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人都愛的《安晚帖》,是如何被他收入囊中的?

住友寬一為第十五代住友吉左衛門的長子,1896年生於大阪,自號無為庵、墨友庄等。

他的父親是住友家的入贅女婿,為主導該家族財團的核心人物。

然而住友寬一卻生來體弱多病,因此未能繼承家業,終其一生沉浸在宗教、音樂和藝術當中,走的是讀書與思索的人生道路。

十五歲前,他都生活在「須磨別邸」內,那是一棟真正的西式洋房,體現了英國家庭教師既有的歐美式生活。別邸中裝飾有許多國內外畫家如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黑田清輝(1866—1924)等人的西洋畫作,可說是當時極其寶貴的能欣賞西畫的場所。或許就是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使住友寬一自然而然很早就對西洋文化有著較深的領會。

後來,住友寬一因升學的緣故搬到東京的麻布區,不過,那時才十多歲的他,因個性內向、敏感纖細,加上身體狀況不好,大多數時間都待在自家靜養,醉心於康德哲學和基督教思想的探究。這樣的他,在二十歲左右竟也能以將近一年的時間遊學美國,飽覽當地文化;也正是在這段時期,他的身心狀態開始好轉。

泉屋博古館(東京分館)

二十五歲以後,住友寬一很快地傾心於佛教與東洋藝術。1925年他搬到鎌倉後,除了贊助臨濟宗瑞泉寺的整修工程,也開始投入書畫、篆刻、陶藝等創作活動。從這時起直到1935年左右的這段時間,也是他最積極從事美術品收藏的時期,起初是日本的洋畫,再來則陸續購入佛畫、佛像、日本近代繪畫,以及古書、陶瓷器和中國繪畫等。對從小隻喜愛音樂的住友寬一來說,宗教無疑是他關注美術的一個契機。不久之後,他的興趣便從基督教美術轉移到佛畫和佛像上。

清 漸江《江山無盡圖卷》

收藏生涯,教學相長

1922年結識岸田劉生

在住友寬一的收藏生涯中,最值得記上一筆的事件,大概就是1922年結識了日後被視為日本近代畫壇代表人物的岸田劉生(1891—1929)。住友寬一深深著迷於岸田劉生的作品,不斷購入他的畫作,而那些也都成為岸田劉生後期的代表作。住友寬一之所以深受吸引,岸田劉生的基督徒身份或許為原因之一,但這段時期的岸田劉生同樣極度沉迷於東洋古美術的收藏。兩人彼此互訪,談論藝術,品評各自的收藏,益發加深了他們在東洋藝術上的造詣。或許,正是岸田劉生對於藝術的熱情、敏銳的感性,以及耿直不矯作的人品,與住友寬一向來孤僻的心產生了共鳴,故而住友寬一如此回憶道:「美術,特別是東洋美術的美好,都是劉生教導給我的。」

岸田劉生《微笑的麗子》1921年 東京國立近代博物館藏

從西洋到東洋,住友寬一的精神閱歷有了很大的轉變。1924年和1927年,他兩度前往中國南方上海、蘇州等地旅行,在接觸當地風光之餘,也與中國書畫家和收藏家相互交流。然而,說起對住友寬一的收藏帶來最大影響的人,自當是桑名鐵城(1864—1938),也就是他這時熱衷投入篆刻藝術的老師。桑名鐵城與住友寬一之父吉左衛門和曾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伯父西園寺公望(1849—1940)都相熟,除了在清末傳入之篆刻新風格的創作上獲得高度評價,也以中國書畫收藏家的身份而聞名,住友寬一很可能從他那裡不斷接觸到出色的明清繪畫收藏和高深的見解。然而,雖說在當時以宋元繪畫為主流的日本中國畫收藏圈內,桑名鐵城的收藏可說是大放異彩,但在熟習近代西洋藝術觀的住友寬一眼中,那些以寫意為尚的明清文人畫毋寧更富有新鮮感。

不久之後,住友寬一便從桑名鐵城那裡繼承了八大山人《安晚帖》,石濤《廬山觀瀑圖》等數件舉世公認最優秀的藏品。其中,桑名鐵城於1927年以滿懷愛惜之情書寫在箱盒上的珍貴題跋仍保存至今,可說是極其罕有的珍貴例子,跋文提到他因禁不住住友寬一一見傾心的熱切期望,只好「不得已割讓」這些作品。

泉屋博古館

明遺民作品成核心收藏

僅此「一」家,心系鑒賞

約莫在這前後,住友寬一又入手了石濤的《黃山八勝畫冊》,可以說,他收藏的核心在此際已然成形。當時,那些在日本尚未受到重視的明代遺民畫家和揚州八怪等人的優秀作品,幾乎都聚集在住友寬一手上,這樣的結果,大概源自他有意識地選擇了那些比什麼都符合自己純粹喜好的作品;或者也可理解為:明代遺民們不求世俗名聲、冷眼旁觀世情變遷的孤高獨行精神,恰與住友寬一自身的處世態度若合符節吧!

1932年,住友寬一搬到了神奈川縣的大磯,之後仍時常往返箱根的山莊,並在戰爭爆發所導致的時局動蕩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從事寫作和讀書。戰亂期間,住友寬一的收藏和藏書遭受輕重不等的損害,於是他在戰後處理完財團解散一事後,便於1952年著手將其收藏的中國繪畫出版為圖錄,直到他1956年因病過世為止,總共出版了《石濤和八大山人》《明末三和尚》等五本畫冊。在這些包含了彩色圖版與黑白珂羅版的精美大型圖錄中,也收錄了一部分局部放大圖和原尺寸大小的落款集等,是一般收藏品圖錄中未見的做法。此外,住友寬一還邀請到東京大學的米澤嘉圃(1906—1993)和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島田修二郎(1907—1994,後來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等優秀的諮詢顧問為圖錄撰文,甚至自己也投入撰稿,針對每一卷畫進行畫家和作品的詳細分析,談論的題材無所不包,從細微筆觸的差異,擴大到與西方各藝術門類的廣泛比較,由此可以得見其收藏之所以形成,實是憑藉著他深刻的洞察力、敏銳的直覺,以及對任何事物均抱持著積極的真摯態度。今日,作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繪畫時期的「明末清初個性派」,之所以能夠在日本得到廣泛的認識,住友寬一實有很大的貢獻。宋代收藏家米芾(1051—1107)曾言,真正的鑒賞家「謂其篤好,遍閱記錄,又復心得,或自能畫,故所收皆精品」。知名藝術史學者鈴木敬即借用此段話來評論住友寬一,謂其「由衷喜愛繪畫,精讀著錄記載,且收藏精品亦不秘藏」,以此總結住友寬一的收藏生涯,實非過言。

住友寬一收藏的名品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八大山人《安晚帖》

大膽表「白」,我本痴狂

八大山人(1626—1705)為明代宗室寧藩的後裔,生於江西南昌。他於明代覆亡、清軍追捕之際出家為僧,五十多歲時佯作痴狂;後來還俗返歸故鄉,過著優遊林下書畫創作的生活。

此套《安晚帖》是由花卉、蔬果、魚鳥、山水等二十開冊頁組成的畫冊。雖是傳統的畫題,但有時以墨塊竭盡填滿畫面,有時又採取大幅留白, 畫中主題經大膽剪裁後,搭配以絕妙平衡的布局,使每一開頁面都呈現嶄新且出人意表的意蘊。還有那些以三白眼瞪視著虛空的小動物們,也充滿詼諧的趣味,雖說從中可以看出明代遺民憂愁和悲憤的傾向,但那種以敏銳的感覺追求純粹造型的態度,令人讚嘆不已。濕潤的墨色、舒展的線條,無一不充滿力量,展現出與自題「安晚」一詞相稱的、超越萬難的自由老境。

◆清·石濤《廬山觀瀑圖》

吟詠仙游之境

石濤(1642—1707)為明宗室後裔,生於廣西桂林。其父靖江王朱亨嘉於明末動亂之際死於兵亂,當時年紀尚小的石濤因被送入佛門出家而保住一命。及長,他廣泛結交文人,遊歷江南各地,從而孕育出獨特的山水畫風。住友寬一無可自拔地喜愛石濤,收集了其三件代表作品,其中《廬山觀瀑圖》即石濤為數不多的大型作品之一,描繪雲海間的知名瀑布與粲然生輝的香爐峰,畫上自題李白詩作《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吟詠廬山此一仙游之境的豐富色彩,正與本圖中前所未見的色彩相應和。而在追記的跋文中,石濤則提到他雖然曾見過好幾幅北宋郭熙的作品,卻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此畫則是他根據過去拜訪廬山的印象,以自身獨特的畫法繪製完成的作品。話雖如此,但從這件作品雄偉的構圖以及重複疊染淡彩(淡墨)的技法,仍能看出對於宋代山水畫的借鑒。

◆清·石濤《黃山八勝畫冊》

心中的奇松、怪岩與雲海

此套《黃山八勝畫冊》描繪黃山的奇松怪岩和千變萬化之雲海景觀。一般通稱那些仰慕黃山、挑戰新山水表現的明末清初畫家為「黃山畫派」,石濤即為其中之翹楚。青年時期,他曾數度拜訪黃山,不過這套畫冊則是他十數年後,在南京根據回憶所描繪的作品,以充滿變化且富幻想性的構圖,表現黃山沿途所見及山中景觀;通過結合實景與虛景之變化,以淡彩表現畫家胸中丘壑。

住友寬一在評論石濤對自然的觀察時,曾將之比作西歐的印象派,而他所收藏的石濤畫作,確實也影響了20世紀前半葉的日本畫家。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石濤《黃山圖卷》

追憶三十年前,拜訪黃山的日子

根據《黃山圖卷》的自跋,可知此件作品是石濤在將近六十歲的某日,參加一位甫自黃山周遊歸來的友人所擺設的酒宴,席上聽其談起當地的勝景,返家之後,石濤遂追憶起三十年前拜訪黃山的經歷,進而完成此幅畫卷。畫中的青鸞、雲門、天都、玉屏、蓮花等黃山諸峰,在皴法和顏色的描繪上均頗富變化,各自的特徵盡顯無遺;然而這些山峰的位置,在石濤的筆下卻有了重新的構圖組合,擴展延伸了現實中無從得見的壯闊全景。還有那些行走在山道上、如同米粒般大小的人們,表情也很豐富,看來就像是被這片莊嚴的天地吸引進來的參觀者呢!

◆清·康熙二年(1663)石溪《報恩寺圖》

莊嚴報恩寺,以此贈摯友

石溪(1612—1673),名髡殘,字介丘,號殘道者,為出身湖南武陵的僧人。身為明代遺民的他,遊歷過許多地方,日後更與漸江、石濤並稱為「明末三和尚」,然而較諸另外兩人,石溪對佛道的修行尤為熱衷。住友寬一或許對這點特別有同感,故而在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中最重視石溪。

報恩寺是位於南京城南方的古寺,為當時佛教的一大中心,石溪的老師覺浪和尚曾任住持,石溪自己也曾在此居住。《報恩寺圖》即是石溪為好友、同時也是贊助此寺重建工程的供養人程正揆(1604—1676)所繪製的作品。圖中仔細描繪了以中央琉璃塔為首的殿堂和佛塔,將實景與虛景巧妙地交織起來,統一成為安定的構圖。用色上,於渴筆鈍墨中夾雜著赭紅和藍色,傳達出此一宗教聖地的莊嚴氛圍。

那兒,還有住友氏的愛藏

住友寬一「收藏精品不秘藏」

住友寬一過世後,其中國繪畫收藏便由其弟—第十六代住友吉左衛門(住友友成,1909—1993)捐贈給泉屋博古館。泉屋博古館建於京都東山風光明媚之地,以前曾是第十五代住友吉左衛門(住友春翠)、亦即住友寬一之父所修建的別墅一角,後於1960年設立博物館,最初用以保存及公開展示住友春翠廣為人知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鏡鑒等美術品收藏。

日後,住友家族又陸續捐贈了約三千件文物,包括中國與日本的繪畫、書跡,以及以茶道用具、文房用品為主的工藝品。泉屋博古館依序向公眾推出青銅器與鏡鑒常設展,以及書畫、工藝特展,2002年更開放東京六本木分館,這種種活動之目的,都是希望能從更多的方面介紹住友收藏的魅力。

泉屋博古館(東京分館)

推薦閱讀:

清血管降血壓的7種蔬菜,人人吃得起,把三高吃回去!
【關注】人人學茶叢書---第一次品白茶就上手
人人都愛她——茉莉
為什麼人人都愛膚白美女?
花開香天外,惹得人人愛

TAG:收入 | 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