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應對不寫作業的學生

在老師看來, 對於學生而言作業是非常重要的。做作業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與鞏固過程,完成作業也是每一所學校里《中學生守則》所要求的,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是一件令老師和家長都頭痛的事情。這首先是一個遵守規則的問題, 其次是一個學習習慣問題, 按時完成作業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怎樣看待經常不寫作業的學生?不寫作業都是學生的錯嗎?如何採取措施培養學生寫作業的興趣和習慣?這些是我們每一個老師所關注的問題。教育故事:董同學的苦衷本學期開學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我發現班級中一個叫姓董的男孩兒上課狀態很差,經常在上課時間睡覺,並且不交作業,起初我以為是因為孩子休息不夠,後來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和其他幾位任課老師溝通後得知,該學生在其他課上也有睡覺並且不交作業的現象。於是我就和孩子談話,可是每一次談話,他都答應的特別好,保證一定按時上交作業,但第二天的班務總結中,都會出現他的大名。再後來找他談話,他的態度也很不積極,我撥通了家長的電話,告訴了事情的原委,家長感到非常吃驚。據家長說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飯就開始寫作業,而且寫作業的時間很長,看上去很認真的樣子。孩子在家的表現和在學校的表現判若兩人。得知這一情況,我心裡感到輕鬆多了,很明顯董同學是一個很懂事也非常在意父母對自己評價的孩子,他其實很在乎學習,並不是完全放任自己的學習或者說厭學,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搞清楚,孩子是因為什麼不寫作業。於是我再次找他談話——「最近感覺怎麼樣?」「還行。」回答問題時有點心不在焉。「前兩天老師遇見一個很關心你的人,你猜是誰?」他狐疑的看著我,停頓了幾秒鐘。「這個人你比我更熟悉」,我笑著跟他說。「你見到我的家長?」「是的,我見到你的媽媽。」聽到我的回答,他明顯表現出有些不安。「……老師……你和我媽媽說什麼了……」,說話間語氣很忐忑。「聽你媽媽說你在家表現特別好,每天回家吃完飯就開始寫作業,周內從不看電視,不僅如此,你還經常幫助媽媽做家務呀,這在咱們這個六十個人的班級中很少見呀。」聽了我的話,孩子神情變得輕鬆了許多,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馬上跟進問題,「你願意告訴老師每天回家是怎樣安排你的時間的嗎?」這時,孩子已經完全是一种放松的狀態,「我每天坐校車到家大概是6:40,進門媽媽就已經把飯做好了,吃完飯大概是7:20,我在休息10分鐘,從7:30開始寫……作業」。說到作業這個話題,董同學的語氣不像剛才那麼自信了。「能告訴老師你每天的作業寫到幾點嗎?」「十一點左右」,從孩子開始寫到結束我算了一下,去掉中間休息,上廁所的時間,寫作業時間大概是三個小時。「老師發現你每晚寫作業的時間還是挺長的,你覺得你作業難度大嗎?」孩子抬頭看了看我,小聲地說,「其實,老師,我每天雖然坐在書桌前,但是我什麼也看不懂……但是我如果不坐在書桌前學習,我爸我媽會問我問什麼不寫作業,為什麼不學習?」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作為老師,我突然覺得很悲哀,難道我們的教育是讓學生痛苦嗎?當老師看到有學生不寫作業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有一個主觀的判斷:這個孩子不愛學習,甚至會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對學生來說公平嗎?看著眼前的這個學生,我心裡想:我一定要幫助他改變現狀!「你能幫助老師一起完成一項任務嗎?」「啊,老師,我能幫您?」「是,你對老師來說很重要!從今天開始,我們堅持三天按時完成並上交作業,你能做到嗎?」他遲疑著,我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每天的作業把不會的題集中在學校完成,老師可以幫助你,你要勤快一點,要多問,會做的題回家去獨立完成。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和孩子談過話之後,我聯繫了家長,把孩子的情況和家長又進行了詳細的溝通,我和董同學之間的秘密約定開始實施。每天早讀前,我都會檢查董同學的作業,他也很配合,每天我站到他旁邊的時候,他都會主動把各科作業放在桌角上。三天,一星期,十天,半個月,二十天,慢慢的,學習委員的記錄本上看不到董同學的名字了,到本期末,他基本已經克服了不寫作業的壞習慣,期末考試的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沒有人知道我倆之間的約定,董同學通過不斷的努力,贏得的是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讚揚和肯定。我想,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應該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故事點評:教育故事的實質:在這個教育故事中所反映的是初中學生不交作業的問題。對於學生而言,經常不寫作業,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得不到練習鞏固,學習成績一定會下降,而學習成績的下降勢必會是孩子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會使學生最終厭學。寫作業是學生天經地義的事情,學生要完成作業,也是《中學生守則》的要求,人人都應該遵守。一個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他在同學們老師們的心目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同時,經常不寫作業的學生,勢必會受到老師的職責和懲罰,這對他們的自尊心也是一種傷害。故事中的這位同學,因為學習基礎薄弱,隨著學習難度的不斷加大,學習內容的不斷豐富,逐漸對學習有點力不從心,無力應對作業而逐漸養成不寫作業的壞習慣。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可以想像的到,他將會越來越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繼而成績會繼續下降,最終的結果將是成為一個厭學的孩子。問題的成因:學習基礎薄弱 學習基礎薄弱造成對難度大的知識無力應對 故事中的董同學原本的學習基礎就不是很紮實,在進入八年級後,越發感到學習吃力,面對班級中激烈的學習競爭,他感到很無助,但是自尊心很強的他,在父母的面前還是努力扮演好孩子,好學生的形象,雖然每天作業中的很多題都不會做,但是還是堅持在書桌前「學習」。家長對孩子缺乏監督 當前,社會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很多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及生活。故事中董同學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狀況絲毫不了解:近一個月的時間孩子都沒有上交做作業,可是家長卻說孩子每天晚上都在認真寫作業。作為家長是不是應該至少一周查看一下孩子的作業,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了解老師對孩子學習的評價,而不僅僅是看到孩子做在書桌前就算完事。教育措施:愛心安慰: 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愛心的表現。中學生對教師的愛心尤其重視。初中生年齡大概是12-15歲,這個年齡階段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正是少年期,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自我意識發展的突出特點是:深切重視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中學生的能力和學業成績更加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在群體中社會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認識,並逐步影響著自我的評價。因此,能力和學習成績是少年兒童關注自我發展,體現自我價值的重中之重。當他們在收到肯定和讚賞時,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在收到批評和懲罰時,會感受重大打擊,容易產生一系列的挫折感,所以,在這個階段解決學生的學習方面的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自尊心,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來進行。循序漸進 在幫助董同學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在談話中直接提出學生從此以後不再出現不寫作業的要求,而是現要求堅持3天,3天做到了,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鼓勵,然後再提出堅持5天,繼而提出10天,15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最終幫助孩子擺脫了壞習慣。一種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間,所以如果要去除一種習慣,我們就要遵循習慣形成的規律,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逐步完成,並最終實現去除壞習慣的目的。每天和學生打交道,學生的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關注學生在常規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適時對孩子加以正確的引導以便最大限度的發掘學生的發展潛能。
推薦閱讀:

「陪伴」,但不是「看管」孩子寫作業
家長做對這五點,孩子成績暴增,寫作業再也不用催
為什麼寫作業不可以像玩兒一樣???
分享陪寫作業的那些「歪打正著」:按時做完作業、孩子高興、家長還不累!
終於找到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了!附獨家解決秘笈

TAG:寫作 | 學生 | 作業 | 寫作業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