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蕭阿剌—搜狗百科

金兵滅遼後,隨即南下侵掠。遼朝西北地區的各游牧部落,並無戰事。耶律大石領兵至鎮州(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哈達桑東北古回鶻城),召集西北地區十八個部落,徵兵萬人,設置官員,重新組成統治機構。延慶七年(1130),耶律大石率部經回鶻西行,至葉密立(今新疆塔城一帶),征服突厥各部落。耶律大石建號稱帝,號天佑皇帝,又號古兒汗,耶律大石仍用遼國號,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黑契丹)。康國元年(1134),耶律大石在楚河南岸八刺沙袞建都,號為虎思斡魯朵。

耶律大石建都後,出兵東征喀什噶爾,進至和闐。向西征服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康國十年,病死,依漢制立廟號德宗。

西遼德宗耶律大石死後,由皇后塔不煙執政七年,以後傳子耶律夷列(仁宗)。崇福元年,西遼仁宗死,妹普速完攝政,號承天皇太后。普速完與夫弟蕭朴古只私通,謀殺夫蕭朵魯不。蕭朵魯不父蕭斡里剌為西遼元帥,領兵殺普速完及蕭朴古只。天禧元年(1178),西遼仁宗子耶律直魯古繼帝位。

天禧二十七年,蒙古成吉思汗滅乃蠻部,乃蠻部長太陽汗敗死,子屈出律西逃。年初,屈出律逃奔西遼。耶律直魯古將女兒嫁給屈出律。屈出律又離西遼東去收集乃蠻殘部,與花剌子模相約,夾攻西遼。三十四年,耶律直魯古被迫退位。屈出律篡奪了西遼王位,奉耶律直魯古為太上皇,兩年後死。1218年,蒙古軍滅其國,屈出律被捕處死。

政治制度

遼太宗時期,統治地區西至流沙,東至黑龍江流域及原屬渤海的地區,北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南部包括燕雲十六州地。建都在潢河流域的上京。以上京為中心的契丹舊地和西北各游牧部落居地,實行奴隸制的統治。東部地區滅渤海後仍實行原有的封建制。南部燕雲十六州地,則繼續實行漢人傳統的封建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由此形成為西部、東部以及南部三個不同的區域。在這三個區域內居住著不同的民族,實行不同的制度,統一於遼朝的統治之下,因而其統治制度具有許多特點。遼朝制度在太祖、太宗和世宗時逐步建立。遼聖宗時都中京,各項制度也有所改革。

斡魯朵制斡魯朵原義為帳幕。遼朝皇帝各有自己的斡魯朵,並有直屬的軍隊、民戶、奴隸和州縣,構成獨立的經濟軍事單位。斡魯朵領有的奴隸和財產,為皇帝個人私有,死後由家族後代所繼承。帝後斡魯朵有著帳局,以契丹族和奚族奴隸為著帳戶,為皇族宮帳服役。斡魯朵還領有「瓦里」,奴役契丹奴隸,從事狩獵和手工業生產。一批自西北游牧部落俘降的奴隸也隸屬於斡魯朵宮帳。遼聖宗時,大批解放奴隸成為部民和獨立的部族。遼朝皇帝設契丹、漢人諸行宮都部署司,分掌各斡魯朵所屬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漢人和渤海人等事務。

頭下制帝後以下的貴族俘擄的漢人、渤海人奴隸,在契丹本土建立州縣寨堡,從事農業生產,稱為「頭下」或「投下」(見頭下軍州)。皇室(諸王、公主)和後族(國舅)所領有的頭下,許創立州城。其他貴族不得建立城郭,但也領有自己的頭下。頭下軍州的屬戶,多數是稱為部曲的依附農民和依附牧民,少數是奴隸。

捺缽遼朝在建立城市後,皇族仍保持漁獵騎射的傳統。皇帝在四季出外遊獵,其行在稱為捺缽。遼聖宗以後,四時捺缽各有固定地點,形成制度。春捺缽在長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鵝,又在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鉤魚。夏捺缽在永安山或炭山放鷹。秋捺缽在慶州(今遼寧林西縣北)射鹿。冬捺缽在永州(今遼寧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匯合處)獵虎。皇帝出獵時,朝中官員隨行。夏季和冬季,皇帝即在捺缽與北、南大臣會議國事,捺缽成為政治活動的中心。

樞密院遼太祖時,自領兵馬作戰,次子耶律德光(遼太宗)綜理軍務,加號天下兵馬大元帥。遼太宗滅後晉,沿晉制設樞密使管領漢人兵馬。遼世宗奪得皇位,囚禁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李胡,因采漢人制度,設契丹樞密使,以統領契丹兵馬。契丹樞密院又稱北樞密院,漢人樞密院稱南樞密院。北、南樞密使參預國政,聽決獄訟。遼聖宗時,韓德讓兼領北、南兩樞密使,綜理軍政,成為皇帝以下最高的執政者。此後,漢人官員可任北院樞密使,契丹官員也可任南院樞密使。北南樞密院於樞密使以下,設有知樞密使事、樞密副使、知樞密副使事等官職。

中央官制契丹以東向為尚,皇帝宮帳座西向東,官員分列宮帳兩側,因此官職都分稱北、南。遼朝中樞官制分為北面官與南面官兩大系統。北面官管理契丹政事,南面官管理漢人事務,即所謂「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官制仍保存著契丹氏族部落制的某些痕迹。職名多源於突厥、回紇,建國後又採用漢人官制的某些職名。部落聯盟時期的最高官職稱「于越」。建國後仍保留這一稱謂,但不實際任事,成為皇帝以下最為顯貴的尊稱。遼世宗以後,北院樞密使是最高的軍事行政官員。契丹遙輦氏八部原以迭剌、乙室兩兄弟部落最強大。建國後,將八部居民分別編組為以迭剌、乙室兩部為核心的兩大集團,分設北府宰相和南府宰相管理政務。兩府宰相分別由後族和皇族充任。皇族從出的迭剌部,遼太祖時分設為五院、六院兩部,首領稱「大王」。北、南院大王成為僅次於北、南府宰相的重要官員。乙室部也稱大王,與北、南院大王並立。皇族事務專設大惕隱司管領,官員稱「惕隱」。後族事務設大國舅司管理,官員稱「常袞」(敞穩)。皇帝有自己的侍衛親軍,又有宿衛和宿直官,例由貴族大臣輪番擔任。北面朝官中有大林牙院掌理契丹文翰詔令。官員有都林牙、林牙承旨、林牙(契丹語:文士)。

南面官制,《遼史》記載極為疏略。遼太祖時曾任韓知古「總漢兒司事」,總管漢人事務,依唐制加號中書令。遼世宗時,建「政事省」,主管漢人事務。遼興宗時,又改政事省為中書省。南樞密院是綜理漢人軍政的最高官衙。中書省只是管理漢人官民的一般行政事務,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等,為正、副宰相。遼代一些加號尚書、中書、門下的官稱,多只是附加的尊稱或封贈的虛銜。南面官中沒有翰林院掌管漢文文書。官員有總知翰林院事、翰林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等名目。契丹人任職者稱為南面林牙。

地方官制契丹族征服奚族後建國,在契丹族、奚族及北方游牧族居地建立起統治制度。滅渤海後,基本保持渤海原有的官制。得燕雲十六州漢人地區,則沿用後唐的舊制。因此,遼國境內的地方官制形成三個系統。契丹族和北方諸族地區實行部族制。大小部族一般各有居地,但地域統治取代了血緣組織,居民或不限本部族血統。奚族被征服後,仍保持五部或六部組織。奚族首領稱奚王。遼朝設契丹北、南院大王府、乙室王府與奚王府並列,四大王府各領一大部族,即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和奚六部。遼太宗時,仿漢制於奚王以下設宰相二員、常袞二員。遼太祖時又將俘降的邊地各族分編為八部,分屬北、南兩府。遼聖宗時擴建為二十八部,一度撤銷奚王府,奚六部改屬北府統領。合共三十四部。三十四個小部族按民族成分包括契丹、奚、室韋、烏古、敵烈等各族。各小部族首領原稱夷離堇,後改令穩,遼聖宗時一律設節度使統轄。頭下州縣由帝、後斡魯朵和諸王公主貴族派遣官員管理,節度使仍由朝廷任命。遼太宗時號皇都為上京,設臨潢府。遼聖宗時在奚族居地建中京大定府。上京、中京的長官稱留守。在渤海地區,遼太祖滅渤海後,於其地建東丹國,封皇子耶律倍東丹王,成為特殊的政區。東丹國沿渤海舊制下設左、右大相、次相及平章事等官,由契丹人與渤海人擔任。遼太宗時廢東丹國,稱中台省。遷渤海人於東平郡(今遼寧遼陽),升東平郡為南京,又改稱東京遼陽府。世宗時,恢復東丹國,仍設中台省,官制仍設左右大相、次相等職。遼聖宗時廢中台省。東京設留守司及統軍司統轄所屬州縣。州設節度使,縣設縣令。燕雲十六州地區,以幽州(今北京)為中心,稱南京幽都府,又改名析津府。地方官制基本上沿襲後唐制度設州、縣。州有刺史州、節度州之分。縣設縣令。遼興宗在大同軍設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下轄州縣,官制略同於南京。東京、南京和西京的最高長官均稱留守,由契丹重臣任職。漢人、渤海人等聚居區地方統治體制相近,為州縣制,屬遼南面官系統;而契丹人、奚人等地方統治體製為部族制,屬遼北面官系統。

後。相信天地都有神只。出兵作戰前用白馬、青牛祭祀天地。用白羊骨炙卜。巫和太巫執行占卜和各種原始的宗教儀式。遼朝皇帝舉行祭山儀、歲除儀、瑟瑟儀(射柳祈雨)仍由巫師贊祝行禮。契丹崇拜太陽,故以東向為尚。

遼太祖、太宗時,佛教從渤海和燕雲兩個地區傳入遼國的中心。阿保機建國前,俘獲漢人,據說已在潢河上游的龍化州建開教寺。天顯元年(926)滅渤海國後,渤海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上京,建天雄寺傳教。遼太宗得燕雲後,河北漢人僧尼也陸續來到上京。遼聖宗以後,佛教更為發展。各地區建造佛寺甚多,並通過貴族信徒的施捨,佔有大量的土地和民戶。頭下戶被施給寺院後,將原來交納給領主的賦稅轉交給寺院。同時仍向國家交租,稱為寺院二稅戶(見二稅戶)。遼代佛教以華嚴宗為最盛。佛教聖地五台山在遼朝境內,由西京管轄,是華嚴宗的教學中心。上京開龍寺僧也專攻華嚴。遼道宗並曾親撰《華嚴經隨品贊》十卷。密宗也在遼朝傳播。五台山和南京都有究習密宗的高僧,並翻譯密典多部。密宗的經咒也在契丹社會中流行。

遼聖宗以後,對佛教典籍的刊校,作出兩大業績。一是石經的刊刻,一是雕印大藏。隋代僧人靜琬在涿州(今河北涿縣)大房山,開鑿石室,用石板刊刻佛經收藏。唐代建雲居寺,繼續刊刻石經。後經戰亂中斷,雲居寺被毀。遼聖宗時重修雲居寺,發現石室。遼聖宗命僧人可玄繼續刊刻經板。經遼興宗、道宗兩朝,刻完《大般若經》、《大寶積經》等經石六百塊。合原存《涅盤經》、《華嚴經》石共有二千七百三十塊,合稱四大部經。石經的刊刻也是對佛經的一次校勘整理。興宗時開始校印佛經的總集《大藏經》。佛經以木板雕印,全用漢文,並經僧人詳為校勘。完成五百九十七帙。遼道宗時繼續收羅刊印。在此以前,971年宋太宗曾在成都雕印大藏經,號稱「宋藏」。遼代印本通稱「丹藏」。(參見彩圖插頁第64頁)

遼朝僧人的著述,主要有《續一切經音義》和《龍龕手鏡》兩書流傳,都完成於遼聖宗時代。南京崇仁寺僧人希麟(漢人)依仿唐慧琳《一切經音義》體例,對唐開元以後的佛經,續作音注,成《續一切經音義》十卷。此書廣泛參閱了有關訓詁和音韻文字的古代著述,詳徵博引,是一部有價值的著作。僧人行均(漢人,俗姓於)在五台山金河寺著《龍龕手鏡》,是一部通俗的漢字字書,依平、上、去、入四聲分編四卷,共收二萬六千四百多字,注釋十六萬三千多字。行均收錄當時實際讀音和通用字體,並多收民間通行的俗字,是一部有獨創性的字書。此書曾傳入宋朝,在浙西雕板,因避諱改名《龍龕手鑒》。

遼朝的佛教建築,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現存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建於遼聖宗統和二年(984),是三層重疊的木構建築,繼承了唐代建築的框架法。遼代的佛塔遍佈於五京地區。現存北京天寧寺磚塔、寧城(遼中京)磚塔和山西應縣的木塔,都是實體,八角層檐,為前代所未有。這種新形製為金代所繼承,形成獨特風格的遼金塔。內蒙古赤峰市林西(上京路)的白磚塔,八角七層,但內部中空可以直登,近似唐塔。(參見彩圖插頁第59頁)

遼朝創造了契丹文字,但由於漢文化的傳布,見於記載的遼代文學作品,仍多用漢文。最早的詩篇是遼太祖皇子耶律倍的五言詩:「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遼聖宗以後,契丹貴族多學作漢詩。遼聖宗時曾以契丹字譯白居易諷諫集。流傳的聖宗佚詩有「樂天詩集是吾師」句。傳說聖宗喜吟詩,曾作曲百餘首,但並未流傳。北宋蘇軾詩曾傳到遼朝,在南京書肆刻印,很有影響。遼道宗和宣懿後,遼天祚帝的文妃(渤海人)都能作漢詩。道宗所作詩賦曾編為《清寧集》,已失傳。遼朝貴族文人也有一些詩集,都未能傳留後世,可能也都是漢詩。近年不斷有契丹文物出土,但由於契丹語文尚不能通解,契丹語寫成的文學作品,還有待於研究發掘。

遼太祖皇子耶律倍醉心於漢文明,不但能詩,也能作畫。宋朝藏有耶律倍的繪畫十五幅。有「獵騎圖」一幅,到元代仍受到珍視。遼興宗曾畫鹿贈給宋仁宗趙禎。遼朝的慶陵和近年在吉林庫倫旗發現的遼墓,都有大幅壁畫,當是受到唐壁畫墓的影響。(參見彩圖插頁第58頁)

遼聖宗時,依仿漢人的修史傳統,撰修遼朝的歷史。室昉、邢抱朴等曾撰實錄二十卷。遼興宗時,又編錄遙輦可汗以來的事迹共二十卷。遼道宗時,撰修太祖以下七帝實錄。遼天祚帝時,耶律儼(漢人)修成《皇朝實錄》七十卷,是元人所修《遼史》的主要依據。遼道宗時,漢人王鼎撰《焚椒錄》一書,記述宣懿皇后被誣案始末,是遼朝僅存的一部私人的歷史著述。

推薦閱讀:

易百科:五花八門的國禮
滷菜的做法_滷菜的配方_滷菜怎麼做_親子百科_太平洋親子網
為什麼汽車喇叭聲大多數是和聲音程而不是一個單音?
二十幾歲 臉上開始長斑怎麼辦?

TAG:百科 | 搜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