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與「兩重天地」:佛道兩家的宇宙觀,何以殊途同歸?
先來看道教呂洞賓祖師《指玄篇》中的這首詩:「兩重天地誰能配,四個陰陽我會排。會得此玄玄內事,不愁當道有狼豺。」詩中揭示了道教的一種宇宙觀——「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類似的觀點在其他道學大宗師的著作中,也曾或明或隱地表述過。
那麼,何謂「兩重天地,四個陰陽」呢?
我們都知道,道家把宇宙的起源歸結為「道」,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性質),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宇宙萬物就是在這種狀態中產生的。所謂「兩重天地」,是指道家將宇宙分成了「先天世界」和「後天世界」,人體也被視為一個小宇宙,先天的人體稱作「法身」,後天的人體稱作「色身」。無論是先天世界、後天世界還是人體的法身、色身,都是由陰陽組成的,這就有了先天的陰陽和後天的陰陽,是為「四個陰陽」。
根據道學的觀點,宇宙中除了我們這個有形、有象、有質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無形、無象、無質的「虛無空靈」的世界,這就是「兩重世界」的道學宇宙觀。前一重世界為實體,後一重世界為虛體;前一重世界是「三生萬物」而成的後天世界,後一重世界是萬物未生之前的先天世界;前一重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後一重是形而上的「道」世界。
熟悉佛學的朋友可能已經意識到,其實佛家也有類似的說法。佛教的宇宙觀中,有「三界二十八天」之說。其中「欲界」是指具有淫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色界」是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仍具有清凈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無色界」是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實體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不難看出,道家的「後天世界」類似佛家的「欲界」和「色界」,佛經中稱「色」,道經中稱「有」,是實體的世界;道家的「先天世界」類似佛家的「無色界」,佛經中稱「空」,道經中稱「無」,是虛體的世界。《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德經》講「有無相生」,「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大的境界和含義上,其實頗有相通之處!
推薦閱讀:
※(三)法教篇 十三、唯識學的宇宙觀
※第一節神霄派的宇宙觀與保神養心的內丹思想
※佛教宇宙觀(下):人類的起源
※老子的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