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   歌  比較鑒  賞  

詩歌 比較鑒賞

登高登 樓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注]①渚:水中小洲。渚清:指渚邊的江水清澈。飛回:指鳥因風急而在天空盤旋。②落木:落葉。蕭蕭:風吹樹葉飄落髮出的聲音。③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指長久客居異鄉。這是引起悲秋的原因。百年:猶言老年。獨登台:獨自登高眺望。④苦恨:甚恨。繁霜鬢:兩鬢白髮繁多。這兩句說,在艱難的歲月中,日漸衰老,白髮滿頭,令人抱恨不已;窮愁潦倒,本可借酒排遣,但因患病停飲,致使酒杯濁污。當時杜甫因患肺病戒酒。⑤客:杜甫自指。萬方多難:指國家內憂外患,天災人禍,日甚一日。⑥玉壘: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其東南新保關,為唐代蜀中通往吐番的要道。這兩句說,錦江一帶盎然的春色,已從天地的邊際來臨,古往今來,風雲變幻,就像玉壘的浮雲一樣。⑦北極:北極星。這裡比喻唐王朝。終不改:借北極星在天空固定不變來比喻唐王朝的安全鞏固。廣德元年(761)十月,吐蕃侵入長安,代宗逃往陝州。後來郭子儀等收復長安。唐王朝轉危為安。西山寇盜:指吐蕃統治者。⑧後主:劉禪。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昏庸無能,寵信宦官,朝政腐敗,終於亡國。這裡暗含對代宗的譏刺。祠廟:成都錦官門外有劉備廟,西為武侯祠,東即後主廟。梁甫吟:古樂府篇名。《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這兩句是以登樓所見古迹來抒寫感慨。意思是說,像後主那樣一個亡國之君,還有祠廟,實為可憐,自己在萬方多難之時,只有登樓憑弔感嘆而已。

[鑒賞提示]《登高》是杜甫於大曆二年(767)在夔州時所作。前四句寫登高所見,氣象蒼涼恢廓。後四句抒發感慨,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注,同時對淪落他鄉不勝感傷。這首七律曾被前人譽為「古今七律第一」。在藝術表現上,有以下特色:首先是通篇對仗,而首聯又是當句對(「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其次是句法交錯而又相接(前四句是一、三句相接,都是寫所聞;二、四句相接都是寫所見。後四句是五、七句相接,六、八句相接。在意義上是互相緊密聯繫的,因「風急」而聞落葉蕭蕭;因「渚清」而放眼滾滾長江;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引起「停杯」)。再次是寫景具有巨大的藝術概括力,且融情於景,渾然一體,有著較強的感人力量。

《登樓》是杜甫在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從閬中回到成都時寫的。當時吐蕃不斷侵擾,代宗昏聵無能,寵信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人,朝政更加腐敗,因而杜甫以登樓所見,借劉禪任用宦官黃皓導致亡國的歷史教訓來抨擊時政,諷諫代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反對宦官專權,希望各民族和睦相處的願望;也慨嘆自己空懷壯志,流落他鄉。全詩由登高而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夜雪夜雨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注]蛩:蟋蟀。

[鑒賞提示]白居易的這兩首小詩,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現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詩意含蓄、韻味悠長。它們是在詩人謫居江州時寫的。

《夜雪》中「時聞」既顯示了雪夜的寂靜,又突出了詩人的思緒萬千,難以入寐,徹夜無眠。用「訝」與「冷」,表明氣溫急劇下降,感知不同往常,使人感到驚訝,並暗示夜間下了一場大雪,緊扣題目。

《夜雨》既透露了詩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寫出詩人的夜深難寐。其後兩句,隔著窗戶憑著聽覺得知夜雨降臨。由身聞其聲到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將夜雨描寫得淋漓盡致。

兩首詩形式一樣,均為五絕,對仗工整,用物比較;著眼點一致,皆是憑著主觀直覺去發現描寫,從屋內寫外景,曲折有致;情調相同,夜深人靜,萬籟俱寂,詩人孤獨寂寞,夜不成眠。

楊柳枝詞楊花柳

白居易吳融李商隱

一樹春風千萬枝,不鬥穠華不佔紅,曾逐東風拂舞筵,

嫩於金色軟於絲。自飛晴野雪蒙蒙。樂游春苑斷腸天。

永豐西角荒園裡,百花長恨風吹落,如何青到清秋日,

盡日無人屬阿誰。惟有楊花獨愛風。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①永豐:洛陽附近的一個地方。②穠華:盛開的花朵。③拂舞筵:拂,輕輕掠過。是說春日細長低垂的柳枝隨風飄揚,像是舞女在筵席上飄然的舞姿。④樂游苑:又稱樂游原。長安東南名勝,地勢很高,可俯瞰長安全城,是當時士女節日游賞之處。斷腸天:指繁花似錦的春日,「斷腸」即銷魂。指花的色香使人心醉神搖。⑤清秋:說秋色已深,環境更加凄涼。

[鑒賞提示]白居易於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後寓居洛陽,直至會昌六年卒。此詩約作於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姿可愛,後兩句抒發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於朋黨鬥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抒發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著一絲痕迹,明白曉暢,有如民歌。

吳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在於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他的《楊花》,前兩句描寫楊柳可愛的風姿以及不與百花爭春的品格。後兩句托物言志,通過與百花的比較,讚美了楊花的優秀品質。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於大中五年(851)。詩人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先寫春日之柳、春風蕩漾,百花爭艷,樂游苑上,士女如雲,舞筵上紅裙飄轉,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兩句卻陡然一轉,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樹上哀鳴,一派蕭殺、凄涼的環境。詩中經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動寫照。

遊子吟歲暮到家

賈島蔣士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注]寸草心:比喻兒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樣微弱。三春暉:比喻慈母對兒女的恩情像春天的太陽光對植物起的偉大作用。這兩句說,誰能說短短的小草能夠報答得了陽光的偉大恩情呢?(意思是說:誰能說我這樣一個無用的兒子能夠報答得了慈母的深恩呢?)及辰:及時。低回:徘徊。

[鑒賞提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遊子吟》這首詩是作者把母親接到溧陽(現在屬江蘇省)時作的。遊子是出門在外的人。詩中親切而真摯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歲暮到家》寫的是蔣士銓與其母親經過遠別而團圓時那種驚喜與傷感交加的真實場景。乾隆十一年(即蔣士銓二十二歲那年)春,蔣士銓出遊,登匡廬及饒、贛諸山,還鉛山應童子試,又過廬陵、撫州、建昌等地,風塵僕僕,於歲暮趕回江西居地鄱陽。詩中著意表現的母子之情,並沒有停留在單純、抽象的敘寫上。而是藉助衣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等使之具體化、形象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贈劉景文蘇 軾

天街小雨潤如酥,荷盡已無攀雨蓋,

草色遙看近卻無。菊殘猶有傲霜枝。

最是一年春好處,一年好景君須記,

絕勝煙柳滿皇都。最是橙黃橘綠時。

[注]水部張十八員外:即張籍。「天街」二句:寫長安早春景色,具有「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筆力。「天街」,長安朱雀門外的大道。「酥」,酥油。指天街小雨後的滋潤。「近卻無」,春草初從枯草根中萌生,遠望已具綠意,逼近反無所睹。「最是」二句:詩人以為早春景色遠勝晚春滿城煙柳。「絕勝」,遠遠超過。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駐杭州。擎雨蓋:指荷葉。最是:一作「正是」。

[鑒賞提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作於長慶三年(823)以其觀察深微,筆觸細密,為後世所傳誦。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把這首詩和蘇軾的初冬詩《贈劉景文》並提,認為「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它詠嘆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看似平淡,實則絕不平淡。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緻,「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將對劉氏品格和節操的稱頌,不著痕迹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操。因此如果以情韻與理趣來看,蘇詩卻似略勝一籌於韓詩。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翕,獨釣寒江雪

羅 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注]「千山」二句:寫大雪中宿鳥不飛,行人絕跡。「孤舟」二句:在這嚴寒的環境中,寫漁翁的獨釣,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長安」二句:《錄異傳》:「漢時大雪,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千人。」

[鑒賞提示]《江雪》作於永州。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藉以表達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子,新城(今浙江富陽市)人,因不滿時政,詩文多寓諷刺,觸怒統治者,曾十餘次投考進士落第,晚年投吳越王錢繆,做過錢塘令等官。羅隱的詩歌,多方面揭露了唐王朝末世的黑暗,真切感人,不少詩句後來成為諺語。《雪》,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詩人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心、對貧者最關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雪」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為瑞不宜多」,大雪對城市貧民仍是災難。

兩首詩都運用了鋪墊手法:柳詩以雪境作背景鋪墊,突出雪中之人斗寒傲雪的精神;羅詩以「雪中貧者」作鋪墊,使「為瑞不宜多」的議論言之有據。兩詩語言特色:柳詩精雕細琢,極度誇張、概括;羅詩簡約、通俗、平實。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詠史赤壁

周 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注]赤壁:赤壁山,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地處長江南岸,峙立江邊。山岩呈赭紅色,故稱赤壁。相傳為三國時吳、蜀聯合火燒魏軍處。戟:古兵器。長桿頭上附有月牙狀利刃。銷:毀。將:拿起。認前朝:辨認出是前朝遺物。周郎:周瑜。銅雀:銅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南臨漳縣。二喬:即大喬、小喬。《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孫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喬公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如二喬被俘送銅雀台,意味著東吳的敗亡。魏帝:指曹操。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領兵南下攻吳,北方士兵不習水戰,所以用鐵鏈將戰船首尾聯結。周郎部將黃蓋以船載浸油枯柴,上蓋惟幕,詐降曹操。當船靠近曹操的兵船時,吳兵縱火焚燒,這時恰好東南風起,火勢向西蔓延,燒毀了曹操的船隊,曹軍大敗。假:借。

[鑒賞提示]杜牧的《赤壁》詩從赤壁之戰的遺物入手,發表對這場戰爭的看法。他認為周瑜的成功出於僥倖。這一看法不一定正確,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周瑜、諸葛亮採取的聯合政策,以及他們在軍事上合理部署,佔盡種種優勢,是可以擊敗曹操的。詩的主旨在於感嘆興亡。

周曾,生平不詳。他的《詠史·赤壁》詩熱烈地讚美了周瑜在這場決定性戰役中的不朽功績。並且通過戰爭場面的描寫,使周瑜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羅 隱

盡遣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田家

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①。

六月禾未秀②,官家已修倉。

[注]羅隱的《雪》見前注。①原:高而平坦寬廣的土地。劚:砍,開墾的意思。②秀:禾苗開花吐穗。

[鑒賞提示]羅隱的《雪》見前篇分析。

聶夷中(837一884?),字坦之,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l)中進士,後因戰亂,加上家貧,無力賄賂權貴,滯留長安很久,才被任為華陰縣尉,很不得意。由

於出身貧寒,長期生活在農村,比較接近勞動人民,「知稼穡之艱難」,所以他的詩大部分是反映農民遭受慘重剝削的痛苦生活。有些則抨擊豪門權貴的荒淫奢侈和諷刺官吏的貪婪。聶詩繼承了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採用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生動的語言,描繪鮮明的藝術形象。詩篇通俗明暢,音節和諧自然。本詩就是其中一例。

台城

韋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②。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③。

東欄梨花

蘇 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④,人生看得幾清明⑤。

[注]①台城:古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附近。②「江雨」二句:意思是台城春雨蒙蒙,春草茂盛,六朝的事迹已如夢幻,只有鳥兒啼鳴,好像在憑弔興亡。台城靠近長江,所以說「江雨」、「江草」。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金陵,稱「六朝」。六朝統治時期短暫,政治混亂,使人感傷。③「無情」二句:用柳樹的蓬勃茂密,反襯台城的一片荒蕪,用柳樹的無情,反襯詩人的傷感。④一株雪:指梨花。⑤此句說人生能有幾個清明節可以欣賞這梨花呢?

[鑒賞提示]韋莊 (836?一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曾多次應進士落第。乾寧年間始中進士,做過左補闕等官;後入蜀依王建,唐亡,王建稱帝,曾任宰相。韋莊的詩和詞都很有名,以詞的成就為高。他的詩清新流暢,感情深摯。《台城》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迹的詩,起句不正面描繪台城,而是著意渲染氛圍,次句感嘆六朝如夢。三四句通過台城柳色依舊,反襯台城一片荒蕪,用柳樹的無情,反襯詩人的無限傷感。全詩思想情緒雖不免有些消極,但側面烘托、虛處傳神的藝術表現手法,仍可借鑒。

蘇軾的《東欄梨花》是在熙寧十年(1077)四月蘇軾到徐州任知州時寫給孫宗翰的。這是一首因梨花盛開而感嘆春光易逝,人生如寄的詩篇。首句寫梨花盛開,柳葉深青,感嘆春天一去不返。第二句是前句的回復,加重傷春之情。第三句點明題意,末句補足前句「惆悵」的內容,即人生短暫。全詩有弦外之音,題外之旨。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①,風景舊曾諳②。日出江花紅勝火③,春來江水綠如藍④。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劉禹錫

和樂天春詞,依 「憶江南」曲拍為句。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⑤。弱柳從風疑舉袂⑥,叢蘭挹露似沾巾⑦。獨坐亦含顰⑧。

[注]①江南:這裡指的是蘇州、杭州一帶。②舊曾諳:從前很熟悉。③「日出江花」句:水邊盛開著的花,映著初出的陽光,比火花還要鮮艷。④藍:葉子可以制藍色染料的一種草。全句說,春天江水的顏色,就像用藍草染成的一片碧綠帶青。⑤洛城:指洛陽。⑥袂:袖子。全句說,柔弱的柳條隨風輕搖,不勝依依,恍如一位妙齡女子正揮手舉袖與春天作別。⑦挹:沾濕。全句說,為晶瑩的露水所沾濕的叢蘭好似少女在款款惜別之際淚灑羅巾。⑧顰:皺眉。

[鑒賞提示]蘇州、杭州是江南名郡,風景秀麗,人物風流。白居易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到杭州任刺史,長慶四年五月任滿離杭。唐敬宗寶曆元年(825)三月,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次年秋天,因眼病免職回到洛陽,寫了不少懷念江南的詩作。這是他六十七歲時寫的三首《憶江南》中的第一首,是總憶江南風景。

劉禹錫的《憶江南》作於開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時。它是一首流溢著淡淡哀愁的春詞。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將人情物態糅為一體,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全詞情調哀婉,語言工麗,卻又不流於綺靡。

清平樂 (春歸何處)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清乎樂 (留春不住)

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①。

小憐初上琵琶②,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③,春風自在楊花。

[注]①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這句是倒裝句。一夜風雨,殘紅落地,猶如玷污的宮錦。②小憐初上琵琶:這是從李賀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之句轉化而來,意思惜春惜花之情由歌女小憐托之琵琶訴出。③畫堂朱戶:指達官貴人的宅邸。

[鑒賞提示]黃庭堅的《清平樂(春歸何處)》見前篇提示。

王安國(1030—1076),字平甫,江西臨川人,王安石之弟。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經韓絳推薦,召試,賜進士及第,歷任西京國子教授。崇文院校書,秘閣校理。他反對新法,多次力諫安石。後王安石罷相,呂惠卿執政,因鄭俠上疏反對新法、攻擊執政者一事牽連。於熙寧八年被罷大理寺丞、集賢校理,放歸田裡。《清平樂(留春不住)》通過惜春惜花寫人品的高潔。

釵 頭鳳

唐 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訴衷情

陸 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①,匹馬戍梁州②。關河夢斷何處③,塵暗舊貂裘④。

胡未滅,鬢先秋⑤,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⑥,身老滄州⑦。

[注]①覓封侯:尋覓建立功業以取封侯的機會。②戍梁州:指陸遊四十八歲時在漢中川陝宣撫使署任職期間一段軍事性的活動。梁州,今陝西漢中市一帶地區。③關河夢斷何處:邊塞從軍生活像夢一般消逝了。關河,關塞、河防,指邊疆。何處,不知何處,無蹤跡可尋的意思。④塵暗舊貂裘:貂裘積滿灰塵,顏色也變了。這是表示長期閑散沒有建立功業的機會。⑤鬢先秋:兩鬢早已白如秋霜。⑥天山:在今新疆境內,這裡借指前方。⑦身老滄洲:陸遊晚年住在紹興鏡湖邊的三山。滄洲,水邊,古時隱者住的地方。

[鑒賞提示]這首詞是陸遊晚年退居山陰農村時所作。詞人雖入暮年,仍心憂天下。回憶起壯年從軍生涯,不由感慨萬千。這首詞傾訴的正是這種報國無門、坐愁待老的憤郁之情。這首詞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強烈的對比,以抒發心中的悲憤。一邊是匹馬馳騁,一邊是貂裘蒙塵;一邊是蠻胡未滅,一邊是鬢白淚流;一邊是壯心在天仙,一邊是身衰在水濱。這種強烈的對比深刻揭露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矛盾,使人們對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壯心不已的愛國詞人產生極大的同情,也使人們更形象具體地認識到南宋朝廷的昏憒和腐敗。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台①。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②。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前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④。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注]①輪台:漢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輪台東南,漢武帝時置使者校尉,後並於龜茲。又唐貞觀中置輪台縣,為當時戍守西域的要地。這裡泛指邊疆。②「夜闌」二句:夜闌即夜深;冰河泛指北方冰凍河流。此二句是說風雨之聲在夢中幻成了鐵馬行進於冰河的聲音。③博山,今江西廣豐縣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舊小草庵(茅屋)。④華髮蒼顏:花白頭髮,容顏蒼老。

[鑒賞提示]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農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陰(今浙江紹興)驟起一場風雨,震響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歲老人陸遊的心弦。二年前他以」嘲弄風月「的罪名被彈劾罷官,歸隱山陰三山故居,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隨著一場風雨,詩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第一句寫自己雖在「孤村」時常卧病,但對復國大業仍充滿信心。第二句表明自己雖年近古稀,仍舊渴望抗金衛國,收復山河。後兩句轉入實寫,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夢的是自己馳騁邊疆、奮勇殺敵的情景。詩中充滿著豪情壯志,感人至深。

辛棄疾的《清平樂》是在他閑居信州(今江西上饒)帶湖期間寫的。一個清秋的夜晚,詩人來到博山腳下一戶王姓人家投宿。這兒只有幾間破舊的茅房,屋後是一片松林,環境十分荒涼冷落。詩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寫成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上闕描繪環境,渲染氣氛。下闕撫今追昔,感慨萬千,表達了詩人念念不忘恢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偉大抱負。這首詞感情濃烈,語言平淡,純用白描手法,與辛詞豪放激越、善於用典的風格不同。

卜運算元詠梅

陸 游

驛外斷橋邊①,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②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③。零落成泥碾作塵④,只有香如故⑤。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⑥。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未報。待到山花爛漫時⑦,她在叢中笑。

[注]①驛外:驛站外。②更著(zhu6):又值、又遇到。③群芳:眾花。④碾:這裡指被車輪軋碎。⑤如故:依舊。⑥俏:艷麗美好。⑦爛漫時: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時節。

[鑒賞提示]陸遊的這首詠梅詞,以梅花象徵自己的孤高與勁節。作者積極用世的精神在政治上屢次受到打擊以後,不免滋生了幾分帶消極的孤高自許的成分,但他堅決不肯和主和派同流合污的勁節始終是值得稱道的。

毛澤東的詠梅詞,借梅花的形象,熱情地讚揚了革命戰士,他們在困難面前,不畏強暴,不怕困難,堅持原則,敢於鬥爭,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①,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注]①昏鴉:昏,暮,黃昏。昏鴉,黃昏時的烏鴉。

[鑒賞提示]這首題為「秋思」的小令,通過對秋天景物的描寫,表現出天涯遊子的悲涼感情。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①,望西都,意躊躕②,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①潼關路:潼關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臨潼縣境內。②躊躕:徘徊不前的樣子。

[鑒賞提示]這首小令是張養浩路過潼關時寫的。據《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曆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登車就道,遇飢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並說他「到官四月,憂勞以死」。這首小令題為「懷古」,實際上重在「傷今」。作者通過懷古,表現了自己對元朝的黑暗統治深感不滿,對人民的疾苦深切關心。


推薦閱讀:

比較胖的女孩穿什麼衣服好看些?
常見四字詞語中易混字形比較
進門掛什麼畫比較好?8
儒、墨、道死亡觀比較
胸美,腿長,膚白,三選二的話選哪兩個比較值?

TAG: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