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馬革裹屍終不還——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閃光,必將永垂青史的人物

大義凜然民族魂

文/風的衣裳

今天,我想記述一下明史中繼楊漣以後,讓我頗為感懷的另一位英雄。

他的名字——盧象升。

在《明朝那些事兒》里,他甫一出場就讓人無來由地喜歡,如果忽略戰爭的殘酷,他的出場頗有點喜感。儘管這喜感的背後,是責任與民族大義。

事情要從袁崇煥被殺事件說起。崇禎二年(1629)十月,皇太極再次對大明王朝發起進攻。因為之前曾經被袁崇煥大敗一次,對袁崇煥的關寧防線心存畏懼,於是繞過關寧防線,繞到蒙古,進軍北京。

袁崇煥因大意,未曾識破皇太極意圖,反被皇太極牽著鼻子走。直到來到京城腳下,才如夢初醒,但大錯已鑄成。

崇禎大怒,拒袁崇煥進城。袁崇煥與皇太極在京城左安門背水一戰,皇太極再次敗退。崇禎招袁崇煥進城,扣留,以叛國罪將袁崇煥處以極刑。

袁崇煥確實是冤,但這似乎也不能怨崇禎,他確實是戰術失誤,將皇太極引致京城,若京城失守,大明王朝將就此滅亡。

而當時有一個人也來了京城,並將整個事件看在眼裡,這一次的經歷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親眼目睹,袁崇煥如何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主帥,變成了被人唾罵的囚犯。這件事情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

這個人就是盧象升。

盧象升(1600-1639),明常州宜興人,天啟進士。授戶部主事,擢員外郎,遷大名知府。崇禎十一年晉兵部尚書,抗清於鉅鹿(今屬河北),率部五千在賈庄被清軍數萬騎包圍,孤軍無援,力戰敗死。

初次登台便驚艷

那麼盧象升作為大名知府,為何在崇禎二年那個明清軍隊作戰的時候來到京城呢?

盧象升本是一白面書生,人緣也好,因此官運亨通。本為文官,但崇禎二年(1629)的那個冬天,他聽說京城危急,竟然無人召喚,自行招收一萬多人入伍,來京城解救危機。

儘管沒有派上用場,但在京城留守的這一個來月,明白了整個袁崇煥事件的來龍去脈。

也正是他的這次義舉,讓崇禎看到了拯救大明朝的希望。於是,盧象升由文官改為武將,正式肩負起保衛大明的責任。從此,大明王朝少了一個知府,多了一位名垂青史的英雄。

臨危受命終不辱

明朝末期,農民軍起義,清軍入侵,大明王朝風雨飄搖。

盧象升臨時受命是有道理的。他少年時潛心經史,愛讀兵書,喜習騎射。雖然是文人出身,但天賦異稟,力氣超常。

所以我認為,他敢於以文官一職主動保衛京城並不是心血來潮,自不量力,而是有實力的。

履職後先從練兵開始,他練出來的兵被喚作「天雄軍」。明末軍隊中,最強的是袁崇煥的關寧鐵騎,第二強的是秦軍,第三強的就是天雄軍。

初露頭角顯威名

崇禎四年(1631)九月,馬回回與混天王起義軍流竄至京師南部和河南北部,遭遇盧象升軍隊,盧大敗起義軍。

崇禎六年(1633),盧象升以兩千對戰兩萬,力挫山西流寇。此次戰役,盧象升身先士卒,使一把大刀左右突擊。起義軍不敵,遂放冷箭射中盧象升額頭,但盧象升卻愈加勇猛,幾近瘋狂,招招都是不要命的打法。

俗話說,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整天靠燒殺搶掠過日子的義軍,也被他這種打法嚇得乖乖撤退,以後遇見他是能繞就繞,能躲就躲。

與民共苦真聖人

崇禎七年(1634),盧象陞官已升至五省總理。當時最大的義軍首領,闖王高迎祥在汝陽城外遭遇了盧象升。高迎祥率領二十萬重甲騎兵,而盧象升只有一萬人馬。

當時,汝陽城已斷糧。斷糧在軍隊作戰時期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極易引起潰逃或者兵變。而且這次斷糧一斷就是三天,卻沒有一個逃兵。這應該說是一個奇蹟,而奇蹟的發生,是因為盧象升的一個舉動——他也斷糧,而且竟然連水都不喝一口。

一般來說,斷糧之初,但分有點糧食,首領是不會餓著的,但是盧象升卻與士兵同甘共苦,深得民心。孔子云,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真正能服人心的是公平和平等,盧象升做到了。

悲天憫人慈悲心

盧象升參與了多起與農民軍的戰爭。但是,他從心裡也是同情義軍的。他在《剿寇第一要策疏》中說,"民從賊,多起於饑寒;兵從賊,多緣於缺餉。"軍民的暴動,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法活下去了,剿匪的根本,還在於要讓民眾可以有活路。

然而作為朝廷命官,亂民紛爭,戰火四起,肩負著平亂的重任,他的心裡雖然矛盾,但是為江山社稷又必須義不容辭,竭心儘力。

內心孤苦起彷徨

崇禎九年(1636),清軍再次來犯,內憂外患,盧象升卻被調離前線,調任宣大總督,總理山西軍務。後人認為這次調動,使得局勢失去控制,為大明滅亡埋下伏筆。但其實,此時的大明朝腹背受敵,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就這幾個能打仗的將領,只能來回拆兌著用。

盧象升深刻分析國家面臨的形勢,想與崇禎面談治理國家的策略,沒有獲准。這段時期,他的心裡是寂寞和痛苦的,他找不到與之同心的人。朝堂上,一些官員只是夸夸其談,稍有異議便遭彈劾。

他跟舅舅一封書信中,表達了他的苦悶之情,他有著自己的戰略部署,而不懂之人卻妄自非議,致使戰亂形勢越來越嚴峻。

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屢次抱怨,「邊地風塵,消磨氣體,豈人而鐵石乎?」戰火紛飛中,他也懷念家鄉的美景,「塞北江南,夢思耿耿,故園松竹,相見何期?玉關人徒增悵耳。」他想念江南多病的老母,但「邊事大壞,某素奉教於長者,不敢不盡心為之」。

戰爭中的無往不利,使得這個一度被神化的人物,其實在被還原為一個普通人時,他的感念傷懷和心理波動,卻更加樸素真實。他是理想主義者,有思想,有抱負,他也曾失落,也曾彷徨,但更多的是對於這個風雨飄搖的末日王朝的感恩與責任。

民族氣節大於天

崇禎十一年末(1638),皇太極再度大舉入侵。見盧象升防衛嚴密,便改變試圖從宣、大入侵的初衷,改由密雲入關。過了密雲就是京城了,崇禎迫於形勢,在與大學士楊嗣昌、總監軍太監高起潛的共同商議下,決定與清軍議和。但遭朝廷上下一致反對。最終,決定不妥協,堅決對抗清軍。

於是,盧象升再次臨危受命,被推舉為對敵總指揮。彼時,他的父親剛剛去世,還在守孝期。聽到命令,他孝服都未更換就來到京城領命。他手持尚方寶劍,號令全軍,一致對外。楊嗣昌曾給他分析形勢,告知議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先妥協,將來再打翻身仗。

但是盧象升說,「我手領尚方寶劍,身負重任,如果議和,當年袁崇煥的命運,就要輪到我的頭!」

就是因為九年前盧象升目睹了袁崇煥的命運轉變,親眼看到了袁崇煥的下場,那一幕,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永難磨滅。不管議和是否正確,現在必須義無反顧。

盧象升胸有丘壑,戰略有方,但無奈一貫主張議和的監軍太監高起潛暗中拆台,使得戰事不見起色。朝中大臣紛紛彈劾,致使他再次難展抱負。所幸,楊嗣昌力排眾議,堅持向崇禎保舉,盧象升方才得以繼續任職。

但此時,他能調動的兵只有區區五千人,面對數倍於己的清兵,盧象升知道自己面臨死路一條,他也曾猶豫遲疑。

就在此時,一個消息傳來,震驚了朝野——高陽失陷。

仿效楷模捐身軀

高陽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為何引得朝廷上下一片失驚?只因為那裡住著一個人,已經退休賦閑在家,他的名字是孫承宗。

上篇我們講過了,孫承宗在明末將領中是神一樣的存在。他修築防線,力據清兵,朝中將領很多皆出於其門下。他的人格、氣節、戰略、戰術,令皇太極聞之喪膽。

高陽失陷,以孫承宗的秉性,他不可能生存。

果然,隨之消息傳來,孫承宗面對強敵,以七十六歲高齡,率領全家及全城百姓誓死禦敵。在他的感召下,全城數千百姓,無一人逃跑,無一人叛敵。堅守幾天後,高陽失守,孫承宗被俘。

清軍統帥多爾袞得知大喜,勸降。但是孫承宗毫不理會,大義凜然。多爾袞及清兵上下對之推崇備至,禮拜有加。感慨於他的氣節,清廷同意他以自己的方式報效明廷。

孫承宗接受了他們的敬意,整理好衣冠,面向北方叩首,自盡而亡。

消息傳來,舉國悲痛。孫承宗曾經是大明官兵的信仰,有他在,就有希望在。而今,英雄已逝,長河哀傷。

盧象升聽聞噩耗,強抑心中哀痛,他下定決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由於高起潛的掣肘,他既得不到軍力上的援助,也沒有糧草上的供應。此刻清軍鋒芒正銳,他孤掌難鳴,只能以死報國。

他表情肅穆,面向北方,行叩拜禮。之後,召集士兵,誓死誓師。他對部下說,自己作戰多年,無一敗績,但如今彈盡糧絕,寡不敵眾,決心以死效忠朝廷,但是手下軍士,可以不必追隨。

是日出發,兵馬五千,無一落伍,全員隨同。這是一支勇敢的隊伍,這是一支無敵的隊伍,無敵在人格上,在氣節上。雖然兵力上必敗無疑,但是在人心上,盧象升勝利了。他戰勝了自己,更戰勝了朝堂上那些光說不練耍嘴皮的嘴把式,戰勝了為了一己之利拋民族大義於身後的奸佞小人,戰勝了燒殺搶掠的不義之師。

這是一支特殊的軍隊,統帥身穿孝服,大氣磅礴,士兵多日未食,卻慷慨激昂。

這是一支優秀的軍隊,統帥身先士卒,大刀揮舞;士兵衝鋒陷陣,亦視死如歸。

這一戰,盧象升深中四箭、三刀,血流殆盡,力竭而亡。時年三十九歲。親兵楊陸凱害怕主帥身軀受辱,伏其背上,背負二十四箭而死。

這一戰,從清晨戰至傍晚,清兵死傷慘重,明軍幾乎全部陣亡。

馬革裹屍終不還

青史留名載史冊

結束了,結束了嗎?

還沒有。盧象升殉國數日,朝廷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後南明福王時,追謚忠烈,建祠奉祀。後來清兵南下,盧象升的弟弟盧象同起兵抗清而死,盧家抗清殉難的有百餘人。

回顧盧象升這一生,以文官起步效力朝廷,國家危難之時,慨然奮出,屢置生死於度外。身為統帥,身先士卒,平內亂,抗外敵,挽社稷於狂瀾,扶大廈之將傾。雖率軍於亂世,正軍紀,不擾民,嚴律己,秉原則,勤於正,愛於民,不妥協,不諂媚。雖時有迷茫,但勇於內省;雖偶有抱怨,但大局為重。

盛世出賢臣,亂世出英雄。

盧忠肅公祠

《明史》贊曰:

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盧象升在庄烈帝(崇禎)時,豈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義激發,危不顧身,若劉之綸、邱民仰之徒,又相與俱盡,則天意可知矣。

《明朝那些事兒》中評價:

《中庸》有言: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

孫承宗,盧象升這樣的英雄以一己之身詮釋了民族氣節,彰顯了為人風範。這樣的英雄必將名垂青史,永留史冊!

推薦閱讀:

八字密訣:六親「一個同心,二個分心」的解釋
《男人幫》中男女可以得到什麼?
電影《哀樂中年》的「顧問」:生命在四十歲開始

TAG:人物 | 分心 | 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