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儒釋道

儒釋道三教異同論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國三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以禪宗六祖慧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儒教最主要的是一個字:「倫」,也就是倫常。封建社會由於人們所處社會地位和階級的不同,每個人都應各安其位。儒家認為天下一盤棋,上天把你擺放在哪裡,賦予你什麼權力、職責、義務,那麼你就遵守履行屬於你的責權義,你就要樂天知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螺絲釘理論」。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鍊的「命」―――是意義完整的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有這樣的「命」或人生,你這個人才算是活得有價值,你要修一個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過得有價值。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道德經》的每一句話都是「蜂王漿」。老子可能三五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現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實還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觀點,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之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這既是老子「無為」的政治主張,也是老子對於個人修養的治學主張。佛家講的是「見性」。「性」是什麼?是「心性」,也就是修養。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見到你的心性,叫「內觀內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盞探照燈,來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它的一種很客觀的修鍊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為,不能說謊話、不能殺生、不能做壞事之類。定是不為萬物所擾,哪怕泰山塌下來,我也不為所動。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會產生智慧,就是所謂的「定慧雙修」,不定就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學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學,而佛教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宗教形態,這樣,「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學、佛教三個東西,家、學、教三者都有了,形態是最完備的。佛教佛學的主要東西是什麼?可以用乾隆的話來概括,乾隆給北京的五塔寺寫的一篇記裡頭是這樣說的:「塔,標義;經,標口;佛,標身。」意思是說,佛廟裡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義;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訴你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佛經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訴你他講過一些什麼的話―――前兩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於「經標義」,佛經(包括一個偉大的中國宗教家惠能的《壇經》)就和儒家的《四書五經》或道家的《道德經》和《莊子》一樣,是偉大的思想寶庫。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儒、釋、道三家已經互相滲透、互相同化,某種程度上已經「三教一體」了。少林寺有一個供奉釋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對聯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少室山還有一幅對聯:「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但最終我們能達到共同的目標。從對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說,三教說法不同,但勸人為善和勸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養生、遁世、窮萬物。」釋家(佛家)是「見性、救世、通萬有。」這三句話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準確,但是我想這樣可能好記一點。也可換一種說法,儒家是盡「人道」,釋家求「佛道」,道家窮(窮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較明白,而「天道」是什麼呢?天道應該包括很多東西,例如「天機、天意、天命」,其本義不是講迷信,而是講「天」的規律或自然規律,包括我們已經知道的規律和我們尚不知道的規律。還可換一種比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釋家講究「明心」,道家追求「煉心」。在這背後,儒家講「治世」,道家講「治身」,佛家講「治心」。 儒 、 道 、 佛 三 家 文 化 的 區 別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進取文化。道家文化——規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獻文化。二、做人標準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區別 - 在水一方 - 在水一方的博客三、人生觀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四、世界觀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五、價值觀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區別 - 在水一方 - 在水一方的博客六、哲學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學。道家文化——出世哲學。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七、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飯、饅頭等),不吃就會餓。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種炒菜、湯羹等),不吃沒滋味。佛家文化——水果(如:蘋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儒道佛三教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儒道佛"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葉起在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就產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為國策.那麼"三教合一"並非是一種主觀的想法,其中有一個基本的根據是,儒道佛三家有共同點.人們對這個共同點是這樣闡述的:佛教一般被認為是在中國才從原始佛教發展到了頂峰,而中國佛教的頂峰是以禪宗為代表的,在明朝時禪宗理論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了,禪宗的佛學理論核心就是關於"心"的理論.禪宗認為成佛實際就在人的心中一念之間,而不是別的什麼.換句話說佛教的「頓悟」就是心的頓悟。所以禪宗認為"心"在實現佛教最高目標涅磐的過程中是最關鍵的.中國儒家理論的高峰是理學,理學出現在宋明時期,在明朝以後直到清朝,在中國思想界占統治地位,理學的核心是關於"心"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的社會行為正確與否完全決定於"心",如果"心"無雜念,人就無惡行.但人心又是最難掌握的,王陽明最終把理學的認識提煉出"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中國道教一向認為人的"心"是實現成仙,實現長生不老的關鍵.道教有一個基本的觀點是這樣說的:"順成人逆成仙,全在陰陽顛倒顛".按照道教陰陽五行理論,人五臟之中的心臟屬火且屬陽,而人的腎臟屬水且屬陰,並且心臟屬火在上而腎臟屬水在下.由此道教斷定人之所以壽命不長,就是因為在水面上的火燃燒不久,這個火隨時就有熄滅的可能,也就是心隨時有停止跳動的可能。那麼道教給出的辦法就是顛倒陰陽,關鍵是通過內外丹的修鍊改變心的屬性。使心屬水而腎屬火,這樣人就可以成仙。當然道教的心比較具有物質的概念,而佛教的心純粹是思辯的產物.儒家的心學是介於兩者之間.總之,而且看法都一樣.歸納以上,所以儒道佛三家可以交集在一起,就是因為三家在對於"心"的認識上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三家都認為"心"很重要,所以儒道佛三家的共同點就是關於"心"的觀點.儒道佛三家的不同點就太多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三家在本質上的一個區別.實際上,儒道佛都是屬於精神上的東西.特別是對於中國的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這三家對於中國的知識分子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儒家的思想本質上是一種"入世"的思想,"學而優則仕",學了儒家要去用的,要進入"紅塵世界"去安邦治國,經世濟民.佛教和道教本質上是"出世"思想,是講究個人清凈無為,出離紅塵而修身養性.當然佛教和道教在修行的目標上有區別,佛教講究涅磐而道教講究成仙.中國傳統觀念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進則經世濟民,退則獨善其身",而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是專門講"進"的,但儒家思想的不足就是沒有完全解決人在"退"時的精神問題.借用現代宗教學名詞就是沒有解決人在精神上的"終極關懷"問題.而佛教和道教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在關於人生問題上,三家的本質區別在於,儒家是"入世"思想,而佛教和道教是"出世"思想.儒道佛適用不同人群的需求儒家治世,關切社會的治理。道家治身,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治心,關心人生痛苦的解脫。對應儒、道、佛三家不同的社會功能,我們可以領悟到: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適應了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在社會轉型時期,創造性疏理與運用中華文化中的歷史資源對構築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穩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疏理與運用中華文化中的歷史資源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世人有這樣的評說: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關切社會的治理,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脫。儒家關心天下興亡、倡導不計個人得失,道家不刻意為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提倡無私無欲、超脫自在。儒、道、佛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的、完善的人生境界。有人從社會文化視角評說: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有人從哲學文化視角抽象概括:儒家的人本主義,道家的自然主義,佛家的解脫主義。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各有所見、各有所蔽、各有所得、各有所失,從社會功能分析,儒、道、佛的社會功能是有差異的。針對現代社會轉型時期不同區域、不同信仰、不同身世、不同境遇、不同年令、不同經濟狀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精神狀態或心理需求,對應儒、道、佛三家不同的社會功能觀察分析,中國現有一億多同胞,在八萬五千餘處宗教場所進行各種活動。由此可以領悟到:儒、道、佛適應了不同人的文化精神需求,是有一定道理的。處在轉型時期的中國,現在社會正在發生劇烈變化。不少人群物質生活遇到了困難,不少「先富裕起來的人」在精神上遇到了空虛,疾病、貧困、天災人禍,帶耒了社會不安和痛苦,生命和宇宙中還存在許多尚未作出科學現實的解釋,……,這些都可能成為促使人們到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中,去尋找文化精神依託的原因和理由。在社會轉型時期,創造性疏理與運用中華文化中的「歷史資源,在構築協調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穩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儒家治世,關切社會的治理公元前六、五世紀,在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形成儒家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愛,肯定人的生命意義和人性價值。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價值、道德價值,置於生命價值之上。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在《滕文公》中的這句名言,最典型的表達: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維護人格尊嚴。這就是說,在生命價值與道德價值發生衝突的關鍵時刻,寧可「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價值。儒家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的價值對比中,認為精神高於物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說:「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將長遠影響後人,這"三不朽』所蘊含的精神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也就是說"三立』者的精神,遠遠超越死亡而臻於不朽。 儒家以現實生活社會關係中的人為本位,強調人的生命意義和人性價值,在現實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這種思想特質,可以概括為人本主義。儒家人本主義傳統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響而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道家治身,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公元前六、五世紀,在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形成道家學說。道家以自然為本位,側重從自然出發來觀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回歸自然。道家的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萬物都是稟賦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稟賦了"氣』而成"形』(形態·形體)。(《老子·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有名的"道法自然』,用白說就是,"道』以自然為法,作為宇宙的根本原則、最高原則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無為。莊子的《養生主》篇,宣揚養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這種養生理論稱為"全生』說。以後經黃老道家的養生論,進而影響道教,形成了"長生論』和"神仙論』。道家還主張"天人合一』說,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家所論"人與自然』關係的觀點,構成了自然主義傳統的重要內容。 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這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同時,決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走向。佛家治心,關心人生痛苦的解脫公元一世紀,誕生於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佛教以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要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佛家從"解脫』坐標來觀照人生,懷著對人的迷惑、煩惱、痛苦、死亡的真誠的關切,指出解脫的方法和途徑,從而為"人』提供了一種宗教的精神依託。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尋求"解脫』的修證中,總結出四諦,也叫四種真理;後來,又提出戒學、定學、慧學,戒學是抑止邪惡、積習善行;定學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學是徹悟實相、如理思維。中國佛教繼承和發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脫主義,中國佛教宗派中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更著重轉換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脫,特別是禪宗宣揚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這實質上是把心性修養看作人生解脫的必由之路。儒道佛三家的社會功能適用不同人群的需求在生命價值的關切層面上,用"市場細分』的觀點分析, 儒、道、佛三家,適應了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並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給無數英雄豪傑帶來精神鼓午和巨大滿足。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回歸自然,從而為不重功名利祿者或默默無聞者,提供精神支持。佛家關心人的生、老、病、死,給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溫暖和情感的慰藉。從對人生境界的追求角度上分析,儒、道、佛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儒家關心天下興亡,不計個人得失。道家不刻意為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無私無欲,超脫自在。這是三家的不同點,但三家又有共同點:儒、 道 、佛三家文化思想的"中心關懷』,都在於潛移默化引導:人如何做"人』、如何實現理想的人格。中華文化中的儒、 道 、佛三家,社會功能是不同的,這也反映了儒 、道 、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社會功能的差異。深入分析並加以現代轉化,根據現代社會不同區域、不同身世、不同境遇、不同經濟狀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精神或心理上的需求,加以創造性分析與運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儒道釋三家的「和合心態」

半個多世紀以前,哲學家馮友蘭曾指出:「中國的聖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的哲學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隨未來的科學進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讓位於科學;可是人的對於超越入世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未來的哲學很可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在這方面,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

當代學者宋志明撰文闡釋「和合心態」,是對中國哲學進行了一番有意義的梳理。這種梳理,涉及到儒、道、釋三家。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個字,就是「拿得起」;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有為」;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張」。儒家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主張幹事,主張積極有為。孔子孟子為什麼周遊列國?就是要找事干!他們憂國憂民,古道熱腸,心懷天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都是呆不住的聖賢。儒家好比糧食店,是人們精神的加油站,激勵人們前進。糧食對所有的人都重要,因為離開糧食人會活不了。

道家的趣旨是「想得開」;用兩個字來講,叫做「無為」;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弛」。表面上看,道家的主張和儒家的似乎相反,實際上互為補充。學會緊張,是一門學問;學會放鬆,同樣是一門學問。對一個人來說,兩者都不可缺少。《禮記?雜記下》寫道:「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我們在諸葛亮身上,可以看到儒道互補成功的範例。諸葛亮的人生信念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寧靜」體現出道家的趣旨,「明志」、「致遠」體現出儒家的趣旨。當你身陷逆境的時候道家會告訴你:不要陷入精神痛苦中不能自拔,要想得開,看得遠,明白「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因為安時處順的生存技巧經常是人們的需要。道家好比是個藥店,當一個人遇到精神困惑的時候,光吃飯不行,還需要吃藥。

佛家的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個字來講,就是「空」。如果用佛家的術語講,「放得下」就是要看破紅塵,去除我執和法執,把精神追求的目標定在彼岸的極樂世界。佛家並不反對男婚女嫁,只是不認同世俗的愛情觀。按照佛家的說法,兩個人結為夫妻,乃是因緣所致。

「因緣和合,幻象方生」,關情何事?放下惱人的煩惱吧,不要再為情所苦了!佛家像一個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的種種煩惱,達到精神上的解脫,主張一個人在對永恆的極樂世界的嚮往中,讓心靈得到凈化。

儒道兩家是從中國本土上生長出來的學問,主要是講人生哲學。儒家告訴人該如何堂堂正正地度過一生。道家則告訴人該如何輕輕鬆鬆地度過一生。至於人死了以後會怎樣,兩家都不怎麼在意。佛家是從印度引入的學問,主要是人死哲學。

佛家為人設計了「終極關懷」之所,標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訴人如何乾乾淨淨地辭別塵世。綜合運用三家學問,拿得起,想得開,放得下,生死大關都能勘破,就有了一種健全的「和合心態」。因之,人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國哲學裡得到解決。

「和合」一詞里的「合」,指人的多種精神訴求的集合。多種訴求,可能衝突,若能成功化解,便進入「和」的狀態。「和」有別於「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就是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統一起來,協調起來。

儒家和道家:各有各的妙

人在得勢的時候非常喜歡儒家,因為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那時的心態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但是,「學而優則仕」是一個具有高度排他性的遊戲,說到底是一個零和博弈遊戲,因此,「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道家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為每一個官場失意、賭場失意、情場失意的人保留了退路。這就是道家提供的一套說法,也就是消極避世的去處。這種消極避世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儒家的不足,起到了一種安全閥門的作用。

道家幾乎收羅了所有的儒家失敗者,給他們以一定的出路。當一個人從官場上失意之後,就開始了另一種消極避世的生活方式:飲酒、清談,作詩、填詞,披頭散髮甚至赤身裸體。從此醉心於道家的虛幻境界,煉長生不老丹,遁入山林,融入自然,作點田園詩,與女人尋歡作樂,尋花問柳。酒能亂性,無酒時則學佛;酒能養生,有酒時則成仙。

所有的人在成功時都是儒家,失敗時則是道家。我們中的儒家在建設、在奮鬥;道家在旁觀、在微笑。一個人在位時說道論德,並往往體現出儒家的思想;閑居時賦詩作詞,並往往體現出道家的思想。

道家其實就是中國人的鴉片,能夠產生一種神奇的使人失去知覺的鎮定作用。其實,儒家和道家,各有各的妙;懂得了儒家和道家,也就懂得了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懂得了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在中國活得就會很美妙。

圖解儒、道、佛三家文化區別 《道德經》與「釋道儒法兵」五個層次釋道儒法兵其實都沒有什麼神秘的:佛家世尊講經說法49年,總稱是「戒、定、慧」三學。 道家老子5000言,總稱是「道、德」二篇。 儒家論語20章,四書,雖對戒定慧、道德都有涉及,但重點還是講「仁、義、禮」之學。 法家、兵家,名如其說。總的說,「道」其實就是佛家說的「定慧之學」,是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學。但是佛家對無上道說的更詳細、徹底。道家可以參考,道家則介於出世入世之間。「德」是有所不為,其實就是佛家的「戒」。佛家行動上講五戒、心上的戒就是熄滅貪嗔痴,就是十善了。道家本質上也是這個意思。但是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個創舉,就是無比準確地點出了釋、道、儒、法、兵家,這五家的層次——《道德經》下篇《德經》第一章(38章),上手就講破了這個問題。(這一章的原文我記不得很清楚,但意思我理解,就是那句「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德之薄而亂之始也。」沿著老子的思路再續上兩句:「失禮而後法,失法而後兵。兵者,亂之極而道德之漸也。」 也就循環回去了。應該是這樣理解才圓滿:)道真修好了,也就用不上德了。——聖王無為而治,「出世間法」的聖人也不用執著於持戒。道出問題了,才用德來「止惡」;——「世間法」首重持戒,「戒」德生「定慧」之道。戒德,大善也,介於有為與無為之間。德出問題了,才用仁來「修善」,——仁,有為之小善也。仁出問題了,才用義來劃分本分,——義,利之分也。義出問題了,才用禮來規定禮數;——道廢德亂,用得著儒家出來大講仁、義、禮來了。禮出問題了,才用法來懲罰、硬性約束。——喲,禮崩義壞,法家的嚴刑峻法粉墨登場了。法也不靈了,才動兵來戰爭。——瞧,天下大亂,最後兵家出來收場了。總評:所以啊,在佛家看來,老子也真是有大智慧的聖賢啊。佛法如人頭,很圓滿智慧的,但是沒有重點講身軀四肢百骸,你在世間不好應用。儒家如五臟六腑,沒有講四肢,但調和臟腑可以治病。法家兵家如手足,更下一等,也更多有為的功用。而唯有道家,如同脊椎,貫通頭頸、身軀、四肢百骸,介於有為無為之間。所以你看道德經,內容跳躍性很大,一會說道說德說神說靈,一會又說仁義善惡,一會又說法呀兵呀的,包羅萬象。其實,是因為脊椎聯通了頭頸、軀幹、臟腑、四肢、百骸,其實它只是循著自身的聯繫在講,沒有跳躍性,跳躍性大是看道德經的人理解不了造成的看法。補充一句:儒家也講戒定慧,講道和德。只是孔子沒有作為重點,重點放在了仁、義、禮上了。倒是曾子在《大學》里重點強調了。《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止於至善」就是在講佛家說的「戒」,也就是道家說的「德」。《大學》又說:「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安。」這是在講佛家說的「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也就是道家說的「因德成道」。「道」的五種解說

道:上面的二點猶如太極中的陰陽魚,它代表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下面的一為一定,自為親自,走為行動為實踐。就是說要探究自然界的本源,一定要親自去實踐。與唯物辯證法中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謀而合。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請問:在批判風水等道學文化的教授學者們,你們對批判的學說有否作過深入細緻地研究?畢竟只有針對學術理論的批判方顯說服力,否則只能是毫無意義的口舌之爭。

道:從首從走,意即做任何學問一定要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並且把思考所得來的理論再付之於實踐中去應用檢驗,如思考所得的理論能合乎實踐中的應用,則其理論是真理!有道:「千年經驗成學問」。屬於玄學的風水術,已歷經數以千年的時間檢驗和廣闊地域的空間實踐,具世界上最充分的統計學價值。不能因已知的科學理論無法作出解釋,就以「迷信」封之。先民對雷電的敬畏緣於無知,今人對風水的否定同屬愚昧。畢竟探索真理之路是永無止境的,科學的母胎是玄學。

道:陰陽魚為乾坤為天地為自然,一為平衡,自為自己,走為運行變化,就是講人一定要結合天時與地利的運行變化規律並加以效法,來彌補和調整自己的不足,從而達到與自然的相通和合之境界。風水學探討的是人與天地之間交互感應的內在聯繫,運用的原理就是根據時間與空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吉凶,再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將天人地三才協調致和諧的天人合一觀。風水策劃是捧助人成就王者風範的金領行業。

道:陰陽魚指陰陽二氣,它是客觀存在的能量;一為統一;自為自然界中事物存在的程序,即信息;走為變化之象。意即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能量、信息及其相互作用下的存在形式或變化態勢的統一體。道學理論的氣、數、象即現代科學的能量、信息、形態,玄空風水研究的是陰陽二氣根據天體的運行規律和地勢的變化形態,從而作出有益於人體場能的一門綜合性學問。

道:陰陽魚為天地,一為一定,自為自然,走為運行、變遷,即指天時的運行和地理的變遷,一定要保持協調性和一致性,只有這樣才合乎自然的法則。章仲山在《心眼指要》云:「青囊萬卷,總不出體用二字。體有山水之分,用有得失之辨。體有移步之不同,用有隨時之更變。用必依形而顯休咎,體必因氣而見吉凶。要之,體無用不靈,用無體不驗,必須形氣二兼,默參九星生克之量以推休咎,方得體用之精微。」天運流轉和地勢狀態應相一致的理論是玄空風水的精髓。

儒 · 釋 · 道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鬥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

時代在變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思考。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擷取道家、儒家、佛家中精髓,以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學習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密切結合實際生活,可以解決現代人最關注的許多人生問題。諸如事業管理、婚姻家庭、為人處世、結交人脈、職場進退、修心養生等諸多方面。

學習了解儒、釋、道三家智慧,用最經典、實用的人生哲學指導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把傳統智慧運用於現代生活中,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定會順利地成就事業和人生。

儒家學說,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種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為宗師,所以又有稱為孔子學說,對中國以及遠東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剛柔並濟等政治、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

佛教相信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教其實並不推崇科學的敵人——迷信,相反,佛教是推崇理性、反對迷信、注重因果的,它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思維內容,並一向支持科學技術發展。

學習道、佛、儒三家之氣

跟道家學大氣,跟佛家學靜氣,跟儒家學正氣

南懷瑾國學智慧

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氣,所謂元氣;中國人最重視的精神之一,也是氣,所謂人活一口氣。養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修養工夫。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大家,也無一不著力於養氣工夫。主要養的氣雖有差異,卻都是根本之氣,源頭之氣。養好這三氣,靜可守一心之妙,動可達天地之奧,行可成中正之道,乃成大人。跟道家學大氣

道家的特質,就是「大」,眼界大,氣象更大,直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這種眼界與氣象來自何處?來自將眼光投向天與地,將洞察直抵道與氣。合之,才有了內斂其內的大道,與顯明其外的大氣。於是老子才看到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才推導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鄭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這一切,都由一句話來貫通——「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概括成一個詞,便是大氣。所以真正的大氣,可以通天徹地,一氣貫通而天地和。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天地間而法天地之大氣,這種境界便是莊子《齊物論》里那句「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有了這種眼界和氣象,世間那些迷人眼的東西又算什麼?為人處事自然可以大氣豪邁。怎樣才能學到道家的這種大氣呢?要以大道為心,以自然為意,以日月為雙眼,以天地為視野。別怕高不可及,說白了,就是以大觀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問題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體,不狹隘、不偏頗,便已經是在抵達大道、通往大氣的路上。跟佛家學靜氣

靜,對立面是亂;亂的根由,是欲。佛家能入靜,就是因為能夠無欲。無欲是因為看得透,看透的便是《金剛經》里那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如一夢,諸事皆夢境,如《永嘉大師證道歌》中所言: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因為看得透,便能放得下。跟佛家學靜氣,學得便是這種看得透,放得下。《華嚴經》里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告訴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佛偈又講: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又告訴我們必須看破、放下,不可妥協,不能拖延。如何才能做到呢?要說怎麼做,就已經錯了,因為我們的欲盛、心亂,正是因為我們總是要這樣做、那樣做,背後脫不開一個有所求。而拋開這些念頭,將應該怎麼做交給隨緣,事來則應,當行便行,便自然能夠靜下來。所以夢窗禪師說:眼中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衡山上有首詩也說:何事人間頻乞食,此心已是負煙霞。學會無事,正是靜心的最好法門。跟儒家學正氣

儒家講正氣,何為正氣?於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間的至大至剛之氣,文天祥《正氣歌》中所以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於人,便是光明正大、剛正不屈之氣,文天祥《正氣歌》所以又說: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就是孟子「浩然之氣」的含義,天道在其中,人道也在其中。人心中的浩然正氣到底是什麼?孟子也說得清楚: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這種氣靠的是正義和道德的日積月累,否則只會消退無力;只會存在於真君子的身上,絕非偽善的人掛個招牌就能擁有。所以,浩然正氣,靠的是養;養,靠的是誠。唯有真心追求之人,方可靠近。如何養呢?氣概浩大的孟夫子也明白跟我們說了:夫志,氣之帥也……夫志至焉,氣次焉。——志,是氣的統帥,志向著哪裡,氣就跟隨到哪裡。養氣,先要立志;立什麼樣的志,就會養什麼樣的氣;要養浩然之氣,必靠浩然之志。浩然者,盛大也。所以元代王冕說: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正氣滿乾坤;西晉楊泉言:一身正氣為人師,兩袖清風能生威。

綜上:養好儒釋道這三氣,則萬法不亂心,萬物不遮眼,萬事不礙行。那麼天地之間,又哪裡不是通途呢?


推薦閱讀:

中國「儒釋道三教合一」文化論———盧飛宏
儒釋道都認可的一部經典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08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9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TAG: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