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刮痧「現瘀排瘀,調理氣血」

試論刮痧「現瘀排瘀,調理氣血」

吳松,梁忠

(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針灸治未病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武漢 430061)

摘要:瘀為臨床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產物,通暢血脈排瘀顯得非常重要,瘀和氣血相互影響,排瘀的目的就是調理氣血的運行,刮痧為中醫排瘀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上可以通過刮痧、刺絡拔罐等手段顯瘀排瘀。另外刮痧排瘀要和調理氣血相結合,才能相得益彰。

關鍵詞:刮痧;瘀;氣血

中醫理論認為, 血總統於心,生化於脾,藏受於肝,宣佈於肺,施瀉於腎,在經脈中周流不息,內注五臟六腑,外滋四肢百骸,以營養全身,維持機體的各種正常機能,是維持人體生命的重要物質,所謂「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血證論》說到:「一切不治之證總由不善去瘀之故,凡治血者,必先以去瘀為要」。強調血病與瘀互為因果,而祛瘀是治病的重要手段。刮痧療法通過特製的器具, 採用適宜的手法在體表進行相應的刮拭,以出現皮膚潮紅,或紅色粟粒狀,或紫紅色,或暗紅色的血斑、血泡等痧瘀現象,可以達到活血透痧、防治疾病等目的,據統計刮痧配合其他外治法治療的病種達400種[1-2],在這個過程中,刮痧排瘀與調理氣血是相輔相成的。

1.瘀的狹義概念

《說文解字》:「瘀,積血也」。瘀血學說起源於《黃帝內經》,其中以「血凝泣」、「惡血」及「脈不通」等多種名稱論述瘀血證,後經張仲景、王清任、唐容川等歷代醫家不斷發揮,逐漸完整、系統化。瘀血的證候表現為:痛點固定,久痛不愈,痛如針刺,反覆發作,拒按,肌膚甲錯,或疼痛,日輕夜甚;腫脹和包塊;寒熱和煩渴;嘔吐、便血、皮下出血、小腹硬滿、胸脅撐痛、舌有瘀斑、甚者善忘、如狂等,其脈象可表現為沉、遲、澀、微、結、伏、虛、細等,以上

課題來源: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挑戰杯」模式下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研究(2014B095)

△吳松(1980-),男,漢族,籍貫:湖北隨州,副教授,研究方向:針灸效應的基礎研究,聯繫電話:18971681903,E-mail:119065124@qq.com

通訊作者:梁忠(1957-),男,漢族,籍貫:廣東湛江,教授,研究方向:刺絡拔罐及針灸器材,聯繫電話:13871336466;E-mail:1624719050@qq.com

均屬於瘀血的證候表現。這是瘀的狹義概念。

2.瘀的廣義概念

《醫經溯徊集·五郁論》:「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滯而不通之意。」其原因在於血瘀。元代朱丹溪首先提出了「六郁」理論,將郁分為氣鬱、血郁、痰郁、火郁、濕郁、食郁等六郁,其中以氣鬱、痰郁、血郁為主,諸郁可相互轉化或兼有。瘀的廣義的概念即六郁的含義,氣鬱和血郁相互影響,氣鬱可以導致血郁,血郁又可以引起氣滯;火郁可以使氣血運行不暢;痰濕食郁又容易阻滯氣血運行,導致氣機不暢,上述因素均可引起臟腑氣血失調,氣機的升降出入失常,疾病由生。《丹溪心法·六郁》:「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生諸病,多生於郁」,並明確提出氣血郁滯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故從廣義大的概念上來說,瘀包含了中醫的「瘀」和「郁」。

3.排瘀的必要性

人體必須氣血以行,腠理以密,骨髓堅固,內外調和,才能保持健康而延年益壽,由於種種原因一旦造成氣血運行失度,則會導致脈道不通的瘀血狀態。瘀血內阻,氣血運行不暢,使臟腑得不到正常濡養,引起多種疾病。如痛證、積證、痹證、血證、厥證、水腫、脹病、心悸、喘證、發熱、消渴、神誌異常等[3],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就會發生障礙, 從而加速人體衰老,正如《靈樞·天年》篇說:「血氣虛,脈不通,正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終也。」《黃帝內經》十分重視排瘀[4-5],《靈樞·九針十二原》:「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宛陳則除之,就是要除瘀血。《素問·三部九候論》雲:「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祛其血脈,而後調之。」《素問·血氣形態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臨床上應正確運用各種排瘀法,如化瘀、散瘀、逐瘀、行瘀、排瘀等,以使「脈道以通,氣血乃行」。

4.排瘀和調氣血

《素問·調經論》指出:「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人之有身,全賴氣血。《血證論》中說:「人之一身,不外陰陽,而陰陽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氣血。」血的正常運行與氣有密切的關係,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氣主溫煦之,血主滋潤之。氣血的關係正如唐容川所說:「載氣者血也,而運血者氣也」。任何性質的瘀(郁)都會影響氣血運行,而生百病。氣血瘀滯原因有直接和間接之分,其中間接的原因就是各種因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我們排瘀的目的就是要調理氣血的運行。清代名醫王清任著有《醫林改錯》一書,對如何排瘀治療疾病有突破性的發展,「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是王清任排瘀學術思想的核心所在[6]。王氏認為:「無論外感、內傷,要知初病傷人何物,不能傷臟腑,不能傷筋骨,不能傷皮肉,所傷者,無非氣血。」「能使周身氣通而不滯,血活而不瘀,氣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5.刮痧排瘀調氣血

刮痧是排瘀的重要手段。其治病的中醫理論依據主要是中醫的整體觀和經絡學說。皮膚與經絡密切相連, 刮痧施術的主要部位是在十二皮部,因此刮拭刺激皮部就能通過經絡調理氣血,並影響相應的臟腑,對臟腑功能起到調整作用。刮痧治病的中醫原理:一是通過刺激經絡穴位,疏通經絡調理經氣,推動氣血運行;二是刮痧直接將皮下淺表的瘀血散開;三是通過刮痧將皮下堆積的病理反應物質破壞,並使其形成能持續調理經絡穴位的刺激因素,以不斷促進氣血的運行。

有別於中醫其他體表刺激的治療方法,刮痧術導致表皮部分寬泛的痧疹樣充血和瘀血反應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痧疹樣表皮充血和瘀血狀態,是皮膚出血的一種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環,緩解毛細血管內瘀滯狀況,使營衛通暢,通而不痛[7-8]。有研究發現穴區刮痧可明顯增加本經經脈線上皮膚微循環血流灌注量,改善皮膚微循環,促進沿經組織新陳代謝,是刮痧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以及暢通氣血運行的機制之一[9]。還有研究發現,背部皮膚及軟組織在受到刮痧板機械刮擦後 ,局部毛細血管緊張度與黏膜滲透性均發生改變,淋巴循環加速, 內皮系統開始釋放多種炎症趨化刺激因子,加速白細胞及粒細胞的成熟分化, 使末梢白細胞計數增加,細胞吞噬作用增強, 自體免疫水平提高[10-11]

6.通過痧象現瘀排瘀

正常人行刮痧術後出痧較少,多呈現為均勻、紅色痧象,不視為病理痧象。異常痧象即用刮痧工具在選定的部位刮拭後,在相應部位皮膚上會出現異常的充血性改變,如紅色粟粒狀、片狀潮紅,紫紅色、暗紅色、甚或黑色的血斑、血泡等現象。痧作為一個病理因素,有其從表入里,由輕到重的傳變過程[12],出現異常痧象的意義就是可以通過痧象判斷疾病的輕重、性質、部位、預後及制定對應的治療措施。若出痧散在,顏色淺淡,說明病情較輕,若出痧較多,而且點大成塊、紫色血包等,說明病情較重。通過出痧部位可以判斷健康狀況:凡穴位和經絡線容易出現痧,提示相應經絡所聯繫的內臟功能病變[13]。另即使刮痧後痧象不顯,但只要在刮痧部位有異常疼痛、結節、條索等,均反映經絡穴位對應的臟腑器官的疾病。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部位的痧象來現瘀,判斷體內疾病所在臟腑器官及其性質、輕重程度。同時根據反應點即是治療點的原則,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刮痧點、線、面、位結合是臨床獲效的關鍵,既要刮拭患部的點,又要刮拭經絡、神經、肌肉、血管走形的線以及相關面[14]。《痧脹玉衡·卷上》: 「痧在肌膚,當刮即刮;痧在血肉,當放即放; 痧有腸胃、經絡與肝腎脾三陰,當葯即葯。」

對於刮痧手法則根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採用經絡補瀉(順經、逆經);輕重補瀉;長短補瀉;、點刮面刮等不同刮痧方法,關於刮痧板施術的角度的不同,其目的效果也不同的情況,我們又提出了拖板推板補瀉法。另外配合不同藥物配製的刮痧油也可以增加療效。除了刮痧本身就具有活血祛瘀、調理氣血的作用外,對刮痧後顯現比較明顯的瘀象還可以採取刺絡拔罐的方法將瘀直接排出於體表外。臨床上經常選用背部督脈、夾脊穴和膀胱經穴位來刮痧,脊椎雙側膀胱經上的背俞穴為內臟氣血所輸注,刺激背俞穴對五臟六腑氣血有直接的調節作用。現代研究也發現:脊椎不但是人體的支柱,其內分布的脊髓神經還是人體大腦與四肢末端及內臟聯繫的橋樑,人體大多部位的神經支配幾乎都是從脊椎雙側分布出來的[15];背區皮膚通過許多結締組織纖維束與深筋膜相連,背區體被組織厚而緻密,布有豐富的穿動脈和皮神經,刮痧出痧時,穿動脈的分支擴張破裂,血液外溢,由於背區體被組織厚而緻密,易產生一個延緩的良性刺激過程[16]。另外,還可以根據疾病所在的臟腑而選用四肢的相關經絡特定穴位施治排瘀,療效會更加理想。

用刮痧或拔痧的方法治療疾病是千百年來我國民間採用的簡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為維護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相信這一方法還將繼續被傳承應用,並且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為維護人類的健康再立新功。


推薦閱讀:

【楠蓉書香】飲食調理:最「養」男人的10種日常食物
山東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什麼容易嘔吐?小兒推拿調理及居家護理
慢性胃炎三分治七分養,得了胃炎該如何調理
學學中醫通過按摩來調理身體不適
脾胃調理葯膳

TAG:調理 | 刮痧 | 氣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