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課 | 《論語·雍也》29
子曰:「中庸⑴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⑵鮮久矣。」
注 解
楊伯峻《論語譯註》:
【譯文】孔子說:「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經是長久地缺乏它了。」
【注釋】⑴中庸——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標準。「中」,折中,無過,也無不及,調和;「庸」,平常。孔子拈出這兩個字,就表示他的最高道德標準,其實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東西。後代的儒家又根據這兩個字作了一篇題為「中庸」的文章,西漢人戴聖收入《禮記》,南宋人朱熹又取入《四書》。司馬遷說是子思所作,未必可靠。從其文字和內容看,可能是戰國至秦的作品,難免不和孔子的「中庸」有相當距離。⑵民——這「民」字不完全指老百姓,因以「大家」譯之。
朱熹《論語集注》:
鮮,上聲。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至,極也。鮮,少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興於行,少有此德久矣。」
陳昱哲:
這一則很有意思,也很難講,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中庸」這一概念。首先,「中庸」一詞在《論語》中僅僅只出現於這裡一處,且孔子也沒有說明其具體內容,因而單單從這一則推導出「中庸」的確切含義,恐怕是非常困難的。其次,按照楊伯峻先生的觀點,《禮記》中《中庸》一篇未必是子思所作,與孔子時代有相當差距,所以將《禮記》之「中庸」等同於《論語》之「中庸」,恐怕也不是十分恰當的。當然,這僅僅只是一方面的推測,畢竟前人的解釋對於理解孔子思想還是有幫助的,楊先生對「中庸」的解釋也是仍然遵循了舊說,取折中平常之意。倘若以折中之意考察《論語》中有關「中庸」的思想,那麼可取材料就豐富了許多,如「過猶不及」、「叩其兩端而竭」等等。然而孔子這裡的中庸思想似乎並非僅僅是一種形式上或者方法論上的折中,而是更多地包含了價值取向的意味在其中,拒斥極端、追求適當,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等。再來看一下《禮記·中庸》所記載孔子的言論。一方面,延續了《論語》中的折中思想,如「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等。另一方面,又有了雖平常但非人所能及的意味,如「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等。至於後來到了程朱那裡,在義理上就更為精進了。
這裡我嘗試僅僅圍繞孔子來談談對中庸的理解。孔子十分推崇周禮,如他在看到季氏 「八佾舞於庭」時,氣憤地喊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在具體語境下,周禮中的不同要求也可能相互間發生衝突,如魯昭公娶同姓女子為妻,這是違反了禮的規定,而當別人問其昭公是否懂禮的時候,孔子卻稱其「知禮」,為尊者諱。這就是經與權。周禮是孔子所重視的常道,當執行常道的時候遇到了兩難的情景,就需要合理的變通。然而,如何權變不是「禮」所能解決的問題,也不是「仁」所涉及地範圍。於是,「中庸」的重要性就凸顯於此,即在沒有明確行為規範或行為規範自相衝突的情況下,如何依靠自己的判斷做出最合適地選擇。孔子給出的答案是執中,執中並不是簡單地折中,而是不同環境下面對相同問題的不同選擇,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所以說,《論語》中也就會出現「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與「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這種字面上的矛盾了。簡而言之,我所理解的「中庸」,是在缺乏外在行為嚮導的時候,依靠自己主觀判斷做出選擇的依據。
推薦閱讀: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日課 |《論語·八佾》6
※《論語講義》——八佾第三(4)
※【論語詞典】(和)禮之用,和為貴(44)
※早課 |《論語》里仁篇 02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