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創]坦克,過時了嗎?

冷戰結束後,各大國早已減產緩產坦克,但最為第一個正式生產並使用坦克的英國停產「挑戰者II」,並準備採用輕型坦克的消息,仍不禁讓人心頭一震。因為剛剛步入成熟工業化時代的中國,仍把重型主戰坦克作為陸軍的象徵,並積極裝備和研發。難道說,俺們剛花費重金和資源建立起來的幾支鐵軍,馬上就要下崗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689074_1.html/ ]

實際上,自有專用反坦克直升機,自有步兵反坦克導彈,對坦克「生存力」的質疑就一再發出,不論用「坦步交換比」還是「坦直交換比」計算,坦克都處於劣勢。但這次又有不同,實際質疑的是坦克的「有效性」。

————————————————

坦克是為了打破歐洲塹壕戰的僵局而生的,納粹德軍在二戰中依靠坦克的突破力,玩起了經典的閃電戰。不過,西歐地形割裂,他們才能玩得起塹壕對峙,換成東歐、北非、中亞、東亞的大平原地形,塹壕防禦是不可能的,而在這個戰略縱深上,「閃電」的長度(突破縱深)也就不夠了。所以 「坦克軍團」,很快裝備了自行高炮、自行火炮、自行補給車乃至步兵戰車等輔助武器,成為一支重拳悍猛又渾身是刺的怪獸,以持續保持進攻鋒頭,這就演變成蘇軍的大縱深進攻戰略。因此,蘇軍的坦克作為進攻矛頭,突出戰略機動性、火力威力、造型避彈性

其對面的美軍和北約,其裝甲部隊預期說是陸軍進攻力量,莫若說是反坦克防禦力量,所以突出了戰場機動性、火力精度、裝甲防護性。因為它們不能指望又象拿破崙、希特勒一樣跨越大平原去進攻蘇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甚至,雙方的A10vsSU25,AH1/AH64vsMI24,同樣反應了這個戰略取向,前者是防禦型的反坦克的平台,後者則是進攻型的掩護坦克(針對反坦克火力點)的平台。

令人欣慰也令人遺憾,這種場面宏大的戰爭沒能打起來(蘇軍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有優勢,80年代中期雙方制衡,80年代末期後北約優勢),因為核武器顯然更為高效但毀滅性過強了。

其間,步兵反坦克導彈和反坦克直升機雖然對坦克的生存力構成嚴重威脅,但兩者本身不具備進攻特性,屬於防禦性武器,只要坦克及其輔助平台們冒著傷亡突破到眼前,它們就玩完了~~所以它們難以撼動坦克陸戰之王的地位。

俺們從中可以發現,雖然「坦克是一種集火力、防禦、機動為一身的陸軍主戰兵器」,但時至今日,其早已不能「獨善其身」,它已經成為「一支集火力、防禦、機動為一身陸軍」的矛頭,甚至,它的矛頭作用已經讓位給空軍對地打擊部隊和陸航部隊

——————————————————

自從冷戰結束後,大規模常規戰爭的陰影已逐漸散去,就連舉世矚目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南聯盟戰爭,坦克們發揮的效能也小得可憐,甚至根本派不上用場。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伊戰中值得一提的只有一次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共和國衛隊發動的一次反擊,結果被美軍用「不斷倒退但始終保持火力優勢距離」(需要機動性和火力(含有效射程和火控)的雙重優勢)的戰術消滅了,其貧鈾裝甲的防護力都沒用上~~這就是說,即使暫時失去空中支援(對方也會失去),只要具備了遠超對手的有效火力和機動性,那麼如果用M2步兵戰車,甚至裝反坦克導彈的悍馬,只要有足夠的防禦縱深(後退距離),也能取得類似戰果。而當時,為了運輸這些大傢伙可費了不少勁~~

俄軍將坦克部隊投入車臣,則釀成了一場悲劇。當坦克進入城區、山地作戰時,雖然對手也無太強火力,但可以從四面八法予以打擊,坦克的正面裝甲顯得過厚,而側、後、頂、底的防禦則遠遠不足。那麼此時,重型坦克的防禦力甚至未必強過四周焊上柵欄的輪式步兵戰車,而兩者的戰略機動性和造價則相差甚遠。

與此同時,為了摧毀對方坦克而生的大威力坦克炮的作用也在下降

坦克炮的射程再遠,總也強不過戰鬥機+空地武器,而往往等到坦克上陣時,對方剩下的東西靠30mm速射炮基本就能解決了,而速射炮能形成彈雨,還具有防護力。進入城鎮作戰後,迫擊炮+多用途火箭筒將更為靈活遂行,即使需要大威力火炮支援,也未必非坦克不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689074_1.html/ ]

俺們從中又可以發現,坦克的主戰場——開闊地,坦克的主目標——對方裝甲力量,已經被攻擊機們越俎代庖了,而城市戰中,它頂多是配角。這是隨著空地武器的小型化、高精度化和步兵武器的進步發生的。

最具野戰和巷戰經驗的莫過於以色列坦克部隊,這幫傢伙打遍中東無敵手後,乾脆停產了坦克,生產各種「龐大的高防護力的巷戰機動堡壘」了~~反正對手近在眼前,不用操心戰略機動問題;巷戰對手也沒啥太重的武器,四周都達到中等防護就ok~~

——————————————————

當然,有朋友會說,你說的這些是在有強大空中打擊力量時才會發生的事情,如果對方空中力量也很強,地面部隊防空能力也不弱,比如美蘇之間,坦克的作用就依然強大

是的,但問題在於,這樣兩個國家,尤其是世界級強國,是否還會爆發常規大戰?冷戰的幾十年歷史已經表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論美蘇,都是欺軟怕硬的主兒~~與其兩敗俱傷,還不如玩文化戰爭、經濟戰爭呢~~而且,具有如此實力的對手,必然是民族感很強的大國,這種能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的民族國家,是可以單純靠戰爭征服的嗎?(就連越南這種「小強」都不能。)即使對南斯拉夫,北約沒有投入陸軍,不僅是後勤和傷亡考慮,也是一種政治權衡,現在顯然不能殖民奴役南斯拉夫了,畢竟歐洲人民以後還要相處,總不能讓他們來捆著炸藥來複仇吧?動用重裝部隊,耗時很長,難以達成突然性,懲戒目的的戰爭就會成為持久戰,就會附加很多不可預見的政治因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當年,為了可能的歐洲陸戰,坦克的重量是可以接受的,而歐美人內部妥協後,雙方的對手已經變為各種「不遵守其制定的規矩」的「所謂的流氓國家」,和各種地區「維和」任務。這些目標國家和地區為數眾多、散布廣泛,但都很少完成了工業化,武器都較落後。如果派索馬利亞那種輕步兵去,顯得過弱;如果排重裝部隊去,出場費太高,火力過剩,而且影響政治形象,所以高機動、高精度、高協同,具有一定防護能力的中型部隊就成為首選

當然,美國和北約仍在重點地區保留了重型部隊以應不時之需。而此時,它實際成為了一種「遏制性力量」,對於暫時不能以武力顛覆政權來解決的國家,就封鎖其內壓的釋放,並加大外壓促使其內部崩潰瓦解

換言之,曾經的陸戰之王,不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更多的成為了一種戰略防禦性武器

—————————————————————

俺以前說過,蘇聯首要目標是推平北約,所以強調陸軍的重要性,海空軍是輔助的;而美國必須實現海上封鎖與運輸,必須實現空軍的戰略打擊,所以陸軍則是輔助性的。而對於中國來說,既有陸地強鄰,也有海外利益,似乎有些左右為難

在中國面臨大戰威脅,且自身技術和經濟實力不足時,發展防禦型陸軍當然是首選,時至今日,國際環境已經發生劇變,不論倭人、交趾、棒子、羅剎、老霉、阿三還是什麼斯坦,雖然不時嚷嚷「打到北京去」,如果不對海空軍做過於悲觀設想,如果國家的凝聚力還夠,如果二炮也沒被徹底摧毀,但都很難用常規武器對中國構成什麼實質性威脅。反攻大陸的「雄心壯志」更早已消散無蹤~~如果面臨東部沿海的威脅,那麼顯然會有大群戰鬥機先行攻擊,不把PLA的重裝部隊消滅乾淨,是不肯來正式登陸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也就是說,中國的戰略防禦是由二炮、空軍、海軍承擔主力的,陸軍只是一個後備救火隊,在重點地區保留幾支精良的戰略機動軍團即可。因為缺乏陸地接壤的目標鄰國(蒙古國作為目標不錯,而且有煤有鐵,但國際關係也不允許,俺們也更願意看到其自動回歸~~),發展蘇軍的高價重裝鐵流是沒有必要的。對於可能的海峽戰爭來說,失去了海空權的台灣軍隊是否還有抵抗信心就是個問題,而PLA的重型坦克能否在台灣複雜地形和城市裡運用得起來也是一個問題。

據稱,中國正在建造航母,海軍也早就開始向「藍水」轉型,就大趨勢而言,陸軍也必然會超歐美的模式發展,如果以美國的運輸能力都頭疼的重量,PLA也會難以解決,而要依靠高機動、高精度、高協同實現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

坦克,過時了嗎?

作為一種固定模式的武器,遲早都會過時。顯然,即使重型坦克仍在裝備,對於先進國家來說,也將更多的履行「前線存在」和「戰略防禦」任務。但坦克所代表的一種兵器設計理念,一種集高火力、高機動、高防禦於一體的現代陸軍理念,應該永遠不會過時,只不過,隨著任務的變遷,配置甚至形狀會不斷演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689074_1.html/ ]

受象形文字影響大的中國人,總是慣於望文生意,非要把「履帶式+重裝甲+大口徑炮」的玩意才認為是「真正的坦克」,那麼「履帶式+重裝甲+速射炮、火箭筒、反坦克導彈」的玩意呢?那麼「輪式+中等裝甲+大口徑炮」的玩意呢?是的,前者現在叫「坦克支援車」,後者叫「輪式輕型坦克」,對於反坦克火力點、對於步兵、對於大多數裝甲車輛而言,它們同樣是「坦克」,而且,它們更有效。

或者,俺們乾脆回歸「坦克」這個外來語的內涵——「重裝甲高機動突擊炮車」——理念也許更容易轉變一些,不是嗎?

謝謝看完!

歡迎轉帖!


推薦閱讀:

霍克斯灣旅行筆記、拾遺及隨想 (上)
看看王凱、胡歌與張翰的手,再瞅瞅黃軒的,笑得根本停不下來
【原創】感悟人生, 知足常樂
一個很牛婆婆與媳婦的對信(非原創)
(原創)人生若如初相見

TAG:原創 | 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