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給別人治大病之「一氣有周流」
我們前面已經講了不少各經絡的要穴,大家可以根據這個一氣周流原則來運用,但要注意一下,這個運用並非是說要逐個按揉各經絡的要穴,道家講人身無處不丹田,其實在一條單個的經絡里已經有中有升有降了,大家解決問題的時候可能只按揉這些就能解決問題,下面我們重點介紹一下中軸經絡里的升降,中軸經絡非常重要,必須掌握。膽經的敲打法,我們介紹過,這裡介紹一下膽經的中升降妙用。主要介紹膽經的三個穴位:一個是「日月穴」,此穴是膽經募穴,就是說膽經的氣血都在這募集,你按揉這個穴就容易把膽經調動起來,還有一個穴叫「京門穴」,此穴是膽經上的補腎大穴,因為它是腎的募穴!此穴真可謂是身在膽營心在腎啊!第三個穴位叫「天沖穴」,這個穴可以調身調心!你看看你看看,一個膽經其實就把升啊降啊中軸啊都包含進去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膽經的妙用!黃帝內經里講的「凡十一藏皆取於膽」不是鬧著玩的。脾經的敲打法,我們也介紹過,一般來說,調臟之前調調腑,這樣會比較容易把氣血調動起來,比如脾胃,咱們先調動胃,胃部的穴位,抓住一個就行,它就是足三里穴,先按揉這個,然後按揉脾經的原穴「太白穴」,這個原穴就是激發脾經的根本動力的,按揉了這兩個就基本把脾胃給激活了,激活了之後讓它再活一活,那就按揉「公孫穴」,一按揉這個,全身的氣血就動了,「公孫」就是脾經的勞模,調動氣血一流。按揉了這三個穴位,那一氣周流中的中軸我們就調動起來了,下面就可以開始升降了,如何升降,按揉脾經的「三陰交」即可,三陰交穴位雖是脾經穴位,但它是肝脾腎三經的交點,按揉這個穴位,那三個經絡都調了,這三經里有肝有腎,那升降就全有了。那麼給人治病呢,你先把膽經和脾胃兩經給研究通了,因為這兩個是中軸,是普通健康里決定性的東西,想熟練的給別人按揉治病,先得天天拿自己按揉,這樣才能把治病的功給練出來。那有人問了,根據上面的,別人出了狀況,我還是不知道給人家咋治,不要急,我下面要給出你遇到各種不同情況你先該怎麼弄,下面這些東東先要死記住,以後再慢慢理解。凡是上火的 先按揉「丘墟穴」+「商丘穴」(上火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炎)凡是痛癢的 先按揉「肩井穴」+「中渚穴」+「青靈穴」(光痛的話,可以運用前面教過的拍打法,可以按揉前兩個穴位,如果還有痒痒,就要加上青靈穴)凡是腫脹的 先按揉「復溜穴」+手三里+「陽池穴」凡是昏迷的 先按揉「人中穴」凡是氣壞的 先按揉「太沖穴」+「天池穴」(氣壞就是生氣氣的很厲害,其實生氣都可以用這個)凡是急症的 先按揉「陰郄穴」+「郄門穴」(急症就是突髮狀況)凡是抽筋的 先按揉「申脈穴」+「後溪穴」+「期門穴」凡是止血的 先按揉「大敦穴」+「隱白穴」凡是嘔吐的 急性就按揉「內關穴」 慢性就按揉「中脘穴+天樞穴」凡是驅邪的 先按揉「尺澤穴」+「復溜穴」(邪是說邪氣,比如風啊寒啊暑啊濕啊都屬邪氣)凡是大號的 先按揉「合谷穴」+「內關穴」(大號就是大便問題)凡是小號的 先按揉「漏谷穴」+「復溜穴」(小號就是小便問題)凡是頭有事 先按揉「頭維穴」+ 「湧泉穴」凡是腿腳事 先按揉「太溪穴」+ 「湧泉穴」凡是脊腰事 先按揉 「後溪穴」+「長強穴」(所謂脊就是指整個脊椎包括腰包括坐骨神經,其實就是除了頭除了腿腳的中間那段了)凡是眼睛事 先按揉「四白穴」 +「摩搓膝蓋」凡是噩夢的 先按揉「厲兌穴」凡是失眠的 先按揉「少海穴」+「合谷穴」凡是精神的 先按揉「太沖穴」+「靈道穴」 (情緒問題精神問題都可以按揉這兩個)凡是茶飯的 先按揉「足三里」+「承漿穴」+「太白穴」 (茶飯就是吃飯問題比如消化不好脾虛啦等等之類的)凡是腎虛的 先按揉「太溪穴」+「復溜穴」凡是美容的 先按揉「內關穴」+"湧泉穴」+「天容穴」(天容穴要把手搓熱了去摩搓這個穴位那一塊,摩搓熱乎了讓熱再持續兩三分鐘即可)上面這些記住了,一般的具體狀況就可以知道如何應對了,應對了之後如何做,轉中軸啊,去收拾膽經脾經胃經去,要點我們上面介紹過了。昨天講了六經要點,大家發現了沒有,六經的中間就是膽經和脾經,昨天講的是六經的兩邊,今天雖然說的是一氣周流的中軸,但這個中軸同時也是六經的中,六經兩端和中間都抓准了,那治病還不好治啊,當然好治,六經治病和一氣周流結合明天再具體說,今天講了個中軸,明天講升降之道,升降之道講完了,六經治病和一起周流就完全融合了,但升降之前,大家要把這個中軸好好理解了。這個中軸其實就是五行里的土,脾胃屬土,肝心屬於木火,肺腎屬於金水,一氣周流講的就是五行的升降,講的是土為中軸,木火為升,金水為降,雖然這是個後天五行,但普通人依照這個來治病來達到健康是絕對夠用了。下面附上黃元御先生的一氣周流原文,建議大家好好誦讀好好理解: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分焉。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四象輪旋,一年而周。陽升於歲半之前,陰降於歲半之後。陽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陰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春生夏長,木火之氣也,故春溫而夏熱,秋收冬藏。金水之氣也,故秋涼而冬寒。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推薦閱讀:
※發給天堂的微博
※「獨生子女」的困境
※大病之前的先兆
※一家人有這3個生肖,大災大病不進門,三代能富貴!
※打破1400年的傳統,只因一炮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