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哈佛成功之道

哈佛之道時間:2010-08-02 19:03來源:《北大商業評論》 作者:楊玉林 點擊:121 次 字體:【大 中 小】【導讀】環視全球,幾乎在每一領域的巔峰,都能看到哈佛人的身影。他們是公認的社會道德與成功的楷模。可以說,哈佛就是「成功」的代名詞。那麼,哈佛是如何成就這麼多燦若星辰的成功人士的?其管理體系有哪些獨特之處?

  (編者按)環視全球,幾乎在每一領域的巔峰,都能看到哈佛人的身影。他們是公認的社會道德與成功的楷模。可以說,哈佛就是「成功」的代名詞。那麼,哈佛是如何成就這麼多燦若星辰的成功人士的?其管理體系有哪些獨特之處?

  建校300多年來,哈佛大學向全世界輸送了大批人才:美國總統中有8位畢業於哈佛,20%左右的哈佛畢業生在美國500家最大的公司擔任要職,近30%的哈佛畢業生擔任世界各地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同時,一大批社會各界的要人也陸陸續續從哈佛走出,如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世界巨富比爾?蓋茨等。

  環視全球,幾乎在每一領域的巔峰,都能看到哈佛人的身影。他們是公認的社會道德與成功的楷模。可以說,哈佛就是「成功」的代名詞。那麼,哈佛是如何成就這麼多燦若星辰的成功人士的?其管理體系有哪些獨特之處?

  健全的權力制約機制

  哈佛大學權力結構清晰分明:校友會制約監事會,監事會制約董事會,董事會制約校長和教育長,校長和教育長領導各位副校長以及各個院系負責人。這種權力制約機制非常健全,很難發生橫向干預和濫用職權的事。

  哈佛大學最高權力機構依據1650年6月9日的成立章程,設立哈佛大學董事會和監事會,一直沿用至今。董事會多數成員不參與哈佛大學日常管理,他們定期召開董事會會議,向哈佛大學校長提供決策建議。

  董事會現有包括哈佛大學校長在內的7名成員,其中大部分畢業自哈佛大學卻不在本校工作,這一結構既保持他們對母校的熱情關注,又保證做出決策的客觀態度。董事會的組成實行自我循環制,一旦有職務空缺,董事會自行挑選新董事。董事會負責哈佛大學的財務和行政決策,校部秘書和財務主管直屬董事會領導。有關教學決定和機構設置等重大事項,由校長和各行政部門負責人向董事會提出。各個研究生院院長和各個系的主任均由校長任命。

  需要指出一點,哈佛大學的第二負責人(二把手)稱為教育長,而非第一或者常務副校長。如果按照商業公司慣例,哈佛校長相當於公司董事長,教育長相當於總經理。目前,在校長和教育長領導下,有7位副校長分管日常行政、財務、法律、校友事務、公共關係、人力資源和政策制度。

  哈佛大學監事會成立於1642年,比董事會的歷史更為悠久,因而享有高級權力機構的美稱。它不參與學校經營管理,更側重對重大方向提供諮詢意見。起初監事會由退休的校領導、政府官員和清教徒組成。目前,監事會有30名成員,所有監事均由哈佛大學校友會差額選舉產生,每位監事任期6年,每年產生5名新任監事,以這種方式更新循環。監事會候選人由校友會提名,沒有被提名想競選監事的被稱為「請求候選人」,他們必須徵集一定數量哈佛校友簽字後才可以出現在不記名投票的候選人名單上。

  監事會絕大多數成員來自哈佛校友,定期舉行會議,對大學的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就有關辦學政策和教學實踐提出建議,批准重大的人事任命。

  不靠學費的財務管理

  提起哈佛大學的財力,人們不禁為擁有256.2億美元資產、佔地380英畝的「哈佛帝國」所驚嘆:它是如何積累這筆巨大財富的?又如何管理這筆巨額資產的?

  哈佛大學是一所私營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在它的財務報告中,很少使用「收入」和「利潤」這樣的表述,經常出現「捐款基金」一詞。比如:捐款基金的正負增長、捐款基金的劃撥支出。實際上,從營利性商業公司角度看,「捐款基金」代表收入和資產額,對「捐款基金」的分配和處置代表了對資產的處置和利潤分配。

  在這裡,資產當然包括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投資包括銀行存款、股票投資、對沖基金投資以及哈佛劇院的門票收入。有形資產投資包括房地產開發和海外購置的資產,比如:哈佛大學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擁有一座研究圖書館,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擁有一座研究中心。同時還應該看到,哈佛大學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待遇。

  哈佛基金(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哈佛學生支付的學費,哈佛校友和社會各界的無償捐贈,以及哈佛大學各類經營性投資回報。在這三方面來源中,學生支付的學費只佔很小的比例,哈佛並不依靠學費支撐。校友們的捐贈常常帶來數額巨大的意外驚喜,比如一筆8000萬美元的捐贈,指定建築一座用捐款人姓名命名的實驗室,此舉立刻增加哈佛大學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另外,哈佛大學用「閑錢」投資,也構成捐款基金十分重要的內容。

  在這裡,需要提到「哈佛管理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74年,是哈佛大學下屬非營利性全資子公司,它以收費方式管理著哈佛大學的捐款基金、養老金資產、勞務資本以及非現金方式的捐贈物。該公司屬於典型的投資管理公司,其專業團隊管理著捐款基金中大約11000項專項基金。該公司直接經手管理捐款基金60%的份額,間接經手(和外部投資公司一起管理)剩餘40%的投資組合。該公司總裁傑克?梅耶在任職的15年時間裡,把捐款基金從1990年的48億美元增加到市值259億美元的基金規模。

  公司現任總裁簡?梅迪羅受命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期,當時,哈佛大學運營和捐款基金現金緊縮,捐款基金資產縮水,利率離譜,再加上金融衍生物和槓桿作用的蒸發,到2009年2月,捐款基金縮小了80億美元,降幅達22%。所幸的是,她的前任在金融危機時期曾一度在2008年6月30日把捐款基金拉到369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所以,虧損80億美元,不過是回歸到一個比較理性的數字。

  為了應變金融危機,梅迪羅不得不裁員25%。有報告稱,捐款基金的流失很大程度上為她的兩個前任運作不良基金所致。此外,哈佛管理公司曾一度和哈肯能源醜聞聯繫在一起。當時,哈佛大學向一家病態的石油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哈佛大學的談判代表就是這家公司的董事,有人指責不應該把哈佛的錢投入到這家公司,因為這項投資帶有私人利益的動機,而且使哈佛受損。但是,哈佛大學認為這項投資並無不當,而且,當局調查也沒有發現這一「醜聞」有何錯誤之處。

  到2009年6月,哈佛大學的捐款基金已經虧損30%,達110億美元,接近其最高值369億美元的1/3。哈佛大學運營預算的35%依賴於捐款基金,為應對嚴峻的局面,佛斯特校長採取多項措施,削減預算開支,從2008年7月1日開始的下一財政年度,削減預算金額至少1.05億美元,這包括:暫時凍結所有非工會成員(非正式員工)的工資;解僱275名員工,不增聘新員工;鼓勵1600名員工自願提前退休;對保留職位的員工不減薪,但也不加薪;暫時推遲對終身教授的提拔工作。為平衡預算,哈佛大學叫停了投資12億美元建造「奧斯頓科學中心」的宏大工程,該中心原計劃於2011年完工,遭到奧斯頓鎮(Allston)居民強烈反對。

  捐款本系善舉,但接受捐款也存在一定的風險。2005年,哈佛大學接受沙特王子一筆2000萬美元的捐款,用於伊斯蘭教的研究,此舉招致尖銳的批評,哈佛大學被指責用這筆捐款支持親沙特宣傳活動。

  寧缺勿濫的教學管理

  哈佛大學的教學管理體系採取教育長直接負責制,校長一般不干預教學的日常事務。哈佛大學下設醫學院、法學院和神學院等10個學院。哈佛大學各個學院的招生、授課和財務獨立運作,涉外事務、校內就診和校內治安等則由哈佛大學直屬科室管理。

  哈佛大學學生可以跨系、跨學院,甚至跨校自由選修課程,學分視同本系本學院。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卻沒有運氣考入哈佛大學的學生,比如哈佛臨近的塔夫茨大學的學生,為了沾哈佛的名氣,上學期間全部選修哈佛大學的課程,畢業後找工作時,他們在個人簡歷上特別註明:塔夫茨的殼,哈佛的核,視同哈佛學歷。當然,塔夫茨大學的有些專業比如國際法是世界公認的優秀專業。也有一些富家子弟雖然進入哈佛大學,自感學習吃力,便有意多選容易拿學分的其他院校的課,以補學分之不足。不過,跨校選課目前只局限于波士頓地區與哈佛相鄰並且相互承認學分的大學。在哈佛求學,選課從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習的成敗,因此,開學之初的自由選課周非常重要。

  哈佛大學和相鄰的麻省理工學院幾乎平分了坎布里奇鎮(Cambridge),多年來,這兩所大學平等競爭,友好相處。1900年,兩所大學達成協議合二為一,為防止出現大學托拉斯,麻州法院否決了合併意向。目前,兩所大學合辦生命科學技術系,科學技術歷史系和一座數據研究中心,兩所大學的學生可以相互自由選修課程。

  在錄取率方面,2007年度,哈佛入校錄取率為9%,2009年度為7%,錄取率降低源自2008年哈佛改革獎學金制度,中低收入家庭享受獎學金的幅度大增,所以,對挑選學生更加苛刻。2006年度,哈佛商學院的錄取率為14.3%,法學院為11.3%,醫學院為4.9%。眾所周知,這三所學院極難拿到獎學金。

  截至2008年9月,全球包括美國共有295,108名學生自哈佛畢業,其中,美國之外的畢業生45,305人,來自亞洲國家的畢業生有11,778人。在亞洲學生中,來自中國大陸的有421人,台灣100人,香港19人。如此算來,迄今自哈佛大學畢業的中國大陸學生不超過2000人。來自中國大陸考生的錄取率為3~5%。

  哈佛大學治學嚴謹,寧缺勿濫,甚至有些苛刻求全。哈佛大學對考生成績要求越來越高,有人把這種現象批評為「分數膨脹」。也有機構和學生批評哈佛大學的本科教育過於依賴師資力量,忽視學生的積極性。1963年5月,哈佛大學兩名教授因向學生髮放迷幻藥做藥物試驗而遭解職。上世紀90年代,哈佛國際發展研究所兩名研究員在俄羅斯承擔研究課題時,因涉嫌接受賄賂被哈佛大學解僱。

  BOX

  何以超越劍橋?

  哈佛大學最初是以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為藍本創建的,可為什麼能夠後來居上,超過這兩所大學?

  對此,哈佛商學院一位教授從大學管理的角度分析,牛津有39個本科生學院,各自封閉,管理分散,教學方式單一,錄取率為24%。哈佛大學只有一個本科生部,錄取率為8%。

  一所大學的成敗,能從一個側面反映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特別是財力和科技水平。牛津大學的鼎盛時期,正逢英國工業革命引領世界潮流,反映了大英帝國的昔日輝煌。隨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世界各國的教育和科技精英紛紛流向哈佛,名師出高徒,哈佛畢業生往往佔據世界各國高層和中堅位置,他們向母校的捐款以幾何數字急劇攀升,哈佛的財力足以「帝國」稱呼,完全進入高端良性循環。

  哈佛的成功,從內部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開明和私有化

  哈佛大學建校以來,始終遵循「真理」這一校訓。在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採取開放和民主的態度,同情弱者,支持「左翼」。

  1775年至1783年,北美13個英國殖民地爆發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哈佛學院支持這一正義的事業。當時在馬薩諸塞幾乎所有獨立戰爭的領導人都是哈佛畢業生,其中有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1775年7月3日,喬治?華盛頓在哈佛學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獨立戰爭軍隊統帥。1870年,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自哈佛大學畢業,1877年,美國最高法院首位猶太裔大法官——路易斯?布朗代斯——自哈佛法學院畢業。1977年,哈佛大學與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合併招生,使入校女生人數大增。

  在政治傾向方面,哈佛大學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民主黨的大本營,上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掀起一股「反戰運動」,反對徵召學生作為越南戰爭預備役,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極為不滿,稱之為「查爾斯河畔的克林姆林宮」。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政治術語中的「左翼」和中國現代政治辭彙中的「極左」具有截然相反的含義。我在哈佛法學院的導師在上世紀70年代參與領導美國著名的「批判法律研究」,尖銳抨擊美國司法制度。哈佛大學對他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30多歲就被提升為終身教授。在自己的大學把高薪給一位批評自己政府的外國人,許多人對此無法理解。而我認為,這恰恰反映學術民主的精髓所在。

  哈佛大學也發生過歧視事件。比如在宗教方面哈佛傾向招收清教徒學生,不歡迎天主教徒,這導致1863年波士頓學院另立門戶。從1906年到1922年,猶太裔學生大量湧入哈佛大學,為此,哈佛公布「猶太學生限額」,這導致1948年以猶太裔學生為主的布朗代斯大學在附近城鎮的誕生。上世紀20年代,哈佛大學對同性戀學生採取排斥態度,導致兩名學生自殺。如今,哈佛大學校長兼任同性戀組織領導人,以示支持,上述問題逐一化解。

  哈佛大學雖然屬於私營教育機構,建校初期仍然依靠政府撥款,從1830年到1870年,哈佛大學開始實施私有化,經費完全與政府脫鉤,代之以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捐款。從此,哈佛大學的經費來源一發而不可收,到1850年,學校的資產規模是耶魯大學的3倍,穩坐美國常青藤大學龍頭老大位置,美國家庭爭相把子女送入哈佛。政治方向的開明和經營體制的私有化確保哈佛大學不斷成功。

  教學改革求新求變

  哈佛大學建校之初教學內容單一,主要以培養牧師為主。1708年,選出首位非牧師出身校長,開始把學校引領到教學課程多元化方向,標誌著教學改革的首次突破——從神學轉向自然科學。1780年,由哈佛學院升格為哈佛大學,從管理體制方面奠定了日後做大做強的基石。

  埃利奧特校長任職期間(1869——1909年),乾脆取消基督教的優先教學地位,允許學生自主決定學習課程,哈佛大學從指令性的必修課轉向自主性的選修課教育,大大提高學生求學的積極性。

  在哈佛大學,教授固然受人尊敬,但他們的職業定位是學生的服務者,學生是求學的主人。此外,在招生制度方面,生源從單一的白人中產階級家庭向少數族裔、女性學生和國際學生開放,這也極富戰略遠見,不然,一所質量再高的貴族封閉式大學怎麼可能執各國大學之牛耳?

  反其道而行之的獎學金計劃

  2006年9月,哈佛大學宣布取消本科生的提前錄取招生慣例,因為這個辦法對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家庭的子女不利,富有家庭的子女容易憑藉財力利用提前錄取「搶位」。緊接著開始實施新的獎學金制度。

  以2008至2009學年為例,家庭年收入不足6萬美元的被錄取本科生一律免費上4年大學(包括學費和生活費),這部分學生佔新生總數的1/5。家庭年收入在6萬到18萬美元之間被錄取的本科生,只需拿出其中的1/10支付學費。超過50%的哈佛本科生享受不同數額獎學金,包括家庭年收入20萬美元以上的學生。哈佛大學這一新的獎學金計劃向外國學生開放,包括中國學生。2/3的哈佛學生上學期間都做過兼職工作。

  以一個2008年入校的家庭年收入5萬美元的學生為例:上學年度開支總額為50250美元,父母不必支付一美分。這位學生需象徵性交付1500美元,加上在校兼職工作或者銀行貸款大約2500美元,即可以享受46,250美元獎學金(50250-1500-2500=46,250)。

  2010~2011年度,哈佛大學上學的費用上漲3.8%,達50,724美元,享受獎學金的本科生增加9%,獎學金髮放額達1.58億美元,平均每個學生髮放4萬美元。

  在金融危機使哈佛大學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下,哈佛推出反其道而行之的獎學金計劃,其勇氣可嘉,遠見可察。享受全額獎學金的比例從8%提升到25%,為更多中低收入家庭進入哈佛鋪平道路,這部分學生,將會傾其一生回報母校的慷慨之恩。

(作者 楊玉林 北京哈佛校友會理事)

(責任編輯:admin)

推薦閱讀:

網戀的成功與否的關鍵是什麼
鑒別有錢人不完全指南
《賞賜的恩惠》第1章:成功的定義
《吸引成功的態度》(【美】聞道樂 著)精彩書摘
徐靜蕾:結婚是女人成功標準太奇怪

TAG: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