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文字之禍

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文字之禍

朱元璋吏治嚴格,傷害過一些官員。輿論上,大家對他有了看法,說他太嚴酷了。所以朱元璋名聲不好。人們都說他殺功臣。可是朱元璋不怕,就一條,就是亂世之後用重典。從元的混亂中建了新朝,就得用重典來治理。朱元璋又興了大案,就是文字獄案。這是他的毛病。朱元璋打下天下,隨著國家的治理有序,用人上也發生了變化。打天下時用的是武人,現在浩天下時,不能再用武人了。遺時,朱元璋覺得得用讀書人了。這些人能夠學習到管理經驗,能把國家治理好。有人就不高興了,就是那些武人不高興。天下是他們打下的,現在就得培他們呀。可是對皇帝,沒辦法,只能不停地吹風。「初洪武甲子,開科取士意右文,諸勛臣不平,上語以故日,恐怖行動成則用武,世浩宜用文。非偏也。」勛臣們說,「但此輩善譏訕。」他們舉例說,像「張九四厚禮文懦,及其請名,則日士誠」。 朱元璋說這名不錯呀,這些人說,孟子有「士誠小人也」之句。是說士是個小人,把士誠合起來說了。朱元璋聽了,說文人太壞了。張士誠那麼好,這些文人壓暗地裡耍他。這一下他處處注意了。「上由此覽天下,所世表箋而禍起。」就是中央有事情,或者朝廷對地方有利,地方要寫感謝信或是祝賀信。文字是華麗的東西,讓皇帝滿意。問題出來了,這種文字,要在裡邊找毛病,太容易了。朱元璋一疑心,看什麼都像在挖苦他。

朱元璋興起文字獄:於是出現了文字獄,賀表案。一般來說,給皇帝上賀表,是要小心,像皇帝的名字不能出現。出現「元」宇或者偶爾一個「璋」也行,但不能同時出來。這是避諱。可是朱元璋不這樣看。像海門衛是一個地方衛所,要給朱元璋寫感謝信。因為加了工資。這是好事。可是海門衛是軍隊的地方。文字不行,就找人代寫。當時地方老師文字不錯,幫著寫。上來了,就出事了。當時請的是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寫完後,朱元璋一看,疑心呀,一看,有問題。里迎有「作則垂憲」,以身作則,留下一個模式讓大家照著辦。朱元璋覺得這個「作則」有問題。作賊的諧音!罵我當年是農民軍,作過賊。讓人殺掉了林元亮。像這樣認真看,這樣的少不了。這是常用詞。後來就出現了北平府學赳怕寧寫的賀表上有「垂子孫而作則」,意思是路子孫做了表率。桂林府學訓導也寫了「作則」。這樣的太多了,凡是說了這種詞的就出事了。不說「作則」了,說什麼呢?「天下有道」也有問題,「盜」同音。「道」也不能說了。不小心就出事。杭州市徐一夔上的賀表裡,「天生(憎)世人,為世作則(作賊)」,也殺了。這在史書中可以找到許多。這種事情,現在沒辦法考察清楚了。有的肯定是杜撰的,像徐一夔沒有被殺。這有許多後人編造的。因為有類似的情況。《明會典》有賀表程式,得按規矩來寫。就是怕出事。 借題發揮,才子落難:朱元璋時代,確實在文化上是推行專制的。朱元璋有專制一面。像當時許多詩人,因為寫詩引來了殺身之禍,像高啟。這是明初有影響的詩人。當年,曾在蘇州與張士誠有過來往。明建立了,入朝為官。朱元璋對他不滿。一是因為政浩不可靠。二是這人在蘇州,這些士大夫與他有隔閡。高啟也恃才傲物。最主要表現在宮廷詩上,《宮女詩》「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牆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把宮廷生活寫得活靈活現。寫詩是美,但有諷刺,諷刺宮禁不嚴。這正好說到了要害。朱元璋就是農民起義領袖當的皇帝,宮禁就是不嚴。他打天下時,打敗了陳友諒,抓了其妃子,留下來做了妃子,表現出的是報復。當時有功臣子弟,曾到宮中偷看。有不同意義。如果只是抓來,看看新鮮,沒什麼大事。但是收為自己的妃子,這偷看,不是亂宮嗎?問題就嚴重了。這在當時是亂宮的。「胡美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雲。」胡美的大女兒是貴妃,子婿就跟著一起入宮亂宮了。這種事情是有的。因此也高啟的詩觸動了朱元璋。朱元璋忍了,不用你了。先不發作,心裡惦記著這事。回到蘇州,高啟寫寫詩。當時蘇州知府魏觀要重修知府的府衙,重修過程中,要上樑,要祭鬼。要寫上樑文。魏觀就請高啟寫。高啟就寫了。就因為這個,二人全牽進去了。因為他用了「虎踞龍盤」四個字。因為魏觀建蘇州府的地址就是張士誠的舊宮。這不是說張士誠嗎?惹禍了。下令把他們抓來,事先派人去調查。御史化裝成工人,幫著幹活。把《上樑文》抄去,一報告,高啟被腰斬。魏觀也被殺頭了。高啟成了認定的罪人。不過魏觀被殺,朱元璋後悔了。一路公費送回遺體。朱元璋前邊的事,確實沒道理,只有殺高啟是有道理的。因為高啟是不與他合作的。這是政敵。雖然是做官,卻心中看不起朱元璋。殺了他,是有道理的。不能簡單地用傳統的觀點看。 朱元璋文字獄波及孟子,朱元璋想做的事誰也擋不住。最後,文字獄擴大了。一天拿了本《孟子》,看到「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還得了?正趕上祭孟子,不祭了。叫人來查,還說些什麼。一查,壞了,二百多條語錄中,有八十多條,全是與他格格不入的。像「君仁莫不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最早的民主的思想,這是專制政治下不能有的。朱元璋就決定處理掉孟子。不允許再接受祭祀。但是這做不了。因為孟子影響太大了。錢唐上疏,就談這事。為孟子而死,雖死猶榮。朱元璋也不能殺他了。這事只能去想辦法解決。朱元璋讓人把書中的八十五條刪掉。於是出現了《孟子節文》。變成了選集了。這種文化專制不可能長久。所有文臣們都反對。在他死後,又恢復了。今天找不到《孟子節文》了。他的文化專制,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清也有文字獄。這是文化上的兩個悲劇。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韓國電視台節目稱朱元璋可能是高麗人?
後人編纂的元朝「四等人」制度
朱元璋如果不殺那麼多功臣, 那麼朱棣不會成功?
為什麼朱元璋用重刑解決不了貪腐問題?
為什麼朱元璋說的是「我本淮右布衣」而不是「朕本淮右布衣」?

TAG:文字 | 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