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合募配穴治療腑病」 與 「俞原配穴治療臟病」

是導師王富春教授提出來的具有創新性的特定穴配伍理論[1]。按其理論選穴治病,具有臨床療效好、取穴方便、穴位少、患者易接受等特點。筆者在跟師學習期間,老師曾多次運用兩種配穴方法治療臟腑病證,均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結合筆者學習體會將其整理成文,以供針灸同道們參考。  1 合募配穴與俞原配穴  1.1 合募配穴治療腑病  合募配穴之「合」指下合穴而言,又稱「六腑下合」,亦稱「六合穴」,是手足三陽經之氣下合於足三陽經的6個腧穴,包括小腸之下合穴下巨虛(胃經穴)、大腸之下合穴上巨虛(胃經穴)、三焦之下合穴委陽(膀胱經穴)、膀胱之下合穴委中(膀胱經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胃經穴)、膽之下合穴陽陵泉(膽經穴)。其中足三陽經之下合穴與其合穴相同。即《靈樞?本輸》中提出的「六府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其主要分布於下肢膝關節附近,有「上病下取」之意。《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中「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素問?咳論》云:「治腑者,治其合」,說明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證的主要穴位之一。合募配穴之「募」是指五臟六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募穴,又稱「腹募穴」,包括膽募日月、大腸募天樞、心包募膻中、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門、小腸募關元、膀胱募中極、肺募中府、脾募章門、心募巨闕、腎募京門、肝募期門。《難經?六十七難》載:「五臟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明代張世賢《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說「陽病行陰,當從陰引陽,其治在募」。說明募穴屬陰,對六腑病證有著特殊的療效,是治療六腑病的重要腧穴。  合募配穴主要是指將六腑的下合穴與本經的募穴相配[2]。因其特點皆為治療腑病,所以合募配穴是取兩者在主治上的共性,相互協調,增強療效,以治療六腑病證為主的一種配穴方法。下合穴在主治上偏於內腑,重在通降;募穴在主治上亦偏重內腑或陽經的病邪。因此將合募相配,更適於治療腑病、實證、熱證。下合穴位於下肢,其位在下,與臟腑有縱向聯繫;募穴位於胸腹部,其位在上,與臟腑有橫向聯繫,二者相配屬上下近遠配穴。一升一降,升降相合,縱橫協調,氣機通暢,陰陽相續而腑病可除。  1.2 俞原配穴治療臟病  俞原配穴之俞,即「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始見於《靈樞?背腧》,其曰:「肺腧在三焦之間……皆挾背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明代張介賓在《類經》中云:「十二腧皆通於臟氣」;《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又曰:「陰病行陽,當從陽引陰,其治在俞」。說明背俞穴接近內臟,在臨床上皆能反映五髒的盛衰,為治療臟病的重要特定穴之一,包括肺俞、厥陰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腎俞、肝俞、心俞12個腧穴。俞原配穴之原,即「原穴」,又稱「十二原」,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腧穴,包括肺經原穴太淵、大腸經原穴合谷、胃經原穴沖陽、脾經原穴太白、心經原穴神門、小腸經原穴腕骨、膀胱經原穴京骨、腎經原穴太溪、心包經原穴大陵、三焦經原穴陽池、膽經原穴丘墟、肝經原穴太沖。其首載於《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故原穴能反映臟腑及十二經脈病變,進而對疾病的預後轉歸起到了指導意義。因此,臨床上常把原穴作為主治臟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俞原相配是將本經臟腑所屬原穴與其背俞穴相配,取其原穴與背俞穴在主治性能上的共性,以相互協同增強療效的一種配穴法[3]。雖兩者皆可治療臟病,但就其主治性能而言,原穴擅扶正祛邪,以調臟器之實質;俞穴偏調和陰陽,以調臟器之功能。兩者相配功效顯著,對各臟腑之虛實、邪氣之盛衰皆有調節作用。2 臟腑辨證  臟腑辨證是以臟腑學說為基礎,將四診所獲得的證候和體征進行綜合分析,以辨別臟腑病變為目的的一種辨證方法。主要是對病變所在的臟腑部位、性質以及正邪的盛衰作出診斷。它是辨證的基礎與核心。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就十分重視臟腑學說。認為五臟六腑是維繫人之生命的重要器官。如《靈樞?本神》稱:「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靈樞?本藏》云:「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又重點介紹了心、肝、脾、肺、腎、胃、膽、大小腸等不同作用,樸素地提出了人的呼吸、循環、消化、排泄、生殖、免疫等各種功能均和五臟六腑有關,將臟腑辨證分為肺病證治、大腸病證治等十二個病證體系,並將每一病證體系按表裡、寒熱、虛實等不同又分為不同的證型。如心病證治中心血虧虛時,臨床多見面色蒼白,心悸易驚,健忘,失眠或多夢,五心煩熱,盜汗,舌淡或舌紅少津,脈細弱等證;膀胱病證治中膀胱濕熱時,多可見小便頻數而急,短澀不利,尿色或赤黃或混濁或見膿血,或夾雜砂石,陰中灼熱而痛,舌紅、苔黃,脈數等證候。3 合募配穴與俞原配穴在臟腑辨證中的應用  臟腑辨證與合募配穴、俞原配穴之間的聯繫,總體上應屬於辨病辨證與配穴治療上的關係。臟腑辨證是一種指導思想,而合募配穴與俞原配穴則是具體的治療選穴原則。只有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在具體操作中才能得到可靠的臨床療效,只有選擇了正確的配穴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臨床治療時,若能在明確了臟腑辨證的同時,採用正確的合募配穴與俞原配穴的選穴原則治療疾病,定能在臨床中收到較好的療效。如當患者出現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黏不爽,腹痛溏泄,頭重身困腫,苔白膩或舌胖嫩,脈濡緩等癥狀時,根據其癥狀可診斷為寒濕困脾型腹脹。臨床治療中常選脾的背俞穴脾俞、原穴太白為主穴,加減治療。若當患者表現為胃脘冷痛,輕則綿綿不已,重則拘急劇痛,遇寒則甚,得溫則減,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食後作吐,腸鳴漉漉,舌淡苔白滑,脈弦或遲等癥狀,根據臟腑辨證可診斷為胃寒型胃痛,臨床治療中常選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募穴中脘為主穴加減治療。
推薦閱讀:

脊骨治療與瑜珈
李今庸:二陳湯,用好了可以治療這15種病
NEJM評論:急性TIA和小卒中患者雙抗治療減少卒中複發
識破男性不育的常見治療騙局
胸椎小關節紊亂引起胃脘痛及治療方法

TAG: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