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11)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

下篇 教 義 篇

二. 修 行 法 門 與 修 證 境 界 (三)

觀諸法皆空,受皆是苦

念此身不凈,心不能常(題四念處)

注:四念處:又作四念住。這是為了獲至覺悟而實踐的四種修行法

1)身念處,念身不凈;(2)受念處,念受是苦;(3)心念處,念心無常;(4)法念處,念法無我。

半偈法施,恩深同再造

一時戒破,根壞不重青

注1:半偈:指「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偈之後半偈。釋迦於過去世時,入雪山修菩薩行,從帝釋天所化現之羅剎聞得前半偈,乃欲求後半偈。羅剎不允,乃誓約捨身與彼,而得聞之。《心地觀經》卷1謂「為求半偈舍全身。」

注2:《楞嚴經》卷6謂:犯大妄語戒者,「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痴人妄逐求,猶趨陽焰

智者勤精進,如救頭燃

注1:渴鹿見陽焰(春初原野上日光映浮塵而散動者),以為水而追逐之。比喻眾生迷妄,認假為真。《楞嚴經》卷2雲:「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

注2:《法句經》雲:「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野狐惜命根,奮然逃脫

良馬見鞭影,立刻賓士

注:茲錄《西歸直指》兩段如下:

「馬喻:馬有四種。其最上良馬,見鞭影而馳,不待驅策;次則一鞭即走;又次之鞭輕不走,鞭重方走;其最下駑馬,鞭重亦不走,必錐入於膚,痛極而始走。人亦如是。有智慧者,易於醒覺,百里內聞人死,即當駭曰:百里內有人死矣!吾亦人也,死必及我。作速修行,以求解脫。此見鞭影而馳者也。其次則見親戚死而覺悟。又其次見逼鄰人死,而後覺悟。若待自己年老,或自己有病,而後覺悟,已是錐入膚而後走者。倘或年老猶不覺悟,或已病猶不覺悟,豈非並此而不若者乎?」

「野狐喻: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竄,乃佯死而待人棄去。未幾,果有欲棄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割之而後棄。狐聞而懼,忍痛而聽其割。俄有童子來,欲取其兩耳。狐聞益懼,然思兩耳猶無關於性命,仍復忍之。俄復有人曰:皮可補裘。狐大駭曰:若取我皮,必至斷頭剖腹,其可忍乎?於是奮然跳起,向外狂奔。而此狐竟走脫矣!人在三界牢獄,無異廚房。業已托胎為人,已難逃於一死。只有念佛往生,乃可死里逃過。錯過強壯之時,狐尾已經割去。若到桑榆遲暮,已將斷頭剖腹矣!苟非立弘誓願,奮不顧身,其能跳出迷途,蒙佛接引乎?」

入世深時,常有惡人近用心重處,謹防魔障高

錢財我未得無非他得道義你不行又靠誰行

修到起心動念皆禪意便知鳥語溪聲盡法音

修道應處處低頭讓步做人要時時知足虛心

發願出家,應斷除俗念隨緣入世,須調伏妄心

四大諦觀,悟空成妙道六根都攝,念佛證圓通(題空大圓通和根大圓通)

注1:虛空藏菩薩「諦觀四大無依」,從觀察虛空的無邊無際得悟妙道,稱「空大圓通」。

注2:大勢至菩薩由念佛法門,得到六根清凈,稱為「根大圓通」或「念佛圓通」。《楞嚴經》卷5云:「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悟四大皆空,本來清凈感眾生太苦,願意出離

頓悟漸修,悉成圓滿覺上求下化,同起大乘行(題十二圓覺)

註:十二圓覺:《圓覺經》所稱,十二位菩薩依次向佛請問修行的法門,他們是: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

無上菩提,非苦行可證

難思功德,以弘誓而成

注1:苦行:即斷除肉體慾望,堪忍諸種難忍之苦行。多指印度諸外道為求生天而行之苦行。佛教之苦行,稱頭陀行。釋迦修六年苦行,終乃覺悟到苦行非解脫之道,不能證得無上菩提。

注2:佛果位所得之功德力,即全由過去因位之誓願而成。

佛道乃真常,行之皆證

法門無固定,如實即通

注:如實: 謂真實之教法,契合於真實之道理者,稱為如實。例如如實修行、如實行者等。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澀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莫於了義經中尋了義應在無生法里忍無生

注1:了義經:指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經典,與不了義經對說。

注2:無生法:即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稱無生法忍或無生忍。

觀葉落花開,隨緣自在念朝生暮死,同體慈悲

樂意常施,能度貧窮海端心無欲,猶如清冷雲

注1:《大智度論》卷22云:「施為堅牢船,能度貧窮海。」

注2:《佛遺教經》云:「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聖不立知,見見見,見性佛無所說,如如如,如空

壽暖識分離,色身壞矣聞思修具足,慧命存焉

注1:壽暖識:又作壽煖識。壽為壽命,指生命;暖為溫暖,指肉體;識為心識,指精神。此三者須互相依持,生命方得以持續;三者分離,即是壽終。

注2:聞思修:指聽聞教法,思惟義理,修行。聞慧、思慧、修慧等三慧,即為經由聞、思、修而成之智慧。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

既成解脫則皆為佛果

雖示涅槃而常住世間(題一佛乘)

註:一佛乘: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華經所說。《法華經·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

如來等視眾生猶一子

菩薩諦觀萬法息諸緣

注1:《大般涅槃經》(南本)卷5云:「如來等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

注2:諸緣:色香等百般之世相,總為我心識之所攀緣者。

其增上慢心,未能敬信

此甚深妙法,難可了知(題《妙法蓮華經》)

註:增上慢:即對於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卻起高傲自大之心。釋尊將說法華時,懷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證妙果,何要聞法華,各立座而去。《法華經·方便品》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又云:「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辦道

八萬四千法,法法是修心

注1:辦道:意指修行,成辦道業,精進佛道等。也作辨道。

注2:八萬四千法:即八萬四千法門。舉其大數,又稱八萬法門。指佛所說之全部教法。因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之病,佛為對治其病而說八萬四千法門。所謂「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

道本平常,既無得亦無失

行臻卓絕,不成功便成仁

注:成仁:指為了理想、事業或道德準則,不惜捨棄生命。語出《論語》:「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在此指諸佛菩薩為成就無上菩提而發弘誓。《大莊嚴經》載:釋迦經六年苦行,仍不能證道。乃棄苦行,于吉祥草上,結跏趺坐,端身正念,發大誓言:「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經過七天七夜的禪定思惟,終於大徹大悟,成就佛道。

正等妙圓,不出群生本覺

慈悲喜舍,皆為大德真心

注1:本覺:指本有之覺性。《大乘起信論》認為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是生滅心之所依,此如來藏即是本覺、心真如、自性清凈心,這是人本有的佛性,亦即最高主體性。這也是一切修行與成佛的基礎,故成佛實是一種返本還原的表現。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注2:大德:原為佛的德稱;今多作對修行者的敬稱。律本中為比丘或年長比丘的尊稱。後轉為對僧中有德者的尊稱,乃至四眾弟子中有德者的尊稱。

達俗照真,般若不離方便

破空斥有,日常本顯圓通

注1:達俗照真:指於真俗二諦皆通達明了。真諦,又稱勝義諦、第一義諦,指真實平等之理;俗諦,又稱世俗諦、世諦,指世俗差別之理。天台宗有「真俗不二」之說,即真如可隨緣為諸法,故諸法即真如。

注2:破空斥有:指破斥空有二執(又作空有二見)。凡夫因妄想分別而執著於有,稱有執;執著於空,稱空執。

本無月缺月圓,它隨順你雖有花開花落,你任由它

日出照高山,聞道有先後川流歸大海,入門無等差

注:智者大師將佛所說之一代聖教,判為五時

1)華嚴時,如「佛日初出,先照高山」(2)鹿苑時(亦稱阿含時),如日照幽谷;(3)方等時,如日照平地;(4)般若時,如日照禺中(巳時);(5)法華涅槃時,如日輪當午之時,最為圓滿。

般若立圓宗,教門原不共

菩提歸大海,法味本相同(題天台宗,仿五絕體聯)

註:不共:指不共同,即獨特之法。不共教,又作不共般若,指不與二乘共學,而獨為菩薩之教。天台宗以共般若為通教,不共般若為別圓二教。

俗眾不修行,老病愁生死道人常惕勵,精勤願出離

具手眼人,自可空拳奪刃無功夫者,豈能斗膽捉蛇

注1:具手眼人:指對事物具有特殊之能力或見識的人。禪宗所謂具眼,即能徹見諸法實相。

注2:功夫:又作工夫。禪宗多用於指思惟辨道之事。有程度與時間二義。

空對空,義理任君隨意說

了不了,功夫需汝認真行

注1:空對空:在此指無論是說有還是談空,一切義理上的闡釋皆非究竟,諸法實相非言語可及。《法華經·方便品》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說。」《勝天王般若經》卷6雲:「一切法皆不可說,其不可說亦不可說。」憨山《費閑歌》雲:「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閑,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

注2:了不了

1)指了義與不了義;(2)在此指了生死還是不了生死。

我法妙難思,惟有拈花笑禪心空費解,且聽彈指聲

讀貝葉真經,得一心了了參蓮華妙諦,悟萬法如如

得智慧慈悲行願之成就具善根福德因緣而往生

安穩身心,但願佛衣所覆覺知因果,不求神足之通

注1:《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云:「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注2:神足:又作神足通。指具有神通能力,能如願自在地到達任何地方。又,佛教有云:「神通不敵業力。」「神通不足恃。」

佛法非由故紙滿堆里得禪機本自拈花微笑中來

心平則剎平,剎凈須心凈佛格亦人格,人成即佛成

注1:《楞嚴經》卷5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注2:《 維摩詰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注3:太虛大師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又,《慈濟語彙》有云:「人格若成,佛格則成。」

學佛修行,首重加行四位

了生脫死,先須大死一番

注1:加行:指為入於正位做準備,加一段力而修行。四加行,指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云:「任何一步修證功夫的路線,都離不開四加行。」

注2:大死一番:禪宗用語。指佛教真理並非肉體之死所能得,必須捨棄身心之一切執著(即大死)而達於絲毫不掛礙的境界始能得。

知眾生本性空,而無空見

覺諸法因緣起,乃有起行

注1:空見:撥無因果之邪見。諸見中空見之過最重。

注2:起行:由菩提心之中,發起身、口、意三業之行。亦謂往生之行。

稱名是做功,誦經能積德持戒得延壽,念咒可消災

融會教禪,照萬法圓融如鏡實修定慧,舉一心真實為宗(題嵌《宗鏡錄》)

注:《宗鏡錄》的中心宗旨,如其序言所言,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故稱「宗鏡」。

尚未入流,隨緣方便談何易

若非登地,發誓出離才是真

注1:入流:又作逆流、預流,即須陀洹,為聲聞乘四果中最初之果位,又稱初果,即斷除見惑之聖者所得之果位。入流,意即初入聖者之流。亦可指入法性之流,回歸於法界本體;乃修禪定所達到的一種境界。

注2:登地:天台宗所說依菩薩行而登入初地之階位。菩薩登入初地,即開始斷除部分煩惱,求證部分真如之理,永不退還三界之迷境,可漸次進至佛果。

妙果頓成,一念圓通登佛地

垢塵勤掃,六根清凈入空門(題頓漸二教)

注:頓漸二教:不依次第,快速到達覺悟之教法,稱頓教;依順序漸進,經長時間修行而覺悟之教法,稱漸教。於禪宗,一般來說,南宗稱頓教,北宗稱漸教,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如北宗神秀在《大乘無生方便門》中亦云:「諸佛如來,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凈心,頓超佛地。」

萬法唯心,心性自然成自在

三車濟眾,眾生如實見如來

注1:萬法唯心:與萬法唯識、三界唯心等義同。指宇宙萬有、一切現象無一不是由心識所變現。憨山曰:「佛祖慧命,只有八個字包括無餘: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注2:心性:不變的清凈的本心本性。這是眾生的本質,是成佛的基礎。

注3:自然:又稱自然法爾、法自然。指不加入任何其他力量或造作,自己而然,謂之自然。依本覺的內熏或真如熏習,不依其他的教法與助力,而自然地覺悟,稱自然悟道。佛與獨覺能無師自悟,自然地生起無漏智慧,而同時得具足戒,稱自然得。

注4:《成實論》卷1雲:「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大智度論》雲:「如實道來,故名如來。」《大日經》卷1雲:「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施齋念佛更謙恭,善根深植

持戒放生多懺悔,宿業漸消

注1:施齋:將齋食施與僧眾。又作施僧、齋僧等。

注2:懺悔:即對人發露悔過,請人寬恕之意。佛教以懺悔為消除罪業、清除心垢的重要方法。《心地觀經》雲:「發露懺悔,罪即消除。」

願眾生皆得出離,堪稱願切信自己定能成就,即是信堅

一切眾生,當以信心求解脫十方諸佛,皆依般若證菩提

注1:《華嚴經·賢首品》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心地觀經》雲:「入佛法海,信為根本;渡生死河,戒為船筏。」《大智度論》卷1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注2:《心經》雲:「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大般若經》雲:「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

金火同爐,金無火煉難成器

佛魔一體,佛有魔隨好度人

注1:妙葉法師《十大礙行》雲:「或不得已,障礙現前。眾魔諸惡,不能侵我。如金火同爐,火雖欺金,金必成器。」

注2: 佛教有「佛魔一如」之說,即最善之佛陀與最惡之惡魔,於表相而言,形成兩個極端,然就實體本性言之,佛與魔之本性始終一體不二。

注3:《現觀莊嚴論》雲:「非他能牽引,魔開顯似道,了知彼是魔,諸佛歡喜行。」意即從表面上看,佛魔之間是很難區別的。

眾生執邪見聽經,何能開竅

諸佛以空拳說法,無可與人

注:空拳:也作空拳黃葉,即「空拳誑小兒」與「黃葉止啼」之略稱。喻佛以無所得智方便說法,引導眾生由修行而自證涅槃,而涅槃實為無所得之空法。佛說法亦實無一法與人,有如以空拳黃葉誑小兒。《寶積經》卷90雲:「如以空拳誘小兒,示言有物令歡喜,開手拳空無所見,小兒於此復號啼。如是諸佛難思議,善巧調伏眾生類,了知法性無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間。」又,《涅槃經》卷20雲:「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之,生真金想,便止不啼。」

深植善根,童子聚沙成佛道

明知幻相,文殊持劍刺空身

注1:《法華經·方便品》雲:「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注2:《大寶積經》卷105載,文殊菩薩為使五百菩薩證「無生法忍」,手持利劍向佛刺殺。諸菩薩由此證得「無生法忍」,並同聲說偈道:「文殊大智人,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劍,馳逼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發心如貧母施燈,定成佛道

持戒至比丘護草,真入空門

注1:《賢愚經》載:阿闍世王請佛飯食已,以百斛麻油燃燈供佛。有一貧母見而信樂,乞得兩錢買麻油燃燈供佛,並自誓言:「若我後世得道如佛,膏當通夕光明不消。」阿闍世王所燃諸燈,或滅或盡,而貧母之燈,通夕不滅,油亦不盡。目犍連以神力扇之而更明。佛告目犍連:「此當來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能毀滅。」並授記此貧母卻後三十劫當成須彌燈光佛。

注2:戒律規定比丘不得破壞活的草木。《楞嚴經》雲:「清凈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踏生草,況以手拔。」《一切有部目得迦》卷6載:有比丘被強盜所捉,強盜以生茅草縛之而去。比丘寧願餓死亦不破戒壞生草解縛。後國王見而解之。《大涅槃經》卷26雲:「寧捨身命,不毀禁戒,如草系比丘。」

依七佛通戒起行,終成一果

犯四波羅夷不悔,必墮三途

注1:七佛通戒:又作七佛通戒偈、七佛通偈。即過去七佛所受持的戒法,可以一偈來表示。此偈《法句經》載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七佛,指釋迦牟尼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現的六佛,即: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

注2:四波羅夷: (1)指四種重罪:淫、盜、殺人、大妄語。犯了這四重罪,即喪失比丘的資格。(2)指密教行者所受持的四種重禁,又作四重戒,即:一、不應舍正法戒;二、不應舍離菩提心戒;三、於一切法不應慳吝戒;四、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戒。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羅蜜普沾甘露,常念南無觀世音(題普陀山,兼題念觀世音法門)

財施、法施、無畏施,施心清凈世福、戒福、修行福,福德莊嚴(題「三施」與「三福」)

注1:三施:即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即以財物救濟他人;法施即向他人演說佛法;無畏施即解除他人的痛苦怖畏。

注2:三福:指往生極樂凈土者所修之三種凈業,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以菩提心,修行佛道。

朝此山來,眼前草木有靈氣

悟其道去,身外乾坤無俗塵(題朝山,兼題諸佛教名山)

註:朝山:指佛教徒至遠處名山大寺,向佛菩薩進香,以懺除業障或還願之朝禮行為。

解自信生,看經先要除偏見

證由行得,學道還須下苦功(題嵌信解行證)

注:信解行證:乃修行佛道所必經之四種過程。首先要信樂佛法,其次了解佛法,進而身體力行,最後證悟其果。

三密瑜伽,頓見智光彌法界

萬緣放下,妙觀明點遍虛空(題大圓滿阿底瑜伽)

注1:大圓滿阿底瑜伽:大圓滿法為藏密寧瑪派(別稱紅教)之主要修行方法,其根本教法主張:人之心體,其本質純潔,故若能聽其自然,隨意而往,於空虛明凈中將心安住於一境,即可成佛。寧瑪派將整個佛教分成九乘,大圓滿阿底瑜伽即是九乘佛法之最高階段(無上瑜伽乘)。阿底瑜伽,意譯為無上瑜伽。

注2:明點:意為精滴。藏密無上瑜伽和印度教瑜伽所說人體中生命能量的凝聚體及水液。有圓潤、明空之相。大圓滿脫噶修法修持到一定階段,能觀看到虛空中的明點,化成滿天的佛像和佛土。若看到盡虛空遍法界儘是諸佛剎土,即大圓滿現前成就。

無上瑜伽,妄流立斷大圓滿

甚深般若,剎海頓超真自由(題嵌大圓滿法門及立斷與頓超二修法)

注1:立斷與頓超:大圓滿心髓的正行,有徹卻和脫噶二修法。徹卻,藏語音譯,意譯為立斷,即立斷妄念之流而得見自性, 得見自己本來清凈的面目。徹卻相當於無上定功,能使行者任運安住於清虛寂照、微妙明凈的境界。脫噶,藏語音譯,意譯為頓超,即在徹卻修定的基礎上進一步修光。脫噶相當於無上慧功,並具有現見功能,能夠顯發出種種光明。徹卻只能通達智光,不能把內外境界化為五智慧光明,而脫噶修到最高層次,能使行者顯發本具智慧與光明,即身化為智慧虹體,證到真實究竟。

注2:甚深般若:指深妙真如之理。諸佛之教法,為三千世界內無與倫比的最上最尊之微妙法,故稱甚深般若。

六字洪名歷耳根,永為道種

一真法界經塵劫,常在心蓮

注1:六字洪名:又作六字名號,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意即禮拜、皈依。

注2:道種:佛道的種子。佛教有「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之說,或稱「一染識田,終成道種」。

注3:一真法界:即絕對的真實的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

時運艱難,忍辱安心無掉舉

世情險惡,歷緣對境莫昏沉

注1:掉舉:輕佻浮躁的心理。為一種隨煩惱。

注2:昏沉:頭腦混濁,不清醒。為一種隨煩惱。

末世眾生,唯益多聞增我見

十方諸佛,皆依圓覺斷無明

注1:《圓覺經》云:「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注2:《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順逆皆空,身心平等證圓覺

止觀雙運,意念清澄入妙門

注1:《圓覺經》云:「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注2:止觀:止是去絕分別,遠離邪念,使心安住於一境之中;觀是發起正智,歷歷分明地照見諸法。止相當於定,觀相當于慧。

悟諸法皆空,看破六塵緣影觀眾生無盡,認清五蘊幻身

於鬧市中,安忍惡緣常念佛住深山裡,遠離染法靜觀心

鬧市煉心,豈容濁酒熏真覺深山修道,且讓清泉滌俗塵

無物能留,半片殘雲飄嶺後有何可得?一輪圓月掛天邊

普度眾生,不住中流和兩岸實修正法,要離邊見與三邪

注1:中流:比喻結使煩惱。煩惱流於生死(此岸)與涅槃(彼岸)之間,故稱中流。《注維摩經》卷9雲:「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結使也。」

注2:《華嚴經·十行品》云:「譬如船師,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以往返無休息故。」

注3:邊見:指斷見和常見,佛教斥之為二邊見。

注4:三邪:即身、語、意三種邪行。也有指邪語、邪業、邪命三種邪行。

定慧雙修,事理圓融真解脫有無俱遣,身心自在大逍遙

聖不立知,見見見,見猶離見佛無所說,如如如,如是妙如

對明白人莫說空,亦莫說有於無知者可言有,不可言空

棲止世間,國計民生常在意超然方外,隨緣歷事靜觀心

入世度人,廣演法言於大眾出家學道,樂修禪定在深林

註:《長阿含經》卷9云:「能於大眾廣演法言。」

朝山要凈心,身邊常有活菩薩

拜佛須離相,路上豈無真道人(題朝山,兼題諸佛教名山)

註: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在朝五台山時,「入大聖境地之時,見極賤之人,亦不敢作輕蔑之心。若逢驢畜,亦起疑心,恐是文殊化現,更舉目所見,皆起文殊所現之想。聖靈之地,使人自然對境起崇敬之心。」

觀生相空虛,立宏誓願除三毒

念無常迅速,發大悲心斬十魔

注1:生相:指生起之相。此有為法之生相別無實法,僅依因緣力而生,以「本無今有」之有,而假名為生相。又,就有情之一期相續而言,有情之始生於現在世,稱為生相。

注2:三毒:指貪慾、瞋恚、愚痴三種煩惱。

注3:十魔:修行佛道的十種魔障。《大智度論》卷5所載為:欲、憂愁、饑渴、愛、睡眠、怖畏、疑、含毒、利養、高慢。《華嚴經》卷42所載為:五陰魔、煩惱魔、業魔、心魔、死魔、天魔、失善根魔、三昧魔(著於所得禪定為魔)、善知識魔(慳吝於法為魔)、不知菩提正法魔。

發心見智愚,慈悲具足金剛智

修道有行止,方便不離饒益行

注1:金剛智:如金剛般堅強不變的智慧。亦為大圓鏡智的別稱,此智猶如金剛,能破除煩惱習氣。

注2:饒益行:指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見諸法空虛,此身去直登彼岸

念眾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師

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立弘誓度生,大車載眾出三界

從真言受法,快馬加鞭入密嚴(題密宗)

注1:密宗認為依密法修行能「即身成佛」,在諸宗乘中最為快捷迅速,故常以馬為其迅疾修法的標誌。又,禪宗亦有「快馬一鞭」之語,指利根之學人僅聞師家一言,即能徹悟。

注2密嚴:即密嚴凈土,又作密嚴佛土、密嚴世界。密教指法身大日如來之凈土,是以身語意三密所莊嚴,惟如來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凈土。就密教來說,這個現實世界即此即是密嚴凈土。

眾善奉行諸惡除,當前成極樂

一心識得萬緣息,隨處見如來

注1:《靈雲法語》雲:「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淺的就是最高深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注2:《徹悟禪師語錄》雲:「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如救頭燃,如喪考妣。」又,憨山《參禪切要》雲:「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去,逼拶到山窮水盡之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

穢物久淤沉,攪翻池水忙撈起

妄心多隱蔽,發露瑕疵漸破除

注:發露瑕疵:修行者不可隱覆一切過失,當即發露懺悔,以發露瑕疵心破除覆過之心。

羊車度己,鹿車度親,牛車度眾

下士印泥,中士印水,上士印空

注1:羊車、鹿車、牛車合稱三車。羊車形容聲聞乘只能自度;鹿車形容緣覺乘能自度兼度親屬;牛車形容菩薩乘不僅能自度,而且能普度眾生。

注2:《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20云:「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中士聞道,如印印水;下士聞道,如印印泥。」

及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須空也

真能度己,無量眾生焉有度哉

注:《金剛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又雲:「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生決定信,起堅定行,發特定願以平常心,對日常事,做正常人

菩提薩埵耶,貪瞋痴慢疑俱寂般若波羅蜜,色受想行識皆空

觀一切有為畢竟空,即觀實相見十方無礙圓通了,則見如來

內外順違時刻觀,善觀無滯礙愛瞋苦樂在於轉,能轉即如來

註:《楞嚴經》卷2云:「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聖不立知,見見見知,見非知見佛無所說,如如如說,如是說如

修無修法,法無法時,隨時放下覺所覺空,空所空滅,寂滅現前

注1:《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注2:《釋迦牟尼佛付法偈》云:「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注3:《楞嚴經》卷6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於解脫道,入解脫門,則為解脫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不出輪迴

註:《圓覺經》云:「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妙法甚深,時乃說之,隨宜開演

宿根不等,其能信者,依器受持(題《妙法蓮華經》)

注1:《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注2:宿根:宿世之根性。今則泛指修行之根機。

佛祖拈花,迦葉破顏,心相印矣達摩面壁,神光斷臂,法易得乎

見善事,聞惡聲,皆念阿彌陀佛遇違緣,處順境,不離妙凈明心

註:《晚晴集》載王龍舒語:「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於凈土決定往生。」

絕塵煩,得心安,是謂修行要害有因果,無主宰,此為佛教真知

說理如粉墨登台,猶不能造次修行似刀槍上陣,豈容得顢頇

出家自有因緣,眾生無盡隨緣盡學道須憑誓願,佛果難成發願成

天邊月,海底山,禪心寂定常如意風裡燈,波中影,雜念紛然不自由

注1: 禪宗有云:「八風吹不動天邊月」。

注2:《大智度論》卷26雲:「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盪,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能得點。」

偏執有無,似狹道行車,逾邊即墜

嚴持戒律,如浮囊渡海,充氣不沉

注:《大智度論》卷37雲:「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

行若不明,似盲者騎驢,終難達道言而無證,如聾人奏樂,或可利他

學在家大德,合覺背塵,弘揚佛法仰出世高僧,韜光晦跡,樂處林泉

私慾深沉者,雖借蛛絲,難離苦海信心清凈時,不憑神足,亦履恆河

注1: 芥川龍之介《蜘蛛之絲》說一佛經故事:佛陀見一惡人在地獄中受苦。此人前世是個強盜,作惡多端。唯有一次,起了一念善心,沒有踩死一隻蜘蛛。佛陀便放下一縷蛛絲去救他。此人抓住蛛絲往上爬,在半途時回頭一看,發現身後有許多人在跟隨他一塊往上爬。但此人私心太重,只想自己脫離苦海,不願別人與他一塊攀爬。這時候,蛛絲斷了,此人又掉落地獄。

注2:《法句經》卷3載:一青年欲投奔佛陀聽法,中途被恆河所阻,繞道則恐法會已散,情急之下,問一漁翁:此河水深不深?能否趟過去?漁翁答曰:淺淺的,頂多不過膝蓋。青年求道心切,對此話深信不疑,便徑直履不沒水地趟過去。實則恆河水深過三丈。

看經須起信心,切莫入山空數寶

修道不依正法,便如鑽水妄求酥

注1:《大智度論》卷1雲:「信為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

注2:鑽水求酥:比喻不得其道而妄求其果。《本緣經》雲:「譬如鑽水求酥,理實難得。」

念法念心念受念身,修止莫如念佛

大行大智大悲大願,度生隨現大權

注1:「念法念心念受念身」,即指四念處。

注2:修止:即天台宗止觀的修法。止,意即止滅煩惱,使心安住於一處。

注3:大行,行業廣大之意,指菩薩自利利他的修行;大智,超越的或根本的智慧,觀照空之真理的智慧,又稱般若智;大悲,廣大的悲願,通常指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而起的悲願;大願,指諸佛菩薩所發的弘誓願。又, 文殊菩薩的尊號為「大智」,普賢菩薩的尊號為「大行」,觀世音菩薩的尊號為「大悲」,地藏菩薩的尊號為「大願」。漢地佛教一般以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大願地藏為四大菩薩。

注4:大權:指佛菩薩為救度眾生而以神通力示現的種種異形假身。又稱權化。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題「三多」與「三使」)

注1:三多:多近善友,多聞法音,多修不凈觀,謂之三多。

注2:三使:又名三天使,即老、病、死。也有將生、老、病、死、王法稱為五天使。

一切眾生非眾生,甚深義趣誠當信

十方諸佛念諸佛,微妙法門難得聞

注1:《金剛經》雲:「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注2:《金剛經》雲:「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注3:《凈土聖賢錄》載:凈宗四祖法照大師曾入五台山見文殊菩薩。文殊開示說:「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

注4:《無量壽經》載釋迦牟尼佛言:「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

點破迷津,直指人心,方悟本來就是

看穿假象,正觀塵境,便知究竟如何

注1:直指人心:即無須向外界尋求,而直觀自心自性。

注2:塵境:心的對象,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境。

清凈光明,妙蓮花藏無盡莊嚴世界

圓融自在,金獅子喻十重緣起玄門(題華嚴宗)

注1:《華嚴經》所說之蓮華藏世界,即自蓮花出生之世界,或指含藏於蓮花中之功德無量、廣大莊嚴之世界。

注2:華嚴宗以十方面來說法界緣起,特別是事事無礙法界的特徵,稱十玄門,又稱十玄緣起。通此義,則可入華嚴大經之玄海,故稱玄門。華嚴宗實際創始人法藏在其《華嚴金師子章》中,以金師子為喻闡釋十玄門。如講解十玄門之因陀羅網境界門時說:「師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師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於短暫人生,能洞明萬法玄機,足矣

由神奇佛道,可體達真如奧妙,至哉

注:體達:謂通達宇宙萬物之真理而無壅塞,亦即窮盡諸法實相之當體而全然通達無礙。

茫茫濁世間,哪有三分凈土能逃世滾滾紅塵里,豈無一寸真心可遠塵

觀世音方便,千手妙施,度生除苦厄大勢至法門,六根都攝,念佛證圓通

六根即是出離道,能凈六根,出離有道四大皆為解脫門,不空四大,解脫無門

注1:出離道:由迷妄的世界解脫出來的方法與途徑。

注2:解脫門:進入解脫境界的門徑。特別指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去日苦多,來日無多,如少水魚何樂耶

人身難得,我身已得,開正法眼不虛之(題「普賢警眾偈」)

注1:普賢警眾偈:即「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見於《華嚴經》、《法句經》等。

注2:正法眼:體會正法的智慧。又稱清凈法眼。眼,指智慧。

莫信口胡言,說什麼穢欲無妨修凈法須親身實證,論究竟俗知豈可會真如

直趣菩提,無境無人,五蘊皆空觀自在遠離顛倒,非聲非色,一心不亂見如來

注1:直趣菩提

1)不須假借一切方面假說的修業,而頓然臻至佛果的無上覺悟;(2)初發心時即直接成就佛果。

注2:《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肇論新疏》云:「涅槃之道非聲非色。」

如如不動,無去無來,微妙心行經曠劫了了分明,悉知悉見,甚深禪定覽三千

下士求福樂,中士求出離,上士求普度小隱在山林,大隱在城市,真隱在內心

上根聞則信,中根勸則信,下根痛則信頓悟知而行,漸悟學而行,不悟困而行

命終心不死,心死色難空,色空真解脫身痛器猶存,器存根未凈,根凈大圓通

修行時,善心與噁心一併消亡,無心是道覺悟後,正法和非法同時拋卻,舍法入空

注1:《六祖壇經》:「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五燈會元》卷3雲:「不取善,不舍惡。凈穢兩邊,俱不依怙。」

注2:《宗鏡錄》雲:「無心是道。」《傳心法要》雲:「但能無心便是道。」

注3:《金剛經》雲:「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養命延年,似逆水划船,惡浪來時難寸進

定心念佛,如順流放筏,凈因到者自圓成

注1:定心:指禪定之心,即心力集中於某一對象而不散亂。定心念佛,指把心意統一起來,專念於念佛。

注2:凈土宗認為其他教說,於此娑婆世界修六度萬行,經極長時間精進修行至不退地,屬自力門、難行道;凈土宗則依阿彌陀佛本願之力,念佛往生凈土即至不退地,屬他力門、易行道。又,《十住毗婆沙論》卷5雲:「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路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印光大師雲:「昔人謂餘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論本性,都言佛在心中,三無差別誰能信

說當前,雖解錢歸身外,一有盈虧意可平

注1:本性:佛教指固有之德性,即常住不變之絕對真實者。

注2:三無差別:指心、佛、眾生三者在本質上無差別。

觀此身不凈,少壯易衰,決心向道勿貪色

念諸法無常,光陰苦短,致力修行莫積財

注1:《法句譬喻經》載:王舍城有一妓女,名叫蓮花,她容貌出眾,不少有錢人趨之若鶩,但蓮花卻對自己這種生活感到厭倦,想到世間種種煩惱,她有心出家修道。於是,她去靈鷲山拜謁佛祖。在上山的路中,途經一小橋,她站在橋上看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非常艷麗,想到出家生活的艱苦,不禁有點猶豫,便回頭又朝山下走去。佛祖為救度她,便化成一位美貌絕倫的美婦人,與蓮花相遇後結伴而行。途中休息時,美婦人躺在蓮花身邊呼呼入睡,不久竟然死了,屍體很快開始腐爛,發脫齒落,不堪一睹。蓮花驚呆了,她想:這樣美貌的女子,一旦死了就變成如此模樣,這太可怕了!還得找佛陀給我指一條出路才是。於是,她又轉身上山,終於皈依佛教修行,成就了善果。

注2:《法句譬喻經》載:一個隱居深山修道數十年的修行人,意外發現了一群強盜遺棄的大量財寶。這個修行人不禁心動,於是將財寶隱藏好,然後打算下山去安享晚年。佛祖知道了,為救度這個修行人,便化成一個比丘尼,她身披法衣,卻佩戴許多珠寶首飾,臉上塗脂抹粉,樣子十分滑稽。兩人相遇,修行人不禁大笑:「出家人如此打扮,成何體統!」比丘尼反唇相譏:「你既然深山修行,為什麼卻要收藏意外之財?」修行人聽了啞口無言,良久乃如夢方醒。他想:人在世間,身邊的誘惑太多了!只有時刻提防才不致迷失方向。於是,他又返回山上,專心修道,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注3:岡波巴《寶鬘集》雲:「對自己這個如幻的肉體,無論如何培護侍奉,到頭來仍是無常毀滅,實在沒甚利益。」「食、色、財寶,無論如何吝惜珍藏,死時仍需空手而去,實在沒甚利益。」

法悅難言,剎那觸聞奇妙光音,親歷極端境地

神通莫測,忽然超越三千世界,遍知一切心行

注:法悅:又作法喜。由法、真理而來的喜悅,依於佛法而來的喜悅。

理須頓悟徒尋覓,忽於頂上聞雷,即開正眼

事在漸修非自然,及至心中無色,乃入空門

注1:《禪海蠡測》張無諍跋雲:「其或頂上聞雷,豁開正眼,徹底掀翻,失聲一笑,始知截流一句,不涉唇吻,堂堂歲月,空費草鞋。從此虛空為口,萬象為舌,燈籠露柱,晝夜常說,剎竿倒卻,處處逢渠矣。」

注2:《楞嚴經》卷10雲:「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此第盡。」又,《楞嚴經》卷3雲:「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密無邊,三事無窮,三法無差,究竟三車無異

一塵不染,一絲不掛,一心不亂,終歸一念不生

注1:三密無邊:指如來三密,是身語意三業本來平等,三者都遍滿於整個宇宙。

注2:三事無窮:即三事無盡。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有三種無窮無盡的努力:布施無盡,持戒無盡,博聞無盡。

注3:三法無差:心、佛、眾生三者,在本質上沒有不同之處;亦即三無差別。

注4:三車無異:《法華經·方便品》雲:「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又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教契因緣非造作,窮極道時,無字無言皆是教

宗通根本法天真,達於義者,有聲有色不離宗

注1:《四十二章經》載:「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楞嚴經》卷4載佛言:「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

注2:宗通根本:指宗旨通達真理之根源、萬物之根本。又,禪宗有「宗說俱通」之論,謂通達堂奧之玄旨者,為宗通;能面對大眾自在說法教化者,為說通。

注3:天真:此謂天然而不假造作之真理。《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雲:「理非造作,故曰天真。」

千處祈求千處應,悲願遍千如,普度三千世界

萬方隨順萬方靈,洪名彰萬德,圓賅八萬法門

註:《觀世音菩薩偈》云:「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去無所著,來無所從,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

既不洗塵,亦不洗體,問其水是污是凈,是即是離(題香塵圓通和觸塵圓通)

注1:《楞嚴經》載:香嚴童子因見眾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入鼻,然「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稱「香塵圓通」。

注2:《楞嚴經》載:賢護與十六個夥伴在洗浴時進入浴室,他剛觸到水面,忽有所悟,「既不洗塵,亦不洗體」,六根並未因洗浴而清凈,由此悟道,稱「觸塵圓通」。

污辱突來,若能抬眼相迎,而神情不改,即真禪定穢坑才出,又要轉身投入,且本質依然,乃大慈悲

如來智慧,誠實又精微,可憐薄地凡夫,不能領會凈土法門,簡單而深廣,堪嘆娑婆迷子,難以信從(題凈土法門)

注1:印光大師雲:「大集經雲: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又雲:「其法極其平常,雖愚夫愚婦,亦能得利益;而復極其玄妙,縱等覺菩薩,不能出其範圍。」

注2:《佛說阿彌陀經》雲:「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雲:「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又,《中阿含經》載佛言:「吾所得道,玄妙精微,淵深難解,非一切知見所能推演,唯聖者得以見之。」

注3:薄地凡夫:薄地,即卑賤下劣之位。以凡夫居於諸苦所逼迫之位,故稱薄地。又以凡夫之位廣多,故又稱為博地。

歷經艱苦再回頭,水遠山長,此身仍舊而恍如隔世拋棄塵勞常放眼,天空海闊,滿目依然卻換了人間

身難無漏,命屬無常,法亦無生,於本來面目,分明無我佛說修行,道雲修鍊,儒稱修養,論真實功夫,都是修心

以信為資,以願為糧,念佛必須生信願,願切信堅離苦海由因得果,由緣得報,持名即是造因緣,緣深因厚坐蓮台(題「念佛往生」)

注1:念佛往生:凈土宗認為,若行人至誠持念佛號,於命終時,即得往生凈土,稱念佛往生。念佛之對象通常以阿彌陀佛為代表,故一般念佛,即為念阿彌陀佛。

注2:資糧:指必需品、準備之意。欲證三乘之果,亦需以善根福德資助己身。《佛說阿彌陀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注3:藕益《阿彌陀經要解》雲:「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牆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八萬四千妙法門,聞者有緣,誠心聞者,實已登舟離苦海

五十七位菩提路,行之得果,切願行之,定將入道徹真源(題諸法門)

注:據《楞嚴經》,謂大乘菩薩的階位,可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善根、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六位。或在十信前加干慧地共五十七位。又,《菩薩瓔珞經》作五十二位(於五十六位中,不計四善根位)。

化城如島,山清水秀港灣好;萬里歸途,勿忘此間非故土

因地啟航,海闊霧濃風浪狂;三生遂願,將登彼岸徹真源(仿減字木蘭花詞譜聯)

注:三生

1) 指前生、今生、來生。又作前世、今世、後世,或宿世、現世、來世等。(2)三生成佛之略稱。華嚴宗謂眾生因見聞、解行、證入,而於三生之中即能圓成佛道。又,凈土宗亦有「三生果遂」之說,即第一生聞聽佛名,第二生勤行念佛,第三生即得往生。

超越時空,獨尊三界,普光普照,妙法妙施,我佛堪稱至矣

服膺因果,分證一如,正念正行,深心深信,其人可謂善哉

註:分證:又名隨分覺,即隨著一分之斷惑而多得一分之證悟。

栩栩三千世界,若掌中視果,陶匠摶泥,驀然呈現眼前,真妄皆空窮本際

如如一念菩提,勝夢裡入槐,樵夫觀弈,剎那貫穿無限,始終雙泯證圓融

(題「三昧發得」)

注1:三昧發得:進入三昧狀態之境界;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稱發定。謂由專念之法而心住一境,遂得聖境現前,稱三昧發得。

注2:佛經中常稱佛菩薩羅漢等,觀世界如觀掌中之阿摩勒(又作庵摩羅)果。阿摩勒果為產於印度等地的熱帶植物(阿摩勒樹)之果實。《楞伽經》雲:「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楞嚴經》卷2雲:「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凈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方寸。」

注3: 《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維摩詰經·見阿閦佛品》亦載:維摩詰在三昧定中,現神通力,以其右手,象陶匠摶取陶泥一樣,斷取妙喜世界,放到娑婆世界來。

注4:本際: 指根本究竟之邊際,即絕對平等之理體;多指涅槃而言。又叫真際, 實際。《圓覺經》雲:「平等本際,圓滿十方。」

注5:樵夫觀弈:即「柯爛忘歸」之典故。《述異記》卷上載:王質入山伐木,見幾個仙童在下棋唱歌,便在旁邊看。過了不久,他出來時,只見斧柄已爛盡。回到鄉里,已沒有同時代的人了。

注6:夢裡入槐:即「南柯一夢」之典故。《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有一天在門南一棵大槐樹下喝醉了。恍惚間被人帶進樹洞,只見洞中晴天麗日,有一槐安國,國王招他為附馬,並任命他為南柯太守。在那裡三十年,榮華富貴,顯赫一時。後來敵國進犯,他出徵兵敗,不久公主夫人也去世了。他失去國王寵幸,被遣送回家。淳于棼一覺醒來,原是一場夢!根據夢境挖開槐樹下面的洞,只見有無數的螞蟻居住其間。

推薦閱讀:

家中信仰佛教,女朋友家信仰天主教,父母強迫自己分手怎麼辦?
道教和佛教都說的三生有什麼不同?
佛教楹聯集萃 二
「以考證對考證,以歷史對歷史」?—— 印順法師佛學研究方法思考
佛法要義 重視人間的佛教

TAG:佛教 | 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