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RAW格式(更新版)

朋友買了個相機有RAW這個儲存格式,偶不太會用!偶就收集了一些關於RAW方面的資料,大家一併學習。。。。。。

什麼是RAW格式文件?

其實RAW格式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少人對於這一格式,並不很了解。那麼和一般的JPEG格式的文件相比RAW格式的文件有什麼優點呢?

RAW是數碼相機原始數據的一種格式,相當於傳統相機的菲林底片。因此,它的色彩和層次的寬容度是相當廣闊的,RAW最大的好處是保存了最原始的CCD數據,把更多的自由放在用戶手裡。 記錄了最原始最真實的信息,不做修飾和更改,為後期製作留下了廣闊的可操作性。

而通常非RAW格式即使是最完整的TIF格式,也是經過了數碼相機自身處理的,這個處理實際上也是個軟體處理的過程,會有很明顯的生產商的興趣取向(或者說對圖像、色彩的理解),常說的索尼色彩艷麗、富士綠等就是對某種色彩特別處理的結果。

至於是RAW格式對後期有好處還是其它格式對後期有好處,這不是能夠一概而論的事,在ps高手眼裡,什麼格式可能不會有太大區別,只要原始的圖片精度夠基本上問題就不大了。所以這個我認為是要看個人能力及喜好的。

關於效率以及後期製作

另外,還一個就是關於效率的考慮,不只是新聞類,影樓等商業性行業也是很重視效率的,一天如果只需要處理幾張或者幾十張照片,用什麼格式都可以慢慢調,但是如果一天是處理上千張圖,那就很需要盡量由相機來完成大部分工作了。為什麼影樓特別喜歡用富士s2pro或者s3pro(甚至還有用sony717之類的),除了富士寬容度較高,主要還是富士出來的圖基本上不太需要大的調整。另外相機上設了那麼多模式,還有對比度等的調整,也是為了簡化後期的過程。

對於raw格式後期處理,我個人理解,既然是學習攝影,還是可以去學習的,而且我感覺一般程度上要比用ps調整簡單一些,容易掌握一些。最終出來的效果和直接用ps處理出來的效果實際上很大部分決定因素在於處理者對圖的理解及希望達到的效果。

有關RAW的問答 上

問:我開了CCD RAW後拍的照片在電腦怎樣才能顯示啊,要用什麼軟體看?

答:建議PS CS。一般單反數碼或數碼機都會帶有編輯RAW文件的軟體,如尼康D70的Nikon Capture Editor軟體,SONY F828也帶有這樣的軟體。

問:用RAW或TIFF存儲又大又慢,雖然色彩細節都更好,但用不起啊。

答:RAW和TIFF是兩種完全不同格式的儲存方式,如果使用TIFF格式真是存儲又大又慢!倒不如用JPG,又快又爽!JPG或TIFF就有如擴印後的相片,想調整已經有所限制。當然,現在的數碼相片在電腦中也可以調整,但已受到原有相機內的處理器把色彩和層次控制調整過,某些細節或應有的色彩都已經改變了。RAW有如菲林底片,還可以在擴印機內調整後再沖印出來,調整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編輯了。

問:聽說D70的RAW格式,相機本身已經處理過相片,所以出來的相片,已經有所損失! 不知此是否真的?

答:無論是什麼數碼相機,RAW只會記錄光圈、快門、焦距、ISO等數據;而不會記錄附加設置,例如增加或減少色調飽和度、銳利度、對比度等。

有關RAW的問答 下

問:我的CANON EOS-20D 終於可以拍黑白片了! 很是喜歡! 不過問題也出現了! 為了更高的細節和寬容度, 當我使用*.CR2文件(新的RAW文件)格式照的片子! 在電腦上看竟然是彩色的!! 請教高手這是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答:由於CCD或CMOS都屬於彩色感光體,就有如用彩色菲林想拍黑白片。

問:沖印店支不支持RAW格式呢?我的佳能RAW格式放在電腦卻轉變成TIFF格式。為什麼?

答:可使用讀卡器把卡內帶有*.CRW和*.THM的文件拷貝出來,再用軟體釋放!

問:我用富士S7000拍的RAW格式的相片為什麼PS CS打不開,請高手指點?

答:可能你的CS中的RAW是舊版本。

--------------------------------------------------------------------RAW文件即CCD(或CMOS,本文以CCD為例)原始數據文件。傳統化學攝影中,膠片在相機中曝光形成潛影,經沖洗處理後即是肉眼可見的圖像,而數碼相機曝光後,CCD所記錄的是一組電信號,是每個感光單元積聚電荷的多少,是以一組8位或10位的二進位數據記錄的數據,只反映照射到感光單元上光線的強度,本身並不包含色彩等直觀的圖像信息,RAW文件就是按一定順序把每個感光單元的數據記錄下來,因此,嚴格地說RAW文件並不是圖像文件,而是一個數據包,因為它是和CCD硬體密切相關的,不知道CCD的物理參數(感光單元行列排布、濾色鏡排列等),就無法將它轉換成圖像,所以不存在一個通用的程序來打開它,需要用專門的圖像轉換工具將它轉換為通用格式的圖像文件。

有些相機附帶專門處理的軟體。

我們就用photoshop吧!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插件只能在為Photoshop CS2上使用,就是ps cs2也要下載一個專門的插件才可以處理raw格式的文件。

-------------------------------------------------------------------為什麼要拍raw?

數碼相機拍攝raw格式的數字影像文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細節,方便後期的處理,同時細節對觀賞有豐富的吸引力

另一個,拍攝raw格式的文件等於讓自己掌握全局,從拍攝到後期,一切由自己,由相機預處理成jpg或者tiff格式後再來做後期,會發現調整餘地少而且相機的預處理其實只適合特定的場合

拍攝raw讓色彩調整更方便,白平衡不準確的圖片看起來很怪異,raw讓你很方便地調整到正確的白平衡從而有最好的色彩

這就是主要的好處

要付出什麼代價呢?那就是時間和精力,raw讓出一張片的時間大大延長了,在調整中得到的樂趣讓自己忘記了時間

在大多數時候,這是值得的 ^___________^

-----------------------------------------------------------------raw格式相當於數碼底片,ccd感光的原始數據數據,對於3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一個raw文件保存了300萬個點的感光數據。嚴格來說,一個raw文件還不是一張照片,因為還必須提供相應的參數,比如色溫(白平衡),銳度,對比度,經過相機內的軟體處理,才能成為一張照片。一般來說,一個raw文件包含以下信息,ccd的感光數據,拍攝時相機設置的參數。   2.在pc上對raw文件的處理和對tif的處理有什麼不同在pc對raw文件進行處理,實際上是相機的軟體在pc上的實現,把raw文件轉換成照片的過程,當然象上面所說的,raw文件裡面保存了拍攝參數,白平衡,銳度,對比度等,這些參數在處理時可以被改變。這就清楚了,在pc上對raw文件操作是把raw文件轉換成照片的過程,可調整的參數一般也就是拍攝照片時在相機里可以調整的參數。而用photoshop處理tif文件是對已經有的照片進行處理。

  3.raw文件大小如何計算,為什麼raw比tif小

  傳統CCD每個像素只能感光一種顏色,根據感光的強度不同轉換成不同的數字,不同的ccd這一數字範圍是不同的,早期的8bit,到現在的10bit,12bit。8bit就是一個點感光從最暗到最亮分為256個層次,10bit就是1024個層次,以此類推。假設300萬像素每個像素包含10bit的數字信息,那麼它的未壓縮的raw文件大小

  3,000,000 * 10bit = 30,000,000 bit = 3,750,000byte = 3662.1K = 3.58M

  一般相機還會對raw文件進行壓縮,是類似zip的無損壓縮演算法,文件還會更小一些。

  Tif是包含真彩色圖片文件,所謂真彩色指每個點都包含24bit彩色信息,其中紅(R),綠(G),藍(B)各8bit,這樣一個不壓縮的300萬像素tif文件的大小是

  3,000,000 * 24bit = 9,000,000byte = 3662.1K = 8.58M

------------------------------------------------------------------比JPG強在哪裡?詳細解讀RAW格式相信大家對JPG格式一定非常熟悉,因為每天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精美的圖片大多是以這種格式出現的。JPG格式被絕大多數的業餘玩家所採用,而RAW格式只被少數的專業玩家所採用。所以在介紹RAW之前很有必要先來說明JPG格式佔據主導地位的原因。

JPG與RAW格式的特點JPG格式的特點JPG文件的優點是體積小巧,並且兼容性好,因為大部分的程序都能讀取這種文件,這是因為JPG格式不僅是一個工業標準格式,而且更是web的標準文件格式。JPG文件如此擁有如此便利的條件,難怪得到了業餘玩家的推崇。不過另一方面,JPG之所以很小的原因是:當文件在創建的時候會有一些數據被遺失,即通過「有損」的壓縮方式來建立文件,這就是其文件小的原因所在了。如果數碼相機採用了JPG作為照片存儲的格式雖然可以節省寶貴空間,但不利的一面也必須看清:凡是可以在相機中調整的諸如色溫、色彩平衡、圖像銳度等經過相機的處理後都記錄在文件內,後期調整隻能通過photoshop處理來進行,但是經過調整的圖像質量將會有所損失。

什麼是RAW格式RAW文件是每個相機製造商的一種專有格式,有時也是每款不同型號相機的專有格式,這些文件是無損失壓縮的。當數碼相機進行曝光時,CCD(或是CMOS)會以電平的高低來記錄每個像素點的光量,然後數碼相機再將這些電信號轉化成為相應的數字信號,一般被記錄為12位或14位的數據。如果相機記錄了12位或14位的數據,那就意味著每個像素點有4096(2的12次方)或16384(2的14次方)種不同的亮度級別。(目前還沒有一種圖像晶元可以記錄真正的16位數據)如果你選擇了RAW作為文件的存儲格式,那麼後期可以通過RAW轉換工具保存成16位的TIFF或PSD格式進行輸出。而數碼相機所記錄的12或14位數據也可以擴展到全部16位空間。但如果你選擇了JPG格式來存儲文件的話,相機中的軟體會將其轉化為8位模式,也就是說只能記錄僅僅256種亮度級別而已。

兩種格式保存文件的不同之處RAW格式假如你是以RAW格式來保存文件,相機便會創建一個包含銳度、對比度、飽和度、色溫、白平衡等信息的頁眉文件,但是圖像並不會被這些設置而改變,它們只不過是在RAW文件上加以標記。隨後RAW文件將同這些有關設置以及其他的技術信息一同保存至存儲卡中。有些相機壓縮了這些文件,而有些沒有。而只要這些壓縮是「無損」的,將不會對圖像質量帶來任何影響,但是有些公司(尼康和柯達)卻明確表示採用一種輕微損失的演算法來保存RAW文件。

JPG格式假如你選擇了JPG格式來存儲文件,那結果將會怎樣呢?·成像晶元是線性裝置。這意味著當一個像素點的採光量是另一個的兩倍時,也將會產生2倍的電壓。曝光中止時,亮度值是以其對數來呈現的,這就是說一個未修正的照片會看起來比較暗,因此需要通過色調曲線來調整正確。·數碼照片如果不經銳化則會看起來比較平、對比度低,因此會顯得不清晰。人們希望在脫離相機的JPG文件看以來也很好,因此相機會對JPG文件進行USM(Unsharp Masking)處理。USM會找到亮暗區域之間的邊緣並提高對比度,這樣做會在這些邊緣的附近產生光暈現象,如果銳化度設置太高的話,這些光暈將會在輸出時變得非常明顯,但如果他們太低則又達不到銳化的效果。·對比度可以在相機上設定。·色彩飽和度同樣可以在相機上調節,通常有二到三個層次。·相機將文件從12位或14位模式轉化成8位模式,換句話說就是將每個像素的4096到16384個亮度層次驟減到256個。·JPG被定義做一種有損壓縮格式,儘管文件非常小,但也影響了圖像質量。一個RAW文件本質上是成像晶元所記錄的並且連同一些附加信息的數據;一個JPG文件已經存在一些相機的線性變換、矩陣變換、白平衡、對比度、飽和度等應用,隨後又有一些潛在的破壞性壓縮被應用。

兩種格式各有優點JPG格式的優點·文件比較小巧,採用這種格式可以在存儲卡中容納更多的照片·圖像質量滿足大多數應用,比如家庭攝影、新聞攝影等。·小的文件便於傳輸和在網上發表。這對攝影記者比較重要。·許多玩家並沒有時間和愛好去做後期處理。·大多數數碼相機在以RAW格式記錄圖片時,不能很快速地完成拍照,一些瞬間的鏡頭很難抓住。而低檔的相機中根本無法記錄RAW格式。

RAW格式的優點·RAW文件幾乎是未經過處理而直接從CCD或CMOS上得到的信息,通過後期處理,攝影師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華。·RAW文件並沒有白平衡設置,但是真實的數據也沒有被改變,就是說作者可以任意的調整色溫和白平衡,並且是不會有圖像質量損失的。·顏色線性化和濾波器行列變換在具有微處理器的電腦上處理得更加迅速,這允許應用一些相機上所不允許採用的、較為複雜的運演算法則。·雖然RAW文件附有飽和度、對比度等標記信息,但是其真實的圖像數據並沒有改變。用戶可以自由地對某一張圖片進行個性化的調整,而不必基於一、兩種預先設定好的模式。·也許RAW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將其轉化為16位的圖像。也就是有65536個層次可以被調整,這對於JPG文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當編輯一個圖像的時候,特別是當你需要對陰影區或高光區進行重要調整的時候,這一點非常重要。  

RAW轉換器要知道RAW文件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須轉化為其他格式,並且每家公司為RAW設計的編碼都是不同的,他們有時甚至會修改自己的RAW格式。各公司也會相應地推出自己的解碼軟體,這些軟體如果是隨相機附帶便是免費的,其他情況下則是要收費的。坦白地說,這類免費軟體,例如佳能的RAW處理軟體,其用戶界面設計得不是太友好,處理速度也非常慢,有時還會限制一些功能。但第三方軟體則會好得多,例如在Adobe Photoshop中使用RAW的插件。用JPG還是RAW?

其實我們可以認為所有的數碼相機都使用了RAW模式,但是當我們選擇了JPG作為存儲格式之後,就把圖像提交給了相機中內置的RAW轉換程序。如果我們允許以RAW作為存儲格式,那就意味著可以在一個複雜的平台上對照片做更好的調整,即使修改不佳,也可以在將來重新調整。換句話說,二者的選擇就是:你決定現在就在相機內做RAW的轉換,還是以後在計算機上做?

在生成JPG文件之前必須決定一些重要的方面,即白平衡、對比度、飽和度等,而RAW的好處在於,這些都不必在當時深思熟慮,而有充分的時間來思考。

對於一些攝影師而言(體育、新聞),使用的便利與速度才是最好的,而其他人並不一定如此。當然如果你想要最好的畫質,RAW便是不二之選。一些相機同時保存JPG格式和RAW格式,對於攝影師而言,這是再好不過的了,然而這也不得不佔用額外的存儲空間。

一些人並不喜歡RAW格式,因為這種格式的文件實在太大了,他們需要更多的空間。RAW文件確實需要更大容量和價格更便宜的存儲器,同時也需要優秀的解碼和編輯軟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RAW的明天會很美好。

文章轉載: DV中國-------------------------------------------------------------------------

RAW文件只是灰度文件而已!

因此任何一個RAW Converter(如Photoshop的Camera RAW Plugin,Bibble、Phrase One C1 Pro、RawShooter essentials 2005,各廠商自帶的Raw轉換軟體等)的作用就是將這些像素所記錄的亮度信息轉換成為肉眼所能看見的顏色信息,至於不同的製造商是如何排列感測器矩陣上的RGB或CMY的問題,我們不需要去關心,只要所使用的軟體能夠支持你的數碼相機,就說明他已經了解這個問題,知道該怎麼去詮釋和處理每個像素上的亮度值。 由於現在的CCD/CMOS與Foveon X3的原理不一樣,所以對於CCD/CMOS而言,要獲得一個像素上的顏色值,必須從鄰近的像素中獲取信息來進行一種叫做「反馬賽克」的運算(Foveon X3可不需要這樣),從而得到該位置的顏色值。當然,除此之外,RAW Converter所控制的事情還有下面的這些,而這些也是我們在操作Raw的時候一定得知道的原理。

●白平衡——我們的眼睛能夠自動的適應不同的環境光線,把最亮的地方解釋成白色,其他的顏色依序地去解釋。可是感測器卻沒有人眼的這種功能,它必須知道到底多亮才是白色,因此我們需要設定白平衡來告訴它。在使用Raw拍攝的時候,感測器紀錄的只是每個像素的亮度值,白平衡是作為元數據(metadata)記錄的,用以在後期RAW Converter轉換的時候用的。也就相當於一個起點,也可以理解成在轉換函數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參數,少了它,其它的顏色就沒辦法解釋。之前小革命好像有篇文章關於拍攝時白平衡不管設置與否,都可以在後期還原的問題。我的看法是在理論上是絕對肯定的,為什麼說是在「理論上」?從上面的論述就可以知道,白平衡的設置只是在後期轉換時才參與。所以即使拍攝時沒有設置正確的白平衡,只要在後期轉換時能夠輸入當時場景的正確的色溫值的話,絕對是可以還原出原來的色彩的。可問題就是,有多少人能夠在轉換時準確的記起當時的色溫值。除非在圖片中有一處純白色的參照物,用白平衡吸管吸取該處的顏色就可以正確設置了。這裡其實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值得去嘗試的技巧:拍攝照片時,在構圖裡放置一個白色物(如白紙,但注意要在不影響構圖的地方,也不能太大面積影響曝光讀數,並且要讓其充分受到現場光線的照射),把它也拍進去。後期轉換時候用白平衡吸管吸取這個白色物就可以了,然後把白色物這部分裁掉。 可是,對於拍JPG的話,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拍攝後,就由相機在內部處理轉換成JPG,也就是說它必須要用到色溫值進行運算。如果這之前沒有設定好白平衡的話,那肯定是要偏色的。

●色彩演繹——假如你問一千個人哪種顏色是紅色,可能你會得到一千種不同的紅色。同樣的道理,對於CCD/CMOS而言,它不知道究竟什麼才算是紅色、藍色、綠色。因此,我們在轉換RAW文件時,必須指定紅色、藍色、綠色的定義,也即色彩空間(Color space),不同的數碼相機本身就內置了不同的Color space,如sRGB,AdobeRGB等。對於這點,我的理解是,拍攝RAW格式的話,相機裡面設置sRGB或者是Adobe RGB都是廢的,因為是在轉換時才將RGB的定義(即目標Color Space,轉換後的文件的Color Space)告訴RAW Converter,因此在轉換RAW文件時都會有一個Color space的選項,是你必須指定這個目標Color Space的。所以,如果我們是拍攝RAW格式的話,不要再問到底要設置成sRGB或者是AdobeRGB了,喜歡的話,甚至可以轉成ProPhoto RGB也可以!拍JPG的話恐怕對圖像質量的追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就用sRGB算了。

●Gamma 校正——首先你應該先知道什麼是Gamma,相關的資料可以自己上網搜索一下。數碼RAW格式的拍攝是採用線性的gamma (即gamma 1.0),可是人的眼睛對光的感應曲線卻是一「非線性」的曲線。所以RAW Converter會在轉換時都會應用一條Gamma曲線到Raw數據上(簡單的理解,就是相當於對原始數據進行一個f(x)的變換,並且注意,f(x)並不是一次的線性函數),來產生更加接近人眼感應的色調。

●降噪、抗鋸齒和銳化——當圖像細節剛好落在CCD矩陣中的單位像素上,或者假設落在了一個R-感光像素和B-感光像素上時,問題就出現了。該細節處的真正的顏色光靠「反馬賽克」運算是很難準確地還原出來,也就是說細節會有所丟失。因此,大部分的RAW Converter都會在轉換的時候進行一系列諸如邊緣檢測、抗鋸齒、降噪以及銳化等操作。而由於不同軟體所採用的演算法未必相同,因此使用不同的RAW Converter出來的片的細節也不一樣的原因就在於此。  

哎,打了那麼多的字,真的好累了。其實關於Raw要說的還有太多太多,我在做筆記的時候是直接把原文(英文,全書254頁,關於Raw的內容就100多頁)摘錄下來的,所以在寫這篇文章時一邊看著英文一邊思考來寫的,甚是痛苦。雖然,如果能夠明白Raw相機內部的工作原理的話,以前的所有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但也許對大多數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來說,關鍵是要知道怎麼用好(轉換好)Raw,所以原理的東西不再多講(涉及較多的數學原理)。假如以後有精力的話再寫一篇:[老狐教程]之《玩轉RAW格式》——軟體篇,專門介紹Camera Raw 2.4。最後,把大家必須知道的關鍵性的東西列出來(以Camera Raw 2.4 for Photoshop CS Plugin 為例):

1、任何的操作,能夠用Camera Raw進行的,都不要留到轉換後到PS中去操作。這裡的原因我只簡單地說:轉換前和轉換後的操作有根本性的區別,轉換前的各種操作,實際上是在定義一系列的參數(如色彩空間、銳化值、白平衡、對比度、降噪等),然後交給轉換函數(其實就是Dcraw,一個開源軟體,Dave Coffin。他有多厲害,看看下面這些RAW Converter軟體,都是基於Dcraw:Adobe Photoshop、Bibble、BreezeBrowser、Conceiva Lightbox、 cPicture、dcRAW-X、Directory Opus Plugin、dpMagicGraphicConverter by Thorsten Lemke、IrfanView、IRIS image processor for astronomers、Lightbox、 Photo Companion、Photo Jockey、PhotoReviewer、PolyView、PowerShovel-II、 RawDrop、RawView、SharpRaw by Duane DeSieno、SilverFast DCPro、ViewIt、 Viewer n5、VueScan)進行運算,生成目標像素的顏色信息。相當於一個f(x),f(色彩空間的定義,銳化值,白平衡,對比度降噪)= 目標像素的顏色,只要這個顏色值不超出目標色彩空間的色域,它就是有效的顏色信息。但如果是轉換到較小的色域中,是會出現部分顏色被裁掉(即目標像素的顏色超出了色彩空間(如把一副包含顏色信息相當豐富的圖像轉換到sRGB的Color space時)。可是在圖像已經轉換(顯影)後,再到PS中操作的話,如Level、Curve,Hue/Saturation等,都是基於目前已有的像素顏色值進行操作,而且是非線性的操作,必然會造成不可逆的信息損失。舉個例,一個非線性的轉換f(x)=x^2(x的平方),x=3或x=-3,得到的結果都是9,必然有顏色信息被壓縮。又如,Camera Raw 2.4中所提供的Exposure、Shadows所提供的作用相當於PS中Level裡面的White Point和Black Point,那麼假設我們把亮度值為245的點設為白點(255),在Level中的結果是從245到255兩度的點全部變成白色,這好像問題不大。可是最致命的就是,原來從0到245之間的點都被拉伸成0到255,那中間沒有的顏色信息從何而來?那些就是「捏造」出來的顏色,採用插值的演算法算出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應用完Level後再看一下直方圖會看到中間有很多不連續的斷線(這裡我不上圖說明了,如果對PS的Level相當熟悉的話,應該能理解)。可是,如果在Camera Raw中設定Exposure有什麼不一樣呢?在Camera Raw中實際上只是給定了一個參數值,讓函數去把所有的像素重新計算,因此得到的是有效的像素顏色信息。 2、關於銳化的問題,是用軟體(Camera Raw 2.4)自帶的銳化功能好還是PS中的Unsharp Mask好?答案絕對是軟體(Camera Raw 2.4)自帶的銳化功能。……在圖像中,邊緣是由灰度級和相鄰域點不同的像素點構成的。因而,若想強化邊緣,就應該突出相鄰點間的灰度級的變化……(《Delphi 數字圖像處理高級應用》劉駿),也就是說,銳化的演算法,一般是通過對灰度值進行運算的。那麼,不用解釋,你也知道PS中的是對以轉換後的像素值(已有的像素基礎上)進行操作。軟體自帶的銳化功能由有何不同呢? 先說銳化過程:像素灰度化-->邊緣檢測-->灰度強化-->還原出R、G、B分量 而像素灰度化的幾種方法: 1)求出每一個像素點的R、G、B的平均值,然後把這個平均值賦給該像素點的R、G、B三個分量 2)求出每一個像素點的R、G、B三個分量的最大值,然後把這個最大值賦給該像素點的R、G、B三個分量 3)根據YUV的顏色空間,Y分量的物理含義就是量度,它包含了灰度圖的所有信息。而Y=0.299R+0.578G+0.114B 上面幾種方法,不管RAW Converter採用的是哪一種(甚至是其它的),從灰度的raw數據直接進行邊緣檢測,與現將轉換後的像素的R、G、B變成灰度在檢測,你認為那種效果好呢? B R U C E F R A S E R在書中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留下餘地到PS中Unsharp Mask(認為Camera Raw 2.4的選項少,只有Sharpness一個。而Unsharp Mask有Amount、Radius、Threshold,餘地較大)。就這一問題,我做過多次嘗試,從一副飽含細節圖像,經過Camera Raw 2.4銳化後所看到的細節,用Unsharp Mask不管Amount、Radius、Threshold怎麼調都出不來那種效果,要麼就銳化過渡(有些細節就是看不到)。 在這裡也教一個Photoshop做銳化的Trick:把圖像轉成Lab模式,在對L通道進行Unsharp Mask,再轉回RGB模式,效果比直接對圖像進行Unsharp Mask好。 3、如果只要800X600的片上網交流,把2240 X 1680(甚至更大)的圖片Resize到800X600,原圖是否需要先銳化呢?縮小以後不是什麼都一樣嗎?錯!實踐證明,先用RAW Converter銳化後再Resize,能看到的細節還是能看到。不做銳化的話是絕對看得出區別的!信不信由你! 4、拿到外面出片的話選Adobe RGB(在RAW Converter里,不是相機里!),上網交流的話選sRGB,不要先選了Adobe RGB進行轉換後,去到PS裡面再轉成sRGB!但如果希望轉換後作進一步處理,如加框或加簽名等,就先選了Adobe RGB進行轉換去到PS裡面再轉成sRGB。 5、Depth和第4點一樣。拿到外面出片的話選16 bits/channel,上網交流的話選8 bits/channel,不要先選了16 bits/channel進行轉換後,去到PS裡面再轉成8 bits/channel!但如果希望轉換後作進一步處理,如加框或加簽名等,就先選了16 bits/channel進行轉換去到PS裡面再轉成8 bits/channel(但如果你想用一大堆的濾鏡對圖片進行操作的話,還是直接用8 bits/channel吧,因為PS中很多濾鏡在16 bits/channel下不能用)。 6、如果打算出小圖上網交流,在Camera Raw 2.4中的Size儘可能選最小的直接出(對於正方形的CCD/CMOS像素),不要出原大在PS中Resize縮小!對於Fuji SuperCCD(六角形的)則相反,盡量出大的在PS中Resize縮小。(B R U C E F R A S E R說的) 7、Camera Raw 2.4中的Exposure寧減勿加,減的話能恢復更多高光區細節,加得太大的話很容易在陰影區產生噪點。 8、Camera Raw 2.4中的Brightness相當於PS Level中的midtone——中灰度;Contrast相當於Curve;Saturation有點類似於Hue/Saturation。其中各項的調整所產生的結果如下圖:

9、一定要學會看Raw的直方圖,不管哪一項的調整,注意不要有顏色的溢出(被Clip掉)就行了。 10、Camera Raw 2.4中的Luminance Smoothing對去處大片色塊中出現的噪點相當有效,如藍色天空中的噪點。同樣的噪點,用PS去處的方法是把圖像轉成Lab模式,在對L通道進行模糊,再轉回RGB模式。但效果不如Luminance Smoothing好。

11、Camera Raw 2.4中的Color Noise Reduction,這個不用說了吧,去處暗部的噪點。 12、Chromatic Abberation R/C、Chromatic Abberation B/Y是用來去處紫邊的 13、Vignetting Amount是用來調整暗角的.< p="">


推薦閱讀:

唱響新版肝臟三部曲
占星論子女更新版
2018年,生肖蛇的全年運勢詳解(最新版)
2017年春節新年祝福語大全(最新版)
9月15日起可申請新版電子港澳通行證·每日商報

TAG:新版 | 格式 | 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