懷!

正是有了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她以獨特的視角仰望人生,獲取精神的更大寬慰。

低處賦予生命更豐滿的空間

人生在世,不盡人意有十之八九。讀孟黎的詩集,從細微的事物中,可以發現恢宏的世界。比如從一棵草的尖葉,或從一根細如牛毛的髮絲中,能使讀者從詩句的美感中具體看見一個龐大的群體,而群體本身也包涵了詩人自己。從而,她的詩賦予了生命更加豐滿的空間。曾經有人說,孤獨是詩人的沃土。我不否認這一觀點。關鍵在於,站在低處去抒發世相,借世相抒發人間大愛的詩人,在面對時空的壓力,持續性地謳歌向善力量,傳遞鏗鏘有力的正能量,是值得關注的。如詩集中的句式:「我的靈魂/掉進貝加爾湖/掉進貝加爾湖藍色的湖水裡/飄逸的髮絲/像鄉愁四起的風信子/」,這是詩人對異鄉,對漂泊的深刻領悟,也是最完美的詮釋。

   由於孟黎是一名影視演員,常年流連奔波在外,鄉愁和回憶構成了她無限的愧疚和自責,如果說用詩歌語言來呈現的話,我想她的愁緒像條射線,永遠在延伸,延伸……而在詩人奔跑的道路上,她一直追在逐生命中的太陽,客觀上看,她永遠在低處,而太陽永遠——高高在上。

詩人的詩歌精神,必須凌駕於天空之上。所以,「低處」在孟黎的個人寫作上賦予了她更加神聖、堅定、遼遠、深邃和豐滿的精神世界。

低處賦予蒼涼更溫暖的色彩

  2017年10月,中國著名詩歌刊物《詩選刊》上半月刊刊載孟黎兩首詩歌——《一棵草》《愧疚》,她在詩歌中這樣抒情:「葉上的露珠/像她眼角/剛釀出的一滴淚/她站在原地/走了一生的彎路/搖啊搖/只是為了讓我的世界/更遼闊/她是一棵草/我時常把她養在奔波流連的目光里/飄動、彎腰、掙扎/她痛苦的哭聲/足以蓋住草原的寂靜/或刺破夢裡的氣球/但從沒刺傷/我的眼睛……」這是詩人寫給她母親的詩。孟黎坦言,寫下這些詩句的時候,淚情不自禁湧向筆端。因為,她覺得對母親、父親的虧欠實在太多太多,每當出差在外,夜不能寐的時候,孤獨親吻孤獨,空氣彷彿凝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掏空體內的憂思,用詩歌「自我療傷」。

   孟黎通過一棵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小草,向上拔到人間冷暖的高度,用高度濃縮的情感描述了母親、父親操勞的大半生。在我看來,這是用詩歌精神撫慰人間「疾苦」的初心,同時也向外界傳遞了親情勝於天,高於天的這麼一種神性的力量。

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溫暖——為靈魂著色!

低處賦予詩歌更可貴的精神

四季更迭,日月旋轉,黑白交替。關鍵,詩人孟黎能在黑暗的角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心燈。值得一提的是,由河北省作家協會主辦、詩選刊雜誌社出版的《詩選刊》(2018年3月上半月刊)再次選登孟黎組詩10首——《藍梅花》。同樣是寫植物,通過微小的事物,樸素、婉約的寫作風格,寬宏大度的表達了奔波勞碌的生活。在反映生活陰沉的一面,再次向讀者傳遞光明、希望和快樂。正如詩人顧城所說——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孟黎曾說:「我們這一生在不停地與風對壘,與命運抗掙,詩歌在我心裡永遠像一劑良藥,需要把它撒向那些忘記疼痛的傷口,而後用詩歌輕輕「包紮」,隱藏……」 我認為,這就是低處賦予詩歌更可貴的精神!

綜述,充分說明了孟黎對詩歌的把握程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定位標準。詩歌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靈魂的重量》誕生,對孟黎而言,標誌著一味最好的心藥聞世,她有一種深遠的幽香,記錄了她生命的足跡。《靈魂的重量》這本詩集面世後,在短短的時間裡得到了社會各界讀者的廣泛關注與回應。青年詩人、《中華風》雜誌主編王長征為該詩集擔任編輯,他給予這樣的評價——細膩、淡雅是女詩人一慣的天性。但是詩人往往在平凡中難以把握住平凡。孟黎在這一點做得恰到好處。她通過細緻入微的寫實風格,以高度集中的樸素精神著重描寫世態人情,而且從卑微中捕捉到了偉大平凡的事物,具像、寬厚的表達是她最大的特色。,

孟黎的文字一直給人感覺是:堅持追求陌生感,立意新穎,她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詩歌具影響力的特色當是:生如夏花般絢爛,故如秋葉之靜美。我認為《靈魂的重量》是一部浪漫,婉約的抒情詩集。她以新穎的立意,全面切入詩歌的內在,或謳歌,或抨擊,或感懷,或抒情。如今,在現實社會經濟發展中,物質文明進步疾速,多元文化已經從四面八方「揭桿而起」。詩人孟黎,難能可貴的在塵世中扮演多重角色,在詩歌中她同樣掙脫了傳統文化藝術中單個創作的禁錮,通過多層面、多視角、多樣化的抒情方式,站在低處向上抒發人間冷暖。從詩人的精神層面來說,她已由一棵低矮的小草,登上了精神世界的頂峰。

不言而喻,詩人孟黎已經在詩歌藝術上佔據了一定高度。

附當代著名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評語

(排名順序不分先後):

原《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周明:

孟黎的詩里關注大自然似乎要多一些,大概是她女性的細膩也多愁善感有之,也許是她喜歡自然界中每一道靚麗的風景。四季的變換,花開花落,草綠草枯以及風雨、冬雪、大海、河流都可以在她的詩句里尋找到那些遼闊,那些傷感、那些帶著思緒遠翔雲,那些美麗卻溢滿著心靈開放的花朵,一條河流,一場落雪,自然界一幅又一幅意向的畫面,讓詩人有一種沐浴陽光般的享受,或者帶著你走進那籠罩著美的風景里。於是,詩人就用心靈去觸摸那些自然帶給我們的美麗。《雪的寂寞》《冬日的色彩》《拾枚葉紅與秋相依》《移動的石頭》《輕拾月光》等詩,就是我們的目光掠過這些很美的標題,就會期待著那些優雅的詩句氤氳著心靈。

著名詩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陸健:

陌生的詩人,不停的步履,飛翔的想像。這是我對孟黎作品《靈魂的重量》的總體印象。這不是坐在書齋里苦思冥想能夠寫得出來的詩。

我們從寫作時間看,這些帶有某種「即興」性質的寫作,她的駐足點(地理概念的)是跳蕩的,也許在拍戲間隙,由於作者的敏感,見景生情,有所感悟,打通現實與記憶,匆匆記下句子、意象,由而洗鍊成詩。

從詩作的意象看,自然的物象,壯美或凄美,明媚妖嬈,最能迅速抵達作者柔軟、具有良好彈性的內心。風、雨、霧、日、月使山川靈動,花朵、樹木、小草被提純出明亮的思念,綿綿的憂傷。紫色的憂鬱,深摯的友情,沉潛的思索。作者的情感與思緒總能毫無顧忌的覆蓋上去,給人簡直是「撲上去」的感覺。兼之一些使人過目難忘的細節的點綴,使詩鮮活,熠熠生輝。這是孟黎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從作品表現出的審美趣味看,她喜歡把詩句往「寬」處寫,洶湧,多有鋪排,無韁之馬的想像力。詩集中有不少驚人的句子,誠然,這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

詩人有著寬廣的發展空間。我相信她會更執著,在下筆時更內斂而有節制,盡量減少重複的意象,在保持題材廣泛、音域「寬闊」的同時,不斷沉穩,向意象、題材中蘊含的「可能」的深度挖掘,出產洪鐘大呂般的作品。

著名詩人、評論家、原《詩歌報》主編:喬延鳳

孟黎是年輕的抒情女詩人,詩集中不乏優秀之作,她以女性特有的目光和體驗來寫,既有優秀傳統詩歌的蘊藉,又有現代詩的直擊、豐富,她詠唱雪、蓮、火燒雲……,皆含意蘊。她游弋於傳統和現代之間,明白散文表達與詩歌表達的區別,一些詩,迴環往複地詠唱,表達出自己的內心和真情;詩集名《靈魂的重量》準確、傳神。

著名詩人、評論家、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編審楊志學:

詩在生活中,也在人的心裡。孟黎的詩集《靈魂的重量》,讓人感受到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的撞擊。寄情賦比興,言志風雅頌。詩人的表達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領略了文字的磁性和光芒。比如,在寫給母親的詩文中,詩人通過一棵草的描寫,便還原了生命的全部,這體現了她獨特的個性和詩意感受能力。

著名詩人、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分社總監洪燭:

詩人孟黎,早已皈依佛門,心懷恩星,如上善若水。面對現實世界,她對塵世間的萬惡之源極具抵抗,因此她寫下了許多關於佛教色彩的詩句,其中不乏禪詩若干。如今,在人們價值觀多元化的情境下,孟黎始終堅守靈魂高地,用詩歌抒發世相,或擊、或批判現實,給社會傳遞一種向善的力量!

著名詩人、中國詩歌萬里行秘書長祁人:

詩人孟黎,通過具像的捕捉、通感寫實的手法,將人間煙火,疾苦和世相,抒發得淋盡致。這是當代詩人的責任與擔當,儘管詩集中有些瑕疵,但總體來看,瑕不掩玉。

著名詩評家、詩人、中詩網總編周占林:

《靈魂的重量》以樸實、多元、創新的寫作手法,給讀者展示出一個心胸向善女人的寬廣心境,同時抒發了對生命,對大好河山的熱愛與讚美。其中,大篇幅詩文表露出詩人對和平、對世界、對祖國和家庭以及社會發展進步的獨特見解,這是當代詩人胸懷使命的最佳表現。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人民網-生活-感動:世間沒有卑微的愛情
我們都在愛情里卑微著
于鳳至、毛福梅、朱安、盧慕貞.......她們的愛卑微又倔強
早安心語160714: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偉大的人,往往卑微如塵土,湮沒不名 | 獨走在中國的美國探險者

TAG:精神 | 卑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