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帖】淺談七絕(講座手記)

【轉帖】淺談七絕(講座手記)

說起近體詩,我們最早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謂的七絕了。在我們半懂不懂的時候,往往就會寫一些七言四句的東西,我們會毫無猶豫地把它叫做七絕。當我們真正的入門了,我們就會知道,學習近體詩是要從七律入手的。因為不論從格律、平仄、對仗、押韻、謀篇等方面,七律都能比較系統的體現出來。學好七律,才能為學習近體詩的其他體裁,乃至為古典詩詞的所有體裁的認識和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所以,也正是在熟悉七律的基礎上,我們來研究七絕的寫法。

對於七絕的概念,我們也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絕句也就是截句,七絕是從七律那裡截來的。所以,我們對七絕的認識,常常認為它是掐頭去尾的七律。其實,針對七絕而言,這些說法都是不準確的。我們都知道,七絕寫作的特點,一般是以起句押韻為主的,看這起句的平收而押韻的特點,就打破了截句的平衡對稱的概念。七絕的文體特點,是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更適合表達一種「意」。表達情感的細膩和起伏感。可以肯定的說,七絕不是七律的「截」,而是自成一體。近體詩的幾個體裁中,七絕的特點是最鮮明的。

下面就七絕的一些特點,以及它與其他體裁的區別,做一簡單闡述,交流本人的心得,以期各位的指正與批評。

我們先來感受一下七絕,我們這裡先欣賞幾篇古人的。

讀一首義山的七絕:

(例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再來品味一下杜牧的七絕:

(例2)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

杜牧的另一首:

(例3)執袂還應立馬看,向來離思始知難。雁飛不見行塵滅,景下山遙極目寒。

再來看看我們詩仙李白的七絕:

(例4)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首先,從音韻的角度我們可以感受一下,七絕,我們約定俗成的寫法是起句要押韻。當然這是指多數情況而不是死框框,七絕起句仄收的情況也有,但是只佔了很少的部分。比如義山的這二首

(例5)郭令素心非黷武,韓公本意在和戎。兩都耆舊偏垂淚,臨老中原見朔風。(例6)代北偏師銜使節,關中裨將建行台。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這就是起句不押韻的情況。但注意一下,起句不押韻的,前兩句多為對仗句。也就是開篇我們所說的具有截句的性質,是體現了一種對稱性。我們還知道,五言的起句和七律相反,五言的起句多為仄收,五言的律或絕前兩句以對仗的情況比較多見。這說明了什麼,這裡體現的是一個音韻上的特點。七言的音節表述比較充分,比如我們用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里的平仄分配比較充分並具有足夠的空間形成音韻的起伏感,而五言呢?在格律上,不論是七律還是七絕,去掉每句的前兩字,就是標準的五律或五絕。五個字,在節奏感的表達上,當然就沒七個字表達的那麼充分了,所以五言詩的特點,在音韻的表現上,多為句和句間的配合。因為一句五個字,表達不出一個完整的旋律段,所以,五絕或五律的起句多為仄收,用下句來完善它音韻上的完整性。上下句合起來,才讀得起伏錯落,形成音韻的完整的美感。七言,七律或七絕所用的七言字,本身就可以完整的表達了。這就是七言詩為什麼起句多用平音字而收,並且要押韻的原因。

我們可以翻看一下全唐詩,我們就會發現,七言起句不押韻的,佔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五言,則相反,這不是誰規定的規則,這是音韻特點所決定。七言起句的押韻,還可以壓住全篇韻律的基調。開篇時,十字一收韻(五言)可以接受,若十四字了(七言)再收韻,就容易使音韻感散了。對於我們今天所關注的七絕,更是如此。七絕,短短四句話,第一句就押住韻腳,會使詩的節奏感鮮明,會加強詩的韻律性。第一句的押韻,也打破了截句性質的對稱性,使得七絕具有了不對稱的靈活性。這就是我從音韻角度分析的結果,希望能說清七絕(乃至七言詩)起句適合押韻的原因。詩乃韻文,韻上的和諧是詩之所以為詩的首要任務,沒有音樂性,難以稱為詩。

下面從章法角度上分析一下七絕的特點

近體詩的章法是起承轉合,它對所有近體詩的體裁都是適用的。甚至,對於填詞,寫曲,以及寫作古體詩,包括辭賦等都是具有很高價值的。只是,要尊重這種規律,不拘泥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同的形式,不用的運用。即使同一體裁中,關於章法的運用也是可以靈活掌握的。對於七絕而言,也很好理解,一般的來講,七言四句,每句分別對應著就是起承轉合的應用。只是,在寫法上,因為體裁的關係,我們要注意它自己的特點。起,適合怎麼起?承接又有什麼樣的特點。七絕的轉句,怎麼才能轉的更好。結,七絕肯定也有自己獨到的結的味道。

說七絕,就要說到同樣是七言的七律了。七絕相對與七律而言,字數被砍了一半,那麼,很明顯,我們要求七絕的寫作更精練,字句的斟酌要更仔細。七絕的四句分別對應上起「承轉合」四個字,這是不難把握的。從一般概念上來講,這個七律的謀篇非常相似。我在講章法的時候常常標出例如「轉聯--對應律而言是轉聯,對應絕而言的轉句」,章法的意義是一樣的。但是,我們要注意到,所謂詩的章法就是詩的結構,而七絕的結構要比七律小的多(至少在外形上)。麻雀雖小,五臟具全,砍掉一半的篇幅,還要完成「起承轉合」是不是難度更大了?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出,七絕,遠不是我們未入門時想像的那麼簡單。

對於七絕,字字如金,重複羅嗦的意象統統要捨得扔掉,累贅煩瑣的形容一刀割去。寫七律時,我們尚且要求字句凝練,要避免類似合掌等一類重複的描寫,七絕要求的更要嚴格!要精練再精練。其實這倒不是大問題,更要命的是,七絕不僅僅要求精練,還要你具有通俗白描的性質。七律看起來可以象是在讀文,時而晦澀點也是允許的,但七絕就不允許了。七絕要求比七律更凝練,卻要求比七律更通俗流暢。我們讀一下上面舉的幾個例子,哪個艱澀難懂呢?

我們不妨再看一下李白的這首七絕:

(例7)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娓娓道來如訴如歌,是不是很平常的句子啊?羅嗦嗎?不羅嗦,字字到位。艱澀嗎?三歲小兒都可以倒背如流,是吧?再

看李大仙的另一首:

(例8)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看多麼自然流暢,多麼通俗易懂。什麼叫七絕,這就叫七絕。七律追求的是工典之美,相比較而七絕言,七律就是文,誇張點說是那「八股文」。要求你工而典故,對稱而平衡,典籍深蘊而含蓄悠韻。七律的精緻在於「工」,所以七律對對仗的要求特別嚴,沒有對仗就沒有七律。它是精雕細作的大活。相比之下,七絕才是「詩」!

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是「詩言志」是吧?七絕更能體現出對於「志」的表達和舒展。可以寫的非常細膩,也可以寫的放肆開闊。具體的形容一下七絕的特點,就是那麼「私字一閃念」。七律可以鋪展的是一個大場面,是全景,而七絕所抓住的,也許就是那麼一個片斷,一個忽閃的感情浪花,一個一閃而過的情景剪影。怎麼做到呢?這就要求在結構上做調整,筆墨限制的嚴,量少,那麼就要將有限的筆墨點在最重要的地方去。在總的章法基礎上,七絕要有七絕的特點。下面簡單說一下:

七絕的結構的特點是「蓋高樓」,是要加強「立體感」,盡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寫。所謂立體感的表現靠什麼?當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了。修辭上的鍛造,語氣上變化,給人以或問或否定或設個「局」,或抖個「包袱」,讓人覺得為之或一驚,或一趣,或一悟……等等,總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讀者啦。下面分述一二

1,七絕的起句要壓陣。

七絕字少,沒那麼多空間去鋪景造境。在寫七律時,我們推薦七律的起句適合平起,因為七律具有「文」的性質哦,起的平穩,渲染的足夠的氣氛,那麼在轉結處,在後面就可以高調的掀起「意」的高潮來了。所以七律多為前半部寫景,後半部抒情。景為情做鋪墊,情借景來發揮。這也是所謂「起承轉合」的要義所在。七律是否能構建穩定的結構,也皆在於此。七絕呢?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鋪展和渲染,也沒有機會去埋「伏筆」。但是,又要把「志」表達出來。短短的28個字,怎麼表達?要注意,七絕,起句就要「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壓住陣腳。起句不著力,後面就很難表現了。我們看(例1)「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個問,就將讀者吸引了過來。再看(例2)「何處吹笳薄暮天」,(例8)「誰家玉笛暗飛聲」,也是一個問哦。這種手法是常見的,很有效果。我們再看(例3)「執袂還應立馬看」先告訴你個「應該」,後面再做陳述。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例9)杜牧可憐走馬騎驢漢,豈有風光肯占伊。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回馬尚遲遲。

這是起句仄收的一個例子,我們注意的是他的起句表現--「可憐走馬騎驢漢」,上來就給一句「可憐」很吸引眼球吧?其實,七絕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輕,不然後面就很難收束住。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把七律中的「轉」的寫法直接提到起句上來,開篇就是一個意的點出,或問或高起,都是為了在短短的字數當中,儘快的推出主題。慢條斯理的鋪完再提,在七絕中是行不通的。

2,七絕的承句多為對起句的接應做和。

起句用疑問句,承句就給予接應。這點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頭就沒音兒了,詩脈的連續性任何時候都必須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來。我們看這個例子;

(例10)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起句平寫「李白乘舟將欲行」,很平常的陳述句。但是次句的一個「忽聞」就把詩意提了起來,讓人讀下去的興趣就來了。在這裡再強調一個觀點,「亮點」不可過多,尤其是七絕的體裁,字數本來就少,突出一個「亮點」就足夠了。前面我說了,七絕的性質就是「私字一閃念」,閃的多了,就是長明燈了,就沒閃爍是效果了。總的來說,承句還是以穩妥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應該接應一下,並緩衝一下這個高調,並為轉句做好準備。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麼轉結二句就不適合再高起了。同樣的道理,按照這樣的道理,高調之句也可以放在轉句或尾句。不論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為它服務,對它鋪墊收束或者散發。章法上沒有一定之規,重要的是整體的協調性。

3,轉句,要突兀。

前面說了,寫七絕就是要蓋高樓,要構建立體效果。而轉句,就常常是這樓的最高點。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轉句上,也要體現出一個轉折或者提升。轉句是高調,與前面的高起並不矛盾,只要構成統一的描寫意象,就能達到協調一致的整體效應。我們所謂的「高」一般是指語氣上的高調,語氣上給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問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語氣的運用,最能代表這種含義。這類的語氣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轉句,轉句就精神了。語氣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這裡試以本人的一首絕句做例子,

(例11)最怕清明看北邙,殘寒銷盡又添涼。十年孤冢煙不散,誰在風中哭洛陽。

先聲明一下,俺這不敢和前賢比肩,只是拿來說明自己對七絕寫法的認識,呵呵。「誰在風中哭洛陽」,我這是把疑問的語氣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對詩意的發散作用,形成餘音。但是在轉句上,我卻採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煙不散」,這才是詩意的高點所在。轉句要突兀,我就讓它突兀到孤冢之煙經歷十年而不散。誇張的修辭手段,加上否定的語氣,構成了詩意的樓之最高點,形成立體效應。所以,對這些語氣的運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實,我們再怎麼強調起呀轉呀的作用,其基礎出發點,還是以正規的章法為準繩。而這裡之所以被稱為「轉句」,那麼,這裡還是我們聚焦的重點所在。結構上的重點還是在這裡。總結一下轉句的要求,語氣上要突兀精神,語意上要提升轉折。一般的講,七絕的高樓盡在這裡表現。轉句,是我們必須予以重點雕琢的。

4,講述章法時,最難講的就是結。最難以描述起規律的也是結。不論是七律還是七絕,其結總是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出來特點。說它應該收束,它卻還必須發散。說他要留有餘味而將詩意引向遠處,但是又不能不照應前面所做的描寫。說句實在的,詩之結,才是最難寫的。寫的不好,前面的精彩會被它一下子抹殺掉,寫的好,那麼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鋪墊和伏筆。但是,一般的經驗而言,結句,是要跟著轉句走的。我們看(例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其結是跟著轉句走的是吧。再看其他的例子,多數都是接應轉句而來的。但是難點在,不僅僅接應轉句,在接轉的同時,還要照應前面的意象描寫,也就上面我們所說的「收束」作用。這裡再把(例10)搬過來品味一下:

(例10)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看這個結句「不及汪倫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寫上了「送我」,就照應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寫了,與「乘舟將欲行」「岸上踏歌聲」都呼應了起來,渾然一體。詩句在此嘎然收住,詩意卻由此散發開來。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回頭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彷彿看到踏歌而來的汪倫的身影。這種接續和照應的運用,使我們產生的是對整體詩意的回味。想像這種送友的情誼,其實已經曼延到詩句之外了。結句,可以寫的輕鬆自然,但是必須具有這些效用。

上面從章法的角度來分析了一下七絕的寫作特點。我們會再次感覺到,七絕,很好寫,但是很難寫好。七絕是最能體現詩味的一種體裁,所以大家都喜歡。容易上手,格律平仄也好記。但是這種容易之中卻藏著更多的不容易。我們要注意的有幾點,一是音韻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節奏美感。尤其是韻的把握,讓韻字貼合主題旋律,貼合每句的字意,押韻八戒在這裡時刻要警惕。二是結構上它具有多變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礎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調性。三,在鍊字方面,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多說了。但是鍊字上方法和七律沒有大的區別,值得注意的是,七絕的語言要流暢通俗為主。千萬不要堆砌,也不要有任何的強湊詞字。這裡強調的是儘力避免我所謂的「多動症」(一句之內不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動詞)。

寫七絕的基礎,還是寫好七律。這是要再次說明的。


推薦閱讀:

田蘊章書法講座視頻集
對聯講座
子平八字講座(翁向宏)之一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49/69(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
講座整理|「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