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圓滿前行》第40課筆錄

《大圓滿前行》第40課筆錄 2015-10-21 19:54閱讀:

X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現圓滿三身游舞力,離障本來怙主龍欽巴,祈請無垢光尊常護我。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發菩提心之後,今天我們繼續一起學習華智仁波切所造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主要是讓立志成佛的修行者如何次第生起功德的引導。如果想成佛,所有的引導文都是引導我們成佛的。如果是不想成佛的小乘修行者,這裡的一部分內容也可以成為前行,像觀暇滿、觀無常、觀輪迴過患、觀業因果,這些對所有要想解脫的修行者來講都是需要的。不管是只想獲得輪迴解脫,還是想要解脫一切眾生,還是發誓成佛的修行者,前面的引導文都是共同的,所以稱之為共同前行。想要成為一個真實的修行者,前面的引導文對於心的引導次第非常重要,次第觀修可以讓我們成為法器,依此可以成為真實修行佛法的修行者。當我們成為真實的修行者之後,法對我們來講才真實地具有了作用。法是成佛解脫的方法。如果用佛法變成為世間法的方便,比如說通過佛法的修持想要健康、家庭和睦、升官發財,這些是不是真實的法呢?它也可以有這種作用。但是佛法的真實作用是引導我們的心趨向於解脫道,趨向於成佛之道。學佛法過程當中,如果只是以佛法來作為承辦世間利益的方便,就還沒有真實了解到法、或者沒有真實安住在聞法或者修法當中。只有真實地知道法是引導我們解脫、成就佛果的時候,才是真實的佛法僧當中的法,才是引導我們趨向解脫的法的含義。聖僧眾通過法的修行現前了部分實相之後,安立為聖僧眾,這是緣法而安立的。按照《寶性論》的觀點,佛陀是僧之究竟,稱為佛寶。所以緣法修行,部分成就稱之為僧寶、聖僧。圓滿成就稱之為佛寶。僧寶、真實的聖僧和佛寶都是緣法而安立。法主要不是讓我們得到人天善趣這種輪迴的安樂,而是讓我們內心安住在實相當中的一種殊勝的引導方式。在學佛法的時候,目標應該調整為追求解脫,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追求利益一切眾生並把眾生安置在解脫地的佛果。引導分了共同的前行、不共的前行和破瓦。我們現在學習的是共同前行。共同前行的殊勝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後後的所有的修法如皈依、發菩提心、積累資糧、懺罪、修上師瑜伽等等都來自於前面共同加行,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如果有了真實想要出離輪迴的心,誰能夠幫助我們離開輪迴、獲得解脫呢?只有三寶的引導。以出離心的方式修皈依,三寶的皈依處就會成為我們修持佛法的皈依,會真實的通過想要解脫的意樂而不是想在輪迴當中撈到一些好處的方式去皈依三寶。皈依並不是救出暫時的惡趣的怖畏,打消我們輪迴當中的一些恐怖今生後世獲得安樂等等。有了出離心,這個皈依就是真實的皈依,為了解脫、成佛而皈依。修菩提心也是一樣的,如果自己都不想出離,不厭離輪迴,我們說要救度一切眾生,要讓眾生離苦得樂出離輪迴那就是一個口號,沒有真實意義。如果沒有以出離心供曼扎,思想上也是為了快速地獲得積累財富的一種因、方便而已,雖然相信供曼扎會得到一種善根,但是這種心態不是想要解脫、成佛,只是想獲得世間安樂。這種曼扎的修行就成了快速積聚財富或者獲得健康等等的一種因緣了,還是沒有離開輪迴的心態。修再多的曼扎也只能成為在輪迴當中獲得安樂的因而已。沒有出離心,懺罪、百字明也是相應於自己輪迴的心態去懺除一些罪業,很害怕墮惡趣,或很多不順包括身體的不健康事業不順,這個是以前的業導致的。懺罪的時候如果沒有出離心,所做的懺悔只是為了遣除身體健康、賺錢的違緣,僅此而已,沒有更大的目標。修上師瑜伽也是一樣的,因為沒有出離心,並不想解脫的緣故,就成了上師保佑我加持我一切順利等等,這方面的層次太低了,因為沒有以出離心的牽引去修法的緣故。怎麼修,怎麼精進,還是屬於輪迴的法,是世間法的因緣,都是在加固我執。很多修心的法要告訴我們加行非常的關鍵,只有當前面的加行修好了,後面的所有修行都變成真實解脫的因。所以有了出離心,皈依也是為了解脫,發菩提心是因為知道輪迴的痛苦想要出離,之後再看一切眾生都在輪迴當中受苦,並要讓他們都能夠解脫輪迴,這就是真實的菩提心。除此之外,積資凈障、供曼扎、上師瑜伽都是為解脫輪迴成就佛果,懺罪也是為從輪迴中獲得解脫而遣除違緣障礙。一旦生起出離心後,後面的修法都順理成章的成為佛法;如果沒有出離心,後面的法都變成了世間法,或成為世間法的助緣。面對上述問題要好好學習思考,不僅從原理上要了知,還要通過座上觀修的方式把這些共同前行一遍遍地修,直到自己真實地厭離輪迴而一心一意地求解脫道,從這時開始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修行者。自己所有的努力、精進都是為了解脫而奮發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逐漸的修持成佛之道。五加行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了知,就會覺得前面講的這些文字簡單只是過一下而已,趕快修完就可以聽密法。其實聽密法也需要前面的基礎,如果沒有通過出離心的高度來理解修行的精髓,聽密法時解脫的意樂並不強烈,最多就是感覺這個密法很好,聽了之後可能會對我的事業有幫助,或者大家都聽我不聽不好意思,會有這種心態。那麼這就不是進入密法正確的發心。後面的修法都來自於對前面共同加行的觀修,如果修凈土,一方面想要往生,一方面還非常耽著輪迴的安樂,兩方面去用功的話就沒辦法成為堅定地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凈土行者了。只有當真正了知了整個世間沒有留戀的,要拋棄整個輪迴,這種思想完全生起來之後,我們往生凈土的心才會義無返顧、非常堅固地生起來。所以只要修持佛法,前面共同加行引出的真實想要出離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現在我們在修行佛法的時候,還是會夾雜一些輪迴的觀念和思想。因為在修行佛法之前,我們純粹是安住在世間法中,現在加進了一些修行的理念之後,還沒有通過佛法把以前的輪迴的思想清除乾淨。這些殘存的耽著輪迴的思想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會跳出來做一些障礙,有時粗重有時細微。如果要鐵了心求解脫道、完全地看破輪迴,就要聞、思、修行共同四加行。尤其是知道了修法之後不斷去觀修,內心中生起壽命無常、輪迴過患等覺受之後,就會覺得輪迴的確沒有什麼留戀,就會一心一意地追求解脫。三、輪迴過患輪迴到底有什麼過患,有什麼痛苦?我們說觀察輪迴痛苦和輪迴過患,輪迴的痛苦也是過患。只有知道了整個輪迴的痛苦和過患,我們才願意解脫。輪迴過患不是輪迴當中的過患,而是整個輪迴都是過患。如果說輪迴當中的過患,潛台詞就是輪迴當中有些過患,我們需要了知並厭離這部分過患,這就好像暗示輪迴中還是有安樂的。所以我們不是觀想輪迴「當中」的這些過患,而是要觀想整個輪迴都是痛苦的,充滿過患的。沒有哪一道,沒有哪一種身份在輪迴中是真正具有安樂的。第三個觀修的內容就是讓我們全方位地認知,所有輪迴沒有哪一個地方是值得留戀的,不管無色界、色界,還是欲界天,不管是人間、地獄、餓鬼還是旁生,整個輪迴周遍痛苦的自性。對這個問題必須要了知的非常清楚,這樣才不會有僥倖。我們在觀修輪迴,修出離心的時候才不會留下什麼死角。全部一一地觀察透徹,就會知道整個輪迴當中沒有一個地方是值得留戀的,我們自己的業,我們的善根,沒有哪個地方可以迴向說下一世要轉生在輪迴當中的某一處,所有的善根都要迴向解脫,或者迴向一切眾生解脫。在最初級層次,剛剛在要引發出離心的時候,觀輪迴過患是我們厭離輪迴的因。我們的心和境之間是有聯繫的,如果認為對境愉悅善妙,那麼就會想得到它,這個時候就會產生貪戀心連著這個境,和這個境分不開就叫做貪。如果對輪迴有認為它好的心態,就會執著,會追求;如果看到對境的痛苦的自性和過患,就不願意去靠近,這就是我們分別心的一種體性。為什麼要觀察整個輪迴的過患呢?因為如果覺得輪迴是可愛的,當然就不願意出離,就會想方設法得到這些可愛的東西。如果覺得輪迴是過患的,那麼我們的心就會捨棄它。如果輪迴當中一部分是可愛的,一部分是可惡的痛苦的,那麼我們的心可能就會拋棄不願意得的這一部分,而想要得到快樂這部分。比如說天人的境界,或者下一世成為一個富豪等等,如果我們覺得這是安樂的,那麼我們的修行和善根自然而然地就會朝著這方面去迴向,去發願得到這些。這個科判當中所講的整個輪迴都是過患,都是痛苦的,沒有哪個地方哪個角落是可以耽著的,都沒有安樂的自性。當我們把整個輪迴的過患一一分析觀修的非常到位了,才能覺得整個輪迴的確沒有什麼可貪戀。剛剛我們講了,心的本性就是這樣的,如果發現對境是討厭的,絕對不會耽著。所以現在整個輪迴觀想完之後,它都是有過患都是有痛苦的。不是泛泛地而是很深刻地觀,內心當中引發這種覺受來觀。觀成的時候,的確輪迴沒有什麼可以貪戀的,就是一個出離的對境。要從整個輪迴當中出離,不管是善趣還是惡趣,沒有一個真實的安樂之處。這個時候內心當中確定了所有的善根和修行不會為了輪迴當中的一些目標,至少也是為了自己解脫而迴向。所以在這個階段觀察輪迴的痛苦,全都是厭離的自性。因為現在對輪迴太貪著了,所以要下猛葯糾正對輪迴貪著的心,讓我們觀察輪迴的過患和痛苦。有了想要解脫的心態,產生了真實的出離心之後,還要觀察輪迴痛苦,那時就是引發菩提心的一種方便了。看眾生這麼痛苦,就像我厭離輪迴一樣,也願眾生能遠離痛苦。觀眾生在輪迴中的苦受、痛苦時,就會產生慈悲心,想方法要幫助他們,那時觀察輪迴過患就會變成引生慈悲心的因。同樣的輪迴過患,這個層次是引發出離心的因,那個層次是引發慈悲心的因。但是如果內心中對於輪迴的痛苦還沒有認知,此時觀修的重點應放在引發自己對輪迴的真實認知,引發一種不貪戀的心。小乘和大乘的修行,小乘是把輪迴痛苦觀到底,因為要引發強烈的對輪迴的出離心,一直要修持人我空性,乃至於整個厭離輪迴,一直奔向無餘涅槃。大乘道在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就轉彎了,不會再走下去。轉到哪個方面去了呢?大乘修行人在出離心修到一定量的時候就開始觀想:這麼多的老母有情根本沒有能力解脫,我現在有了能力知道解脫道,就必須要回去幫助他們。此時的修行就開始緣眾生髮菩提心,所以大乘並不會像小乘那樣把輪迴過患觀到底,徹底想要從輪迴中解脫,而是想一定要讓眾生解脫。小乘修行理念只是自己解脫,最後獲得無餘涅槃;大乘則是要照顧到無邊無際的眾生,從這方面就意味著大乘的菩薩沒有休息的時候。因為願力導致他要幫助所有眾生,乃至只要有一個眾生還在受苦,他就不會自我解脫而趨於涅槃。因此大乘修行人的心境就會越來越清凈,越來越偉大,其資糧和善根也朝著為了度化眾生成佛的方向成熟。輪迴過患前後有兩個層次中都會比較明顯地牽扯這個問題。了達輪迴諸事無實義,唯以大悲利益諸有情,不貪有寂依教行大乘,無等上師足下我敬禮。這是學習這一品之前對上師的頂禮。大恩上師講記中說,在觀修輪迴痛苦時,也可以把這個頌詞作為每次上座觀修之前的頂禮句,作為一個求加持的祈禱文。【了達輪迴諸事無實義,唯以大悲利益諸有情】。這是對上師功德的讚歎,上師的智慧完全了達了輪迴諸事無實義,只是以大悲心利益眾生。一方面,上師了達了整個輪迴都沒什麼真實的意義,沒什麼留戀的。為什麼呢?因為輪迴充滿了過患的緣故。真實地觀察到輪迴過患之後,就會發現輪迴沒有什麼實義。得到一個天人的身份又怎麼樣?下一世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人又怎麼樣?這是沒有什麼實義的,看起來是很誘人的,就好像彩虹一樣。其實真正觀察的時候,彩虹現而無實義,是一個虛假的自性而已,它是追求不到的,本來就是虛幻的。所以上師已了知整個輪迴全都是痛苦的,那有什麼可以耽著追求的呢?沒有。所以了達了輪迴諸事無實義,就不會對輪迴產生耽著,就會生起出離輪迴的意樂。【唯以大悲利益諸有情】,他自己出離了輪迴之後,以大悲心關照眾生,就是剛講的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自己了達輪迴無實義,對輪迴沒有執著;然後再通過觀察眾生:一切有情還在耽著輪迴,還在輪迴中打滾受痛苦,因此緣還在輪迴中受苦的眾生而生起了大悲心。【不貪有寂依教行大乘】,上師不貪三有,也不貪寂滅,依教行大乘。因為了知輪迴痛苦,所以不會耽著有,有就是三有輪迴;不會耽著寂,寂就是寂滅,自己一個人獲得解脫。【唯以大悲利益諸有情】就是不貪著寂滅的一種表現。為什麼呢?因為大悲心要利益眾生,不可能想現在我終於獲得解脫了,終於可以一個人安住在寂滅果位了。菩薩大悲心註定他一定會留在輪迴中去幫助眾生。所以他既不貪三有,也不貪寂滅,在這個不貪有寂的狀態中依靠殊勝的大乘教言行持大乘的教法。如來芽尊者如是安住。【無等上師足下我敬禮】,無等就是無與倫比的,在上師的足下恭恭敬敬的頂禮、祈禱。這個可以作為對上師的讚歎祈禱,也可以作為對我們自己修行的提示,一種修行之道。我們怎麼樣去修行呢?我們自己要解脫行大乘的話,第一必須要了達輪迴諸事無實義,要知道輪迴痛苦,沒有什麼可耽著的;第二要以大悲利益眾生,一方面要觀察輪迴痛苦,一方面也要緣眾生觀察輪迴痛苦。對我們來講,兩種修法是必須要修的。【不貪有寂】,自己要力求做到不貪三有,不耽著輪迴的安樂,也不耽著小乘的寂滅,這樣大乘的心態就出來了。【依教行大乘】,自己也要依教奉行,依靠大乘的教言來行持大乘道。這才是對自他二利最究竟的修行方法。為了修行,無等上師足下我祈禱敬禮,加持我能安住在不貪有寂的大乘之道中。可以如是解讀。【了達輪迴諸事無實義】,剛剛我們理解這句話是從了知輪迴過患無實義,因此不會耽著;還有一種理解就是通過空性的見解,在證悟空性後完全了知輪迴無自性,安住在所有輪迴諸事顯而無自性上,不會耽著。安住在空性中用智慧觀察,一切萬法雖然是空性的,但是眾生不了知空性,還在執實造業流轉。整個眾生流轉本來都是虛假的,是可以避免,但是因為愚痴而沒辦法了知。因此緣這個產生了很大的悲心。不貪三有也不貪寂滅,從這方面也可以解讀。所以,對於具有如是功德的上師恭恭敬敬頂禮,祈禱上師加持我們學好這一品,加持我們對整個輪迴的痛苦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認知,以及加持我們在修學輪迴過患時,內心當中真實生起一種覺受。丙三(輪迴過患)分二:一、總的思維輪迴痛苦;二、分別思維六道各自痛苦。思維輪迴的時候,第一總的思維,第二分別思維。總的思維就是在講整個輪迴的相,這個輪迴是痛苦的。第二,輪迴還有六道,分別思維六道各自的痛苦,一個一個去觀察。所以最後就觀想,總的輪迴也不貪著,然後分別的不管是哪一道,地獄道當然不耽著,還有惡鬼、旁生、人道、阿修羅、天道都不耽著。像這樣一一了知整個輪迴都是痛苦的自性之後,就從整個輪迴當中出離了。有些人的出離心只是想出離當前的貧窮的狀態,不好的狀態,所以他就想什麼時候我升天就好了,什麼時候我成為有錢人就好了。這種出離的範圍太窄,還是處在輪迴狀態之中,他的心不究竟,法不究竟,最後想要遠離當前痛苦的善根成熟之後,暫時會遠離痛苦自性,但是因為心不究竟、還在輪迴中的緣故,當引業窮盡之後還會返回到輪迴狀態當中繼續流轉。我們對整個輪迴的自性了知的越清楚,範圍了知的越究竟,出離心的範圍也就越大、越究竟。我們要學習輪迴過患,了知輪迴包括哪些。有些外道只是從惡趣中出離,有些只是從當前的人道中出離,想得到天人的身份。佛法中的輪迴是下至地獄上至有頂(非想非非想),三界都包含在內的。只有以圓滿究竟的出離心修行才是為了離開三界而修行。如果這個觀察不究竟的話,有可能還在輪迴中而不自知,只是從輪迴的這個階段跳到那個階段,從輪迴的這個狀態出離到那個狀態而已,這不是真實的出離。這方面總的和分別的都要思維。丁一、總的思維輪迴痛苦:正如前文中所說的一樣,儘管我們已經擁有了難得的暇滿人身,但它也不可能長期住留,最終必將走向死亡。前文暇滿難得和壽命無常已經講完了,就像【前文所說的一樣,儘管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難得的暇滿人身】,暇滿人身很殊勝,可以幫助我們承辦很多利益。我們現在學習佛法,道友們基本上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的所依。暇滿人身得到了,但是它不可能長期住留。第二品中講到了壽命無常,這種暇滿人身決定會死、死期不定,不可能長期住留,最終必將走向死亡。現在我們正在用的這個人身不知道哪天就突然死去了。死去了又怎麼樣呢?下面開始做連接。如果死後也如同燈滅或水干一樣一了百了,當然也就沒有別的可說了,可是死後不可能完事大吉,而必然要投生,有了投生就離不開生死輪迴。有些順世外道不相信前後世的人認為人死了之後猶如燈滅水幹了一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現在很多地方也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好好活對得起自己,怎麼怎麼樣。按照佛法的觀點來講,人的生命不止有一次。他們認為任何一個生命死了之後,就好像燈滅了一樣,水幹了一樣,一了百了,當然沒什麼可說的,也不用擔心後世的痛苦、安樂等等,只是想方設法今世當中過得好、生活得好就可以了。如果沒有輪迴觀念,即便是通過非法的傷害別人的手段去掙錢或者怎麼樣,也覺得反正沒有後世,沒有業因果,只要能不被抓現行躲過法律的懲罰就可以了。像這樣的話,根本不會顧及很多事情。真是這樣的話我們也不用操心,現在就想方設法地把只有這一世的生命過好一點,吃好穿好耍好就可以了。但是不是這樣呢?這只是有些人沒有了知真正的輪迴自性,的確不是死了之後一了百了,而是還必須要投生。投生的因緣是我們心識上的我執以及我執帶來的習氣,這些因緣都存在而且沒有障礙的話,當然還會繼續地投生。世間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如果因緣具足沒有障礙的話,果絕對會生起來。我們的心識是具有力量的,具有我執,然後通過我執造業。如果沒有障礙,沒有通過修空性的方式把這種心識完全寂滅,這時候心識肯定還會流轉,還會延續。延續的時候心識帶了很多下一世流轉的因,所以死後心識自動的消滅是不可能的事情,【死完了之後不可能完事大吉,而必然要投生】。如果有了投生,就一定會有生死輪迴,肯定會轉生在善趣或者惡趣。這裡面就是個連接,暇滿人身很難得到,現在已經得到了;然後這個人身會死亡,不知道什麼時候死;死完之後,還會有輪迴投生。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了,輪迴投生到底是怎麼樣的?如果死完了之後都是快樂的,擺脫了當前痛苦之後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那麼我們大家都趕快選擇死,因為死完之後沒什麼可怕的。但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必須要了知輪迴的實際狀態再來制定一個應對的策略。如果我們都不知道輪迴是怎麼回事,那麼怎麼制定輪迴的策略呢?這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們真實的學習了整個輪迴的自性之後,就可以制定怎麼樣去應對,是不是有可取的,是不是有可舍的,是不是苦樂參半的,還是怎麼怎麼樣的?我們要學習。當然通過我們自己的力量觀察不到輪迴真實的存在,這時候就依靠遍智佛陀。佛陀修行達到究竟之後,通過沒有障礙的清凈智慧觀察到真實存在的情況。然後給我們一一介紹輪迴中六道的情況。介紹完之後就說,你看這裡面實際來講沒有一個安樂的地方,即便有暫時的安樂也是輪迴的,得到之後馬上又要放棄了,不可能永遠安住在這個狀態之中。當我們反反覆復思考,把整個輪迴過患的修法完全串起來之後,就知道這個輪迴的確沒有可留戀的地方。不管是從每一處的狀態也好,還是從整個流轉輪迴的模式也好,的的確確是一個讓人恐怖的地方。我們在思維輪迴過患的時候,一方面要對分別的輪迴痛苦都要思維,但是更加要思維輪迴的模式。這種模式永遠是從此到彼不斷地變換,不管怎麼變換都是在這個圈子裡面。走一圈之後又到原點,又開始重新來,這個就是讓我們恐怖的地方。我們可能會覺得現在這樣的痛苦還可以忍受,但關鍵是這個痛苦以後還會不斷的複製,這就是讓人厭煩的地方。如果我們的苦咬咬牙過去了也就好了,地獄痛苦再苦能怎麼樣,反正有出來的時候。出來之後不再進去了也可以,但關鍵問題是整個投生輪迴的模式非常純熟,相當於產業鏈已經很完備,自動就會去做。我們在輪迴中的執著、思想、煩惱,這套模式已經自動地複製。正在感受輪迴的時候已經複製好了轉生到哪個地方的因緣,轉生過後又在不斷的複製後面的因緣,就這樣不斷地複製,沒辦法自動停止。我們在思維輪迴痛苦的時候,這是很重要的要思維的地方。不把這種輪迴的模式打破,仍然還是出不來的。怎麼樣才能打破輪迴的模式?只有修持解脫道。如果不修持解脫道,在輪迴中去找出離它的模式是找不到的。所有的思想已經成熟,都是輪迴的模式,都是相應輪迴投生的因緣。修行解脫道和它完全不同,解脫道相當於逆流而上的方式。我們修解脫道會覺得那麼困難,是因為它和我們以前習慣的輪迴的思想不一樣。如同做我們不習慣做的事情會感覺比較麻煩一樣。如果從一個做的很熟悉的行業突然跳槽到一個根本沒有接觸過的領域的話,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很不習慣。或者你從一個很熟悉的有朋友、有道友的國家,來到另外一個國家,語言不通一片陌生,剛開始也會感覺非常不適應。我們習慣了輪迴的思想以及造業的方式之後,現在要修解脫道,不可能馬上約束得了自己,肯定會覺得修佛法很痛苦。因為修行是在和輪迴的習氣對著干,以前是順應輪迴當然很舒服,現在是完全顛覆產生輪迴的方法,當然會感覺痛苦。就拿業因果來說,有時候我們看這樣下去很好,但現在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好像這也是很糾結的地方。以前輪迴當中,覺得不管怎樣後世還是有盼頭的,現在整個輪迴都不能貪著了,全部都要放下,就感覺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拿出離心來講,要出離輪迴,就要從現在所有熟悉的方式、心態、行為、環境中出離,感覺一下子也接受不了。菩提心也接受不了,以前習慣為自我奮鬥的,但現在居然說把所有放下來,不要考慮自己要考慮所有眾生,這個時候也不會習慣。還有一個更不習慣的,什麼都不要想了,這是分別念是需要打破的,這個更加抓不到了。沒有哪一個是能舒舒服服接受的,每個都是要顛覆輪迴中的模式。所以修行絕對沒有那麼舒服,就是要顛覆所有輪迴中的思想。暫時來講人當中的慈悲等方面我們該有的還是要有。但是從修行的理念來講,有些人不一定接受這種理念,真正修行的理念就是「反人性的、反眾生性」的。不要理解錯誤了,「反人性、反眾生性」不是要滅絕人類的意思。是說我們人的習性,必須要反過去,你喜歡的東西、眾生喜歡的東西都要反,全部都要天翻地覆一樣地超越。以前耽著這些罪業,現在要顛覆;以前耽著自我利益,也要顛覆。以前覺得這個存在、那個存在的實有分別念也要顛覆。以前是凡夫,這個要顛覆,一切都要顛覆。一方面想在輪迴當中過得好,一方面也想要解脫,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講「反人性、反眾生性」要打引號,大家千萬不要理解錯誤。意思就是說,我們想要解脫就不可能按照以前的模式來做,如果還是放不下以前的模式,按照以前的思想來指導你所謂的佛法,這隻能成為世間法,成不了佛法。這方面我們必須要好好地思維。有時候是道理不清楚,不願意放下;有時候道理清楚了,一下子又放不掉。但是我們第一步道理要清楚,然後在觀修的過程當中,通過修道的力量,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放下。最後當我們真正相應的時候,這些世間法、輪迴法就不會再耽著了。什麼叫解脫道?就是解脫當前的輪迴的思想和行為,將這種思想變成了解脫道的新思想。然後你的行為就會相應於解脫道,你的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眾生的,都是成就佛果的。要想從以前固有的輪迴的見、行為、果當中得以解脫,就要通過解脫道的見解、修行、果來解脫。總的來說,所謂的輪迴,就像陶師手中的輪盤、井中的水車、瓶中的蜜蜂一樣接連不斷地旋轉。【總的來說,所謂的輪迴,就像陶師手中的輪盤】,陶師現在印度也有,做陶器時要用輪子和輪盤,輪盤一旦轉動起來不斷的旋轉,不出旋轉的狀態,永遠在這個狀態當中不斷反覆。又像【井中的水車】一樣,水衝動水車之後,就不斷地到處去打水,不斷地旋轉。【瓶中的蜜蜂一樣】,如果瓶子當中有一隻蜜蜂,它會在瓶子裡面不斷地上下旋轉出不去。比如,將蜜蜂放在瓶中同時封閉瓶口,那麼蜜蜂只能在瓶中飛來飛去。比如說把蜜蜂放在一個瓶子裡面,把這個瓶口封住,蜜蜂是沒辦法出去的,只能在瓶子裡面飛來飛去。同樣,無論生於善趣或墮入惡趣都超不出輪迴的範圍。同樣的道理,不管生在善趣還是墮入惡趣,都超不出輪迴的範圍,都是屬於輪迴。善趣的人間天境如同瓶內上面的空間,三惡趣就像瓶內下面的空間,六道眾生就這樣以有漏的善業和不善業為因,連續不斷地投生流轉,為此叫做了輪迴。六道有三善趣和三惡趣。三善趣就是人、阿修羅和天道。三惡趣包括地獄、旁生和餓鬼。善趣的人間天境就好像瓶子的上部空間一樣;地獄、旁生、餓鬼,就像瓶子的下面一樣,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六道。輪迴是怎麼回事?六道眾生通過有漏的善業和不善業為因,連續不斷地投生流轉。六道眾生投生六道的因就是業,有漏的善業就投生善趣,就像蜜蜂飛到了瓶子的上部一樣;不善業就投生到了惡趣,就像蜜蜂到了瓶子的底部一樣。這樣不斷地流轉,要麼造了有漏的善業,要麼造了惡業。如果不以出離心攝持,善業也是有漏善,惡業不可能有無漏的,此處就直接講惡業、不善業。我們連續不斷投生、流轉叫輪迴。大恩上師在講記當中也講到,暇滿難得和壽命無常這兩個修法主要是打破我們對今生的執著。因為暇滿人身難得而易失,從側面觀察應當使用這個人身修法,所以是打破對今生執著的一個引導。壽命無常是說人的壽命是無常的,應當利用當前的時間修行佛法;不要以壽命有限的暇滿人身去追求今生的安樂,通過這樣思維打破對今生的執著。那麼後世呢?要麼轉生善趣,要麼轉生惡趣,因此就要觀察輪迴的過患。觀察之後知道整個輪迴沒有絲毫安樂,從而打破對後世的希望和幻想。通過詳細觀察輪迴過患之後,就會明白不管後世轉在輪迴當中任何一處,都是痛苦的。沒有什麼可以貪著的,不管善趣還是惡趣,輪迴當中沒有安樂的時候。這時就打破了對後世的執著。業因果又是怎麼回事呢?輪迴過患屬於苦諦,業因果屬於集諦。首先觀察輪迴的過患,輪迴的果就是六道皆苦。這個果由什麼因產生的呢?是不是由哪一個造物主安排的?還是上帝安排上天堂或者入地獄?不管是六道中的哪一個,沒有造物主或萬能神來安排我們去善趣還是惡趣。所有的輪迴都是由業而來,我們要為自己負責。輪迴和業因果是怎麼來安立的呢?三善趣是屬於業因果中的善,但是有漏的善;惡業則導致我們墮惡趣。為什麼當我們思維業因果的時候,也是打破對後世的執著呢?如果單純地按照十善或者十不善的方面做取捨,只是單純的做到十善業,只能夠引發投生在三善趣而已;如果造了十不善,就投生到三惡趣,這種業因果還是輪迴模式。如果用一般的心來修十善業道,只能是投生善趣的因而已。如果造了十不善,那就投生惡趣了。如果以出離心引發十善業,就會變成隨解脫分的善根。因此必須要以出離心去引導十善業道,這樣才可以從輪迴過患當中出來,才可以不耽著。為什麼思維輪迴過患和業因果就是看破對後世執著呢?輪迴過患和業因果一個是果,一個是引發這種果的因。既然輪迴的這個果是有漏的,引發三善趣和三惡趣的來源,即業因果也是有漏的不究竟的。雖然我們鼓勵修十善法,但要看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十善法?是出離心、菩提心還是空正見,其結果大不一樣。以耽著輪迴的心態做十善業道叫作有漏善,能轉生三善趣,但還是痛苦的自性。因此以耽著輪迴的心去造業,還是在輪迴的因果當中。思維輪迴過患和因果透徹之後,就只有一個出路,以出離心攝持去修善法,不再耽著輪迴。我們還需不需要修十善業道?當然需要修。以什麼思想來修?至少以出離心來修。如果心量夠大就以菩提心來修,心再清凈就以空正見來修,這樣才會成為解脫輪迴的因。否則再怎麼修十善守五戒,也還是轉三善趣的因,還是會有輪迴的痛苦。為什麼說別解脫戒一定要以出離心來攝持?如果沒有出離心來攝持,別解脫戒只會成為善願戒或者救畏戒,成不了解脫的因,這方面是有關聯的。通過學習之後,這裡面的關聯就會越來越清楚,就會知道修共同加行的微妙之處。我們這些人無始以來一直漂泊於輪迴之中,一切眾生彼此之間沒有不當過父母、親友、怨敵或平常人的。這是在描述一個事實:我們無始以來一直在輪迴中漂流,通過自己的模式沒有辦法自動從輪迴中出離。現在是凡夫眾生,決定以前一直都是凡夫眾生,不可能中間有一世是聖者,然後迷失又變回輪迴眾生。無始以來一直漂泊輪迴中這麼長時間的一切眾生,彼此之間互相都當過父母、親友、怨敵或者不認識的平常人。這裡面業果之間的聯繫因緣是非常密集微細的,我們根本看不到。就像整個地球上城市裡面的網路信號,交叉在一起非常複雜,這個手機打到那個手機上面是不會錯亂的,只會連接到那個號碼。整個世界上假如說有軌跡的話,這裡面有無數的軌跡不斷地交織在一起,這些關係我們根本看不到。眾生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的,我和你之間、他和他之間,都有業的聯繫。或者做利益,或者做傷害,或者顯現上互不相識等等。這裡還有業網的聯繫,我們境界太低看不到。佛陀具有遍知智慧,知道所有業果之間、眾生與眾生之間的因緣如前因、後果、當前的狀態,佛陀以清凈的智慧了知的很清楚。無不成為父母、親友、怨敵、平常人,這是講我們流轉輪迴的時間之長,都發展到這麼多眾生彼此之間做過父母了,做過平常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顯現成這種狀態?這麼多的眾生,即便是互相只做過一世,都需要無數世才能達到這樣的現象。何況說無數的眾生,交織起來互相都做過父母、親屬、怨敵,那簡直輪迴長的沒邊際,到底是有幾百億劫?沒辦法去衡量。這也是讓我們出離的一個觀修的地方,輪迴真的太長應該厭離了,不應該讓它再延續下去了。如果不修行不斬斷,就只能加長,不可能自動縮短。已經經歷這麼多,若不解脫還會經歷更多,不可能低於現在的狀態。不修解脫道的話,就會自動繁衍下去;修解脫道就採取了主動剎車的措施。要從現在的狀態中出離,其動力來自於出離心,就是觀察輪迴過患。輪迴時間夠長了,要什麼情況才能互相作為父母而存在?單單一個房間里的十幾個人,互相之間都做過父母、怨敵、親友或平常人,這個幾率是怎樣的交叉,需要多少世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算不好的。像這麼多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要交叉做過父母、親友,這麼長的輪迴當中,做過父母彼此之間所謂的痛苦感受每一世都有,做怨敵的時候互相敵對,這方面還是很多經歷的。這些都要思考,雖然這句話一看就懂,但這裡有很深的修行的東西,打坐就觀這些,有很多信息量在裡面,光這個就足夠讓我們厭離了。輪迴了這麼長時間,應該厭煩了。如果只是一兩世,大家互相做一下父母,好像是挺新鮮的,但是已經無始以來這樣的出不來。以前不知道而已,現在知道了就要好好去思考,這種遊戲再做下去就沒有意義了。在輪迴中會產生很多痛苦、互相操心、互相敵對,我們不願看到的東西都有,以後如果不解脫還是跳不出這個模式,應該厭離了。彼此帶來傷害和痛苦的時間夠長了,所謂的快樂也是暫時的。這一世當中成為親屬互相關心;但下一世可能又成為怨敵互相敵對,不顧對方死活而去傷害,這就是輪迴的自性,沒有可靠性。只有解脫之後,對業因果的認知方式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眾生以業流轉,一旦轉生之後就忘掉以前是什麼人,控制不住自己的煩惱習氣,也會做出傷害。輪迴中不由自主,即便現在混的再好,不解脫就沒有自在,所以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解脫。假如思考輪迴過患的悲慘狀況,就會知道輪迴是多麼痛苦。如果沒有解脫道,可能就會崩潰了。現在很多世間人為什麼自殺?因為看不到出路,覺得現在這種狀況沒辦法解決,了痛苦的方法就是一死百了。如果我們觀修輪迴痛苦也是這種狀態,那麼肯定都要崩潰。好在厭離之後有一種叫解脫的境界。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可以從這種混亂無始的、讓人恐怖的輪迴中抽身,解脫到清涼的涅槃,這就叫滅諦,可以通過道諦而獲得。如果非常厭離輪迴,有可以寂滅輪迴的方法的話,就會去追求去嚮往,就要緣它得到涅槃的道去修,這就是出由離心引發的持戒或者積資凈障、修無我空性,是寂滅輪迴的方法。思考輪迴痛苦之後,對於解脫本身就會產生興趣,越想出離對修道興趣就越大。我們現在修法不精進,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對輪迴的痛苦認識不深,沒覺得那麼迫切要解脫和出離。既然沒有覺得這麼迫切,當然就會不著急走。就像發現山崩或者山洪要來了,一看還離得遠就不著急,再耍一耍;覺得很近了,趕快跳上車就跑,哪裡還有時間耽誤呢?我們為什麼現在對修道不上心或者不太精進,就是還沒有真實地認識到輪迴痛苦,共同加行觀修的還不夠。如果真實覺得苦就自動會很精進。為什麼?因為有方法在這。山洪要來了,你什麼也沒有,那只有在絕望當中等死了,但是如果有工具趕快就跑掉了。現在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覺得輪迴真是這麼苦,現在有條解脫道為什麼不走?如果不知道那另當別論。現在上師給我們講了這麼多解脫道,知道了為什麼還不上心?就說明對輪迴的本身,還沒有真實認識到痛苦到底苦到什麼程度。在我們意識中還認為是有快樂的,所以沒有急迫地修解脫道。當認識輪迴痛苦的時候,自動就會精進,道理之間是有一種因果關係,這方面我們要了解。假設把整個大地的土摶成棗核許的丸子,口中數著「這個眾生的母親是這個,那個有情的母親是那個」,待到土丸的數量已經窮盡,然而各個眾生互相當過母親的次數卻還不能到盡頭。這以上是經中說的。怙主龍樹也說:「地土摶成棗核丸,其量不及為母數。」這個意思就是說,把整個大地上所有的泥土全部摶成像棗核這麼大小的丸子,然後拿一顆這樣的丸子說這是張三的母親,再拿一顆說這是李四的母親,一個個這樣數,把整個大地的土全部用盡了,各個眾生互相做過母親的次數還沒辦法到盡頭。一次性數也數不完,何況無始以來互相轉為母親的就更多了。這主要是說輪迴時間非常長,當然也有親怨不定的意思在裡面。只有時間夠長、輪迴的次數夠多,才能達到互相之間做父母、怨敵、親友、陌生人。多少世基數才能達到這樣的情況?所以時間是非常長的,這方面好好的想一想,就會覺得恐怖,厭離就會引發出來,的確還得解脫。這以上是佛經說的,怙主龍樹菩薩也說:「地土摶成棗核丸,其量不及為母數。」這個和前面的意思一樣。一切有情,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沒有誰不是這樣轉生的,所有眾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是這樣轉生的,不管是轉人、轉旁生,還是轉成別的道。還有很多屬於化生的有情。這裡只是說曾經做過父母的眾生,做過父母的次數已經很多了。有些轉生地獄是直接化身,沒有父母的;有的天人也是有父母的,小天子是在父母的膝蓋上面突然化現的,在誰的膝蓋上化現誰就是他父母,有這樣安立的。還有很多沒有依靠父母投生的,劫初的有情都是類似於化生的。要排除很多沒有父母的情況,這樣算下來互相作為母親的次數這麼多,說明輪迴的時間非常長。在此期間,因為利欲熏心而斷過的頭顱和肢體不計其數。投生後就會有我執煩惱,通過我執煩惱、利欲熏心做壞事過程中斷的頭和肢體沒辦法計算。現在讓我們對於輪迴生起出離心,打個比方觀想一下。假設將曾經投生為螞蟻等小含生的所有肢體堆集一處,那一定比須彌山王還高;此處是說我們在輪迴當中所有眾生的種類都投生過,現在只選擇像螞蟻這樣的小含生。如果死之後肢體存在的話,堆積一處比須彌山還高。須彌山的高度,以大海為海平面,出水面是八萬由旬,海下面也是八萬由旬,總共十六萬由旬(一由旬約等於二十公里)。如果把大象的屍體、人的屍體堆積起來就沒辦法計算。一個屍體就是一世輪迴,打坐的時候觀察一下,這麼多輪迴中哪一世是真實安樂的呢?首先是從數量上讓我們知道輪迴就是這樣的。每一世投生螞蟻或者投生人的時候,都是快快樂樂的嗎?或者即便快樂又怎麼樣。下面講六道的時候,轉生螞蟻會有旁生的痛苦,轉生人的痛苦是生老病死,轉成天人、地獄的眾生也有各自痛苦,每一世都是痛苦的體現。這樣想了之後,還真正不願意出離嗎?的確整個輪迴就是痛苦的累積。因為口中無食、背上無衣,感受饑寒交迫、唇乾舌燥等痛苦而哭過的淚水,假設尚未乾涸而收集起來,肯定遠遠多於所有的汪洋之水;在輪迴轉生的時候,會因為口中找不到食物、背上沒有衣服、感受饑寒交迫而哭。現在一些戰爭中的難民,因為很恐怖,找不到食物就很傷心,或者在找食物時被毆打而痛哭,饑寒交迫而痛哭,然後唇乾舌燥等等。哭過的淚水如果沒有干,全部收集起來早已超過現在看到的這些大江大河裡的水了。僅僅生在地獄時所喝過的銅汁鐵水也比局部四大海洋的水還多。我們無數次投生地獄,但是因為記憶真的很差,如果真能記憶起就再也不願意感受地獄的痛苦。有的地獄強迫眾生喝融化的鋼汁和鐵水,把燒沸騰了的鐵水強行從嘴裡灌進去。像這樣喝過的鋼汁鐵水,如果累積起來的量可以超過四大海洋。按照我們地球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來算的話,這個海的概念只有正真在到了大海之中才知道到底有多大。所有這些都是你喝過的鐵水,每一次都代表著無盡的痛苦和折磨,以前我們就是轉生過這麼多次。好好思維之後,厭離輪迴的心就會產生出來。我們現在還在輪迴之中,如果不從輪迴解脫的話,現在我們的思想和種種行為都還是在集聚重返地獄之因。不想回去,那為什麼還要造很多罪業呢?不想回去,那為什麼還不考慮解脫呢?這表明我們還是想回去的。現在我們的思想、見解和行為,我們控制不住的惡業,這些東西都是在為我們重返地獄做積極準備。有的時候就只等氣一斷直接就下去了,重新又回到地獄。獄卒問你怎麼剛出去又回來了?沒辦法因為造惡業就回來了。待在地獄的時間很長,人間的時間是很短的,好像剛從地獄出來很快又回去了。這些方面都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如果思考的很清楚,就真的不願意去造惡業了。後面第四品業因果當中講了,惡業道是肯定不要造了,有漏善業也不要造了,有漏善業也只能引發三善趣,關鍵三善趣還是沒有定準的。三善趣安樂享盡了之後,就像我們現在是三善趣的人道眾生,那又怎麼樣?第一我們還是有很多痛苦,第二在人道當中我們的見解和行為是在做墮惡趣的因,這個是沒有什麼可靠的。把這些問題思考清楚之後,就只有一條路——幫助眾生解脫。一方面我們自己想要從輪迴中解脫,另一方面我們要想方設法地去阻止別人造惡業。如果說實在沒辦法我們要抓緊修行,在我得到某種能力之後去幫助眾生,從這樣一種苦果和苦因當中獲得解脫。我們自己對於輪迴的痛苦真實地產生非常強烈的厭離心,那麼對於眾生的悲心就會很真實,這之間是一環扣一環的。現在對我們來講就是要好好把輪迴痛苦思維清楚,然後內心當中產生厭離心,這個真的很重要。儘管事實原本如此,可是仍舊對輪迴不生剎那的出離心一味執迷不悟而受束縛的人們,在漫無邊際的輪迴當中必然還要變本加厲地受苦受難。儘管事實就是這樣,但是因為無明的緣故已經忘失了在惡鬼當中的痛苦,我們現在對輪迴還是沒有產生一剎那的出離心。即便是佛陀給我們講了,上師給我們講了,法本也在天天地學習,但是就好像在石頭上倒水一樣,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這不是法沒有力量,而是我們自己沒有重視。當我們學完之後應該好好地去觀想輪迴的痛苦。這看起來是很簡單,但是對我們的心趨入正法並真正地生起出離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不要看文字簡單,看一遍好像就懂了,認為後面的才重要。哪一天得灌頂授密法了才重要,前行是可以忽略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它雖然簡單但是讓我們的心真實地進入解脫道,調服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把這些做好了,那後面的修法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走在正道上面。如果我們沒有生起一剎那的出離心,還在一味執迷不悟做受束縛的人,那後面必然變本加利地感受更多的苦難。這些苦難當我們沒受的時候覺得沒事應該可以忍受,但真正地當我們感受這些痛苦的時候就會覺得很難忍。很多佛經上已經講了,眾生都是歡喜笑著造業,受苦時都是哭哭啼啼地。這方面有些人好像覺得沒事,對地獄也不怕,但說要把他抓進監獄裡面就很害怕。不怕地獄但怕人間的監獄,其實人間的監獄和地獄根本沒法比,如果讓地獄有情來人間的監獄服役的話,那對他們來說簡直太高興了,如同去享受天人生活一樣。如果我們連人間的監獄都害怕的話,那地獄的痛苦比這個超勝無數倍,兩者是沒辦法比的。這方面對每個修法都要認真思維,痛苦到底苦到什麼程度?閉目思維才能引發我們修道的動力,才能引發我們對業因果的取捨和重視。這個苦那個苦都是因為這個因那個因,這個業那個業引發的。如果不想受苦,就必須斷除這個業因,盡量地以出離心菩提心來修善法,這才是一個出路。就算是依靠隨福德分的些微善果獲得了梵天和帝釋那樣萬壽無疆、富足圓滿、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身體,最終也擺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並且在命終之後還要飽嘗惡趣的悲慘痛苦,那麼暫時擁有的榮華富貴、健康無病等微不足道安樂的人們,在幾年或幾月甚至僅僅幾天的時間內,也會因為善趣的樂果耗盡而變成一貧如洗、可憐兮兮,或者不願意也要感受惡趣那難以忍受的痛苦。隨福德分善業和隨解脫分善業是佛法中的兩種術語。以想要獲得人天善趣的意樂而修的善根叫做隨福德分。隨解脫分是以出離心以上的心攝持的,是隨順於解脫道的支分。隨福德分只是得到一點福德和得到善趣的因,現在有些人只做隨福德分的因。獲得的修為善果而轉生為梵天和帝釋。在轉生梵天和帝釋的時候,萬壽無疆壽命很長,而且也很富足很圓滿,並且威風凜凜,有權勢有權威,相貌堂堂等等。但是也擺脫不了死亡的命運,因為必定是有漏的善業引發的善果,看起來萬壽無疆壽命很長,但是一旦放在輪迴的時間當中就像一滴水一剎那都不如。有些朝生暮死的蟲子,早上生下來晚上就死了。但是在它的感覺來說是漫長的一生。這個蟲子寫回憶錄時會寫我漫長的一生怎麼怎麼樣。但是我們看起來它這漫長的一生就是一天。我們在寫回憶錄時覺得我漫長的一生怎麼怎麼樣,但在天人看起來也就是一剎那,只是他的一天而已。天人說我的漫長一生怎麼怎麼樣,地獄眾生說,你這漫長一生對我來說是太短了。帝釋梵天顯現上是萬壽無疆,但是放在整個輪迴來講,太少了一剎那就過去了。我們說幾十年的時間一眨眼間就過了很多,從這些方面來講暫時的一些是不可靠的。雖然我們在得到的時候認為很重要應該追求,但是只要我們把眼光看長一點,從整個輪迴來看,這個是非常少,根本不值得耽著的一種自性。所以最終也擺脫不了死亡的命運,而且在臨命終時還要飽嘗惡趣的悲慘痛苦,梵天和帝釋最終因為沒有解脫的緣故,最後還要重回惡趣,重新去感受惡業的痛苦。對我們而言,現在人間暫時擁有的榮華富貴,在幾年十幾年當中健康無病等微不足道的安樂,可能在幾年當中就會感受到痛苦,在幾個月或幾天當中也會因為過去在善趣中積累的善因窮盡而導致樂果耗盡。這時候就會變得一貧如洗、非常可憐。死了之後不願意墮惡趣感受難忍的痛苦,這一切都是沒有什麼可以保證的。所以輪迴中的一個痛苦就是無常,它是沒有什麼可以保證的。如果它是恆常的那你追求的安樂雖然是有漏的,但是可以永遠保持不變。可是關鍵還是無常變化的而且變化的非常迅速。我們辛辛苦苦想要抓住得到的東西,也許就在幾天,幾月,幾年之後就沒有了。這也就是輪迴痛苦的特性,它是因果法則自然規律,誰也沒辦法改變,只要你在輪迴當中這個是改變不了的。所以說,現在暫時的幸福快樂就好似夢中正在興旺發達之時突然醒來一樣,有什麼實質可言呢?現在我們正感受追求的這些快樂,就好像正在做美夢,夢中自己中了大獎或者突然發達了,而突然醒來的一場春夢什麼都沒有了。我們在輪迴中也是一樣的。好像實際上感受到很多安樂,但是善業都是有漏的而且很微薄的,一旦善業窮盡之後就像從夢中醒來一樣,這一切突然全部改變了,沒有實質可言。眼前依靠一點點善果而表面看起來似乎幸福快樂的人們,一旦引業耗盡之後,沒有剎那住留的權利。現在表面上感受一點點幸福快樂的人們,一旦以前所造的引業耗盡之後,也沒有留住剎那安樂的權利。因為業已經窮盡了,想留也留步住,必定會耗盡的。即便是坐在天衣鋪陳的如意寶座上盡情享受五種欲妙、快樂無比的天王,當壽命結束後也會在睜眼閉眼的瞬間大頭朝下墮入地獄,在熾燃鐵地上感受痛苦。即便是天王,帝釋現在正坐在天衣鋪成的很柔軟的,很如意的寶座上面盡情享受五種欲妙。這些非常快樂的天王,但在壽命終結、引業窮盡之後,睜眼閉眼的瞬間,已經墮落到地獄當中感受痛苦了。變化就是這麼快,完全沒有可靠性。輪迴的痛苦就是這樣的,根本抓不住安樂,而且痛苦是很漫長的。為什麼說安樂少痛苦多呢?因為在輪迴當中我們造一個善業很難,而要造惡業卻很容易。造惡業順緣馬上就會具足,造善業就有很多障礙。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聽說過造惡的違緣大,要通過什麼方式剷除造惡業的違緣。造惡業只要起心動念,所有的支分就都具足了;但造善業內心當中就會頂著很多的壓力,有來自自己的壓力,來自社會環境輿論的壓力,還有旁人的壓力,所以要造善業是很困難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生善趣難墮惡趣容易。生善趣的時間短而在惡趣待的時間長,這方面也是痛苦的自性。再者,太陽和月亮儘管擁有普照四洲的光芒,但最後也會有轉生到伸手不見五指、漆黑一片之暗處的時候。一般認為太陽和月亮就是一個星球而已,但在佛法中認為太陽上面有日天子,月亮上面有月天子,屬於天王的自性。太陽上的天王或月亮上的天王,他們自己擁有可以照亮四周的光芒。雖然他是天人、天主但還是在眾生的範疇,死亡之後還是會轉生到伸手不見五指,漆黑一片的暗處,比如墮惡趣等。投生在一個很黑的山洞裡面轉成一個旁生什麼也看不到,這個也有可能的。這個反差很大,以前是可以照亮四大部洲的太陽天子,死了之後還可能轉生到一個連自己肢體都看不到的地方,有可能轉生到黑暗的山洞裡面或很深的海底裡面也啥都看不到。似是而非的輪迴安樂,根本沒有任何可信賴的。好像是值得擁有的,但其實是痛苦的自性。所有的脆弱和短暫的輪迴安樂根本沒有任何可信賴的,這方面也是我們觀修輪迴痛苦當中必須要好好觀察的。我們要下決心:今生今世一定全力以赴脫離輪迴大苦海,獲得永久安樂圓滿正等覺果位。我們要下決心今生今世全力以赴地修持成佛之道。不管今生今世修道圓不圓滿,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現在就開始修行。有些人今生當中很精進的修完之後就不用再輪迴了。比如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在今生當中證悟了空性,證悟了大圓滿。今生當中把整個輪迴的事情就解決了,所有輪迴當中的痛苦和他沒關係了,因為已經完全解脫出來了。另外一些人今生雖然沒有圓滿,但是很努力精進地修,在相續當中種下了非常強勁的修道種子,這種強勁的種子通過自己所發願力的牽引,下一世很早就能蘇醒修道的善根種性。在這很堅固的善業和有願力的加持之下,他的道心也很堅固違緣也很少,在這個狀態當中修道良性循環,很快就可以獲得解脫。上述道理,要完整具足加行、正行、後行來實地修行。上面這些觀修首先要加行發心,我要為利益一切眾生;正行就要好好觀想這些輪迴的痛苦;後行要把這些善根迴向,願一切眾生永遠離開輪迴的痛苦,苦果苦因都離開。這就是前行的引導,這樣去了知並很詳細的觀修,我們的心一定不會再耽著輪迴,而是真正地希求解脫道。所以這裡面是引導我們的心趨向於解脫的轉心法要,把我們的心從耽著輪迴轉為趨向解脫,這點非常重要。今天課就講到這個地方。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傑嘎納其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大圓滿的密義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八十八節課
    大圓滿法加行 因果不虛(1)
    《大圓滿心性休息導引》

    TAG:大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