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話中醫之二十六 淺議《內經》腧穴理論
06-19
《針灸學》與《腧穴學》給「腧穴」下的定義不過兩種,即「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與「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腧穴在《內經》中有 「氣穴」、「氣府」、「骨空」、「溪」等名稱,是「脈氣所發」之處;腧穴內的「氣」來源於營氣衛氣,還有人體肌肉等組織的真氣,營氣衛氣與真氣都是神氣;《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人體每一處都有營氣衛氣與真氣滋潤溫養,但腧穴處得臟腑與經絡營衛之氣最多、最濃厚,也最易激發傳遞,從而起到調節本經經氣抗病驅邪的作用;血不能流注到(或停留於)腧穴,血如停留於腧穴,是為淤血,要即取誅之。所以說後一種腧穴定義似更恰當更精準一些。《靈樞》與《素問》廣泛收集了當時諸多醫家的學術觀點,是百家爭鳴之作,腧穴理論也是如此。一、《內經》中各經腧穴的編排次序。對各經腧穴的排序,《素問·氣府論》是從頭部(或胸腹)腧穴排到足部或手部,從上往下排列;《靈樞·本輸》之五輸穴是從四肢末端到肘膝,《靈樞·根結》之根穴在四肢末端,結穴在頭胸腹。這表明,在《靈樞》《素問》時代,古人觀察到脈氣流注(循經感傳)既可由四肢末端走向頭胸腹,也可從頭胸腹走向四肢末端;有人認為應該以四肢末端腧穴為起點腧穴,有人認為應該以頭部(或胸腹)腧穴為起點腧穴,但沒有按營血流注順序來定腧穴順序。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經發揮》把全身經穴按《靈樞·經脈》循行順序排列,稱"十四經穴",後世直至現代針灸書籍都沿襲這種腧穴編排順序,顯然不符合《內經》原旨。這不僅容易誤導學針灸的大學生與中醫愛好者們以為脈氣流注與營血流注一樣是沿十二經脈順序循環流注,甚至以為脈氣流注在十二經脈(血管)內;而且直接導致後世沿襲以各經腧穴定經脈路線繪製經絡圖出現明顯錯誤。二、《內經》中腧穴的功用。《內經》腧穴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觀察腧穴部位的異常變化來診察疾病。《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內經》開腧穴診察疾病之先河,後世針灸醫家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發展了腧穴診察疾病的理論與實用技術,現在已被針灸醫生廣泛應用,如通過診察腧穴(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等)的壓痛、過敏、腫脹、硬結、涼、熱,以及局部肌肉的堅實虛軟程度與皮膚的色澤、瘀點、丘疹、脫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來協助診斷病患何經、病及何臟。而且通過與現代科技手段結合,發展了腧穴診斷技術,如通過儀器測定十二井穴的熱感度等來探知經絡、臟腑、組織器官的病變,為協助診斷增添了新的內容。二是通過針刺或艾灸腧穴來治療疾病。《素問·五臟生成》說:「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氣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靈樞·九針十二原》說:「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又說:「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素問·骨空論》說:「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大風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壓之令病人呼譩嘻,譩嘻應手。」針刺、艾灸腧穴是《內經》時代最常用的治病手段,可以說是與中草藥治病手段並駕齊驅,後世間有針灸醫家對《內經》腧穴理論與臨床應用進行發揮與拓展。但總體而言,後世中藥治病的使用率更高一些,超過了針灸的使用率,所以,《素問》、《傷寒論》比《靈樞》、《針灸甲乙經》更為後世所重。三、《內經》中特定穴的特殊作用。每個腧穴都有主治範圍,這與其所屬經絡和所在部位的不同有直接關係。無論腧穴的局部治療作用,還是鄰近或遠隔部位的治療作用,都是以經絡理論為依據的,尤其《內經》脈氣流注理論強調各個經絡系統的相對獨立性,是腧穴「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根基。《內經》中所有腧穴都有近治作用,而《靈樞·經筋》的"以痛為腧",也屬於局部治療作用。有很多腧穴,尤其是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治局部病證,而且能治本經循行所涉及的遠部組織、器官、臟腑的病證,即所謂「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除此之外,《內經》中有一些特定穴如井、滎、輸、經、合,原穴、絡穴、背俞穴、募穴、奇俞等,象中藥一樣有獨特的治療作用。《靈樞 ·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講述了五輸穴的治療作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胃合於三里,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胃足陽明經合穴足三里治療胃病,大腸小腸下合穴巨虛上廉與巨虛下廉治療大腸小腸病變,這一「合治內府」理論至今仍然指導著針灸臨床實踐。《素問·奇病論》說:「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提到膽募穴可以治療膽府疾病。《素問·骨空論》說「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也提及了灸大椎穴可治療外感導致的惡寒發熱癥狀。 後世針灸醫家在特定穴的主治方面也有一些拓展,如八脈交會穴的主治功效。四、《內經》的針刺法則。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這是講解針刺總法則。又說「《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曰: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針,邪氣得泄。按而引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及「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講解了針刺腧穴的補寫手法。「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者,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腧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及「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 講解了針刺的注意要點。 《靈樞·五邪》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問·繆刺論》說:"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素問·骨空論》說:"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靈樞·背腧》:"腎腧在十四焦(椎)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講解了取准腧穴的方法。《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強調了「得氣」在毫針治療中的極端重要性。 總而言之,《內經》腧穴理論是經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對針灸臨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素問(19-38)
※第一節 《內經》時代的疫病(外感病)學說(二)
※張其成:《內經講義》
※黃帝內經全文及大意(4)[轉]
※黃帝內經《素問》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