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夏:漫話古籍的保護與研究|文史知識

大專家寫小文章

準確、生動、有用深入淺出,

雅俗共賞知識性、

趣味性、學術性兼備內容

涵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作者

薈萃全國一流文史專家

微信號:wszs1981

QQ群:363031535

投稿信箱:wszs@263.net.cn

新浪微博:@文史知識雜誌

官方網站:中華書局/文史知識

◆ ◆ ◆◆

漫話古籍的保護與研究

◆ ◆ ◆◆

一古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立足點

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如據浙江跨湖橋古獨木舟的發現當為八千年。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中華文化日益豐富多彩,經過先民的口耳相傳,結繩契刻,到文字的產生。從周秦以來(一說從商,但尚無實物可證)中華傳統文化就有了以竹木為材料的特定載體。形成中國的最早圖書——簡書,為中華文化提供了根本立足點。以後又逐漸發展為帛書、紙書,而在裝訂形式上亦從捲軸、方冊、魚鱗、蝴蝶、包背到線裝,構成中國藏量極大的書群,這就是古籍。

中國古籍數量之多,已難確切估計,只能用汗牛充棟和浩如煙海等等詞語來形容。但珍惜古籍卻緣起甚早,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入咸陽,首先命蕭何收集圖書。惠帝時,又「大收篇籍」,使散失的圖書適時地收集和典藏。直到武帝時,已是「書積如丘山」。成帝時為檢查圖書的存佚,就在劉向父子主持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理編目,將國家藏書分為六類,編成《別錄》與《七略》。當時統計,國家藏書已有13219卷。歷代由於天災人禍,圖書有聚有散。東晉李充以西晉荀勖《中經新簿》校存書,不過3014卷。唐初撰《隋書·經籍志》,已著錄達89666卷。下垂清乾隆時,《四庫全書》著錄之書為3461種79309卷,存目收錄之書為6793種93551卷,兩共收書10254種172860卷,幾乎涵蓋了清乾隆以前,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各種主要著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古籍藏量。

這些古籍從《七略》六分以來,經過魏晉以甲乙丙丁為序的四分和南北朝的七分、五分,而《隋書·經籍志》則明標經史子集的四分。古籍分類,至此底定,而相沿至今未變。在經過不斷製作、搜求、典藏、整理的大量古籍中,包容著自然和人文兩大內容。古今中外,各門學術,無不納其中。是以中國古籍可稱中華傳統文化之總匯,也即時尚所謂國學之所在。質言之,今所謂國學,即經史子集之學而已。君若不信,試舉國學任何一種著述,能越經史子集之範圍者幾稀!

二保護古籍珍惜遺產

中國古籍如此浩繁,從竹木簡書到宋元善本,以至一般古籍,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作為中華子孫應有繼承與保護的責任,而不能坐視其被損壞與棄置。但現實生活中由於缺乏保護理念與應有的修復措施,以致造成某些蠹食鼠嚙的慘狀,令人心痛。當前的重任就是保護好古籍。保護古籍主要有三條渠道。

其一是原生性保護。古籍隨著歲月的移動,或為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損傷,或因人為的摧殘,以致造成殘缺破損。因此原有的古籍就需要加以保護,主要是改善庋藏條件和修補殘損。中國對藏書,歷來注重保護,特別是私人藏書,更為藏家所珍視。從漢代開始,就用竹製小箱子——篋,分類置放圖書。東漢以後,進入紙書時代,用黃檗染紙防蠹。魏晉時,曹曾築石窟藏書。隋煬帝雖多為後世訾議,但他分三類抄存副本,使得大量古籍得以完整保存。明人范欽築天一閣為藏書所,亦為人所熟知。他更制定了許多防火、防蠹、防潮、防散失等保護措施。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發達,若干防護設備日臻完善。尤其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籍修復技術,代代相傳,技藝日精,許多殘破古籍經過修補、墊襯、描畫,妙手回春,恢復原貌,保存散失,這對古籍無異是進行生命的搶救。大部分讀書人對原生性保護尤為注意,北齊顏之推在《家訓》中曾說:「借人典籍,皆需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為童稚婢妾之所點污,風雨蟲鼠之所毀傷,實為累德」。近年來,國家圖書館定期在各地舉辦全國範圍的修補培訓班,有意識地培養古籍修補專業人才,實為延續古籍生命的善舉。

其二是再生性保護。再生性保護的手段,歷史上是傳抄、刻印,而當代則是再造。在雕板印刷發明以前,主要靠書手受雇傳抄。雕板時代為閱讀方便,配補不足,或恢復散失,也有單冊抄寫的。如西晉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成,「豪貴之家競相抄寫,洛陽為之紙貴」。1924年,在新疆鄯善出土晉人手抄的《三國志》殘卷,上有《虞翻傳》和《張溫傳》,共80行1090字,惜原卷已流入日本。正因抄書日漸普遍,社會上出現傭書的專門行業。有些藏書家在所藏毀損後,又大量抄存,形成大規模的再生行為。如元初王應麟家,藏書萬卷,毀於兵火,其子王世昌重加抄纂,終得恢復原貌。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藏書家參與和推行刻書活動,不僅刻自己的著作,更多的是刻印重要古籍。有的藏書家更提出刻印珍本秘籍,明末清初的藏書家曹溶所撰《流通古書約》中就希望有財力的藏書家將未刊布的古人著作,「壽之棗梨,始小本,訖巨編,漸次恢廓四方,必有聞風接響,以表彰散佚為身任者」。晚清的張之洞在《書目答問》後專附《勸刻書說》一文云:「且刻書者,傳先哲之精蘊,啟後學之困蒙,亦利濟之先務,積善之雅談也。」清代學者的大量刻書為中國古籍的再造、增量起了重要作用。當前國家圖書館的古籍再造工程,則是在更精細完美的情況下,對古籍進行再生性擴量保護,對充實館藏,普及傳統文化,產生極大影響。

其三,加強流通,開拓流通。流通是書籍的重要功能之一,文字載體如無流通,則失去傳播和傳遞的歷史作用。古籍的流通,歷來靠兩種途徑,一是讀書人之間通過借抄交換,有無相通。明末藏書家李如一就持「天下好書,當與天下讀書人共之」的觀點,所以他「每得一秘書遺冊,必貽書相聞,有所求借,則朝發而夕至」。許多大藏書家都願接待學者進樓抄書,明末黃宗羲在天一閣大量抄書而自名其藏書樓為「抄書堂」。《流通古書約》中還提出了在流通中保存古書的主張,他主張藏書家「各就觀目錄,標其所缺者」,「視其所屬門類同,時代先後同,卷帙多寡同,約定有無相易」,也可以將己有人無之書「精工善寫,校對無誤,一二月間,各齏所抄互換」。另一途徑是通過市場。古籍進入市場始於漢,著名哲學家王充家貧,就靠在書肆讀書而成大學者。圖書市場到明清時代已基本形成,如明代在北京、蘇州、杭州等地,都有專門的書市,有一定的行市及價格標準。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稱:「本視其抄刻,抄視其訛正,刻視其精粗,紙視其美惡,裝視其工拙,印視其初終,緩急視其用,遠近視其代,又視其方。合此七者,參伍而錯綜之書之直之等定矣。」清代的慈恩寺、琉璃廠都是北京的書市,許多學者為便於求書,多僦居附近。琉璃廠書市,至今不廢。這種流通使圖書得以流傳,廣泛應用,實質上等於為古籍擴量和保護。近年舊書業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讓古籍走上拍賣市場,使古籍成為商品,客觀上對古籍有保護作用。而我國若干大館,館藏古籍複本較多,如《史記》有一二十套,《四庫全書》有數套,若能通過市場調劑,則各缺藏館得以充實而知所珍惜,大館也可以調劑書款,增補所缺。兩贏之勢,何樂不為?

三了解和研究古籍是古籍發展的前景

無論是原生性,還是再生性的保護,都應屬維護行為而非創意行為。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保護古籍不受損傷的階段。我們應對古籍基本情況有所了解,進而全面研究,使古籍能更完美,更便於使用。歷來除官方的整理研究外,藏書家和學者都在妥善保護古籍的基礎上,對古籍的內涵和外延各方面均有所研究。如宋代的宋綬、宋敏求父子,對於搜求典藏的古籍,「日夕校勘」,以聚子孫讎對經籍為樂事,他們研究完善古籍的成就:一是著意校書,家多善本;二是收集散失,編選書籍;三是著書立說,再創新籍;四是總評得失,建言整理,對古籍的完善做了重要貢獻。清代學者對此有更顯著而巨大的貢獻,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清代學者都對古籍進行過豐富完美等創意性工程。他們在研究古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校勘、版本、目錄、考證等專學。這四學構成清學的四大支柱,為乾嘉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了古籍的質與量,至今文史學者猶受其惠。在完善內涵之外,他們又做了大量的外延工作,對多種古籍撰寫了注、補、表、譜、考證等新著。如一些知名學者為二十四史增補了史志目錄,使中國自漢至明連綴成貫通的圖書目錄,這是圖書文化中罕見之舉。因此清人著作成為了解和研究古籍的門徑,清末張之洞與諸生討論讀書不必畏難之事說:

讀書一事,古難今易,無論何門學問,國朝先正皆有極精之書。前人是者,證明之;誤者,辨析之;難考者,考出之(參校、旁證);不可見之書採集之。一分真偽而古書去其半,一分瑕瑜而列朝書去其十之八九矣。且諸公最好著為後人省精力之書:一搜補(或從群書中搜出,或補完,或綴緝),一校訂(訛脫同異),一考證(據本書、據注、據他書),一譜錄(提要及紀元、地理各種表譜)。此皆積畢生之精力踵曩代之成書而後成者。故同此一書,古人十年方通者今人三年可矣。(《鞧軒語·語學》)

這對我們準備進而了解、研究古籍是很好的啟發。當前,我們從事古籍工作的同行,有不少朋友已經登堂入室,結有豐碩成果。我曾讀過他們有關古籍的著作,不僅對古籍領域的研究做出貢獻,擴大了藏書量,也是對古籍行業從業人員的一種示範和激勵。因此,我提出兩點建議,與同行們商榷:

一是古籍從業人員不能停留在單純保護上,而應進一步了解古籍、研究古籍,不僅保護好古籍,而且發掘其蘊藏,為傳統文化提供研究依據和創造古籍新著,為古籍擴量儘力。

二是清人校讀整理古書和創作古籍新著,可以說是空前的,他們的成果為後人大大地減負。所以我認為,「讀古書當讀清人有關著作」,把清人的研究成果作為我們進修的階梯,是十分必要的。

一一本文刊於《文史知識》2009年第3期 「專文」欄目


推薦閱讀:

「更愛咖啡」系列│科學新證明,咖啡能保護心臟。
認識和保護你的膝關節
男性保護前列腺的4大妙招
【聚陽艾灸】認識身體健康的保護神——脾經
英國男子13年來在京保護長城 每周率人撿垃圾

TAG:知識 | 古籍 | 保護 | 文史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