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中國:中國傳統服飾之美(一)

門道提示:農曆二月二十四

最近,門道君在網上刷到一些關於穿古裝的新聞,評論區對穿漢服的女孩議論非非。如今,在服裝款式比較統一的情況下,很少見到有人在公共場合穿著古裝,一旦有穿古裝的人出現,她們就會被當做異類,被來往的路人指指點點,甚至成為新聞熱點。可是門道君覺得服裝是社會變遷的地圖,是在穿在身上的國家史,即使時代一直在進步,但穿越千年的文化是值的我們驕傲與自豪的。

一、原始時代

我國的服飾文化要追溯的原始時代,那時候人類剛剛出現,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老祖先便學會了用獸皮製作一些簡單的服飾達到保暖以及遮羞的目的。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

山頂洞所見小石珠7件、穿孔獸牙125枚等裝飾品,上有長期佩帶的磨蝕痕迹。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相飾。另有25件還用赤鐵礦粉塗染著色,聯繫山頂洞下室埋葬的屍骨上也散布有赤鐵礦粉粒,可能是在衣服上著色所用,或系一種飾終儀式,反映出山頂洞人的某種審美感情。保護生命,掩形禦寒,裝飾自身,都在原始社會成為服裝主要作用。

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輪普及,餘姚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踞織機」(腰機),還有了勝(卷經軸)。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絲綢生產也於新石器時代發軔。服裝形式發生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著,飾物也日趨繁複,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二、商周

商代時期。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三、春秋戰國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 ,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鞋,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冬天皮衣極重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愛用毛皮鑲在袖口衣緣作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繡手套,無不異常美觀。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秦漢服飾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便於騎射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

今天先給大家說到這,明天我們繼續說中國的服裝史,感受漢服之美。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山水畫新技法實驗1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文明智慧(王國聘)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
略談中國傳統信仰
中國傳統農曆月份的別稱,有一種意境之美。

TAG:中國 | 中國傳統 | 服飾 | 傳統 | 傳統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