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鏡 · 古代官吏的讀書風氣

如果說「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那麼,「一個國家的興衰史也就是一個國家國民的讀書史」。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得以延續,得以不間斷地記載下來,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那些讀過書的歷代官員們。

中國古代官吏普遍好讀書,這是一個悠久的良性傳統。

古代以科舉取士,歷朝的官吏,大多是自幼入學,從啟蒙的「三、百、千」開讀,到讀「經、史、子、集」,就確立了他們讀書的一生。他們大多出身在比較殷實的家庭,或官宦之家,或書香門第,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價值理念,目的是經過若干年嚴格的訓練和伏案閱讀的習成,在入仕時方能知曉為人處世之理和感悟治亂興衰之道。同時,為官者通過讀書也提升了自我的品格,高遠者更會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此所謂「人有三寶精氣神,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許多官員本身也即是文人。古代官員的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為官一生,讀書一生,「致仕」(退休)時,一般還要「刻部(詩、文)稿」,給後世留下一點雪泥鴻爪。

古代官員的選拔,依靠的是科舉入仕制度,即所謂「學而優則仕」,沒有若干年寒窗下讀書經歷的人、沒有對儒家學問有一定造詣的人,是不可能通過嚴格的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這樣一來,習慣使然,但凡有一點讀書的天賦,後天又長期熏染於人文知識的氣氛之中,也就養成了他們閱讀的習慣,入仕以後也往往離不開書冊。在官場,天下太平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學術的朝代,考量官員的標準,不僅要看其政績,也要看其文化修養的高下,很難想像一個有較好政績的官員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在官場的圈子中,出身、門第、談吐、書法、詞章、風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評價的標準。於是,風氣所向,讀書以及文風的講究,自是水到渠成。而歷朝執政理念的儒家學說,也是強調包括讀書等官員的個人修養的,這與其說是治理天下的理念,倒不如說是中國文化內核。對學會做人的道德倫理要求,古代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以讀書的效果作為讀書人的人格標準的,不讀書無以養成符合朝廷對官員素質要求的條件。

中國古代社會,歷朝歷代,把「唯才是舉」、「唯學是舉」,作為選拔官員重要條件。科舉制度考察應試者對人文經典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文字的組織能力,不讀書者或不好讀書者不能為官。當然,這種因仕途而讀書的風氣優劣並存,好讀書與好官並非成正比,如大貪官和珅就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不過,雖說好讀書不盡然是好官,但劣官則一定是不喜歡讀書的草包,亦或,不喜歡讀書的草包很難成為好官。此類官員的主要興緻不在讀書,而是那些污七八糟的東西,在他們的文化消費品中,書籍肯定是居於酒色之下的。

古代官員執政,除了要熟知官場的規則和潛規則之外,就是依靠於汲取「間接經驗」的閱讀,來保持自己智力資源的不竭。

古代官員的閱讀,簡而言之,就是一部「經書」(「四書五經」),以及由此擴展而來的「四庫」(「經、史、子、集」),前者應運於政事,後者則成就官員自身修養,如詩文等的陶冶。應當說,古代官員讀書的熱忱,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過很大作用,在這些「政治家」中,同時也湧現出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學家」、「藝術家」等,從韓愈、柳宗元到曾國藩、左宗棠,從范仲淹、蘇東坡到林則徐、魏源,可謂不一而足,從中也給我們留下許多不朽的印記,如一部《古文觀止》中的《諫逐客書》、《過秦論》、《前後出師表》、《岳陽樓記》、《賣柑者言》等,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讀書筆記、故事等。從這個角度看,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寶庫,很大一部分是靠這些歷朝歷代讀書的官吏豐富起來的。

我看,現代的官員,還是應該向古代官員學習這種精神,遠離貪腐享樂,多在「讀書」上下點功夫,如此,對國對己都是大有裨益的。


推薦閱讀:

金錢至上的風氣讓男人褪去本色
西門慶是虛構的,《金瓶梅》卻很寫實:那個時代令人窒息而又風氣大開
怎樣對治盲修瞎煉的風氣?
凈空法師:如何挽救社會風氣

TAG:古代 | 風氣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