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臟第一殺手:川崎病

張小姐的兒子剛滿20個月,突然發燒到39℃,服用美林降溫後,4至6個小時又開始高燒,張小姐以為兒子是感冒引起的高燒,便自行在家服用感冒藥和抗生素。

可誰知幾天過去了,病情沒有好轉,似乎還越來越嚴重。到發燒第5天時,張小姐發現兒子的眼睛紅紅的,布滿紅血絲,口腔裡面也是紅彤彤的。張小姐急忙帶兒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診斷結果是一個奇怪的病名——川崎病。

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道,並以他的名學命名的疾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臨床多表現: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眼球結膜充血、口腔黏膜瀰漫充血、楊梅舌、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等。

川崎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孩子,最多見的是1至5歲的孩子,男孩發病率較女孩為高,複發率約1-3%,四季皆有發病,我國以春夏之交稍多發。

川崎病的發病原因至今未明。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域性,臨床表現有發熱、皮疹等,推測與感染有關。川崎病對孩子的危害並不在於發燒、出皮疹以及淋巴結腫大等外在癥狀,而其真正的危險在於對心臟等臟器的危害。

有資料顯示,川崎病患兒如治療不及時,25%-35%的患兒心臟會受到影響,一旦疑為川崎病時,應儘早做超聲心動圖檢查。

治癒過後切勿大意

媽媽們可以欣慰的是,川崎病並不是疑難雜症,絕大多數可治癒,對它的治療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萬法,主要有兩種治療藥物:

(1)阿司匹林

早期需要的劑量會比較大,主要是針對炎症,後期繼續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狀動脈的血栓。

(2)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

90%的人對丙種球蛋白都是敏感的,所以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使用後,一般在48小時之內,持續的高熱就可以退下了,血檢指標所呈現的炎症也顯示得到控制,也可以減少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

患兒通常在3-4天後就可以出院,但冠狀動脈的病變有可能滯後,所以在治癒後的2-3個月內,要繼續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並定期進行心臟彩超的複查,必要時還要做心電圖。

3個月後,可停用阿司匹林,但在半年至數年內,仍需要做心臟彩超的隨訪,國外甚至推薦川崎病發生後終身隨訪。

文/來源網路

閱讀往期精彩內容《樂購丨可能你從沒選對嬰兒傘車》、《T恤丨夏季原創單品,配什麼都行》、《健康丨疣,一種兒童常見接觸性疾病》、《褲子丨長腿小男神的專屬迷彩》,請關注潮寶寶孕媽媽

推薦閱讀:

【話題】我的父母比我孩子氣,該如何是好?
【學前教育】孩子3歲了,再不分房睡就晚了!
為什麼寶寶睡覺前總是喜歡哭?而且是大哭?
「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男人是更會算計的動物」
從八字看你會有多少孩子

TAG:孩子 | 心臟 | 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