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均發放248張綠卡 仍對移民有巨大吸引力

中國年均發放248張綠卡 仍對移民有巨大吸引力 2014-05-28 12:13:48 關鍵字>>綠卡中國綠卡中國綠卡年均248張移民中國移民老外外國人移民中國世界移民報告2013

《世界移民報告2013》中文版5月19日在北京發布。該項報告披露,高收入國家向低收入國家移民的數量正在不斷增長,並且這一趨勢愈發明顯,中國正在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國。但中國仍被戲稱為世界上最難拿到綠卡的國家,年均發放量248張。

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

已來華7年、並且娶了一位中國太太,大林健兒(化名)仍然覺得現在中國工作生活不算方便。他告訴記者,如果沒有工作簽證,不太方便,雖然在華有一定規模並且有資格可僱傭外國人的公司可以申請到工作簽證,但其實要求嚴格,例如要求在國外有大學以上學歷,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等等。而且每年辦理工作簽證時需要上交護照,大約有二三十天沒有護照,出行不方便。

「綠卡?」大林健兒搖了搖頭,「中國綠卡更難。」

即便如此,大林健兒仍然認為中國是個有活力的國家,發展迅速,社會變化快,有很多的機會。「而日本已發展到一定程度了,雖然穩定,但沒什麼挑戰性。」這位取得清華大學法學博士的外國人對記者說。

寒春的綠卡

大林健兒說,他覺得在中國更能發揮他所學專業的價值,中國近年來的法律建設很快,法律也不斷修改,但在日本,「憲法沒有修改過,民法也沒有大修過」。

因此,大林健兒從清華畢業後沒有回國,而是留在了中國,目前在專利事務所從事在華日本電子企業的專利維護工作。

實際上,按照2004年頒行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大林健兒算是外國人中比較容易獲得的綠卡的那類人了。該管理辦法規定能獲得在華永久居留權的其中一種情形便是,與中國公民的婚姻關係存續滿5年,並且「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5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9個月且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中國被戲稱為世界上最難拿到綠卡的國家。自2004年實行「綠卡」制度至2011年年底,總共只有4700多張綠卡發放,年均發放量248張,而彼時在華常住的外籍人口已達60萬。

10年多了才幾千張,別的國家一年就是十幾二十幾萬張,美國一年是一百萬張,差距真的很大。」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對記者說。

王輝耀把移民移出的巨大逆差形象地稱為「移民赤字」,今年年初他主編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藍皮書也指出了中國移民赤字巨大這一現象。

「赤字很大,最新數據移入中國的人口現在是80多萬,但移民出去的達到近千萬,多出十多倍都不止。」本世紀前10年里,中國的移民赤字呈擴大趨勢。

與此相映襯的卻是,中國綠卡制度實施10年來極低的綠卡發放率。

在上海工作生活了7年之久的英國人唐大為也曾對媒體抱怨他在中國似乎永遠只能是外國人。一直在跨國公司任高管的他在上海已買房定居、結婚生女,卻每年都要為工作簽證奔忙,此前在香港工作7年他卻能拿到香港永久性居民證。「給人的感覺是,不鼓勵我們留在中國。」

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美國人寒春在中國生活了56年,時年83歲,曾是一名核物理專家,是楊振寧的同學,不過她並沒有享受「國民待遇」多久,於2010年在其89歲時離世。

中國有更多的機會

國際移民組織的《世界移民報告2013》顯示了一個過去一度為人忽略的趨勢:由高收入國家向低收入國家移民(即俗稱的北-南移民)的數量正在不斷增長,並且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報告稱,2010年中國有685775個移民,10年來增長了35%。「中國正在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國。」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向記者提供了他們組織翻譯的《世界移民報告2013》全本,從這份報告中,記者看到,經濟機會是北-南移民的首要動因,「北方國家近期遭受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南方國家中新興經濟體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加大」。

由於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愈發顯得有吸引力,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導致了實際工資的上漲以及對外籍勞動力的更大需求。

此外,吸引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口向中國移動的原因還包括,中國正在迅速成為國際機構設立國際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的主要國家,跨國公司的擴張同樣也導致了移民迴流,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學成歸國人數在持續增加,2011年歸國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出國留學人數的50%。

另外一個引人注意的原因則是,北方國家的人們退休後移居發展中國家,是為了那裡更宜人的氣候和更廉價的生活成本,例如美國人到墨西哥,英國人到南非,日本人到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報告稱,包括海外華僑華人在內的北美洲人也正在被中國的經濟活力以及低成本的生活所吸引。

當然,北-南移民只是一種新興的趨勢,但並不主流。報告顯示,這類移民只佔全球移民問題的3%至6%(約為700至1300萬之間)。

無獨有偶,在去年英國滙豐銀行發布的2013年度移居者調查報告中,中國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移居地,憑藉更高的「經濟收入」和「經歷」得分使綜合排名從第7躍升至首位。

進和出的落差

隨著移民現象在近年來受到的廣泛關注,人們發現,中國的移民赤字並不僅僅表現在數量上。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中國大陸出去的移民,以知識精英和財富精英為主,數量巨大,層次也高。

而移入的人群並不完全對等。據北京一家辦理移民業務的中介公司工作人員透露,在他們接觸的外籍客戶中,對拿到中國綠卡或者入主中國國籍有極大興趣的多數來自發展中國家或地區。

例如前年,據新華網報道,香港自1997年後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共批准了1.2萬多人加入中國國籍,這些申請人的主要原屬國籍,是巴基斯坦、印尼、印度、越南籍和菲律賓等。

《世界移民報告》指出,來自高收入國家的移民能夠帶來人力資本和資金,並能通過分享技術和知識來彌補當地的人才流失。富裕的移民者還能夠刺激當地的服務業、房屋買賣租賃、拉動商品消費。

不過報告也坦承,來自高收入國家的移民帶給移居國的影響不完全是積極的,他們的出現可能導致房地產價格上漲、給原本稀缺的社會保障服務增加負擔、搶佔了當地就業機會等。

來源:法治周末 | 責任編輯:李程
推薦閱讀:

TO 移民二代,為什麼你一定要融入呢?
未來十年內,歐美會掀起新一輪的排華浪潮么?
紐西蘭移民,到底靠不靠譜?
那些移民國外的人怎麼考慮他們後代對中國的認同教育?
TCF口語到底有多奇葩?

TAG:中國 | 移民 | 吸引力 | 吸引 | 引力 | 綠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