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傳統國畫四大家作品

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20世紀傳統國畫四大家,高峰並矗,標程百代,令人高山仰止,現代國畫四大家,為何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成就他們的共同法寶是——詩,被認為是傳統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蘇東坡曾稱讚王維的詩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成就了王維,也成就了現代國畫四大家,追求詩、畫相得益彰的形式美、意境美,正是古往今來很多藝術家孜孜以求的。

《鐵網珊瑚圖軸》 吳昌碩

吳昌碩被稱為「晚清最後一位,也是現代最初的一位中國畫大師」,素有詩書畫印「四絕」之美譽。吳昌碩因「詩筆健舉,題畫之作尤工」,被目錄學家汪辟疆冠以「地巧呈玉臂將金達堅」的名號,列於《光宣詩壇點將錄》所錄的192位詩壇名家之中。

吳昌碩生於浙江安吉縣,吳氏一家在當地算得上是詩文傳家的簪纓之族:曾祖父吳芳南為清國子監監生,祖父吳淵為嘉慶舉人,曾任海鹽教諭、古桃書院院長;父親吳辛甲為咸豐舉人,雖名取知縣,但秉陶潛之志氣,不願為官,耕讀終身。祖父和父親皆有詩文傳世,分別為《天目山房詩稿》和《半目村詩稿》。受家學影響,吳昌碩七歲隨父讀書識字,八歲即能作駢語。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繪畫被稱為「文之極」、「詩之餘」,詩文則是精粹是「大道」。吳昌碩曾向夫人自誇:「平居數長物,夫婿是詩人。」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詩畫都是重要的載體,其性情、理想、追求蘊含其中。

《四君子屏》 吳昌碩

古人云:「文者無形之畫,畫者有形之文,二者異名而同體。」又云:「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吳昌碩是詩人也是畫家,在兩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畫詩相通,詩畫相融,這僅從題畫詩上就可以看出,如:

吳昌碩作品

《題瀟瀟風竹》

「墨斗詩畫出數竿竹。日暮西風來,如聞戛寒玉。瀟瀟一夜雨,破我還家夢。翠色過牆東,留待宿雛鳳。」

《題菊石圖》

「雨後東籬野色寒,騷人常把菊英餐。朱門酒肉熏天臭,宴賞黃花當牡丹。」

《題墨竹圖》

「何來瘦影朴銀缸,夢醒三更月到窗。秋意滿庭人未起,數聲玉笛不成腔。」

《題墨竹圖》

「平生喜畫竹,弄筆貪起早。研池水溶溶,窗紙日高高,萬個豈雲多。一枝不為少,竿矗若矢直。葉橫若劍埽。縱橫破古法,與可何足道。堂名題墨君,作記笑坡老。天機活潑潑,此意有誰曉。我心比竹虛,歲寒節同抱,臃腫類散樗,慚愧為小草,世事紛飛麻,何日見羲,眼見陵谷遷,榮蕭豈能保,咄咄憂時艱,書空向蒼昊。」

《題富貴神仙立軸》

「昨夜醉夢遊赤城,仙人壽我流霞觥,醒來吐向血色紙,奇葩萬朵堆紅英,人言此花號富貴,百卉低首誰爭衡,歐公為作洛陽記,貴妃曾□沈香亭,合稱金屋圍綉幙,珠翠照耀輝長檠,閑蜂浪蜨不我觀,灌溉甘露滋銀瓶,惡詩一首窮書生,名花欲買力不勝,天香國色畫中見,荒園只有寒莫青,換筆更寫老梅樹,東山月落虯枝橫。」

《清供圖》 吳昌碩

《題富貴神仙》

「紅時檻外春風拂,香處毫端水佩璜。富貴神仙渾不羨,自高唯有石先生。」

《題梅花蔬果》

「蔬果寒梅媚古春,歲寒風景一翻新,孟郊老去詩誰好,敢抱空山無一人。」

《題蔬果圖》

「菜根長齡堅齒牙,脫粟飲勝仙胡麻。閑庭養得秋樹綠,坐擁捲軸根橫斜。讀畫讀書仰林屋,面無菜色腀不足。眼前不少愷與崇,□煮黃金糜鑄肉。」

《國色天香》 吳昌碩

題《菊花壽石》

「南山高百丈,探秋時一上。黃華開爛漫,霜氣正蕭爽。寒香晚更奇,嘯傲寄空想。根下丹泉流,泉甘菊芽長。」

《題秋英圖》

「斕斑秋色雁初飛,淺碧深紅映落暉。絕似香山老居士,小蠻扶醉著青衣。」

《題楊柳飛燕》

「楊柳依依拂野汀,東風吹我過溪亭。禪關靜閉無人到,隔岸遙山一抹青。」

蘇東坡說:「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他認為詩和畫的本質都是為了表達理想和審美追求的。吳昌碩的詩和畫都是胸中逸氣的自然流露與宣洩,率性、天然、本真。

齊白石:意中有意 味外有味

《不倒翁》 齊白石

齊白石幼時隨外祖父入蒙館讀書。他天資聰穎,在蒙館讀《四言雜字》、《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等,一讀便熟,對《千家詩》尤覺有味。

齊白石在《往事示兒輩詩》寫到:「村書無角宿緣遲,廿七年華始有詩。燈盞無油何害事,自燒松火讀唐詩。」寫的是早年家貧,燈盞無油,借松火誦讀詩書的經歷。

《草間偷活》齊白石

齊白石晚年曾為人畫《霜燈畫荻圖》。題詩云:「我亦兒時憐愛來,題詩述德愧無才。雪風辜負先人意,柴火爐鉗夜畫灰。」詩後自注云:「餘四歲時,天寒圍爐。王父就松光火,以柴鉗畫灰,教識"阿芝』二字。阿芝,余小名也」。

齊白石年二十七,慕胡沁園、陳少蕃二先生為一方風雅正人君子,事為師,學詩畫。兩位老師為齊白石取名「璜」,取名「瀕」,取別號「白石山人」。陳少蕃除對他講解《唐詩三百首外》,還教讀《孟子》、唐宋八家的古文。胡沁園教齊白石工筆花鳥草蟲,把珍藏的古今名人字畫拿出來讓其觀摩。又介紹齊白石向譚溥學習山水,並鼓勵他寫詩,賣畫養家。後齊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說:「我的詩,寫我心裡想說的話。求不求工,更無意學唐宋,罵我的人固然多,誇我的人也不少。從來毀譽是非,並時難下定論。等到百年以後,評好評壞,也許有個公道。」

齊白石的詩,清新脫俗,平淡之處又蘊深情。著名詩家樊樊山評他的詩:「意中有意,味外有味」。

《松柏高立圖》 齊白石

齊白石:「我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一代大畫家竟然將自己的畫列為最末。但不可否認的是,齊白石的詩的確格調不俗,特別是配上他的畫,更是意趣盎然。

如《題不倒翁》:

「烏紗百帽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汝忽然來打破,通身何處有心肝?」

另一則《題不倒翁》為:

「能供兒戲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來。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

齊白石作品

《題鐵拐李》

「形骸終未了塵緣,餓殍還魂豈妄傳。拋卻葫蘆與鐵拐,人間誰信是神仙。」

《題紫藤》

「半畝荒園久未耕,只因天日失陰晴。旁人猶道山家好,屋角垂香發紫藤。」

《題畫蟹》

「處處草泥香,行到何方好?昨歲見君多,今年見君少。」

《題鸕鶿》

「大好江山破碎時,鸕鶿一飽別無知。漁人不識興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

《題八哥》

「八哥解語偏饒舌,鸚鵡能言有是非。省卻人間煩惱事,斜陽古樹看鴉歸。」

《長年大壽》 齊白石

《題燈鼠》

「昨夜床前點燈早,待我解衣來睡倒。寒門只打一錢油,那能供得鼠子飽?何時乞得貓兒來,油盡燈枯天不曉!」

《題山水孤舟》

「過湖渡海幾時休,欲訪桃源逐遠遊。行盡煙波三萬里,能同患難只孤舟。」

《題墨荷》

「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修到華嚴清靜處,有人三世夢如來。」

《池上觀魚》

幽人生不辰,干戈阻鄉井。何如池內魚,閑嚼芙蓉影。

余平生工緻畫未足暢機,不願再為,作詩以告知好。

從今不作簪花笑,誇譽秋來過耳風。一點不教心痛快,九泉羞煞老萍翁。

《懷家山》(四首)

東港田中泉,注蔭二頃寬。餘流下江去,與酌共長天。

千仞餘霞山,杜鵑花蕊繁。春深一夜雨,紅過那邊灣。

宅邊楓樹坳,獨酌無鄰里。時聞落葉聲,知是秋風起。

東溪烏臼樹,結子白如雪。盡日只鴉聲,直上黃昏月。

上個世紀20至40年代,是齊白石詩詞創作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其筆下的花鳥草蟲詩意盎然,畫作上也多作題畫詩。根據他的統計,一生寫過不下1500首詩,其中大半曾在畫上題寫過。他說他的詩也是翻書搜典,苦心錘鍊。雖大多直抒胸臆,但也是長期青燈玉案,反覆經營。

黃賓虹作品圖

賓老不以詩名世,所作詩篇多為論畫或題畫之作。偶有遊歷感興之作,可視為畫後餘事。

即便如是,賓老詩作每每為畫界所傳頌引述。因其字字璣珠,筆筆菁華,宛若其畫,點點漆墨,絲絲鋒穎之間,往往透出非凡氣象。

賓老詩作,當以九十所作《畫學篇》巨製為典範。該詩凡六百餘言,以寫實筆法梳理了從「鑽燧取火」到清朝中國畫的歷史軌跡,同時表達了對中國畫發展的期許。尤其詩中指出,新出土文物所昭示的古人精神,值得今人深入學習,師古人的同時尤其要重視師造化。

賓老傳頌最多的詩句當屬「我從何處得粉本,雨淋牆頭月移壁」。對此句詩意的解讀,曾經引發諸多討論。尤其是對「月移壁」的理解,讓畫家們爭執至今。

黃賓虹作品圖

賓老論畫詩,多言簡意賅,卻韻味無盡。「宋畫多晦冥,荊關粲一燈。夜行山盡處,開朗最高層。」有學者認為,這是賓老從宋畫的繁密緊緻畫風中,悟出了「虛靜致遠」的玄機。

賓老另一類詩作是遊歷名山大川時的感興之作。賓虹詩作中有蜀游雜詠江行舟中四首,尾句「客心孤迥處,一雁拂高秋」,讓人讀之悵然。賓老倚杖眺望,與孤雁對話的景象,歷歷在目。

黃賓虹作品圖

賓老《九十自壽》詩云:「和合乾坤春不老,平分晝夜日初長。寫將渾厚華滋意,民物欣欣見阜康。」這首看似應景之作,實為賓老自身寫照。「渾厚華滋」當為賓老詩書畫印藝術最為精到的概括。

筆者有幸,於三年前在浙江一藏家處得見賓老冊頁,凡三十四幀。為賓老遊歷黃山寫生草稿,本用作早期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國畫系學生臨習範本,後散落民間。藏家有心,極力搜求,終於集得此寶物。冊頁僅題「賓」或「賓虹」款識。雖多屬寥寥數筆,且無詩句於其上。但一見之下,「渾厚華滋」氣息撲面而來,讓人絕倒。

《畫學篇》是黃賓虹晚年畫學理論的一大傑作,在概括中華八千年文明的基礎上,探賾索隱,高視遠瞻,提出新的見解,發古人未發之覆,開今人未開之路。

《畫學篇》

文明鑽燧稽皇初,丹成純青火候爐。

女媧補天石五色,平章作繪開唐虞。

鳳凰來儀奏韶舞,龍馬應瑞呈河圖。

夏璜殷契周金古,國族標幟通魚鳧。

春秋封建始破壞,民學洙泗刪詩書。

優遊暇豫攻六藝,繪畫附屬書數余。

圖經刻劃類匠作,士習重畫旋分途。

顧陸張展務內美,不齊之齊三角弧。

李唐君學書有奴,丹青炫耀閻李吳。

魏徵嫵媚工應制,王侯妃嬪宮庭娛。

鄭虔王維作水墨,合詩書畫三絕俱。

兼取眾長洪穀子,嵩華山中居結廬。

補綴人物倩吳翼,關仝出藍非過譽。

范寬林巒壅砂磧,平汀淺渚層層鋪。

董巨二米一家法,渾厚華滋唐不如。

房山漚波得神妙,傳柯丹邱方方壺。

元季四家稱傑出,黃吳倪王皆正趨。

梅花盦主漬墨濡,黃鶴山樵隸體臞。

墨中見筆筆含墨,大痴不痴倪不迂。

明初作者繁有徒,避棄軒冕甘泥途。

唐仇繼起罕真跡,沈惟求細文求粗。

自董玄宰宗北苑,青藤毫端露垂珠。

啟禎多士登璠玙,群才濟濟均俊廚。

鄒衣白筆折釵股,惲道生墨滋藤膚。

涇陽萊東足文史,黃山綉水兼藏儲。

笪江上號郁岡齋,朱竹垞為靜志居。

畫筌書筏會真賞,殫見洽聞德不孤。

朝臣院體寶石渠,漸由市井流江湖。

馬遠夏珪只邊角,吳偉技參禪野狐。

婁東海虞入柔靡,揚州八怪多粗疏。

邪甜惡俗昭炯戒,輕薄促弱宜芟除。

道咸世險無康衢,內憂外患民嗟吁。

畫學復興思救國,特健葯可百病蘇。

藝舟雙楫包慎伯,撝叔趙氏石查胡。

金石書法匯繪事,四方響應登高呼。

夏玉出土今良渚,斒斕色采實若虛。

古文奇字證岣嶁,舜禹揖讓無征誅。

會稽和協集萬國,平成水陸通舟車。

天然圖畫大理石,神工詭秘滇南無。

文治光華旦復旦,月中走兔日飛烏。

變易人間閱桑海,不變民族性特殊。

箕裘弓冶緬矩矱,行之簡易毋躊躇。

來軫方遒擁先導,負弩我願隨馳驅。

群策群力加勤劬,功奪造化味道腴。

永壽萬年當不渝。

《抱雛圖軸》 潘天壽 1961

近日,「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120餘件作品,展覽分為「高風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盪山花」、「守常達變」、「飲水生涯」六大板塊,梳理呈現了潘天壽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獻和卓越的筆墨成就。

潘天壽先生畫作名滿天下,他自己卻一直說:「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其實潘老亦是一位造詣深湛的詩人,他的古風長歌取法李賀、韓愈,與其畫一樣走的是險絕的路徑。

潘天壽認為,畫的本質也是詩,畫家本質上應是詩人。他曾在詩中自喻:「老夫指力能扛鼎,不遣毛龍張一軍」,這是何等霸悍。

《黃山松圖軸》 潘天壽

《題長松山房圖》

「虯松虯松岸白馬,葉青青兮干深赭,參天欲與齊者寡,吾師頤公結屋於其下。大風來,濤聲起,虯化龍,天尺咫,騰行雲,千萬里,作霖雨,寂秋水,師頤公,閑負手,永歡喜。」

《題白雲飛瀑圖》

「青雲青雲天已曙,蕊珠之宮在何處。白龍飛瀑亂石間,絳袂仙人自來去。」

《題潯陽江景》

「俯水昂山勢絕群,誰曾於此駐千軍。萬家樓閣參差起,半入晴空半入雲。城外千檣集海鳧,上通巴蜀下姑蘇。似曾相識潯陽路,夜泊船留司馬無。浪淘沙盡幾英雄,倒海潮聲歲歲同。鐵板銅琶明月夜,何人更唱大江東。」

《題蘭石圖》:

「閑似文君春鬢影,清如冰雪藐姑仙。應從風格推王者,豈僅幽香足以傳。」

《題長風白水圖》

「殘葉殘葉千林摧,長風凈掃圓空開。奔流獨許三萬里,此水源從天上來。」

《青山白雲圖軸》

「山前山後白雲飛,水閣新涼上夾衣。小坐慣談山外事,秋深彭澤蟹初肥。」

《題楚蘭圖軸》

「不多筆墨已離披,紉佩何心唱楚辭。同與夷齊無寸土,露根風葉雨絲絲。眉濕春痕重,非關墨瀋多。有懷荊楚月,意緒亂婆娑。」

《題富春江上》

「蠟屐閑情未可刪,富春江水綠潺潺,莫嫌卷子長無限,怕寫大痴水墨山。」

《題古松矮屋》

「土腴處處可桑麻,亦種棠梨與菊花。三徑荒,人跡少,孤松矮屋老夫家。」

《題竹》五首

「草長佛頭青,山空春寂寂。一雨又如煙,濕雲和露滴。」

「月夜露溥溥,雲根冷山葛。帝子近何如,瀟湘煙水闊。」

「玉根展新篁,猗猗綠千畝。何日拂行雲,龍過頻回首。」

「篆隸荒疏久,八法亦模糊,寫來真草草,逸氣尚存無。」

「野塘□岸側,新粉膩春香。不根由意長,下筆憶蕭郎。」

《焦墨山水圖軸》 潘天壽

《抱雛圖軸》

「婆雞婆雞喌喌呼,毛羽鬅鬙喜抱雛。此是農家尋常事,莫嫌(言)生息屬陶朱。」

《題晴霞圖軸》

「晨曦新逗雨初晴,花光日色紅模糊。乍醒倦眼未全蘇,葉樣羅裙花樣臉。推篷閑梳洗,照影唱吳趨。」

《題梅月圖軸》

「氣結殷周雪,天成鐵石身。萬花皆寂寞,獨俏一枝春。」

《題夢遊黃山圖軸》

「重向蓮花峰頂行,海雲無際夜無聲。平原筆力華原墨,如畫千山鐵鑄成。石險徑懸銀漢上,天青花放海雲春,何年得遂名山想,野鶴青松友此身。」

《夏塘水牛圖 》 潘天壽

《題淺絳山水圖軸》

「俯水昂山勢絕群,誰曾於此駐千軍。萬家樓閣參差起,半入晴空半入雲。江上千檣集海鳧,上通巴蜀下姑蘇。似曾相識潯陽路,夜泊船留司馬無。三十四年辛夷開候,撿舊篋得此羅紋紙,即草草成之,不知落誰家格法也。心阿蘭若住持壽。」

中國畫以意境、氣韻、格調為最高境地。潘天壽說:「有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蘊蓄於胸中,為學必盡其極,為事必得其全。旁及藝事,不求工自能登峰造極。」

詩與畫的結合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在畫上題詩,二是作品本身富有詩意。後者是主要的,前者也不可忽視。潘天壽先生主張中國畫要達到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他用他的藝術實踐詮釋了這一理想。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出品《藝術周刊》第23期相關版面欣賞


推薦閱讀:

高明遠國畫作品欣賞
唯美國畫梅花詩文畫,美輪美奐
請安靜沉睡在記憶里*韓國畫家-韓元惠
當代國畫名家彩墨山水畫欣賞
國畫入門丨燕子寫意畫法圖解

TAG:傳統 | 國畫 | 世紀 | 大家 | 作品 | 20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