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易杭氏學-清-杭辛齋 > 2-周易杭氏學-清-杭辛齋
06-19
?)。而又承之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之大用,孰逾於是?故乾用九,坤用六。六十四卦,皆乾坤之用,皆九六之用。乾無方體用不可見,故乾九之用,用於坤六。《傳》曰:「顯諸仁,藏諸用。」乾顯而坤藏,惟藏而用乃顯焉。乾坤象也,九六數也。象數不明,用何由顯?為圖如左,余卦類推。 端木鶴田曰:「乾坤天地一二,始子復一,丑臨二。而臨二坎爻,其初復一震爻。天地一二子丑數造始(坎震屯),一主日,二主月。子復一交午七數,為復『七日吉』。丑臨二交未八數,為臨『八月凶』。故七八正當子丑一二正位。《易》,七八數之正也,九六數之變也。七吉以七而九進為用,午進而七數之正。進而用九數之變,乾用九是也。八凶以八而六退為用,未退而八數之正,退而用六數之變,坤用六是也。六坎數,九震數,皆天地一二造始數。乾坤卦用七八正爻用九六變,此其數是也。」 晁氏公武曰:「余有志學《易》,本好王氏,妄謂弼之外,自有名象者。果得京氏傳,而文字顛倒舛訛,不可訓知。迨其服習甚久,漸有所窺,今二十有四年矣。乃能以其象數辨正文字,而私識之曰:是書兆乾坤之二象以成八卦,凡八變而六十有四,於其往來升降之際,以觀消息盈虛於天地之元,而酬酢乎萬物之來者,炳然在日也。大抵辨三《易》,運五行,正四時,謹二十四氣,志七十二候,而位五星,降二十八宿,其進退以幾,為一卦之主者謂之世。奇耦相與,據一以起二而為主之相者謂之應。世之所位而陰陽之肆者,謂之飛。陰陽肇乎所配,而終不脫乎本,以應顯佐神明者謂之伏。起乎世而周乎內外,參乎本數以紀月者謂之建。終之始之,極乎數而不可窮以紀日者,謂之積。會於中而以四為用,一卦備四卦者,謂之互。乾建於甲子於下,坤建於甲午於上。八卦之上,乃生一世之初,分五世之位。其五世之上,乃為遊魂之世。五世之初,乃為歸魂之世。而歸魂之初,乃生後卦之初。其建剛日剛節氣,柔日則中氣,其數虛則二十有八,盈則三十有六。其可言者如此。」晁氏之說,可謂挈《京易》之綱領矣。茲分列八宮暨飛伏諸例如下,若應與配位五行六神諸說,詳下《爻位》、《爻數》各章。 八純卦各以五行所屬為主,乾金坎水艮土震木巽木離火坤土兌金,所謂進退以幾而為一卦之主者謂之世也。本宮不變,初爻變為一世,至五爻變為五世,上爻六世,即本宮,謂之宗廟不變。初至七世仍以三爻變為遊魂,八世下三爻,全複本宮,為歸魂。故二世為地《易》,三四世為人《易》,五六世為天《易》,遊魂歸魂為鬼《易》。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之序,決非京氏所創。《系傳》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雖乾坤對舉,而詳玩後天八卦方位,及六十四卦之次序,所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天道下濟,地道上行」者,皆足以見八宮之用,即分陰分陽之大義也。八卦東震西兌,東西平衡,若地平線。故巽離坤三陰卦,實處於地之上,所謂地道卑而上行也。而乾坎艮三陽卦,皆處於地之下,所謂天道下濟也。上下以震兌為始終,故雷澤歸妹曰「天地大義人終始」者此也。震之始,始於乾,「乾知大始」也。兌之終,終於坤,坤「代終」也。三《易》之卦,爻象皆同,不同者其序耳。八宮之序,或謂出於《連山》,非無所見也。 世卦月卦 世應 《周易》雖無八宮之別,而世應仍所不廢。惟《周易》之世應,但以爻論,而京《易》則特重在卦。京氏曰「卦有八世爻分六位,配乎人事,以定吉凶」者,固不僅為占筮言也。《易乾鑿度》曰:「三畫以下為地,四畫以上為天。易氣從下生,動於地之下,則應於天之上。動於地之中,則應於天之中。動於地之上,則應於天之上(此以上下二象分天地,故不曾人。人秉天地之氣以生,一身之陰陽之氣亦有感必應。言其精則水火升降,言其粗則脈絡之交布,穴氣之分行。與夫一身外相所表見者,無不各按其位,而上下相應。如人身上部口面耳目間有痣者,下部相應之位亦必有之,毫釐不爽。此上下相應之最顯而易見者也。一卦六爻亦如一身上下相通,如有否隔,即為疵病。天地人物,因無二理也。)。」 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陰應陽,陽應陰,二氣感應以相與,此其正也。蓋天地之氣有終始,六世之位有上下,故《易》始於一(《易》本無體,氣變而為一,故氣從下生也。),分於二(清濁分於二儀。公武曰:奇偶相與,據一以起二,而為主之相者,謂之應是也。),通於三(陰陽氣交,人生於中。天地氣通,故三陽成泰,而泰為通。),交於四,盛於五(二壯於地,五壯於天,故如盛也),終於上(上則數極,極則反也)。故六爻皆有應,而世取其一。與世對者,則為應也。 水火既濟,初陽而四陰,二陰而五陽,三陽而上陰,所謂六爻當位、上下皆相應者者也。既濟屬坎宮三世卦,三之應在上。 火水未濟,既濟之反也。六爻皆不當位,而上下剛柔相應,屬離宮三世卦應亦在上。 月卦非月建,由世卦生,亦由十二月辟卦生者也。世分陰陽,陽世起子月,陰世起午月,以數不以氣。雖以辟卦為綱,而不去坎離震兌,仍以六十四卦配八宮之屬也。 乾為本宮,上爻六世,陽爻陽世,從初爻子月起數至上爻為巳,故乾為四月卦。 豐為坎宮五世卦。五陰爻陰世,從初爻午月起至五爻為戌,豐為九月卦。余類推。 八宮飛伏 世之所位,而陰陽之肆者謂之飛,陰陽肇乎所配(乾與坤,震與巽,坎與離,艮與兌),而終不脫乎本(以飛某宮之卦,乃伏某宮之位)。 以顯應佐神明者謂之伏。故有卦之飛伏,有爻之飛伏。《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飛之與伏,聲氣相通,或顯或隱,各以類求。《中庸》曰:「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此精義入神之論也。後儒以經學自誇,謂孔子未嘗言此,指為術數小道,不知《十翼》之言飛伏者多矣。奈學者瞠目視之,皆未見耳。《雜卦傳》「兌見而巽伏也」,是明言飛伏之一例。《說卦》「坎為隱伏」,而《離?象》「飛鳥」,亦飛伏之見端。而六十四卦《彖》、《象》言之者,更不勝枚舉也。 月建 積算 《京氏易傳》以爻直月,從世起建,佈於六位(惟乾坎二卦從初爻起)。乾起甲子,坤起甲午。一卦凡六月,計一百八十日。積算以爻直日,即從月建所止之日起,如姤卦月建起庚午至乙亥(姤初爻庚午,上爻乙亥),積算即從乙亥起。上九為一日,周而復始,一卦凡百有八十日。今占家用《火珠林》術,大半出於京氏。惟月建積算,罕有傳其法者。後人或以月為直符,日為傳符,指六爻所見之支當之,非其義也。此為京氏佔法,詳晁氏《別錄》,說繁不贅錄。 八純卦外,一至六世,皆以本宮納甲為伏,而變宮游歸以爻論。詳下章。 八卦五行之用 《說卦》「帝出乎震」,及「神也者」兩節,皆言後天八卦之用者也。術家言後天八卦皆居旺地,語雖俚而所見甚精。蓋帝出乎震之帝,非專屬震卦。帝者主也,主權所在,即王也。術家曰旺,即土之用。《大平御覽?五行休旺論》曰:「立春艮旺(艮居丑寅之交,立春之候也),震相,巽胎,離沒,坤死,兌囚,乾廢,坎休。立夏巽旺(巽居辰巳之交,立夏之候也),離相,坤胎,兌沒,乾死,坎囚,艮廢,震休。立秋坤旺(坤居未申之交,立秋之候也),兌相,乾胎,坎沒,艮死,震囚,坎廢,離休。立冬乾旺(乾居戌亥之交,立冬之候也),坎相,艮胎,震沒,離囚,坤廢,兌休(《唐典》:王、相、胎、沒、休、廢為八卦之氣)。」王充《論衡》亦同。蓋立冬之候也,得地為旺,旺之沖死,旺所生相,相之沖囚,胎之對廢,沒之對休。《淮南?墜形訓》曰:「五行:木壯,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壯,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壯,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壯,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壯,金老,木生,土囚,火死。」 春令 木王 火相 土休 金囚 夏令 火王 土相 金休 水囚 秋令 金王 水相 木休 火囚 冬令 水王 木相 火休 土囚 土王四季 金相 十二卦地支藏用 地支藏用,分晰陰陽,最為精密。周天三百六十有五度四分度之一,歷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氣周,即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之爻周。坎離震兌,分主二至二分,共三百八十四爻。陰陽錯綜,消息盈虛,無不合矣。藏天干於地支者,即乾體坤用。乾之用九,用於坤六,學者以術家言而忽之。是猶悅琢玉之精美,而賤斧鑿為匠器。《十翼》造化之筆,因無斧鑿之痕。然不知斧鑿之用者,又安識良工之心苦哉! 壬五日三分半,癸二十日六分半,辛長生。 癸九日二分半,辛三日一分,己十八日六分。 戊七日二分半,丙七日二分半,甲十六日五分。 甲十日三分半,乙二十日六分半,癸長生。 乙九日三分,癸二日一分半,戊十八日六分。 庚七日二分半,戊七日二分半,丙十六日五分。 午丙十日三分半,己九日三分,丁十三日三分半。 丁九十三分,乙三日一分半,己十分日六分。 戊己共七日,壬七日三分半,庚十六日五分。 庚十日三分半,辛二十日六分半,丁長生。 辛九日三分,丁三日一分,戊十八日六分。 戊七日二分半,甲七日二分半,未十六日五分。 明爻第十 積爻而成卦,故爻為卦之體。爻動而卦變,故爻又為卦之用。卦之體用,具在於爻。《說卦傳》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系傳》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又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又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孔子之所以言爻者,詳且備矣。後世言《易》者,既昧於象數,而六虛六位之義,亦泛焉而莫知所指。每卦僅就所見之上下六爻,為承應當否,卦之情其何由見哉! 卦氣由下生,故以下為初。重三畫之卦為六畫,仍分三才。陽奇陰偶,陽剛陰柔。以配天地,中爻為人,曰仁曰義。上下進退,為內外兩象之中樞。孔子贊《易》,《彖傳》以內外兩象之陰陽剛柔,釋一卦之義。《象傳》則專取中爻,聯合上下象數,以人合天。六十四卦《象傳》,皆曰「君子以」或「先王以」者,即以人事明天地之道者也。天地之道往複不窮,而人事之千變萬化,皆在三四兩爻之反覆。孔子曰「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大過?彖》曰「本末弱也」。明六爻之本末,而後一卦之體用可知。而元亨利貞,亦可以陰陽之升降上下而明其序也。 端木氏曰:《易》太極含三為一,乾坤上下中,上天極,立在下地極,而中人極。離坎天地中,日月二人象,天地中人道,離坎交中,天地間生人。 天地顛,乾下首,生人出。乾是坎,北極艮背。坤是離,南極巽高。而中極人道,震兌出入,天地大義人之終始。此六爻三極之道也。 爻位第十一 六位六虛 六位 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六位者,初爻二爻為地位,三爻四爻為人位,五爻上爻為天位。以乾卦例之,初九在地之下,故曰「潛」。九二地之上,故曰「田」。三爻為人之正位,故曰「君子」。四爻不當位,故曰「或」。五爻天位,故曰「在天」。上九在天之上,故曰「亢也」。 位有一定,而爻則變動無常。學者必先知有定之位,定其為陰為陽,為上為下,而後爻之奇偶當否,可得而言也(偶居陰,奇居陽,為當,反之為不當)。 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惟既濟一卦,為陰陽柔剛各當其位,故曰「既濟定也」。定則不動,不動則不生,而《易》道或幾乎息矣。故荀虞均以乾坤成兩既濟為凶。《序卦》曰:「《易》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也。」此以陰陽之位言之也。若以用言,則一卦六爻,惟中四爻得用。初未用事,而上則失位。故《乾?上》曰:「高而無位」,《需?上》日「位不當也」。王弼曰「上下無位」者,指此也。 六虛 《系傳》曰:「上下無常,周流六虛。」六虛者,即初二三四五上之位也。爻實位虛,爻有上下,而位無變動。爻有柔剛,位有陰陽(一三五為陽,二四六為陰),剛柔雜居(剛居陽,柔居陰,為當。或以剛居陰,柔居陽,則相雜而文生焉),吉凶以著。《參同契》曰:「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二用者即九與六也。乾九坤六,上下升降,周流六虛,以成六十四卦。故觀象者不可僅觀所見之六爻。六爻之下,尚有六虛,皆與此所見之六爻相關。爻為飛,位為伏,實易辨而虛難知。必由實而究其虛,庶遇爻而知其用,於《易》之道思過半矣。 八卦正位 爻位六而卦有八,八卦於六爻,各有其當位之爻,曰正位。家人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言九五與六二,則但以陰陽言也。陰陽以二五爻為得中得正,乾坤為卦之宗主,亦陰陽之純體。故乾以九五為正位,坤以六二為正位,坎離為乾坤之交(坎中之陽即乾爻,離中之陰即坤爻)。故坎離之正位,與乾坤同。震以初九為正位,艮以九三為正位,巽以六四為正位,兌以上六為正位。卦各有其正位,故六爻具六子之位。為圖如下: 端木氏曰:天地六爻,坎離既濟定位,五多功二多譽,位當也。離坎未濟居方,三多凶四多懼,不當位也。有當位而不正者,而正位未有不當者也。而《彖》、《象》之言正則以二五,故八卦惟乾坤坎離之為得中得正也。 六爻三極定位,天地定位。六爻上山澤,下雷風,中水火。六爻三極,下二初地爻地極,雷風恆,天地下極立心恆,坤地極立不易方,二初震巽爻是也,五上天爻天極,山澤損天上極員(損從員),乾天恆無方,中日月斗,三人行,乾極與時偕行,五上艮兌爻是也。四三人爻人極,水火既濟,天地中間人,於天地上下初終,首尾續終,中為人極。兼三才而兩之,定上下中極,四三坎離爻是也。六爻三極,天地南北居方,六爻辨物辨等。乾坤六十四卦終下坎北極,故曰「初難知」,曰「亦不知極也」。此《易》居方上下六爻三極之道也。 六爻定點陣圖 右圖與前圖合觀,則知爻位之隱見變化,不但卦有飛伏交互,而爻之飛伏交互,亦與卦等也。向之說《易》家,能究心於爻位之義者甚鮮,而於爻位之分,更未有言之者。來知德氏,雖有八卦之正位一圖,而注中仍不能用,則以未明爻位之體用有別也。今合二圖而一之,並附以說,庶閱者可瞭然矣。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乾坤二用,周流六虛,至既濟而全卦之爻位相當。故曰「既濟定也」。 爻位既明,二用斯章。然乾元用九,綱領全《易》。地道無成,坤之用皆乾之用也。乾無方無體,乾之用皆見於坤之用也。孔子《文言傳》曾發乾九用坤,坤六承乾之旨,已極詳備。大明終始,六位時成,乃非既濟而為未濟,其故可深長思矣。 六位時成圖 乾六位,火本天親上。離五位,水本地親下。坎二位,而上下剛柔應位。山澤,艮上位兌三位。雷風,震四位巽初位。而上下六位,巽伏,震起,兌見,艮止,皆中離坎日月象。故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下巽伏,上兌見,即坎象。下震起,上艮止,即離象。)。」《上經》始乾坤終坎離,其往來卦十八。《下經》始咸恆終既未濟,其往來卦十八。十八為二九數,乃離坎二卦日月終始。離一九,寅數止戌。坎一九,申數正辰。此離坎二九,皆乾用九圓,日月為大明象。乾二九十八卦,《上經》始乾坤,終坎離,大明終始六位是也。離坎二卦,南北終始,皆出入于震兌二卦,東西往來。震一九亥數止未,兌一九巳數止丑。此震一九離出震,兌一九坎出兌,皆乾用九圓。而上、下《經》各往來卦十八,始乾終既未濟,乾六位成而坤天下平。此離坎上下六位,南北居方卦大明日月也。上下卦十八終始三十六,是為乾四九出入,南北上下為之極。其卦三十六,皆離坎首尾終之始之。而乾坤上下六十四卦六位,皆此離坎六位終始之。是乾用九乾圓象,而六十四卦以成終成始,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是也。 六爻二極,尤重在人。天地之氣,以人而通。陰陽之道,以人而和。孔子贊《易》「立人之道」,以合乎天地之正。《京氏易傳》: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三者東方之數,日之所出也。四者西方之數,日之所入也。言日月終天之道。故《易》卦六十四,分上下象陰陽也。故奇偶之數取之於乾坤。乾坤者,陰陽之根本也。陰陽之道備著於坎離。坎離者,陰陽之性命也,而其樞要皆在於三四兩爻。於此求之,六十四卦之辭義可迎刃而解矣。圖附後。 天地人六爻往複,天地上下,在人中爻三四迴轉。而上下天地爻,乃往複不窮。此乾坤六爻上下應位,二三四五同功異位,皆具此六爻往複中,皆在中人爻迴轉。人於天地上下,不見首尾,乃中間背脊,其道反覆不已。天地往複,其道不窮。孔子六十四卦大象,著六十四「以」字。「以」,古文作 ,即結合上下兩卦往複迴轉之象也。 爻象第十二 爻分於卦,卦之象即爻之象。卦由爻變,爻之象亦卦之變象也。《說卦》廣象,半為卦變言之。名隸於卦,而重實在爻。六十四卦,《彖》、《象》要皆以象之交易變易反易而互變其義,以定其辭。變之所在,即象之所在。所謂「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是也。變不同,象亦不同。或一爻變,或二爻變,或三爻變。三爻變者,則為對象。以一卦全變,本體之象已不見,所謂伏也。若二爻或一爻變,則變其半而存其半,京氏所以有半象之說也。向來講《易》者莫明京氏半象之義,往往置之不論。焦理堂氏《易通釋》宗虞仲翔氏之說者也,乃駁其半象,不遺餘力。謂「坎之半即巽之半,坤之半即艮之半」云云,而不知京說之正謂「坎半即巽半,坤半即艮半」耳。孔子《雜卦》,「震起艮止,巽伏兌見」,即發明離坎變化,乃震艮巽兌起止伏見之作用。《虞注》:「小畜密雲不雨,謂坎象半見。」即指巽為坎之半耳。惟半象二字,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與其謂之半象,不如名之曰爻象為簡當而易曉也。一卦六爻,本有風雷山澤水火之爻位。與八卦之正位,有其位即有其象。故僅知卦象,而不明爻象,仍未能盡象義之蘊也。 爻象有正變之分,亦與卦同。如本卦不變,而分爻取象者,則以其位之上下而象異。如震為足,正象也,爻分震之初則為趾。乾為首,正象也,爻分乾之上則為顛,為額,或為項。而六子分乾坤之爻者,亦得推此義以取象。如艮為乾之上爻,亦有首之象。離得坤之中爻,亦取腹象。此不變之變,即廣象之義也。 其因本卦已變,而爻即隨其變而易其象,則必以其時其位之不同,而各異其義,即各異其象。如離為目,正象也,因變巽而為多白眼。艮為山,正象也,因反為震,而變為陵。巽為雞,正象也,因反為兌,而稱鶴。其餘變化,各以類求,未可指數也。 一卦六爻,初爻為足為趾;二爻為脛,為股;三四為心,為腹;上五為首,為面。比例甚多,更論爻而不論卦,可謂專以爻位取象,為爻象之本義矣。 爻數第十三 六位成章,陰陽迭運。位虛爻實,奇偶相生。積爻成卦,數亦相因。復一坎子,震未出用,故曰「復小」。臨二丑寅,坤兌數十,故曰「臨大」。陰爻無始,陽爻無終。陰陽首尾,往複不窮。故數盡十位,而爻十二。天五地六,以定甲子。八宮六世,三四相重。飛伏隱見,變化無盡,而無不可以數稽之。故爻位與象義既明,必征之於數,而後是非可辨也。 陰陽六爻,皆指乾坤。乾父坤母,六子卦皆分乾坤之爻,各得乾坤之一體。象數變化,皆不離其宗。鄭氏爻辰,即以乾坤兩卦,分十二辰。鍾度聲律,亦各以此數交錯,相生相合,而各得其應得之數。《節?彖傳》曰:「節以制度。君子以制度數,議德行。」若由後儒之說,德行與度數何涉?宋人性理諸書,汗牛充棟,所謂表裡精粗無不到者,獨無度數以節之。陰陽五行,皆鑿空之談。而所謂異端者,若老子若墨子若庄列諸子,及釋家大乘經典,其言之精者,各有數度,各有法象之可征。皆所謂法言,非任意空談可擬也。故明乎八卦之象數,明乎《彖》、《象》十翼無一辭一字之不合象數,而後三代兩漢文章之度數可辨。後世之書是否合於度數者,亦皆可辨矣(揚子云知《易》象數理之精,恐後人不解,乃苦心焦思作《太玄》,以明數。作《法言》,以仿《論語》。非擬經侮聖也,其意欲人之由淺入深,因《太玄》而進於《易》。因《法言》而悟《論語》之法度,用心良苦。乃後人並《太玄》不能解,何有於《易》?讀《論語註疏》,更蔑視《法言》。又以朱子綱目「莽大夫」三字作揚雄定評,後世遂存以人廢言之成見。《太玄》、《法言》乃真成覆醬瓶之物。《太玄》、《法言》不足惜,《易經》、《論語》法象數度之不明,貽人心世道之優,良足痛焉!)。 乾簡坤易,象數著明。象由微而知著,數執簡以御繁。太極由是生兩儀,生四象,生八卦,以生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仍以一「是(《未濟?上六?象》曰「有孚失是」,為全經最後之一字。)」返本還原。故欲求其「是」,當求諸始。乾坤《易》之始,六爻乾坤之始,一畫開天又六爻之始。故言卦數者,必自爻數始。 爻變第十四 先儒言卦變者多矣。虞氏以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虞《易》既無完書,其注及《周易集林》,僅於《李氏集解》中得一鱗片甲,語焉不詳。漢上朱氏,據此以定虞氏卦變圖,當時已多異議。李氏挺之,有六十四相生及反對兩圖。朱子《本義》,復有變更。陰陽重出,其為卦乃至一百二十有四。雖稱根據《彖傳》,而其舉例之十九卦,有自一卦來,兩卦三卦來者,參差不一,亦不能自圓其說。後之為圖者更多,如朱楓林等,更自鄶以下無足言矣。虞李二氏之圖,皆根本乾坤,其立論自不可磨。後儒如來氏知德,胡氏滄曉,錢氏辛楣,焦氏理堂,各有變通修正,均不能越其範圍。然皆爻變,而不盡為卦變也。夫卦者,必一卦盡變,如坤之變乾,巽之變震,斯謂之卦變可矣。若乾變姤夬同人大有小畜履,坤變剝復師比謙豫,則只一爻變。上下之乾坤,固未變焉。且占變知來,因貳以濟民行,事物萬變,烏能以六十四卦之變,應之而不窮乎?故朱子佔法,據《左》《國》所載故事為例,而又自定前十卦後十卦之別,以補其未備。無論其所謂前後十卦者,即其卦變圖百二十四卦之次序,決非古人所有。即能相合,而上下二編彖辭象辭並計,亦只四百四十八變,再加合兩卦彖辭,亦僅五百十二,烏能悉應所佔之事,而定其吉凶?其無當可斷言也。《周官》太卜所掌三《易》,自別有佔法。而文周上下二編之《彖》、《象》,特其綱領。孔子《十翼》,但示人以觀象玩辭,為進德明道之本,來嘗為人言占卜之方也。「大衍」一章,明象數之根本。揲蓍求卦,以盡變通之義。引伸觸類,以盡天下之能事。亦非專為卜筮而言也。自「掛一」,「再扐」之義不明,自唐以後,異說紛起。如劉夢得、張轅、庄綽、程伊川、朱元晦、張理、郭兼山諸家,議論不一。要皆書生之見,無當於事,無與於《易》。故歷代精於占筮者,皆屏不用,徒留為經生家聚訟之資而已(沈氏需時眇言,據天地之數由大衍求一之術,證以微積分,合而定揲四之義,與《易》象數皆能確合。俟參考儀象諸書,更試驗得實,當別為一書詳之。)。故茲編於卦變之說,概棄不錄。卦變皆由爻變,言爻變即所以言卦變也。卦變可圖,爻變則非圖所能盡也。略圖示意,閱者以意會之可耳。 爻分陰陽奇偶二者而已。卦有六爻,乾坤十有二爻而已。一爻變至二三四五六爻俱變,一卦之變,六十有四,四千零九十六而已。四千九十六,亦烏足盡萬事萬物之變哉!故爻之變,有時有位,有主有應,有物有事,而數與象,猶不預焉。如同一卦也,卦不變,爻亦不變。而時與位六者有一變,則利害情偽,已迥乎不同,此不變之變一也。更有爻不變而象數已變者,如七與九,皆陽也。六與八,皆陰也。七八易九六,爻之陰陽如故,而數與象,均各不同。此不變之變二也。故《易》曰:動則變,變則通。動之機甚多,不必爻之動而卦始變也。朱子曰:「坤初之變為復,非頓然而變也。自小雪起,一日變一分,至冬至而始成復之一爻。」知言哉!惟其變由微而顯,由顯而著,至見於象,而陰陽始判,吉凶始見耳。僅知卦爻之變,而不知不變之變,不足以言卦,不足以言爻,並不足以言變也。上圖略舉其例,非事物之必初上,主應之必二五。六爻皆具此六者,而六者又各有變化之不同。如今昔時也,盛衰亦時也,月建日符亦時也。位則有方位,有地位,有貴賤之位。千態萬狀,何可數限?但概之以動,察之以幾,知幾其神,而《易》始可言矣。 爻辰第十五 先天八卦,以陰陽升降,應日月之晦朔弦望,於是乎有納甲。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卦有六爻,卦納干而爻納支,於是乎有爻辰。辰者天度十二宮之次舍。而地支之十二,與天度相應者也。漢人言爻辰者,有鄭氏,有京氏,其說不同。鄭氏以乾陽坤陰,十二爻順逆交錯,以應十二月。而又以六十四卦之爻,合乾坤,分二十八宿之度數、星象合卦爻之象,以釋經。其書久佚,僅自《李氏集解》,及各經註疏採集其說,但存其梗概而已。有清戴氏棠,據《甘石星經》、《開元占經》等書,按六十四卦之《彖》、《象》、《繫辭》,有以星象名義,或形似相類,援鄭例而補之,名《爻辰補》。然於經義象數,均未有當,無足采焉。 京氏納辰為古今術家所遵用,證之於《彖》、《象》十翼,多能相合。有與經義相發明,為經學家所不能道者。始知黃帝五甲六子三元九宮,實探陰陰造化之秘,明天人之際。以濟世利民者,固不僅卜筮之用也。康成生於漢季,施、孟、梁丘之《易》,已多失傳。獨費氏,因其說簡約而獨存。康成亦有所不足,故採取殘缺之緯書,兼及五行律歷星象,以釋卦爻,固費《易》之所無,或亦三家之遺義也。惜其書又亡。致三代之《易》,不能盡見於今。猶幸京《易》雖亡,而八宮世應納音納甲之數,猶得貫通,得與《周易》相參證。乃學者又畏其繁瑣,目為蕪穢,必盡棄之,以自詡擴清之功,《易》道又何自明哉! 京氏六爻納辰圖 卦納甲而爻納辰,京氏以陽順陰逆,交錯為用。以乾坤為綱,六子分乾坤之爻,以次相推。仍以本宮為體,而六爻所納之支,視其與本宮生克,以為親疏遠近利害之分。圖如下: 陽卦納陽,於陽支皆順行。陰卦納陰,於陰支皆逆行。乾內納甲,外納壬,支起子,子寅辰午申戌順行。坤內納乙,外納癸,支起未,未巳卯丑亥酉逆行。陰陽交錯,以相合為用者也。故乾生震,震為長子。長子代父納庚,而六爻之支,與乾全同。子寅辰午申戌皆順行也。坎中男,得乾中爻,乾內中寅,坎納戊,故初爻自寅起,為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戊子也。艮少男,得乾之上爻。乾內三辰,艮納丙,故初爻自辰起為丙辰,丙午,丙戌,丙子,丙寅也。坤生長女為巽,長女代母,而納不起於醜,而起於未,與震襲乾不同者,此男女之別,陰陽之分。女以出為歸,故自內出外。由四爻起未,五巳上卯,而反至初為丑二為亥三為酉也。離為中女,得坤中爻,故於外中五爻起未。兌為少女,得坤上爻,故於外上起未,皆未巳卯丑亥酉,與巽同例也。季彭山不知陰陽之別,妄改坤起乙丑。又有不分陰陽,不知本末,妄改乾為甲子,甲戌,甲午,甲寅,甲辰者,皆絕無意義。學者不可好奇喜新,為所誤也。 六十四卦,八純卦外,一世至六世,皆取本宮納甲。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遊魂歸魂十六卦,不取本宮為伏。分舉爻位如下: 晉以艮為伏,而取艮四爻者,以遊魂仍為四爻變。而晉上之離,由剝上之艮變來者也。故不以本宮不以對宮而取艮。大有下卦之離,由晉下卦之坤變來者也。歸魂為三爻,故取坤三。余卦仿此。 鄭氏爻辰圖 鄭氏爻辰,亦以陰陽六爻,相間用事。乾辰子寅辰午申戌,其次與京氏同,而坤則為未酉亥丑卯巳與京氏異。蓋陰陽雖間一位,而皆順行。蓋以十二律相生為據也。他卦分乾坤之爻,亦分乾坤之辰,不論納甲。 爻征第十六 征者,用之見乎外者也。壽陽閻氏《爻征廣義》,詳於鄭氏爻辰,殊於實用無征焉。六爻制用,肆應不窮,皆以五行陽干陰支為綱領,以生克刑害少壯盛休廢類別去取,以征吉凶。以其與卦爻象數,相為統系,足以推六十四卦變化往來之跡。且有與經傳互相發明者,亦初學所不可不知者也。爰取《京氏易》與《易緯》諸書之著錄者,分隸六爻,征爻用,亦以存古義也。至推演條理,今密於古,術家所慣用,更毋庸備述焉。 六親 京氏曰:「八卦鬼為系爻,財為制爻,天地為義爻,福德為寶爻,同氣為專爻。」此五者,今術家謂之六親(親者,族也。《易》曰「類族辨物」,先辨諸爻。),蓋與本身為六也。相傳甚古,義簡而賅,言占者所不能廢。朱子《周易本義》,以周孔之《易》為教人卜筮之用,而焦京之言卜筮者,反悉廢之,僅以六爻之動靜為占,宜其無徵驗之可言也。茲以京說為主,而以近世皆用者附之。非敢謂援古證今,亦發其凡而已。 專爻一 同氣為專爻 陸績曰:同氣兄弟也,如金與金,木遇木之類。 今稱兄弟 寶爻二 福德為寶爻 福德子孫也。我所生者也。如金與水,水與木是也。 今稱子孫 義爻三 天地為義爻 天地父母也,生我者也。如木為水生,水為金生。 今稱父母 制爻四 財為制爻 財者我所制也。如木克土,土為木之財是也。 今稱妻財 系爻五 鬼為系爻 系者束縛之意,制我者也。如火克金,火即金之鬼也。 今稱官鬼 五者與本身為六。今稱六親者,義亦近古。親者族也。類族辨物,舉一起例,凡言兄弟,則比肩者可類;言子孫,則後我者可類;言父母,則庇我者皆其類;言妻財,則奉我者皆其類;言官鬼,則制我害我者皆其類。遠近不同,則親疏自異。而為利為害,爰有重輕之別。是在察其爻之所在,而鑒別之,非可概論也。 六神 神(神者存也。成性存存,陰陽不測,假定其名,亦猶類族辨物之意也。)也者,妙萬物而為言。過化存神,有非可以跡象求之者。六親征其實,六神征諸虛。周流六虛,無乎不在。渺焉漠焉,將何從征?曰陰陽之氣,布為五行,其幾甚微。《傳》曰:「本於陰陽而立卦,陰陽變化,而神寓也。」此六爻之神所由名,要非泥其名以為實者也。 震東方木 木之神青龍 甲乙日起青龍 離南方火 火之神朱雀 丙丁日起朱雀 兌西方金 金之神白虎 庚辛日起白虎 坎北方水 水之神玄武 壬癸日起玄武 坤艮中央土 土之神勾陳螣蛇 戊己日起勾陳騰蛇 《傳》曰:「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古者五行各有專官,官世其守,功德在民,民不能忘。即假人名以神號,舉其名知其用,所以便事也。吉凶神煞之名,皆此類也。必求其人以實之,愚也。必妄其名而斥之,亦詎足為智哉!六壬、太乙、遁甲之言神,舉可隅反矣。 六屬 六屬者以五音分屬六爻,即本於納音。納音與納甲相表裡。屬之於爻,仍隨八卦之納甲以定其數也。舉例如下: 子午屬庚 震初爻也庚 子午 卯酉屬己 離初爻也已 卯酉 寅申屬戊 坎初爻也戊 寅申 辰戌屬丙 艮初爻也丙 辰戌 巳亥屬丁 兌初爻也丁 巳亥 不言乾坤,六子之爻,皆乾坤之爻也。《說卦》「神也者」一章,不言乾坤,非特六子之用,皆乾坤之用。而所謂神者,即乾坤之陰陽不測,周流六虛者也。納音之說似淺而實深。精微之理,非可以跡象求之。謂之音者,乾坤爻辰左行右行。間辰六位,即六律六呂,相生之所本,故以分屬六爻,各納其辰,而謂之納音。今術家占筮推演及風角堪輿諸家,均不能廢納音以為言,而莫知其所由來。因備六爻所屬,並列《內經》及揚子云、抱朴子諸家之圖於後,庶閱者可悉其始末矣。 納音始於黃帝,今《內經》所載最詳。京氏六十律與甲子分配,自是古法。蓋以一律納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內經》五音,始於金,傳火傳木傳水傳土。陽律陰呂,隔八相生。葛稚川曰:「一言得之者,宮與土(所屬者即一言而得)。三言得之者,徵與火(如戊去庚三位,故曰三言。下仿此)。五言得之者,羽與水。七言得之者,商與金。九言得之者,角與木。故子午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也。」揚子云《太玄》以火土木金水為序,與《內經》不同。甲子乙丑金者,言甲乙子午其數九,乙庚丑未其數八,甲乙子丑積數三十四,以五除之餘四,故為金。余仿此數,列右圖: 按:甲己子午九,乙庚辛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四(己亥對宮亥空為虛,己與虛對為孤,己亥者孤虛之數也。)。黃梨洲先生《象數論》所評議者,頗多未當。其謂甲子乙丑金者,甲九子九,乙八丑八,積三十四,以五除之餘四故為金。其數則是,其術則非也。故於丙寅丁卯,丙七寅七丁六卯六積二十六,以五陰之餘一故為火,便不成文矣。金四為一當為水,何以為火?而猶曰余准此將無一能合者矣。蓋納音得數之演算法,當以大衍為本。以大衍之數五十去一,除去甲己子午之積數,余則以五除之,得一則屬水,水生木,其納音為木。丙寅丁卯之為火,當以積數二十六,除大衍五十去一,餘二十三,以五除之餘三,屬木,木生火,故納音為火。甲子乙丑之積三十四,以除大衍去一餘五,五屬土,土生金。非三十四餘五餘四之謂也。 納音納甲,與天干地支,皆始於黃帝。蓋自伏羲畫卦,利用宜民,至神農黃帝,文明日進,變化益繁。非單純八卦之象數所能濟用,故益之以陰陽五行。天五地六,迎日推歷,布算測地,以盡八卦之用。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納甲取先天,法象乎日月,仰以觀於天文也。納音以先天合後天,取數於陰陽十二消息,以布五行,俯以察於地理也。故京孟之《易》,悉本於此。朱元升《三易備遺》推衍納音最詳,巳亥數伏,一六相合,以為即《歸藏》之數,非無見也。 運氣第十七 運氣升降由於氣,氣之盛衰由於數,數之進退在乎人。聖人作《易》立人極以明人道,言天言地,皆為人言而為人謀。人在天地中,為善為惡,為君子,為小人,皆在人之自為。而氣機之感召,陰陽進退,而數即隨之而消長。積氣成運,積運成象,為殃為祥,皆視所積。積之以漸,非一朝一夕之故。及其至焉,則為泰為否。君子小人之消長,似乎天實為之,命實定之。嗚呼!天豈任其責哉!《易》以象設教,善惡吉凶,無不備著於象。而以陰陽五行生合升降,為之節度。法象於天地,而示人以進德修業之天則,各有數度。此君子以人合天之本,而古聖人經緯天地,燮理陰陽之大用,皆備於此焉。後儒不察,空言性命,而莫知其象,莫悉其數。反以聖人示之陰陽氣運,為小道,為術數,棄置不言。不知《易》以道陰陽,卦象彖爻無論矣,即孔子之《十翼》,亦無一言無一字,不與陰陽度數相密合。觀於納甲納音,而後知五運六氣,皆出於八卦,在在足與《易》象《易》數相發明。欲知《易》之蘊者,不可不深察焉。 此主運也。客運則以本年所屬五行作初運,輪流而布。 是為《月令》之氣,年年定局不易,謂之主氣。至於客氣,則從年司天,自正南位起輪布,看主與客相臨,其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害。 五運六氣,天地陰陽之橐龠,其傳最古,今惟《內經》言之最詳。聖人作《易》,法象乎天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天地萬物,皆範圍乎運氣之中。所謂造化之機,與吾人身心性命,息息相關。民胞物與,豈空言所濟!讀董子《春秋繁露》、《淮南鴻烈》、揚子《法言》,當知鄙言之非妄也。 正辭第十八 《系傳》曰:「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故斷辭必先正言,正言必先辨物,辨物必先當名,名稱其實為當。名而當,則舉其名而物之大小情偽畢見矣。盈天地之間唯萬物,物各有其名,不能悉舉也。而《易》以《彖》、《象》、《爻》三者賅之,以三者舉其綱,而八卦六十四卦之名無不當,天地萬物胥可以名辨而別之。擬之後言,議之後動,而正言斷辭如視之掌矣。 顧不曰名,而概之以辭者,以《易》之所謂名,皆假名也。本無是物,而以象擬之。無是事,而以象言之。聖人設卦觀象,大而天地風雷,小而蟲鳥沙石,常則家人夫婦,怪則鬼車狐尾,皆假設此物比事,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以明陰陽造化之妙用,而定人事之吉凶,故曰「繫辭」。辭焉者,各指其所之。有名辭也,有動辭也,有狀辭及介辭也,未嘗不可辨而晰之。第《易》道通變,其辭亦通變。有名辭而兼作動辭者,有動辭或兼狀辭之用者,如乾為木果,變巽則為不果。雷風相薄,而《繫辭》曰「茅之為物薄」。用一字而面面皆通,立一義皆頭頭是道。苟泥其辭而不察其象,察其象而不究其理,而繫辭之意終不可得。故必欲執一例以求之,則六十四卦皆死物矣。然則《易》之辭果無例可求乎?曰是在學者之神而明之,變而通之,無定之中,亦未始無一定之軌則可循。旨遠而辭隱,是在虛其心以求之,潛其心以會之而已。 《易》以道陰陽,故《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舉天道而地道人道一以貫之矣。蓋剛柔仁義,亦無非一陰一陽之對待也。而六十四卦,而三百八十四爻,亦無非一陰一陽之對待也。故孔子於乾之初九曰「陽在下也」,於坤之初六曰「陰始凝也」,即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舉例發凡,以明九之皆為陽,六之皆為陰。而《易》之《彖》、《象》十翼,均無非闡明陰變化作用,故先以對待之辭舉例如下。 動靜 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動靜二字,直陰陽所由判,吉凶所由生,如水火互相為根。昔儒「陽動陰靜」之說,與太極動則為陽,靜則為陰之說,辭意似均未圓滿。陰陽如環無端,動靜亦如是也。 剛柔 《雜卦傳》「乾剛坤柔」,《說卦》曰「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又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系傳》「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又曰「剛柔相摩」,又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又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又曰「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又曰「剛柔者立本者也」,又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又曰「上下無常,剛柔相易」又曰「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又曰「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其柔其危其剛勝耶?」《周易》用剛,故曰「乾元用九,而天下治」。陽剛而陰柔,亦猶以陽統陰之義也。齊小大者存乎卦,陽大陰小,在八卦,坤小乾大,艮止巽齊,是為大與小不齊也。止而齊之,則大通於小,小進於大。裒多益寡,故泰否「小往大來」,與「復小臨大」,皆無非於萬有之不平者,而求其平,此《易》之微旨也。 《否?上九》「先否後喜」,蠱之「先甲後甲」,巽之「先庚後庚」,說者謂陽先陰後,陰宜後而順承陽。不順陽而先陽,則迷而失道。陽宜先陰,不先而反後,則失時失道,此一義也。自康節之學行,又有先天後天之說。言漢學者,攻擊之不遺餘力,然其數理精確,且皆出於天然,不加造作。而按之於經,胥有徵驗。近儒端木鶴田,作《周易指》,以先後天說《易》,逐爻推尋,如按圖索驥,字字吻合,尤為發前人所未發。較虞氏之旁通,更為直捷而少枝節也。 順逆 《坤?彖傳》曰「乃順承天」,又曰「後順得常」。《說卦》曰:「坤順也。」坤順承天,則天逆行,順逆交,錯而四時錯行。日月代明,而天地之道乃成。陽在陽中陽順行,而陽在陰中則逆行。陰在陰中陰順行,而陰在陽中則逆行。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日行東陸則為秋,日行西陸則為春,陰陽非交互不能成其用也。五行順行則生,逆行則克。有生無克,不能成物。有逆無順,不能生物。故逆生順死,其旨甚微。故曰「《易》逆數也」。 內外 《泰?傳》曰:「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否?傳》曰:「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明夷?傳》曰:「內文明而外柔順。」《家人?傳》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此以卦之上卦為外,下卦為內也。《雜卦傳》曰:「睽外也,家人內也。」言虞氏學者,以家人與睽分屬內外,則以旁通之兩卦而言。睽與蹇旁通,睽為外則蹇為內。家人與解旁通,家人為內則解為外。內其故也,外其新也。內其躬也,外其鄰也。蓋以五已正位者為內,五未正位者為外。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亦以無妄之九五自睽來。以明睽為外,既成無妄,則為主於內,以明無妄為內也。無妄五剛,睽五柔,此兼剛柔言內外也。《周易指》:「以凡言內者,皆因家人。言外者,皆因睽。」《坤?文言》:「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亦取象家人與睽,即《易》言內外之凡例也。 往來 《系傳》曰:「往者屈也,來者信也。一往一來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蓋陰陽以往來始成其變化,故日往月來,月往日來,大往小來,小往大來,往來而得其道則吉,失道則凶。卦例:由內而之外為往,由外而之內為來。八卦、六十四卦,皆此一往一來,以經綸運轉而不窮。八卦,乾圓往者屈,而坤方來者信。由乾圓往者,東南西北也。由坤方來者,西南東北也。六十四卦,則乾往坤來,屯往蒙來,以迄於既濟未濟,皆此往來也。此以卦言者也。其以爻言者,如「往得中也」,「往有功也」,「剛來而得中也」,「剛來而文柔也」,要皆指二五而言。詳於虞氏之旁通。 上下 上者,丄也。下者,丅也。上天下地,而中為人。故《易》經文言「上下」者,僅小過一卦,曰「小過亨利貞,不宜上宜下。大吉」。《傳》曰:「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蓋《易》者,聖人寡過之書。五十學《易》,可以無大過,而小過或不免也。小過之中二爻,正當六畫卦之人爻,所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者此也。故乾之三四兩爻(小過爻也),特著無咎。「無咎者,善補過也。」惟明乎此上下,則得乎中,而過可免矣。故《乾?文言》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於九三、九四,皆曰「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又曰「上下無常」。《雜卦傳》曰「離上而坎下也」,《益?彖傳》曰「損上益下」,《損?彖傳》曰「損下益上」,皆以損益得宜,以蘄合乾坤坎離之中,而上下交泰(乾坤交成泰),以成既濟者也。故明小過之上下,而六十四卦之上下,均可以言矣。 方圓 《說卦》「乾為圓」,《荀九家》「坤為方」,《系傳》「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坤?六二》「直方大」,《系傳》又曰「無窮盡,無方體」,又曰「是故神無方而《易》無體」。蓋圓者,神也。方者,體也。乾為天為圓,無體故無方。坤為地,有體故有方。舊說「圓象天,方法地」,簡言之,則曰「天圓地方」,「奇圓耦方」。近人知地球之為渾圓而非方也,於是曲為之說曰「天圓地方」,言其德非言其體也。而不知《易》之所謂「圓而神,方以知」者,明明指蓍與卦,未嘗謂天之德圓與地之德方也。而乾圓坤方,則確不可易。第所謂方者,即西南東北之方,非謂地體之為立方形也,又何必曲為之解哉!圓無盡而方有盡,故度圓者必以方。玩「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二語,則方圓之妙用已闡發無遺。近世幾何形學之界說,皆不能出其範圍矣。 進退 《系傳》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故進退與往來不同。《序卦傳》曰:「晉者進也,遁者退也。」又曰:「漸者進也。」《雜卦傳》云:「遁則退也,需不進也。」《說卦傳》曰:「巽為進退。」《巽?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觀?六三》曰:「觀我生進退。」《乾?九四?文言傳》曰:「進退無恆。」上九:「知進而不知退。」蓋陽進陰退,由內而之外進也,由上而之下退也。進而當,則為得為吉。進而不當,則為失為凶。是皆由陰陽變化而生,故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遠近 《系傳》曰:「遠近相取,而悔吝生。」近與邇同義。《系傳》言「遠近」者三,言「遠邇」者二。《震?彖》「驚遠而懼邇也」,《蒙?六四》「獨遠實也」,《剝?六四》「切近災也」。余或單言遠單言近者,要皆指爻位而言。蓋爻之相得者宜近,不相得者不宜近。故《傳》又重言以申明之曰:「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又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故論爻之遠近以明吉凶,有就本卦之爻位論者,有就變卦之爻位論者。本卦之爻位,以承乘、與比、相應、相合者,為近。否則為遠。變卦之爻位,則他卦之爻一變而即得者為近,須再變三變而始到本卦者為遠。凡卦爻之言遠近者,皆含此二義,不可不審也。 新舊 《易》用九用六。九六變也。變則新,故《系傳》曰「日新之謂盛德」,《大畜?彖》曰「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鼎「取新也」,革「去故也」,隨「無故也」。故六舊之義也。《訟?六三》曰「食舊德」,《井?初六》曰「舊井無禽」。食舊德,則貞厲。「舊井無禽」,則不食,皆去舊而宜從新者也。此外如噬嗑之「噬臘肉」,大壯之「壯於前趾」,乾為「老馬」,曰「老」,曰「前」,曰「臘」,亦皆舊之義也。遠近以位言,新舊以時言,變通者趣時者也。趣時則日新,是以《雜卦》曰「大畜時也」。 死生 「生生之謂《易》」,《易》之道本生生而不已者也。然不能盡其道,即不能有生而無死。《系傳》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故《檀弓》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終則有始,而死則不能復生,此君子小人之別也。經之稱「生」者二卦:觀之「觀我生」,「觀其生」;大過之「枯楊生稊」,「枯楊生華」是也。稱「死」者二卦:離之「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豫之「貞疾恆不死」是也。蓋乾為大生,坤為廣生。大生故「資始」,廣生故「資生」。而所以資始而資生者,實惟「大哉乾元,坤順承乾」,坤元亦統於乾元。《文言》曰:「元者善之長。」於人為仁。元從二兒,仁亦從二兒,於乾坤二象為二五之中。豫之「恆不死」,《象》曰「中未亡也」。困之六三以陰乘陽,以柔掩剛,是賊仁害義,昧其天良者也。故《系傳》曰「死期將至」。中未亡者,終則有始。亡其中,則生亦幸。所謂行屍走肉,待死而已。 有無 《易》以有立教者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四象八卦,而定吉凶以生大業。故《序卦?上傳》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序卦?下傳》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皆以明有之義也。《下經》首咸,《序卦》不言咸,咸無也。不言無而言有,此即《易》之開宗明義也。然《序卦》不言咸,而《系下傳》於「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一爻,推闡「往來屈信」之理。而以窮神知化歸之,聖人之意亦可見矣。《傳》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故聖人立象以盡意。 書所未言者,自當求之於言外之意。意有未得者,當索之於所立之象。自象學不明,或空言以說理,或執經而忘象。更以門戶派別之故,互相攻擊,入主出奴,是丹非素,而《易》道遂晦盲終古矣。須知《易》固以有立教,然有無實相對待,言有而無可見。孔子猶慮後人之以辭害意,而不能通也,故特表咸之九四一爻,以明同歸殊途之旨。蓋立教為中人以下說法,而精義入神之道,則非言所能盡。而立象盡意,是在中人以上自悟之耳。故卦象乾為無,自無而有,由坎出震,而生生之道乃循環而不已。咸為無,君子以虛受人,而窮神知化之學,始日進而不窮。乾之無,天極也。咸之無,人極也。通天地人謂之儒,貫通三才而返本窮源,則仍必以契合乎天為止境。故六十四卦統歸納於一乾,而「大哉乾元乃統天」。明乎此,則後儒斷斷於有無之界者,均可渙然而冰釋矣。 此外如尊卑、貴賤、幽明、始終、多寡、善惡、利害、窮通、遲速、安危、治亂、存亡、寒暑、晝夜、燥濕、俯仰、平陂、虛實、辟翕、分合、輕重、微顯、厚薄,與夫天地、日月、男女、禮樂、仁義,凡相對待者,皆一陽一陰之義,未可悉舉。所謂「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得夫之報」者也。孔子《十翼》以「乾剛坤柔」終篇,取五十六卦一一以對待明義,而又於《系傳》特著其例,曰「乾坤為《易》之門」。得其門而入者,可知所自矣。 對待之辭曰「對辭」,而非對待者曰「單辭」。單辭者,凡以為對辭之用也。且單辭亦往往含有二義,辭繁非可悉舉,茲略舉如左。 中 《易》道尚中。凡過乎中者,大過小過,皆變化之進退之以求合乎中。蓋人為天地之中,故以中立人之極,而陰陽剛柔始各得其正,而無所偏倚,而後盡《易》之能事也。中有虛實二義:實者有形,以所處之位言之,如卦之二五兩爻是也。虛者無質,以至當之主義言之,如卦之主爻是也。蓋一卦之主爻,有時在二五,有時不在二五。如比以五陽為主,同人以五陰為主者,主爻在爻位之中者也。復以初陽為主,小畜以四陰為主者,主爻不在二五之中者也。故曰「中無定在」。以二五為中者,如天平倚點居正中,重心與中心,同居一位。不在二五之中者,如秤桿之倚點,視重點力點比例之差,求得其力點與倚點距。重點與倚點距,相等之所在,即中心之所在也。孟子曰「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蓋即如天平之中也。《易》道之中,即孟子所謂權,可以前後移動,以求合力點重點與倚點相等之中者也。 時 孔子之道曰「時」曰「中」,後人稱為「時中之聖」,要皆推本於《易》道。於《蒙?彖》贊曰:「蒙亨,以亨行時中也。」蒙以養正,聖功之始。然《易經》之言時者,惟《歸妹?九四》曰「遲歸有時」,他無見也。孔子贊《易》,始於時字多所發揮,而於《系傳》總揭其義曰「變通配四時」,又曰「變通莫大乎四時」,又曰「變通者趣時者也」。於《豐?傳》曰「天地盈虛與時消息」。合而觀之,孔子言「時」之旨趣,具可見矣。故於乾之九三日「與時偕行」,於上九曰「與時偕極」。損益皆曰「與時偕行」,隨曰「隨時」,節曰「失時」,革曰「明時」,無妄曰「對時」,睽蹇皆曰「時用」,豫姤旅皆曰「時義」,坤曰「時發」,賁曰「時變」,而於《艮?彖傳》總揭其義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故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此可謂孔子於《易》獨得之秘,而為天下萬世指迷者也。 若以時論時,則亦含有二義:一曰有定之時。如天之四時,時有定候,非人之所能變更,是惟順承乎天,所謂後天而奉天時者也。一曰無定之時。如人事之有輕重緩急,而陰陽五行各有始有壯有究,或損或益,或行或止,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者也。故時有以盈虛消息言者,泰否剝復之類是也。有以事言者,訟師噬嗑頤之類是也。有以理言者,謙履咸恆之類是也。有以象言者,井鼎之類是也。 位 《系傳》曰「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又曰「列貴賤者存乎位」。《說卦傳》「天地定位」,「《易》六位而成章」,此皆指卦位與爻位而言也。《系傳》曰「危者安其位者也」,又曰「德薄而位尊」,此則由爻象而擬議之爵位之位也。故「位」字亦有此二義。帝出乎震,震東方也,至艮東北之卦也。此八卦之方位。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則上下卦(即外卦內卦)之位定。上卦為高,下卦為卑,貴宜卑而賤有高矣。列貴賤者存乎位,則卦爻二五,五貴而二賤。王弼謂中四爻有位,初上無位者,即此位也。《易》六位而成章,則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所謂陰陽之位,初三五為陽位,二四六為陰位。陽居陽,陰居陰,為當位。反之為不當位。位從立從人,所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故三畫卦與六畫卦,皆分天地人三位。而孔子贊《易》則專言人道,天位地位皆以人居之,必能合乎仁義之道,方能與天地參而無慚此位也。 德 《易》之言德,亦分二義: 一曰卦德。《繫辭》「雜物撰德」,又曰「陰陽合德,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此卦德也。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陰。健順乾坤之德也。推之震動巽入,離麗坎陷,艮止兌說,皆其德也。而人用即謂之材。彖者材也,故亦謂之卦材。 一曰道德。《說卦》曰「和順於道德」,《系傳》曰「天地之大德日生」,又曰「以通神明之德」,又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皆道德之德也。德有大小,必與位稱。無德而據位,謂之竊位。德薄而位尊,其形渥凶。《易》之興也,其於中古。去古已遠,降而言德。《繫辭下傳》七章之三陳九德,即孔子以《易》設教,而示人以立德之方也。 變 《系傳》曰「道有變動,故曰爻」,又曰「爻者言乎變者也」,又曰「一闔一辟謂之變」,又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又曰「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又曰「《易》窮則變,變則通」,又曰「變而通之以盡利」,又曰「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繫辭之言變,詳且盡矣。蓋宇宙以變而久存,亦以變而日新。無時不變,無境不變。特其跡甚微,人自不知覺耳。 通 《易》窮則變,變則通。故「變通」二字,往往聯綴而言。《系傳》曰「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又曰「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又曰「變通配四時」,又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又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又曰「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又曰「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合變通而觀之,而《易》之所以為《易》可見矣。而《序卦傳》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雜卦傳》曰「井通而困相遇也」,《系傳》又曰「困窮而通」,《乾?文言》曰「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坤?文言》曰「君子黃中通理」。合而觀之,而《易》可通矣。 當 適其可之謂當。凡變也通也,變而通之以盡利,無非由不當而變通之以求其當而已矣。止於至善,位之當也。當其可之謂時,時之當也。陽九陰六之位當矣,而時不相得,或情不相得,則仍有未當。故《象傳》有以當位之爻而言位不當者,如需之上六等類是也。變通之最大者,莫過於革。《革?彖傳》曰「革而當其悔乃亡」,而當之義可見矣。 交 易者交易也。非交無以為易,故交者《易》之妙用,亦不啻為《易》之代名辭也。《系傳》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又曰「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蓋《易》以明道,而道在人。人在天地間,決不能離群而獨立也。近則男女夫婦父子,遠則君臣朋友,無不有所合也。有合則必有交。人在天地間,又不能絕物而自養也。小則日用飲食,大則養生送死,無不有所需也。有需則必有交。甲有所需於乙,乙有所需於甲,丙有求合於丁,丁有求合於丙,於是交相為需,交相為養,而人事以興。故《易》象以陰陽明之。陰交於陽,陽交於陰,大有之「無交害」,隨之「交有功」是也。《家人?傳》曰「交相愛也」,《睽?傳》曰「交孚無咎」,故必相愛相孚,而交之道始可久。天地交則泰,否則天地不交萬物不生,人道息矣。西人曰「互助」,惟《易》之「交」足以盡其義也。 幾 吉凶悔吝生乎動,而欲動未動之前,則為幾。《系傳》曰「知幾其神」,又曰「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乾?九三》「終日乾乾夕惕若」,《文言》曰「知至至之可與幾也」。《屯?六三》曰「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豫?六三》「介於石不終日」,《系傳》曰「見幾而作,寧用終日」。蓋乾九三為人爻之始,動靜所生,吉凶著焉。理欲之界,人禽判焉。孟子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即此幾也。周子所謂「誠無為,幾善惡」,亦此幾也。復之初九「不遠復,毋祗悔」,孔子曰「顏氏之子,其庶幾乎」。故幾者,《易》道精微之所在。堯舜之心傳,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幾者,動之微,即此道心之微也。君子知幾,即在「不遠復」之「反覆其道」。故《文言》又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聖人丁寧告誡之意,亦可謂深切而著明矣。「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洗心退藏於密」。 至 《乾,彖傳》曰「大哉乾元」,《坤?彖傳》曰「至哉坤元」。大無限量,而至有際極。大也,至也,聖人贊《易》開始之第一字也。即此一字,已將乾坤全體之精神分量,概括無遺。並將乾坤兩卦之方式作用,分析明自。挈全《易》之綱領,泄造化之神秘。《系傳》曰:「《易》其至矣乎!」聖人之情見乎辭矣。大者何,由小以至大也。非至無由顯其大,非大無以極其至,故至亦有大義。家人、豐、渙,皆雲「王假」。假,大也,至也,皆坤之義也。《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履通謙,謙履相錯為臨遁,故《臨?六四》曰「至臨」。《坤?六四》「括囊」,括,亦至也。而《臨?彖》「至於八月有凶」,謂臨至遁也。由此至彼,必上有所承,故必須承乎乾元,始得止於至善,而為坤元,為至哉坤元,為至道,為至德。為至當不易,失其所承,則為失道,為迷。《復?上六》「迷復凶」,《傳》曰「至於十年不克征」,故得道則曰「朋至(解)」,失道則曰「寇至(需)」,「朋至」則「得其友(損)」,「寇至」則「傷之」者至矣(益)。履和而至(履通謙,則陰陽和),則非堅冰至,則積善必有餘慶。《系傳》曰:「勞謙,君子有終,吉。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又曰:「藉之用茅,何咎之有?順之至也。」順與厚,皆坤德也。《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順天而時行。」贊坤元無餘蘊矣。故《易》者,天下之至精,天下之至變,天下之至神。皆「至哉坤元」之至,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道 《說卦》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系傳》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又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此《易》道也。經之言「道」者四:《復?彖》曰「反覆其道」,《小畜?初九》曰「復自道」,《履?九四》曰「履道坦坦」,《隨?九四》曰「有孚在道,以明」,皆在《上經》,已將道字發揮凈盡,故《下經》不復贅言,以俟後人之觸類旁通而己。《傳》之言「道」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形而上者謂之道」。一陰一陽,變化往來,生生不已。以陽易陰,以陰易陽。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陽反覆,一陰則反其道,一陽則復其道。故《復?彖》曰「反覆其道」,而《乾?九三?傳》亦日「反覆道也」。蓋陽以統陰,失其統則亢,亢則宜復。陰以承陽,失其承則迷,迷則宜反。反而不復,有陰而無陽,失道也。復而不反,有陽而無陰,亦失道也。「終日乾乾」之反覆,已復而欲其反也。「七日來複」之反覆,已反而欲其復也。反而不復,則其道窮。復而不反,則其道困。窮而知變,困而知通,通變隨時,損益得中,聖人之道也。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而《易》之道盡矣。 《傳》稱「得中道」五(《離?六三》,《既濟?六二》,《夬?九二》,《蠱?九二》,《解?九二》),「未失道」二(《睽?九二》,《觀?六三》),「其道窮」四(《比?彖》,《蹇?彖》,《坤?上六》,《節?上六》),「失道」三(《坎?初六》、《上六》,《漸?九三》)。由陽而陰,小人之道也,否也。由陰而陽,君子之道也,泰也。 命 有天地而後萬物生焉。萬物生於天地間者,莫不有命。蓋當其未生之前,本無是物也。乃忽而受氣成形,以有是物,形成於地,氣受於天,果孰使之然者?是則所謂命也。聖人設卦觀象,以明萬物之理,即以卦爻之變化往來,以示各有定命之所在。所謂設辭以明之也。《乾?彖》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可見命之所自來。即由乾道之變化,乾非坤無以變也,乾變坤化而乾道斯成。亦如男子必得婦生子,而始有父道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分於道之謂命。經之稱「命」者六卦,《否?九四》「有命無咎」,《訟?九四》「復即命」,《革?九四》「改命吉」,《師?九二》「王三錫命」,上六「大君有命」,《泰?上六》「自邑告命」,《旅?六五》「終以譽命」,《傳》則曰「受命」,曰「順命」,曰「捨命」,曰「改命」,曰「申命」,曰「致命」,曰「凝命」。《易》之言命,略具於是矣。 蓋卦之變化,以正性命者,惟二五。乾二之坤五,其例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故鼎曰「正位凝命」。命分於道,則道有變化,命亦有變通。受命者,得於天也。凝命者,全其體也。順命者,順其正也。捨命者,察其幾也。申命者,行其事也。致命者,遂其志也。改命者,革其故也。《詩》日:「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窮理盡性以致於命,故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其亦在學《易》以後乎? 理 《說文》:「理,治玉也。從玉里聲。」孔子系《易》於「理」字約分二義。《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此理字與和字相針對。和之義為合,理之義為分。分理之理,即治玉之理也。蓋物質之堅緻,而仍有條理可分者,無過於玉。堅則固,致則密。既固且密,則最不易分者,亦無過於玉。故以理為治玉之名,又廣其義為處分萬事。萬物之名,《易》道廣大,必分而析之,分而又分,析而又析,而後其精微者乃可得而見。亦如今之治化學者,於一物之體質,必分而析之,至於分無可分,析無可析,而所得者,即為此物之原質矣。故邵子之加一倍法,亦即分析法之還原者也。物理數理,皆有跡象可求,分而理之尚易。至理於義,則精微之至矣。其下文「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此理字則為名詞,而非動詞,即指性分中所有之理。故鄭康成注《樂記》曰「理猶性也」,朱子注《中庸》曰「性即理也」,竟以理與性,相為轉注。然詳加研究,則終有未安。未可以大儒之說,遂附和之,而以為確當也。蓋性固有理,不能謂理即性,性即理。猶物各有理,不能謂物為理,謂理為物也。先儒此種訓詁,貽誤後學最多。是在學者之自有領悟,愈講解而糾纏愈甚矣。《坤?文言》曰「君子黃中通理」,與《乾?傳》「利貞者,性情也」,呼吸相通。苟於此領悟而有得焉,於明理之學,思過半矣。 性 分於道之謂命,分於命之謂性。心生為性,有生斯有命,有命斯有性,性命恆相聯屬。故《易》言命而不言性。孔子贊《易》,則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又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言性之本源,可謂明白曉暢矣。後之言性者,約分三類: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告子,言性無善無不善。各明一義。性善之說,於立教為宜,故後世多宗之。其實曰善曰惡,已為性之所見端,未可謂之性也。告子無善無不善之說,殊未可厚非。孔子曰「性相近,習相遠」,亦此意也。宋儒因回護孟子之說,於是創為義理之性,氣質之性,以分別善惡。謂生而善者,義理之性。習而惡者,氣質之性。益支離而不可通矣。 情 情者,性之動也。所謂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故性與情亦恆相聯屬。《易》言欲而不言情。孔子贊《易》,曰「利貞者,性情也」。《白虎通》曰:「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論衡》曰:「性生於陽,情生於陰。」《說文》:「性,人之陽氣,性善者也。情,人之陰氣,有欲者也。」皆性情並舉。性貞於誠,而情則有誠有偽。《繫辭》曰「設卦以盡情偽」,又曰「爻彖以情言」,又曰「吉凶以情遷。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又曰「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觀旁通而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免費算命網_免費在線算命_電腦算命_周易算命_抽籤算命_姓名測試打分_免費佔卜_星座運程查...
※孫榮華:周易筮法集錦 第三節:卦爻相制
※聽老涮講易經1.11八卦卦象講解
※周易六十四卦圖
※《周易本義》易傳序
TAG: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