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噸電子板可分離1斤黃金:電子回收產業鏈誘惑
2012年05月10日 07:02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李娜
發改委數據顯示,我國已進入家電報廢高峰期,報廢率年增20%,預計「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1.6億台。未來電子回收業應非常熱鬧。
大企業聲音稀落。它們如想在垃圾爭奪戰中獲勝,直接辦法是提高廢品價格。但它們更重視成本,無法與小作坊競爭。
戴爾曾用每公斤1元價格回收PC,收效甚微。它在美國每年約回收3500萬公斤,在中國一年僅回收約5.5萬公斤。
TCL在尋求另一模式,與奧美特環保企業合資。不過,奧美特面臨著如何讓消費者選擇它們而非拾荒者的難題。
拆解環節,正規軍也無力與作坊競爭。前者按規章辦事耗費更多成本。「無害化拆解」概念下,它們承擔不起。
夸父企管首席顧問劉步塵表示,完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國外處理的辦法是「誰生產誰回收誰受益」,中國電子垃圾回收也應採取國家主導、企業配合的原則,當環保來做。
仔細看看你身邊的人,他們大多有兩部甚至更多手機,其中多有閑置在家的。如將範圍擴至所有電子產品,數字會更大。
他們如何處理多餘的手機,以及冷落在角落裡更多的數碼電子?大概你會想到電子回收業。
熱鬧的回收
廣州天河崗頂一帶是當地電子產品集散地,大量二手和維修商鋪分布其中。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很容易發現拿著小紙板的回收商販,他們穿著簡樸,但砍價嫻熟。相比附近回收站,人們更願賣給他們。
四川人王雷就是其中之一。靠著5年PC回收經驗,他每月能掙3000多元。他說,以前掙得更多。
將還能用的PC賣到二手市場後,他會將部分器件送到更有資歷的小老闆手中,他們只做物流,給市區周邊電子分類和拆解廠送貨,後者就是遍布海珠、白雲和番禺等的村民手工作坊,一把剪刀、幾個塑料桶就是致富工具。
與平日一樣,幾輛貨車晚上駛入番禺大石山村,卸貨處一地電子碎片,PC主板和顯示器外殼放在不同倉庫。
「第二天這些貨就被幾家有關係的人分走了。」當地一名電子產品拆解人士說,垃圾里都是寶貝,顯示器碎玻璃可賣到一斤五毛錢,塑料皮里的金屬線賣得更高,銅更值錢。
愛回收CEO、聯合創始人孫文俊說,那些徹底報廢的手機,每部大約可提煉出價值1美元的貴金屬,整個市場規模和空間非常大。
去年4月,孫文俊和朋友創辦了「愛回收」網,試圖做一個電子數碼產品回收平台。他們調研得出,年輕群體平均七八個月要換手機,而京、滬、穗等一線城市每個家庭都有2到3部閑置手機,中國每年淘汰下來約1億部手機,絕大部分能使用。
他介紹,愛回收每月交易額目前達100萬元,且保持著兩位數增幅。通過互聯網競價,用戶很快獲得手機價格確認信息。交易一旦達成,愛回收將收取10%分成。
拆解
中國許多電子產品的零部件,最後大多會同時現身同一地方——廣東汕頭貴嶼鎮。
孫文俊去年底曾到過貴嶼,感覺「相對混亂,技術較為落後」。那裡僅15萬常住人口,卻是全球最大廢棄電子產品拆解地。公開數據顯示,汕頭市貴嶼鎮超過80%的家庭直接參与電子垃圾分解,每年分解量超過150萬噸,甚至影響國際有色金屬期貨價。
知情人士透露,電子垃圾大多經香港、深圳運進來,很多塑料上能看到知名品牌的英文字母。
貴嶼鎮幾乎每條街都能聞到不適氣味,但賺錢夢想讓許多外地人到那裡打工。那裡幾乎不需專業技能,只要螺絲刀等工具就能將塑料、銅、鐵等零部件拆解,稍微複雜點的就用特定工具或材料。比如酸洗很普遍,它一般會揮發大片蒸汽狀酸性氣體,貴嶼因此曾「戶戶冒煙」。
「很多從事再生塑料的經營者、分揀工人都能快速分別聚苯、聚丙等品種,每個熟練工人每天分揀處理的廢塑料達50多公斤。」上述知情者說。
研究表明,1噸電子板卡可分離143公斤銅、0.5公斤黃金、2公斤錫,垃圾里有大生意。
貴嶼每個村甚至都有主打「垃圾產業」。比如龍港、仙彭主要從事廢舊塑料回收,而鎮中心及北林等則主要從事拆解。上述人士說,貴嶼專門從事廢舊家電回收購銷的供銷員達3000多人,本地銷售門店有70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每天進出車輛達700多輛,日客流量兩三千人。
貴嶼既進又出。一方面,從全國各地回收廢舊家電,拆解利用;另一方面加工處理後,將再生塑料、五金、二手電筒子元器件等銷往各地。
廣州陶街附近有著名的舊電子專業市場,每年約有數百噸經過拆解分類的舊產品經這裡流入廣州。
「凌晨最熱鬧,很多帶著編織袋的人在這邊做交易。」在陶街做了10多年生意的姚伯透露,晚上交易,便宜的電線幾元一斤,10元就能買10個插頭,有的貨就從貴嶼那邊流過來。
推薦閱讀:
※滴滴克隆計程車的賬號申請及買賣已成產業鏈,反映出哪些深層的問題?
※千年景德鎮:「青白」高仿產業鏈(組圖)
※「超強豬周期」下的這一年:打造自己的產業鏈閉環等「風」來
※信息科技:關注ADAS產業鏈 薦2股
※血色產業鏈 閩北民間高利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