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服飾介紹
漢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阿昌族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 0 厘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婦女一般穿紅色或藍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用黑布裹包頭,高達約0.3公尺,包頭頂端左側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婦女們都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胸前的四顆銀鈕扣上和腰間系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走起路來銀光閃閃,風采耀眼。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真,心靈純潔。
白族
白族姑娘頭上帶的頭飾上也有著「風花雪月」。因為在白族少女的頭飾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因此,也就形成了她們的頭飾現在所呈現的模樣。
保安族
早期與蒙古族相鄰而居,服飾也基本上與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長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則穿夾襖,戴白羊毛氈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鮮艷的絲綢腰帶,並帶有小裝飾物。元朝後期,因受藏、土族的影響,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均穿長衫,戴禮帽。有的男子還穿高領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飾色彩比較鮮艷,腳穿繡花鞋,這期間的服飾兼有藏、土族服飾特點。
布朗族
穿著簡樸,男女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
布依族
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衣)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繡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帶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飾物。惠水、長順一帶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長褲,系繡花圍兜,頭裹家織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帶少女衣褲上飾有「欄干」,系圍腰,戴頭帕,辮子盤壓頭帕上。鎮寧扁擔山一帶的婦女的上裝為大襟短衣,下裝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領口、盤肩、衣袖都鑲有「欄干」(即花邊),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藍花的蠟染布,她們習慣一次套穿幾條裙子,系一條黑色鑲花邊的圍腰帶。婚前頭盤髮辮,戴結花頭巾;婚後則改戴「假殼」,用青布和筍殼做成。在羅甸、望謨等地的布依族婦女,都穿大襟寬袖的短上衣和長褲。晴隆、花溪等地的婦女穿長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長褲,衣襟、領口、褲腳鑲有花邊,系綉有花卉圖案的圍腰,她們頭上大多纏有青色花格頭巾,有的腳上還穿細尖尖而朝上翹的繡花鞋,也有的穿細耳草鞋。都勻、獨山、安龍等縣部分地區布依族婦女的服裝和漢族婦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婦女喜戴銀手鐲或骨手鐲,戒指、銀簪、項圈等飾品。一些布依族老年婦女仍保留傳統服飾,頭纏籃色包布,身穿青色無領對襟短衣,身大袖寬,衣縫、下角分別鑲繡花邊及滾邊。下身多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系青布圍腰或繡花圍裙,腳穿精美翹鼻子滿繡花鞋,整套服裝集紡織、印染、挑花、刺繡於一體。中年婦女的包頭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領大襟衣,並在沿左衽前下方鑲嵌兩三道帶色布邊,領前結扣處喜用銀泡紐扣作裝飾,袖口仍保留傳統的古老風格,下身已改穿長褲,腳上滿花鞋變成了半爿型或鞋尖處綉小花,改裝後顯得潔凈淡雅,古樸端莊。未婚女青年服飾大體與中年婦女相似,但喜歡在包頭布末端鑲綉鮮艷花紋圖案,埋露在頭頂上方與護髮頭簪之間。每逢節日、宴會,婦女喜佩戴各式各樣耳環、戒指、項圈、發墜和手鐲等銀飾。
藏族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 |7 h" P4 g# d朝鮮族
朝鮮族服裝的特點是斜襟,無紐扣,以長布帶打結。朝鮮族的傳統服裝,男女迥然不同。男子的褲襠肥大,易於盤腿而坐,褲腳繫上絲帶,並喜歡在上衣加穿帶紐扣的有色坎肩,但不鑲邊,講究合體,顏色多為灰、棕、黑色。出訪時再加穿長袍(式樣與上衣相同,只是長及膝蓋)。
達斡爾族
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長袍,用白布包頭,戴草帽;冬天戴豹頭皮或狐狸頭皮做的帽子,帽子上有雙耳翹起,足穿皮靴。男人外出打獵時,穿狍衣制的獵衣。婦女穿長袍,不束腰帶,不穿短衣,長袍以藍色為主,冬季也穿皮靴,夏天穿褲子,繡花鞋。過年或喜慶日子,婦女穿紅、綠等各色繡花的綢緞衣服,外面套坎肩,和清朝滿族服裝基本相同,穿繡花的緞面鞋,四五十歲的婦女還在髮髻上插一朵淡顏色的鮮花。
傣族
服飾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出熱愛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各地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常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以白布、水紅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西雙版納的傣族婦女上著各色緊身內衣,外罩緊無領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統裙,長及腳面,並用精美的銀質腰帶束裙;德宏一帶的傣族婦女,一部分也穿大統裙短上衣,色彩艷麗,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則穿白色或其它淺色的大襟短衫,下著長褲,束一繡花圍腰,婚後改穿對襟短衫和統裙;新平、元江一帶的「花腰傣」,上穿開襟短衫,著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條和銀泡裝飾,綴成各式圖案,光彩耀目。各種傣族婦女服飾均能顯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婦女均愛留長發,束於頭頂,有的以梳子或鮮花為飾,有的包頭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頂尖頂大斗笠,各呈其秀,各顯其美,頗為別緻。
東鄉族
東鄉族的服飾與回族有相似之處,但其特點還是頗為明顯。男子多戴平頂的無檐帽,有黑、白兩色,穿白襯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藍色褲,老年人則以黑、灰、白為上。冬季穿羊皮襖,不掛布面。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東鄉族的服飾也在發生變化,向大眾化發展,年輕人愛穿新式時裝,舊時的一些服飾漸漸消失。 # d. t z6 e/ w& n K 古時的婦女愛穿一種有領圈、大襟和寬袖的繡花衣服,袖口上鑲一道花邊。下穿套褲,褲管鑲兩道繡花邊,褲管的後面開小叉,用飄帶束住褲管。逢喜慶大事,穿繡花裙子。足登後跟高寸許的繡花鞋。當時不戴蓋頭,只戴包頭巾。後來,婦女的服飾逐漸變化。女的一般戴蓋頭,長至腰際,頭髮全被遮住,只露出臉孔。蓋頭大致分綠、黑、白三種顏色。少女和新婚婦女戴綠綢和綠緞子蓋頭;少婦和中年女子戴黑蓋頭;老年婦女戴白蓋頭,衣著都是藏青色或黑藍色布衣。青年婦女穿紅或綠的,上衣寬大,大襟在後邊,外加一件坎肩,長褲一直拖到腳面,褲管不十分寬大,約7寸許。冬季穿棉襖褲,式樣與單衣同。嚴寒時節也穿皮襖。 ! d$ d; f; Y0 t0 J, l+ V, k5 V% J7 Q$ e1 A" _" M5 { 東鄉族婦女所穿襪子由黑布縫製而成,鞋子也以藍黑色居多。年輕女子多在鞋頭上綉上一些花朵。早些時期,婦女還喜愛高2寸許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縫後緔在鞋幫上,叫木底子鞋。
: V, q5 }7 B; w( f, y K侗族
侗族服飾歷史悠久,紛繁多彩.近年來在東京展出的侗布服飾,曾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從江縣高傳信地一帶,保留著古樸的服飾,男子到解放出仍然留長發,頭包長帕.身穿差不多和古代男式的古裝,束腰帶,下身著長褲,裹綁腿布;女子挽發,插銀簪,戴銀耳環或耳綴,上身穿開襟敞胸衣,胸部罩胸圍,胸圍上齊脖部成兩岔,均綉有花紋,並以兩條紅掛過肩頭繫於背後,吊一銀質修飾品,腹部束以圍腰,圍腰帶飄於身後,下身穿白中短裙,著內褲,裹腿上系長帶飄於外側,冬天著右衽連襟式平布棉衣.榕江,黎平交界處的四十八寨女子喜歡穿藍色衣服,裙子尤長.榕江縣七十二寨女子髮髻兩側呈棱狀,與眾不同. 3 J; w" t* ?1 p4 t0 u
獨龍族
獨龍族服飾 如今,身披精美的獨龍毯已成為獨龍人民特有的傳統服飾。一般男女上身用一幅獨龍毯斜披並從腋下拉向前胸,前後的布片任其自然垂落。下身穿麻布短褲。左肩一角用草繩或竹針拴結,右肩右臂穿襯衣或完全袒露。腰間佩帶弩弓、箭包和砍刀,渾身煥發出一種粗獷的野性。獨龍男女均喜愛裝飾品,尤其是青年女子常常披掛的五顏六色,串珠、胸鏈、耳環,甚至銅錢和銀幣常掛在頸上和耳下。同時婦女出門要身背精緻的篾籮。既美觀又實用,為獨龍女子裝飾自己的組成部分。
俄羅斯
俄羅斯大部分傳統服裝作為日常穿著早已被世界服裝的潮流所沖淡,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走進了歷史的博物館。但也有幾款傳統服裝令俄羅斯人偏愛至今,竟經過幾代人的穿著,完好地、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並且至今在大的時裝店中仍佔有一席之地。例如,有兩款大眾化的服裝——魯巴哈和薩拉范就深受婦女們的喜愛。每逢傳統節日到來,人們就穿上這種富於民族風味的服裝。由於這種服裝色彩艷麗,裝飾細膩,能烘托氣氛,逐步變成了人們的節日盛裝。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在遊獵生活中創造了狍皮服飾文化,無論衣服以鞋帽,還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為原料。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男女冬季皆穿長袍,女袍長及腳面,兩側開衩。皮帽用狍頭皮精製而成,製作時,把耳朵剁掉,換上狍皮縫製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鑲上,毛、角、鼻、嘴仍然保留,獵人戴在頭上,不僅防寒,還可偽裝自己,誘惑野獸。女帽鑲有花邊,頂端綴著紅綠線穗。鄂倫春人的裝飾和服飾染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皮袍開衩處及手套上多喜歡用紅、綠、黃色縫綉出色彩艷麗的花紋圖案。年輕人穿用的衣服、褲子和手套,多用柞樹煮水揉染成黃色。 : w2 _; Z7 F$ e. b0 t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服飾的原料主要為獸皮。大毛上衣斜對襟、衣袖肥大,束長腰帶。短皮上衣、羔皮襖,是婚嫁或節日禮服。無論男女,衣邊、衣領等處都用布或羔皮製作的裝飾品鑲邊,穿用時束上腰帶。喜愛藍、黑色的衣服。皮套褲外面綉著各種花紋,天冷時穿在皮褲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單帽,冬戴圓錐形皮帽,頂端綴有紅纓穗。鄂溫克族婦女普遍戴耳環、手鐲、戒指,或鑲飾珊瑚、瑪瑙。已婚婦女還要戴上套筒、銀牌、銀圈等 。
高山族
高山族服飾灣高山族傳統服飾色彩鮮艷,以紅、黃、黑三種顏色為主,其中男子的服裝有腰裙、套裙、挑綉羽冠、長袍等,女子有短衣長裙、圍裙、膝褲等,除服裝外,還有許多飾物,如冠飾、臂飾、腳飾等,以鮮花製成花環,在盛裝舞蹈時,直接戴在頭上,非常漂亮。因為在台灣高山族看來,飾物不但美觀,而且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也是我國古代百越族的傳統,高山族在古代以裸為美。僅以幅布遮陰,毛皮圍腰。但接觸漢文化以後,逐步形成男穿長衫女著裙,講究服飾美。衣服除獸皮、樹皮外,多用自織麻布並加彩紋裝飾。男子衣飾類型,北部常見無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帶;中部常見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見對襟長袖上衣、腰裙、套褲、黑頭巾等。女子衣飾類型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雅美人服飾簡單,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著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哈尼族
哈尼族人多居住在雲南省的西部,是一個開墾梯田種植稻穀的山地農耕民族,獨特的生存環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哈尼族服飾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簡單的禦寒防風蔽身之物,它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構成展示和追憶祖先遷徙壯舉英雄業績的物化態載體。哈尼服飾的色彩、款式和紋樣,既是該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會身份和角色的標識,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飾文化可謂五彩斑斕,製作工藝精湛,體現了哈尼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為特徵的民族,服裝便於騎乘,其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製作,反映著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點。
男子內穿套頭式高領襯衣,青年人的衣領上多刺繡有彩色圖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帶,上系小刀,便於飲食,下穿便於騎馬的大襠皮褲,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兩種。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頂四棱形帽,左右有兩個耳扇,後面有一個長尾扇,帽頂有四個棱,這種帽可遮風雪、避寒氣;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製作的白氈帽,帽的翻邊用黑平絨製作,這種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製成。
哈薩克族女子的服飾,多姿多彩。她們喜用白、紅、綠、淡藍色的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等為原料製作連衣裙,年輕姑娘和少婦一般穿袖上有繡花,下擺有多層荷葉邊的連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時穿棉大衣。女子最講究帽子和頭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條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頭巾,冬天戴一種絨布的硬殼圓頂帽,帽頂飾有貓頭鷹羽毛,象徵勇敢、堅定。當新娘時,戴一種尖頂帽,上有繡花與金銀珠寶裝飾,前方還飾有串珠垂吊在臉前,一年後換戴花頭巾,有孩子後開始戴披巾
赫哲族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他們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製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綴兩排用鯰魚骨做的紐扣,女子多穿魚皮或鹿皮長衣,式樣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魚皮套褲以及狍皮、鹿皮和魚皮製的鞋子。用魚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 ) S! z7 F1 N) j" {. A
回族
回族服飾,最具特色的是頭飾。通常男子喜愛戴用白布製作的圓帽,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有的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圓帽有的是用白漂布制而成,有的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往往還織成精美幾何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分三種:老年婦女戴黑色,中年婦女戴白色,未婚姑娘戴綠色或彩色。蓋頭料子多用質地柔軟的絲綢或細棉布製成。海南羊欄回族婦女的蓋頭保持「存古」風格,早期的蓋頭罩住全臉,只露眼孔,後來演變成自頭頂下套,垂至肩後,遮住兩耳。 9 C/ Z4 K& f" H; [8 [" ~% R 在服裝方面,西北回族聚居區的老漢愛穿白色襯衣,外套黑坎肩(馬夾)。回族婦女冬季一般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腿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藍色頭巾,夏季愛戴紅、綠、黃等色薄紗巾。西北山區的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海南羊欄回族婦女,上衣都為右斜襟大褂,在頂襟邊按銀(布)扣三顆,肋下二顆,兩袖均為駁袖,大小不一,胸、背均開中骨,衫長達臀部,布料多為純白薄布料,胸前另圍一條凸字形的黑色似圍裙的布幅;褲子多為黑色,很少穿裙。回族婦女普遍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也喜歡佩戴玉石手鐲、金戒指,殷實人家婦女還戴金胸花、金髮卡、金籠子、金手鐲等。海南回族姑娘愛掛耳珠,已婚婦女則掛耳墜,雙手戴金掛銀的很多,或玉石手鐲。回族男子,一般不留長發,多留鬍鬚,成為回族男子的標誌,故稱之為「回回胡」。 ; k( K N9 M5 X% u 當代回族服飾變化很大,特別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回族男女與全國一樣,服飾進一步多樣化,青年人愛穿流行服裝,平時很少穿回族傳統服裝了。
基諾族
基諾族人數雖少,但在服飾上是一個很有特點的民族。在一般民族的服飾中,往往女子服飾比男子服飾豐富,但基諾族卻恰恰相反。 基諾族服飾簡單古樸,他們喜歡穿自織的帶有藍、紅、黑色彩條的土布衣服。基諾族男子穿寬褲和無領對襟白外衣。女子上著綉有各色圖案的白色背心,外罩無領長袖外衣,下穿黑色紅邊的合縫裙子,身背布袋。基諾族崇拜太陽,日月花飾就是基諾族人民審美心理的歷史積澱,它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京族
京族男子民族服飾特點一般都穿及膝長衣,坦胸束腰,衣袖較窄。婦女民族服飾特點則內掛菱形遮胸布,外穿無領、對襟短上衣,衣身較緊,衣袖很窄,下著寬腿長褲,多為黑色或褐色。外出時,外套淡色旗袍式長外衣。婦女喜歡染黑齒、結"砧板髻"。京族最有特色的裝飾是他們的斗笠。 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民族服飾特點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後,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掃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油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啊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閾、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髮夾束於腦後。
京族人的民族服飾特點樸素美觀,獨具風格。男子喜歡穿長至膝蓋,窄袖袒胸的上衣,下著長而寬的褲子。京族婦女喜歡戴耳環,頭髮從中間分開,兩邊留有「落水」,結辮於腦後,髮辮一般都用黑布條纏著盤繞在頭頂上。婦女上身內掛一塊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緊身短上衣,顯得極其雅緻優美。
景頗族
景頗族的景頗、載侃、喇期、菠莪等支系的男子一般著黑色對襟短衣,褲腿寬。老人留辮子纏在頭頂上,裹以黑布包頭,青年喜裹白色頭。外出時必掛「簡陽」和長,以武和尊嚴。婦女一般著黑色對襟或左枉短上衣,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上衣前後及肩上都針有很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六七個項圈或~串銀鏈子和銀響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長的銀耳筒,手上帶一對或兩對粗大的荊花銀手錫。許多婦女還愛好用藤茨編成藤圈。塗以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能增加美觀。 * e4 s& f! ~9 S 景頗族婦女用毛線織成的統裙,是她們藝術才能的集中體現。統裙,大山支系叫"勒布",小山文系叫「普藏」,意思始織出的圍裙,習慣上稱統裙。統裙用羊毛線織成,多為黑底,少數是紅底上面再用紅、綠、黃、藍、紫毛線組出精細的圖案。圖案有瓜果種子、草木花兒、飛禽腳印等三大類。由三塊餅成的統裙,圍在腰上的那面必須是黑毛線組的,不能倒過來圍。由兩塊拼成的統裙,上下都有花紋,可以倒過來圍,不講究哪邊在上。打開的統裙呈長方形,長五尺左右,寬三尺多。也可以技在身上禦寒,還可以當被子蓋。背娃娃時少不了用它做背兜。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男子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羊皮或黑,藍色棉布無領長衫,也有用駝毛織成的無領長衫,袖口用黑布沿邊;系皮腰帶,皮帶上系有小刀、打火石等隨聲用物。還有一種豎領、對襟的短上衣,也是牧民經常穿的。下身穿寬腳褲,著高筒靴,或者用牛皮裹腳。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均戴綠、藍、紫或黑色的圓頂燈心絨小帽,外面加高頂卷沿皮帽或氈帽。女子穿對襟上衣,寬大無領,長不及膝,鑲銀扣;多褶的長裙下端多鑲皮毛,也有穿連衣裙的,裙子下部帶褶皺;外套黑色坎肩或無領長衫。青年婦女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多系紅、綠頭巾。老年婦女愛戴白色頭巾。女子著高筒的繡花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已婚女子則扎兩條辮子,辮梢往往系銀鏈或銀幣。有的地區婦女胸前還佩戴鑄有花紋的圓銀片。
拉祜族
拉祜的意思是老虎,拉祜族被喻為老虎的民族,其男子膘悍,身穿淺色右 衽交領長袍和長褲,系腰帶,腳穿布鞋,頭戴包頭,長袍兩側有較高的開衩,領口衣襟等處用深色布條鑲邊,包頭用白紅黑等各色布條交織纏成。婦女穿的是黑布長衫,長至膝下,兩側開衩且開衩較高,立領右襟,綴有銀泡裝飾,喜歡用紅色或白色花邊鑲綴在袖口、襟邊,顯得光艷美麗。下身穿寬大的長褲,頭裹一丈多長的頭巾,頭巾的一端垂及腰際。
黎族
黎族有五個方言區,方言區里還分若干土語,那麼服飾就各有特色。 9 g3 t7 K4 b4 s& `/ 4 E7 {6 ~: b" X) i. b 哈方言黎族服飾款式較多,有穿長筒裙和短筒裙。長裙長至小腿多折於右側 衣服有領有扣開襟。短裙遮住膝蓋。圖案多為人紋,動物紋,植物紋等。衣服有開襟無領無鈕無扣。衣服多為黑和藍色,衣服分為繡花和不繡花兩種。 * O/ n" E/ z) ` 杞方言服飾也分為幾款。有穿長裙和短裙,長裙多折於後邊,穿有開右襟的素色衣,結髮插銀簪帶銀項圈銀鏈。短裙長及膝蓋。織有各色花紋,衣服有對襟無領和有領繡花衣。服飾整體艷麗。
賽方言服飾。穿長裙折於後,筒裙下擺鑲入雲母片織花。穿高領右襟衣。頭綁黑色頭巾。飄於背後。結髮插銀簪。帶銀項圈銀鏈。 7 a# X6 O2 W5 X1 {8 i1 X0 h 美孚方言區服飾,穿長裙折在前,織花。衣服為方領對襟上衣,衣邊繡花。頭綁黑白相間的頭巾。胸掛銀配飾。 2 ]( c, q7 J9 x1 }2 W E6 Q" H" J5 S3 {5 x2 j0 V+ N 潤方言服飾。穿超短裙裙長28厘米左右,有銀腰帶。織花。多為大人紋。衣服為貫首衣。衣邊兩側繡花多為龍紋鳥紋馬紋等。雙面綉德技藝高超。頭裹大黑頭巾尾部繡花。
傈僳族
以怒江一帶傈僳族為例,婦女一般上身穿窄袖右衽上衣,再穿件坎肩背心, 下身穿襲至腳背的百褶裙,衣料一般為黑藍兩種棉布或自織的白中夾麻的細麻布,裙下部用線條或圖案花裝飾一圈。婦女雙手戴竹藤或金屬制的手鐲,胸前帶貝殼、玻璃料珠製成的胸飾,頭上冠以珠帽,珠帽用較小的紅白珊瑚或料珠串成條,直排在帽的前部,帽頂部用貝殼或白料塊串成條,橫排兩道,帽前部一圈用金屬圓珠串起作裝飾,而帽的後部則空著,整個帽子由串串紅白彩珠相串,加上閃光的金屬片猶如一件工藝品。此外傈僳族婦女還習慣於肩上掛一個紅白黑等碎布相拼並綉有圖案的挎包。
珞巴族
珞巴族的服飾充分體現著粗獷豪放的風格,野生植物纖維和獸皮是他們服裝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製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氌長袍,外罩稱為「納木」的黑色套頭大坎肩,戴熊皮壓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個帶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張,帽後綴一塊梯形帶眼窩的熊皮,據說這種裝扮在圍獵時能起到迷惑獵物的作用。婦女上身穿麻織對襟無領窄袖短衫,外披小牛皮,下身圍長及膝部的羊毛筒裙或草、棕毛編織物,小腿扎整片裹腿。 2 R: o" t, e5 `3 g9 Q# ` 無論男女均赤足、留長發,額前的頭髮剪齊至眉際以上,其餘披散在肩後。佩戴的裝飾品很多,男子戴竹管耳環、銅質或銀質手鐲,脖子上套以各色串珠多達數十圈
婦女除佩帶銀質和銅質手鐲、戒指、耳環和數十圈松耳石項鏈外,腰部周圍還綴有很多海貝串成的圓球及銀幣、鐵鏈、銅鈴、小刀、銅片等,種類繁多,重達十幾斤甚至幾十斤。這些裝飾品成為家庭財產多寡的標誌。每逢節日,婦女們都會盛裝出來相互媲美。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讚美和歌頌力量與勇敢的審美觀念,這種審美觀念突出地表現在他們的服飾上。
滿族
滿族服飾充滿著濃郁的民族特點和民族性格的神韻,這是滿族在其民族形成過程中一種長期生活積澱的結果。首先,它有著鮮明的歷史特點,即歷史給它留下的深深痕迹。滿族承襲女真族的舊俗,其中也包括髮式、服飾。女真族的男子是剃髮編辮,滿族男子亦是辮髮垂肩。在《大金國志》中記載,女真人是「善騎射,喜耕種,好漁獵」的民族,每見巧獸之蹤能不動聲色地置之於死地,食其肉、衣其皮。滿族則步其後塵,頗愛穿皮,只是按滿俗,禁用狗皮而已。
其次,滿族服飾的地方性特點也十分突出。由於地處寒冷,滿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子的習慣,這同漢族男子的「二十始冠」及束髮綰髻,扎系布幘有著天壤之別。滿族人的帽子「寒暖異制」,即冬天戴皮帽,春、秋戴暖帽,夏戴草編涼帽,並在帽子頂點綴著「紅纓」,即醒目又艷麗。至於足下就更具有地方特色了,冬季普遍穿用的靰鞡鞋所用的靰鞡草,只有東北才有,當初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時期,努爾哈赤就是「足蹬鹿皮靰鞡
反映在服飾上的特點也比比皆是。對於一個騎射民族來說,一切裝束都要可體利落,以利於馬上賓士,例如他們的褲子下幅有前後左右四處開衩,明顯是為騎馬方便。還有一種缺襟袍,右前刪短一尺,平時穿著僅用三顆紐扣即可將其聯在里襟上,騎馬時不系扣也可以。還有滿族袍子上的「箭油」,就是接在袍子袖口的一個長約半尺的半圓形袖頭,因其形似「馬蹄」而被稱為「馬蹄袖」,馬蹄袖的形成來源於長期的狩獵生活。進關以後,由於滿族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騎射活動已從日常生活中淡出,箭袖只作為一種象徵成為禮服或禮節中的一部分。作為禮服,平時將袖子挽起,遇到上級或長輩,則將袖子彈下行半禮或全禮,這個滿族所特有的動作滿語叫做「哇哈」。「哇哈」在進關之後已不限於滿族,漢族也同樣使用,有的甚至還做了幾件箭袖的「套袖」,以備不時之需。有事時將套袖套在平袖之上,事後退下,「箭袖」的社會作用及其靈活方便的使用方法,使「箭袖」成為一種功能獨特的服飾。
在滿族服飾中,最突出的就是人人耳熟能詳的旗袍。旗袍是滿族人的服裝,因滿族人有「旗人」之稱,所以他們穿著的袍服,被稱為「旗袍」。而旗人,則是清代對被編人八旗的人的統稱。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滿族為主體,融合了漢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內。八旗中除清朝皇族愛新覺羅的宗室以外,還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歸屬的漢人和蒙古族人構成。清初八旗漢軍有二十六萬之眾,是八旗滿族人、八旗蒙古族人數之和的三倍。因此旗人不僅是滿族人,還應當是漢族人和蒙古族等一些少數民族共同的組合體。
關於滿族人的旗袍,最初並非是滿族婦女的專寵,而是滿族男女老少共著的衣服,一年四季,同一樣式,僅有單、夾、皮之分。滿人又稱「旗人」,旗人所著之袍,故稱旗袍,滿語稱為「衣介」。這種旗袍,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是簡潔化的連衣裙,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它成為「旗人」特有的裝束。然而,旗袍並非起源於清代,在其形成以前,有著一段漫長的孕育期,才凝結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服裝文化的精華。 一般來說,流行於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的活動,這種服飾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四面開衩,有扣襻束腰帶,比較適體,即脫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主要也是由於地理氣候條件決定的。滿族屬於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並四處游牧,而北方氣候比較寒冷,只有長袍裹身,才能抵禦風寒。17世紀初葉,滿族旗人在半耕半牧和頻繁征戰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寬腰身直筒式的旗袍服裝。當時,旗人無論男女老幼都穿,男袍叫長袍,女袍叫大衫。一般人穿的不過腳,只有姑娘出嫁時,才穿過腳的禮服。 另一方面,滿族入關以前,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以狩獵為生,其服飾承襲了其先民女真人的傳統,多以皮毛為主。據《柳邊紀略》載:「我於順治十二年流寧古塔,尚無漢人,滿洲富者緝麻為寒衣,搗麻為絮,貧者衣狍、鹿皮,不知有布帛。」那時的綢布衣服,大多來自馬市和戰場,戰場殭屍,無不赤脫,可見衣服之金貴。在這種情況下,服飾難以規範,即無男女之別,也無貴賤之分。進入遼瀋以後,才從漢族地區輸入了布匹、綢緞,同時學會了植棉、紡紗、織布。服裝的面料變了,但制式仍然基本保持著古老的民族傳統。
旗袍以用料節省、製作簡睫和穿用方便取代了古代漢族均寬袍大袖、拖裙盛冠。最初的「旗袍」範圍很廣,男女之袍均包括在內,有朝袍、蟒袍、常服袍等,後來則專指婦女的家居之袍。最早的旗袍是一種四開衩長袍,基本制式是圓領口,穿袖,大襟,左衽,有扣襻,束腰帶。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遷徙不定的半游牧狩獵生活的需要,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這種袍褂,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
滿族入關後,於順治元年(1644年)厲行「改冠易服」法令,有些鄉間百姓,因不知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被剝得全身精光,咸以保全性命為幸。清政府通過武力,強制實行滿族服飾,儘管漢族和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對這種大規模的改冠易服難以接受,但畢竟是大勢所趨,況又有嚴厲的法律制約,所以也就漸漸地習慣了這種滿族的裝束 最初的旗袍,女式與男式差別不大,主要是服飾圖案上的差異。另外,男子的旗袍是「馬蹄袖」式的,袖口狹窄,上長下短,袖口蓋在手背上。袍的四側開衩,腰柬布袋,上系小刀、匙、箸等日常用品,出獵時,還可以將乾糧等裝進前襟。男式旗袍便於騎射,又稱「箭衣」。滿族婦女的長袍最初不用馬蹄袖,袖口平而大,長則可掩足,領口也較低,如不用領時,往往在頸間圍一條領巾。冬季穿棉袍,夏季穿單袍。這時男、女旗袍均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
旗人之袍的特徵之一是不顯露形體,特別是後期,寬大平直,袍內著長褲,有時袍下可隱隱露出褲腳。其演變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旗袍較為瘦長緊窄,袖口亦小,裝飾簡單,前後襟下幅及左右四面開衩,原因是旗人重騎射,所著之袍要與生活方式相適應。第二階段的旗袍變得寬肥,袍身僅前後兩面開衩,甚至只靠捻襟處開一條縫,叫做「一裹圓」或「小袍」,裝飾卻繁縟到了極點,這主要是由於天下承平,旗人生活安定,趨於奢侈,以及受漢族服飾文化的影響所致。 其特徵之二是旗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裝飾繁瑣。對裝飾細節的過分追求,反映了清代末期封建統治者病態的鑒賞水平。清代織物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麒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色彩鮮艷複雜,對比度高,圖案纖細繁縟。此外,旗袍大量使用花邊,曾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花邊最初的作用是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經久耐穿,所以花邊多綴在易損部位,如領口、袖口、衣襟及下擺等處,後來漸漸成為~種裝飾品,久而久之,蔚然成風。清代,花邊的裝飾功能遠遠替代了其實用功能。旗女的袍俗尤以多鑲為美,到了咸豐、同治年間達到頂峰,有時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飾,幾乎看不到原來的衣料。 其特徵之三是旗人之袍等級分明,制度浩繁,是一種等級身份的標誌。清代服飾的條文規章多於以前任何一代,對品官冠服的色彩質地、多胸補子、朝珠等級、翎子眼數、頂子材料都有嚴格區別。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服飾禁例,如:凡五爪龍緞、立龍緞等,官民均不得服用,如有特賜者,亦應挑去一爪穿用;軍民等一律不得以蟒緞、妝緞、金花緞、片拿、倭緞、貂皮、猞猁猻等為服飾;八品以下官員不得服黃色、香色、米色及秋香色;奴僕、伶人、皂隸不許穿花素各色綾緞……,所有這些森嚴的服飾等級制度不得逾越半步,更增加了階層之間的壁壘作用。 從中國服裝發展史來看,清朝服飾形制是最為龐雜、繁縟,條文規章也多於以前任何一代。在清政府規定的服制中,既保留了漢族服制中的某些特點,又不失本民族的習俗禮儀,在中國民族服飾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最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色彩。滿族的衣著髮式,自創始起,經歷了兩千多年變遷,不但深刻影響著中國各民族的衣著穿戴,而且為中國服飾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如現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裝」是從馬褂改進而來。在世界服裝界享有盛名的中國旗袍,源於滿族女旗袍。而坎肩則仍是當今中國社會流行的服裝,滿族對中國民族服裝的巨大貢獻永遠彪炳史冊。
毛南族
毛南族衣飾基本上與附近漢、壯族相同。過去,毛南族男女都喜歡穿藍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對襟衫。男子穿唐裝或琵琶上衣。婦女穿十分漂亮的鑲有兩道花邊的右開襟上衣,褲子較寬並滾著花邊,女裝在袖口、褲腳上鑲有紅色或藍、黑色的邊條飾,不著裙。頭上留辮梳髻。戴手鐲、銀牌等各種飾物。不論男女都穿青、藍兩色服裝。除喪事外,忌穿白色衣服。毛南族婦女還特別喜歡戴花竹帽「頂蓋花」,過去新婚婦女往往要戴著它走親戚。
門巴族
門巴族服飾有地區差異,門隅地區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氌氆長袍,束腰帶。戴褐色小圓帽,帽邊鑲桔黃色,前邊留一個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腳穿筒靴,靴筒用紅、黑兩色氌氆縫製,靴底為牛皮軟底。
" c2 Y+ W# }/ j6 C# K: F
( b& y) w& M% P3 O3 |; 4 Y s
( Y/ P0 n$ G! U Z2 i
推薦閱讀:
※圖解:了解漢服 ▎古代民族服飾文化!
※淺談中華各民族服飾中族徽的作用以及特點
※我國56個民族服飾+欣賞少數民族美女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