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修的大乘人怎樣往生?什麼是一心三輩往生?(地藏孝親網)
不專修的大乘人怎樣往生?什麼是一心三輩往生?(地藏孝親網)
凈空法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選錄
末後這一段經文,慈舟大師判作『一心三輩』。這是屬於另一類不是專修凈土,而是修學其他大乘法門。一定是大乘法門,小乘不行。因為西方世界是大乘圓教,一定要捨棄小乘,回小向大也能往生。他要堅持小乘,不肯回小向大,就不相應。修學大乘任何經論、任何法門,只要將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凈土,一樣也能往生。這就是蕅益大師在《要解》里舉例所講的,像西土馬鳴、龍樹菩薩都不是專修的。中國永明、智者大師這一流的,永明大師晚年專修凈土,他應當算前面三輩往生,不能講一心三輩;但智者大師是一心三輩往生的。中國禪宗里許多大德,到晚年也專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這就是不論修學那一宗,那一個法門。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
『住』是指心安住在大乘佛法中。大乘佛法廣大無邊。西方凈土克實而論,最重要的條件是心清凈;心不清凈決定不能往生。念佛要念到清凈心現前,煩惱不斷沒有關係,這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當中,不會有雜念滲透進去,我們的心就清凈了。這一種功夫通常稱『伏惑』。『惑』就是煩惱。煩惱沒斷,妄想、分別、執著沒斷,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住,像石頭壓草,沒除根。真正有力量就是佛號一句接一句,絕對不讓煩惱冒出來,不許它起現行;也就是說煩惱有,不起作用。
譬如,我見到一樁事,心裡很歡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歡喜壓住。看到一樁事情不愉快,心裡生嗔恨心;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嗔恨心壓住。喜怒哀樂確實有,能用一句佛號把它壓平,它不起作用,這樣的功夫稱『功夫成片』。有這種功夫就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有煩惱,也不會起現行,因為沒有緣。換言之,沒有勾引你起煩惱的東西,六根接觸的六境都是幫助你伏煩惱、斷煩惱,不可能把你的煩惱勾出來。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殊勝之處。
十方世界的境界都會教你起心動念,唯獨西方世界沒有。我們必須要有這基本的功夫,就是把煩惱伏住。參禪也好,持戒也好,念咒也好,讀經也好,學教也好,總而言之,要達到這樣的功夫。如果達不到這功夫,是不能往生的。
我們專念阿彌陀佛也要達到這樣的功夫。沒有這樣的功夫,念佛也沒有用處,就是古德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李老師告訴我們,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的也不過三、五個而已。為什麼那麼多人都不能往生?原因是他雖念佛,沒有念到這樣的功夫。
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要想念到這樣的功夫,同修們記住,要『專一』。秘訣就是『專』。你喜歡《金剛經》,就專門念《金剛經》,不要搞別的,打閑岔;喜歡《地藏經》的就專念《地藏經》,就拜地藏菩薩,心得清凈,迴向往生,就是這一條所說的。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都能往生西方凈土;可是要記住,往生的秘訣就是『心地清凈』,『心凈則土凈』。這裡的經文跟我們講清楚了。
『以清凈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
往生凈土的條件就在此。一定要修到心清凈,然後迴向西方凈土。「向無量壽」就是向阿彌陀佛。
「乃至十念,願生其國」。這些修行人跟凈宗修行人不一樣。凈宗一向專念是正修。蓮池大師講的,正助雙修都是專念阿彌陀佛。所以,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正修,也是助修。
一般修學大乘的,他們正修的可能不是念佛,是依自己宗派法門修學,而把念佛當作附帶的。所以『乃至十念』的『十念』,有兩種講法,一是平常他在功課做完之後念十聲阿彌陀佛。實在講,晚近的禪門課誦,晚課念《阿彌陀經》連佛號,就不止十念,這就是兼修彌陀法門。所謂禪凈雙修,還有密凈雙修的,他們兼修凈土法門。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臨終他才迴向求生凈土,這十念是指臨命終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因為他有清凈心,就是具足能力;然後真正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能得生。
『聞甚深法。即生信解。』
「甚深法」就是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之法。此法在一切法門裡是第一甚深,沒有比這個更深的。正因為這個法門太深,所以『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古德常比喻:等覺菩薩觀看這個法門猶如隔羅見月。『羅』是羅紗,很細的絲織品,透明的;隔著一層羅紗看月亮。等覺菩薩還隔著一層,所以這真正是無上甚深第一法門。
這些修學大乘的人,他們聽了念佛法門之後能生信心,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這個難信不是對普通人講的,是對『住大乘者』所說的。因為修學大乘的人沒有見性,沒有大開圓解,他有法執,對這個法門很難生起信心。他能把執著放棄,相信凈土法門,是很大的善根,都不是偶然的。
『乃至獲得一念凈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
「一念凈心」非常重要,這是說最低的修學方法。在他臨終的時候,有善友勸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一生都沒有念過佛,而修學別的法門,聽到這一句話,他立即就生信心,就接受,就喜歡、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念阿彌陀佛。這就行,最後那一念也能往生,可見凈土法門確實廣大無邊,普度一切眾生。一切法門,到最後你修學不得力,不能成就;一回到這裡,皆得成就。
『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當然這也看他自己功行的深淺,臨命終時的瑞相就不一樣。經文讀到此處,我們再回想諦閑法師的徒弟。這事我們講了很多遍,諸位印象很深刻。諦閑法師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天台宗的祖師。天台宗是依《法華經》修『摩訶止觀』,是修止觀的。初學天台宗要修『六妙門、小止觀』,到功夫再進一級,修『摩訶止觀』。『止觀』就是禪。他教那個徒弟專念阿彌陀佛;他真的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有那樣的成就,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往生。大師自己一生弘揚天台,度人無數,他不是三輩往生,他是屬於一心三輩的。他往生的瑞相比不上徒弟,相差太遠。我們要知道,大師距離我們比較近,曾經有一次他大概病得很重,印光大師寫一封信告訴他,『你是一個講經弘法的法師,怎麼可以生病?你一生病,你講經說法還有人相信嗎?還會有人聽嗎?』由此可知,印光法師的本事比他高。
講經說法的法師是不是可以不生病?連那個念一句『阿彌陀佛』的人都可以不生病往生,講經說法的法師一生不生病,應當是可以辦到的。道理在什麼地方?實在講,很容易體會到,佛經上跟我們講了一個原理: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所有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當心裡一念不生的時候,才真正正常;起了一念,就不正常。『一切法從心想生』,就看你的念頭,一念善或者一念惡,一念凈或者一念染,我們身體里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的組織立刻就起變化。一個正常的排列跟不正常的排列,所產生的作用就不一樣。身體是一部機器,誰把它造得這麼精細、這麼精密?皆是念頭造的,是念頭在控制它,隨時可以改變排列的方式,改變它的組織。
當我們一念生歡喜心的時候,裡面組織立即就改組,你看那個人的樣子就不同了;很生氣的時候,裡面組織又改變了,滿臉通紅。這都是不正常的現象。從這裡觀察我們起心動念,我們的生理都在起變化。這是顯而易見,我們能體會得到的。我們這個身的變化、改變,同時影響這個世界,影響山河大地,影響一切動植物,甚至於影響虛空法界。不是很精細的人體會不出來,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
我們今天講凈化世間,從那裡做起?必須從凈化自心做起。現在大家提倡人間凈土,凈化人心,有沒有辦法做到?為什麼做不到?原因是我希望你們凈化,我自己沒有凈化;而不知道這樁事情要從本身做起,不是從外境作起。一個人心清凈,一個人的凈土現前;大家心清凈,共業的凈土就現前。所以,一定要從本身做起,從自心做起,才是正確的。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自性『一念凈心』所現的法界;只要我們念到『一念凈心』,一發願,十念一念都決定往生,道理就在此。
黃念祖老居士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選錄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凈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凈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上章全是《唐譯》經文,魏唐兩譯,似為同一梵本。但此段《唐譯》經文,系統分明,文富義深。遠勝《魏譯》。《魏譯》則分散於本品首尾兩處。於上輩之前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其國,即得往生。』但復於下輩文中曰:『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愿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唐海東元曉師據《魏譯》,於《無量壽經宗要》論云:『下輩之內,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助滿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舉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於彼佛。是助滿業。為顯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竊按元曉師之說乃專據《魏譯》。若就本經,則一念得生者,全因獲得一念凈心也。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頓即與彌陀本願相應,故臨終即得往生。)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此就菩薩種性人也。(正是《唐譯》中「住大乘者」)』蓋元曉師謂下輩中有兩種人:一者,發菩提心,十念聖號,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二者,聞法深信,乃至一念,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菩薩種性人。元曉師實已明察《魏譯》下輩往生文中,品類不齊。試問『聞甚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如是殊勝智慧,應是何人境界?故元曉師名之為『菩薩種性人』。既是菩薩種性,復能生深信,起心念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實不應限於下輩也。
推薦閱讀: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無依行品第三〉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一四集) 2001/2/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14
※《攝大乘論》探索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圓滿成就第九)
※發菩提心——入大乘門的唯一標誌(下篇)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