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身居宰相卻無所作為 為何死後仍被萬人稱頌

作為漢初的開國功臣,他武能攻下二國一百二十二個縣,文能把齊國治理得四境安寧,宇內稱頌。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自從當了三年宰相,除了每天和朋友喝酒吃肉,幾乎是無所作為。可是他去世後,卻獲得君王名臣大儒甚至小老百姓的稱頌,成了公認的千古賢相。

漢惠帝二年(前193年),宰相蕭何病危,眼看著就快不行了。可是國家大事不能被耽擱啊,於是漢惠帝就讓蕭何推薦一個可用之人。蕭何想也不想地脫口而出說:「曹參!」漢惠帝一聽,思考了一會兒,便宣曹參進京了。

網路配圖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這曹參當宰相也有一段時間了可是一把火都沒點著啊。且不說他沒有頒布什麼新的措施綱領,就是整天無所事事,喝酒吃肉的也讓漢惠帝看不下去了,於是便召見曹參,想要責備他。曹參知道漢惠帝心裡是怎麼想的,就問:「陛下,您覺得您和高祖比,哪個更聖明?」漢惠帝哪敢在他爹面前稱大呀,於是回答道:「我怎麼敢和先帝比呢?」曹參又問了:「那陛下您又覺得我和蕭何比,誰更賢能?」這話一出,漢惠帝立馬說道:「你比蕭何差了一點。」然後曹參就說了:「陛下,既然您比不上高祖,我比不上蕭何。那麼,我們只要按照他們定下的規矩做事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自己折騰呢?」漢惠帝聽了這話,思考了半天,竟然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只好答道:「確實如此,那就這麼辦吧……」於是曹參便接著喝酒吃肉,偶爾擺擺玄龍門陣,宰相當得不要太舒服哦。

可是問題來了,曹參並非無能之輩,他能力出眾又極聰明睿智,那他為什麼會凡事都按照蕭何定的規矩來呢?就說他之前在齊國吧,那時候齊國是一窮二白,全靠他他撥亂反正,頒布法令制度,才使得齊國變成諸侯國中一等一的富庶強國。而且更為奇怪的事,在蕭何病重的時候,曹參早就讓家裡人做好進京的準備了。連家裡人都搞不明白他要進京做什麼,他卻自信地說蕭何去世後宰相一定非他莫屬。果不其然,蕭何放著朝中能力不凡的陳平、王陵等人不薦,獨獨推薦了他。

網路配圖

事實上,曹參和蕭何幾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哥們兒。兩人曾一同隨劉邦打江山,立下了赫赫戰功。可劉邦最器重的三個人中有蕭何,沒有他曹參。同樣能力出眾,蕭何可以得到賞識,他曹參卻不能,多少還是有些嫉妒的,畢竟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不如蕭何啊。

既然如此,那曹參都當了宰相了卻還是不作為呢?而且他不但自己不做事,他還讓他的部下都不做事。自從他當了宰相,就立刻把那些追求完美,追求聲望的人攆走,而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了質樸又不善文辭的人來當助手。明顯的故意而為之。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總結下來有兩個原因。其一,曹參信奉黃老,而黃老的精神就是清靜無為,越安靜越好。其二,他也不是一味地相信,而是覺得當時的中國經過秦朝的暴政,秦末的反覆交戰,國不成國,窮困潦倒。想要國富民強,那麼首先就得發展經濟。而農耕社會要振興經濟,就只有一點,簡單粗暴,那就是不要擾民!不要整天沒事找事做,苛捐雜稅什麼的都見鬼去吧!相反,要是給農民自由,讓他們放開手腳去生產,那積極性絕對會大大的提高。用不了多久,經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假以時日,百姓富裕了,國家自然也就強盛了。

網路配圖

這麼淺顯易懂的道理在當時卻沒那麼容易被理解,曹參心裡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是漢惠帝不懂啊,更別指望會有其他的人能夠理解他的做法了。於是曹參這才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意圖講出來,果然天才總是寂寞的。

時間證明,曹參大膽的「不作為」是正確的。雖然當時的漢惠帝不懂,但後來的漢文帝漢景帝卻懂得曹參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們才會繼續休養生息,輕徭薄賦,開創了歷史上有名「文景之治」,也造就了富裕強盛的大漢帝國。

推薦閱讀:

善始而不能善終的開國宰相
大明「救時宰相」于謙尷尬的後半生
鬼谷先生與四大山中宰相
史部文獻通考馬端臨卷四十九 職官考三宰相
連殺十四位宰相的女帝為何只對他青睞有加?

TAG:宰相 |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