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規劃綱要》看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著力點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最近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將改革創新作為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將堅持以人為本作為推進教育改革的戰略主題,著眼於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質量多樣化人才需要與教育培養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良好教育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增強教育活力與體制機制約束的矛盾,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教育體制改革作出了科學謀劃和總體設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創新舉措。

  一、把人才培養體制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核心

  以往的教育改革更多地將重心放在落實教育戰略地位、調動辦學積極性、改革教育管理體制等方面,《教育規劃綱要》強調,人才培養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問題。人才培養特別是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問題不僅是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問題,而且是深刻的體制問題。只有通過解決人才培養的體制性矛盾和障礙,形成新的人才培養體制包括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體制,才能使我們的教育真正成為人才成長的搖籃。

  當前我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育理念陳舊、人才培養模式單一、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方式不適應人才培養要求、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缺乏溝通銜接、社會「唯學歷是舉」的評價機制和用人模式仍很嚴重、應試教育傾向還沒有根本改變等。

  針對這些問題,《教育規劃綱要》從改革觀念、模式、評價制度三方面提出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的思路:一要更新教育觀念,即樹立全面發展觀念、人人成才觀念、多樣化人才觀念、終身學習觀念和系統培養觀念。二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三要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使教育教學評價更加適合人人成才和多樣化人才湧現的要求。《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構建新的人才培養體制的目標,還提出了開展拔尖創新人才改革試點,探索發現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途徑。

  二、把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當前考試招生制度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統一考試模式帶來「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單純依賴高考成績造成選拔標準單一,不同層次、類型的學校使用同一張試卷不利於科學選拔人才,考試內容、形式不利於素質教育的推進,省際入學機會不平等,加分政策不規範,高等學校選拔自主權不夠等。

  我國現有考試招生制度是長期形成的,涉及因素多,情況複雜,社會敏感度強。針對這種情況,《教育規劃綱要》不僅強調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而且強調要把改革的科學性和公平性統一起來,維護考試、招生、錄取各環節的公平,為考生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按照有利於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完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教育規劃綱要》提出,首先是要堅持全國統一的高考制度。目前的高考制度仍然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其次是改革高考制度。探索實行多次考試、社會化考試,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本科和專科入學考試分開設置。第三,在具體招生方式改革上,《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以統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結合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同時採取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破格錄取等多種錄取方式,以適應培養不同人才的需要。

  三、把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

  在學校制度建設上,目前政府對學校管得過多過細,造成各級學校特別是高校辦學自主權沒有落實到位,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以及社會監督和學校自律機制不完善,行政化傾向嚴重。解決這些問題,核心是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主要是明確政府對學校該不該管、該管什麼、如何去管的權責界限;二是學校的內部關係,主要是按照學校的性質、特點和發展需要,依法建立科學高效的內部治理結構。為此,《教育規劃綱要》把現代學校制度的內涵明確為「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首先要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其次,要落實和擴大辦學自主權,減少和規範對學校的行政審批事項。《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依法保障高等學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規定充分行使辦學自主權,通過「完善治理結構、加強章程建設、擴大社會合作、推進專業評價」四個方面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公辦高等學校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探索教授治學的有效途徑。擴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資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辦學、服務社區等方面的自主權。完善中小學學校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引導社區和有關專業人士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等。《教育規劃綱要》特別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傾向,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倡導教育家辦學,制定校長任職資格標準,促進校長專業化。

  四、把辦學體制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動力

  當前我國辦學體制改革總體上還相對滯後,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制度環境還不完善;部分公辦學校缺乏辦學活力;民辦學校法律屬性不清晰,有關扶持政策難以落實;很多民辦學校產權歸屬不清,內部治理機制不健全;部分民辦學校辦學不規範、質量不高,政府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針對這些問題,《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推進辦學體制改革,要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教育活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辦學體制,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教育規劃綱要》把公辦學校辦學體制改革納入了改革的視野,提出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增強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效益為重點,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開展公辦學校聯合辦學、委託管理等試驗,探索公辦學校的多種辦學形式。

  《教育規劃綱要》對我國民辦教育給予了高度評價和新的戰略定位,明確民辦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辦教育,並提出了健全公共財政支持,完善稅收、金融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五、把管理體制改革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基礎

  當前我國教育管理體制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各部門之間教育管理職責許可權交叉、事權與財權不對等,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教育事業的許可權不足;省級政府對區域內教育統籌不夠;政府服務不夠到位、指導不夠;政府職能轉變進程緩慢,政府、學校、社會的關係尚未理順。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在兩個方向上推進改革。在橫向方面,要按照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推進「大部制」,明確教育行政部門的權責;在縱向方面,要進一步明確地方的管理權責,加強省級統籌。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要以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不斷提高公共教育服務水平。明確各級政府管理學校的許可權和職責,明確中央和地方的職權劃分,進一步加大省級政府對區域內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權。改變直接管理學校的單一方式,綜合應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維護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

  六、把經費投入體制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保障

  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是社會各界的共同呼聲,也是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到2012年達到4%,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堅定決心。

  為實現4%目標,《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要求各地根據國家辦學條件基本標準和教育教學基本需要,制定並逐步提高區域內各級學校學生人均經費基本標準和學生人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明確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級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投入體制。非義務教育實行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為保證公共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教育規劃綱要》還提出進一步加大農村、邊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投入,健全國家資助政策體系。同時,提出通過設立高等教育撥款諮詢委員會、建立健全預算管理機制、完善教育經費監管機構職能等措施加強經費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教育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要把堅持改革方向的科學性和改革政策的協調性統一起來,使教育改革與國家總體改革趨勢相符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要堅持試點先行的原則,鼓勵地方和學校開展改革試驗,逐步推廣成功經驗,使教育改革不斷取得新成績。

  (作者: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


推薦閱讀:

從《史記》看項羽與秦楚之際政治體制——基於秦統一政體探索視角下的考察
TFBOYS爆紅,互聯網改造中國造星體制能否複製?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邁向標本兼治 ——二〇一六年黨內監督全覆蓋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綜述本報記者 姜 潔
中國新聞傳播體制三次突破的特點及優化
體制情懷遠比體制更堅不可摧

TAG:教育 | 規劃 | 體制 | 改革 | 教育體制 | 體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