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楊樾】孩子如何學外語?

最近看到一個帖子,講的是外國人真的那麼喜歡學漢語嗎?這篇文章非常專業,它其實闡釋了一個很容易引起爭議和矛盾的問題,那就是中國人應該如何擺正學習中文和外語的關係。我也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的孩子應該如何學習語言,什麼語言對她是最重要的。

我們先來解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學英語真的那麼重要嗎?這個事情每個人如何看待跟父母的背景以及對孩子的預期有很大關係,並沒有對錯。我在這期節目里想從反面談談,那就是漢語對孩子真的是最重要的嗎?我不是想嘩眾取寵,事實上,這個問題我至少思考了10年以上,我做了很多觀察、採訪和實驗,最後大致形成我的一個判斷。我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理解的:漢語只是世界眾多語言中的一種,它本身除了非常難學,並沒有其他特別的優越之處,幾十年來一直有人用外國人都在努力學習漢語來證明漢語的重要性,也用中國人學習好來證明漢語比其他語言更能開發人的智力。但現實是什麼呢?在歐美很多國家,小朋友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習兩到三種語言,比如美國小朋友比較多學的是西班牙語,因為拉美移民很多,拉丁裔已經是美國第一大族群了;比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區是法語區,他們的幼兒園裡除了學習法語,還要學習英語和西班牙語,這樣這些小朋友就能掌握三種語言。說外國人都在努力學漢語其實是訛傳,沒有那麼多人學,確實有很多學校里增設了這門課程,比如前段時間我在澳洲,就知道我的一位朋友在當地一個私立學校里教漢語,但是那是選修的,而且那個擁有上千名學生的中學裡只有他一個中文老師,比他們的網球老師還少,這樣一個例子如果用在新聞中,就可以被寫成澳洲著名私立學校數千名學生集體學習漢語,這大概也就是那種漢語自豪的由來。

那麼中國人是否因為學習了漢語而比其他語種的人更聰明呢?這也是一個語焉不詳的結論,因為是否更聰明是比較出來的,不是自己認為的。那就把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放在一起比一下,我們很難過的看到,在過去一百年中,極少有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獲得過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的獎項,我們如何證明說漢語的人更聰明呢?有人說在國外的學校里,中國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特別好的,比外國小孩好得多,在國內學習很差的孩子出國也能靠前幾名。真的是這樣嗎?現實是,中國的孩子學習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刻苦,不但中國人刻苦,整個東亞人和南亞人都很刻苦,不是只有中國人刻苦,日本人韓國人香港人台灣人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越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都很刻苦,這些國家的孩子學習都特別好,這是文化決定的,不是語言決定的。我在澳洲了解當地的學校情況,朋友給我講,在墨爾本排名最高的幾個私立學校都是招收亞洲留學生最多的,這些亞洲學生去了就是瘋狂的學習,來滿足父母的期望、家族的期望,同時藉此實現自我價值。中國孩子學習好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教育體系是很超前的,現在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就在學小學的課程,往後的每一年級都在往前趕,就像春運趕火車一樣,總怕掉隊,那麼好,當你的孩子12歲去了美國讀書,你已經把人家16歲的課程都在中國學完了,你能學習不好嗎?那是因為你說漢語嗎?不是,那只是因為你是中國人。

講了這些不是為了否定漢語,而是解除大家的一些誤解,因為那種漢語優越的邏輯確實太根深蒂固了,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仍然堅定的認為漢語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語言,它為我們創造了何等偉大的文明,他讓中國人充滿智慧,這裡我們要停一下,中國人真的充滿智慧嗎?我覺得是的,但是這智慧是漢語給我的嗎?我覺得不是,這是我們的歷史文化給的,這是我們的民族性,漢民族的傳統就是充滿了功利和算計的,我們以能猜透別人想什麼為榮,因為我們必須去猜,因為我們的文化不允許彼此之間說實話,沒有救命之恩都不能交心,我們以不讓別人看透自己為榮,因為這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你讓別人看透了自己,就等著別人坑你吧。你看,就是這種環境,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我們中國人能沒有智慧嗎?所有中國古典的成功學講的不都是洞若觀火和深藏不露、大智若愚這些東西嗎?所以你說中國人比外國人更聰明我一點不反對,我們就是這麼被訓練出來的。前幾天我看到一個調查報告,是全球各國家和地區智商排名,中國人最高啊,平均一百零幾,澳大利亞和北歐人最低,平均只有六十多,可是我們同時也知道這幾個低智商國家都是全球國民幸福指數最高的,而我們呢?你幸福嗎?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智商和幸福是成反比的,只有喪失安全感的地方,才需要那麼高的智商,達爾文的進化論講的不也是這個嗎?

但是很多家長還是有一個很樸素的想法,那就是我的孩子是中國人,當然要學好中文,這個想法沒錯啊,但是這個想法經常因為我們前面講到的那些問題,被人們不自覺與學習外語對立起來,好像學好外語就一定會導致孩子漢語不好。還有很多家長立志要把孩子送出國讀書,但是一定要等到孩子初中或者高中再走,理由就是要讓孩子先學好中文。這些想法都很樸素,其來源就是因為中國一直是個封閉和單一語言的國家,我們理解不了一個人可以同時學好很多種語言並不是不可實現的,我們天然的認為一種語言一定是對另一種語言的干擾和衝擊,知道為什麼會這麼想嗎?因為語言文字是一種隱形的統治工具,我們幾千年來都在被這種單一語言的邏輯洗腦,語言的交叉與融合實際上是在破壞封閉性的統治,長此以往,我們也就以為語言是一種額外的技能,是像廚師、電氣焊和挖掘機一樣額外的技能,而不認為它完全是可以融匯在我們血液中的一種本能,不認為一個人在跟美國人交流的時候可以用英語思考,而在跟一個墨西哥人交流的時候可以用西班牙語思考。我們那麼害怕失去漢語在大腦中的主導地位,那種恐懼其實是統治階層灌輸給我們的,這也是他們所希望的,當一個民族的人都無法與外族交流,這個民族就穩定和固化了。

但是,這是什麼時代了,包括英語在內的各種語言都是我們與世界連接的橋樑,全世界大部分的科學技術文化資料都有英文版,但卻不一定有中文版,字幕組都已經被查封了,你打算從此不看美劇而回來看央視里的婆婆媽媽和手撕鬼子嗎?學習外語,是為自己建造那座橋樑。很多家長又會說了,漢語才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有17億人在使用漢語,而且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我們幹嘛要學外語,應該讓他們都來學漢語才對。是的,漢語的確是地球上使用最多的語言,但它只是使用的人口多,卻不代表先進的文明,這17億人並沒有領導世界,並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不可能領導世界的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語言優越感是多麼的虛無,你可以選擇流入溝壑縱橫的小溪,也可以選擇繼續待在一池巨大的湖水之中,對你來說,那是大小的問題,對我來說,那是死水與活水的區別。

現在我們回到這期節目的主題,如果家長也能認識到學好外語對孩子的重要性,並且可以放下漢語優越感,願意相信孩子其實是可以同時學好好幾種語言的,那麼就往下接著聽,如果覺得我上面說的這些不符合您的價值觀,那麼現在可以去聽聽歌了,哈哈。

6年前當我有了孩子,我對於語言學的認知得到了一個實踐的機會,到現在這個實驗仍在繼續,但是目前來看,效果比我預想的要好的多。

在我女兒出生時,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人是如何接受和學習最初的語言的,也就是說,她們憑什麼知道你是在讓他們叫爸爸媽媽,而不是在讓他們笑一笑或者喝點奶。這個問題聽起來很滑稽,但是這其實解決的是孩子掌握語言的方式的問題,只有找到了這個原理,才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我當時做了一個假想,我想孩子在出生時一定是可以接收所有語言的,語言之所以得以形成,其發展就包括了如何讓新生兒去學習。那麼如果這個假設成立,也就是說,我給自己的孩子什麼語言,她就能學會什麼語言,可是孩子為什麼會跟我們學習語言呢,不論哪一種語言,對他們來說都是外語啊,學一門外語多難啊,這個內在驅動力是什麼呢?這個內在驅動力就是生存,孩子在本能中知道,只有聽懂對方的話,才能獲取信息,只有會講這種語言,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那不是因為你天天對著她說叫爸爸叫爸爸,她就跟你學了,其實成年人說的每句話她都在學,她可能不能講,但是她在逼自己聽懂。所以很多孩子雖然說話晚,但是當他們開始說話的時候,就是大段大段講出來的,這說明他們都一直在學習。想通了這個原理之後,我就開始給女兒創造一個雙語的環境,我想看看她在這種生存與求知的逼迫下,能不能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於是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我們家裡的成年人日常還是給她講漢語,但是她要看的動畫片和早教片全部是英文的,我記得女兒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開始看天線寶寶,後來還看lora、巧虎什麼的,全都是英文的。她當然很感興趣,那是她從還不會走開始最初接觸的娛樂,也就是說,我女兒在3歲前在電視機上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英文的。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我非常明確的知道我女兒在三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聽懂看懂她看的所有英語動畫片,而同時,她的漢語能力也遠遠高於同齡的孩子。有些關注我微博和節目時間比較長的朋友都知道,我從女兒三歲開始就經常貼我們倆之間的對話,那些閃耀著聰慧和幽默感的對話證明我的女兒完全沒有因為從出生就生活在一個雙語的環境里,而把兩種語言都掌握的混亂不堪。在這個過程中我女兒的漢語已經非常好,而她的英語因為缺少交流,所以她具備很好的聽力,卻不具備口語能力,這個結果並沒有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我和她媽媽從她出生就堅持跟她說英文,那麼她的英文口語也會很好,只是我的實驗不敢進行的這麼徹底,因為這是實驗,我不敢完全讓女兒失去漢語環境。在我女兒1歲11個月的時候,我送她上幼兒園,這是一家雙語幼兒園,或者說是純英語幼兒園吧,因為他們的中國老師也說英文。她開始體驗一天有一半時間完全面對英語環境的生活,而晚上回到家裡,她可以繼續跟我們說漢語,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四年時間,現在的效果是:我女兒可以自己看懂英文的冰雪奇緣,在她看到第三遍之後,她可以複述裡面的台詞,給我講那些好玩的故事,她在國外旅行可以自己在商店買東西,也可以跟她熟悉的人整晚全部講英文。那麼她的漢語呢?我有時都在驚嘆她的漢語能力,她的漢語用詞和邏輯性都非常好,她甚至還寫了一首歌詞出版了唱片,我大概記錄了與她之間的300多段對話,大部分曾經貼在我的微博里,有很多成年人都成了她的粉絲,因為那種用成熟的漢語表達出來的兒童的思維是非常有趣的。

上面這個實驗讓我得到的初步結論就是,環境對培養孩子語言能力是最重要的,你給他創造什麼環境,她就能掌握什麼語言。家長無需擔心孩子在多語言環境中會母語也學不好,外語也許不好,孩子都可以的。這個道理對於後天學外語的家長不太容易理解,即使對我這個學過多種語言的人,也是通過實驗才證明的。因為成年人在單一語言中成長,已經錯過了直接掌握多鍾語言的時機,那個時機只存在於孩子小的時候,只存在於他們什麼都懂又一張白紙的年齡,過了就沒有了。

在這個試驗中,有幾點經驗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前面我們說到驅動孩子學習多種語言的內在動力是生存與求知,這兩種東西可以對孩子的學習形成一定的壓力,沒有壓力是學不會任何東西的,只是我們一定要把他們轉化成內在壓力而不是外在壓力。什麼是內在壓力?就是她自己渴望聽懂看懂。那什麼是孩子渴望聽懂看懂的呢,這就要從孩子的需求出發了,簡單講,就是動畫片、圖書、玩具和遊戲。如果家長在這些孩子自己主動喜歡的東西上都去創建語言環境,那麼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爆發。

舉幾個例子,我是經常給女兒買書的,那種兒童的圖畫書,裡面都有少量的文字對話,孩子看不懂吧,我就給她講,不論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我都用原文一字一句的給她講,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了一個發現,就是有一天我的女兒開始拿著那些我給她反覆講過的書讀給我聽,可是我從來沒有教她認過字或者單詞,她到今天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她是怎麼能夠大段的給我去念那些中文或者英文的呢?後來我明白了,她在聽我講書的時候,把那些字和單詞當圖形記了下來,她並沒有背單詞,而是當一個相同的字詞出現在不同的書里時,她自己的記憶出現了重疊,這種重疊多了,她就開始自發的總結,自己總結出這個圖形是火,那個圖形是orange。那麼她為什麼會自己去記憶這些圖形,而我又為什麼不教她寫字呢。因為在她這個年齡,渴望讀懂圖畫書或者iPad遊戲上那些文字是她強烈的內在需求,而寫字不是,此時教她寫字只是強行灌輸,就像有些幼兒園教孩子背唐詩一樣,孩子在小學之後會把幼兒園背過的大部分唐詩都忘光,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頭腦發育和記憶規律,因為他們沒有背詩的內在需求,不背詩不影響他們與世界的任何交流與求知。我最近測試了一下,我女兒大概能正確的認識將近700個漢字,而她上的是一個純英文幼兒園,根本不學漢語,我也不教她,她就是靠著內在需求下的圖形記憶記住了這些漢字,而這種模式記憶的漢字是不會消退的,這甚至被應用於很多成年人的記憶法中。所以基於孩子的興趣讓他們自發學習語言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這裡還有一點,就是不要讓孩子把學外語當成一種學習,要讓他們感覺這就是一種身體的自然能力,就像人可以跑和跳一樣,語言是用來使用的,不是用來學習的。之所以這樣講,就是要消除孩子內心裡兩種或多種語言的界限,讓他們不要把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當成另一種語言,讓他們像跑跑跳跳一樣對待每一種語言,各位家長可以想想,誰家孩子的跑跑跳跳是家長專門教的啊,語言也是這樣,不要用一些指標去衡量孩子學習了多少語言,比如逼迫他們背單詞。我講這一點並不是在談什麼快樂教育,而是語言與其他所有技能有一點根本不同就是語言關係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很多人都知道學外語的最高境界就是說什麼語言用什麼語言思考,很多人上學之後苦學多年,最後都無法克服這一點,但是孩子天生就具備這種能力,只是因為家長不具備,於是家長也就把孩子這種能力忽視了。不讓他們區分語言歸屬,就是為了讓孩子淡化語種界限,保持孩子使用不同語言思維的能力。不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那就是孩子會自己划出一條線,在他們心裡,屬於自己的語言是漢語,而英語是其他語言,他們會用漢語思維英語,然後再把它們翻譯成英語,這就是外語教學中最最糟糕的一個現象。最好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橘子和orange都是他的語言,他們沒有分別,在孩子腦子裡建立一種多語言的思維環境,那個思維環境是立體的,不是在一張紙上又貼了一張紙,如果家長能夠試著去理解我說的這一點,並且去做一些嘗試,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學習各種語言都非常快和容易,也更加不容易出現混亂。我認識很多精通多種語言的ABC,他們從小就是在這種沒有語言界限的環境中長大,沒有什麼外語,才能讓他們把每一種語言都當成母語。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考慮不要人為給孩子設置界限。

當然學習語言還有很多技巧和方法,這個也需要家長自己做學習,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最後再講一點,家長在孩子每個階段推動他們學習外語都要基於他們的內在需求,不要把我們自己上學之後為了考試學外語那套搬到孩子身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孩子在每個階段應該學習語言的內容是不同的,完整掌握一門語言不是同時開始學習字母單詞語法口語和聽力,而是在每個階段學習不同的東西,同時學所有的東西,最終什麼都學不會。比如我的女兒,我在我的語言試驗中,就是讓她先學習了聽力,然後她自學了閱讀,之後她學習了口語,至今她也沒學過什麼語法,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是掌握習慣用法,而不是根據語法去搭建句子,我們想想自己,你在學漢語語法之前難道不會說中國話嗎,你說漢語是根據語法造的句嗎?都不是,對外語也是一樣,孩子學習外語,不要照搬學校的模式,學校都是為了考試的,不是為了讓孩子真的學會一種語言。


推薦閱讀:

【CET6】【每日打卡】珊瑚礁農場恢復珊瑚礁
少兒英語教師:如何運用好原典法全面提升英語能力----不動腦子去聆聽
求職者:外語能力是求職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外語單詞記憶秘訣
上班族學習「外語」的必殺祕訣

TAG:孩子 | 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