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大古都介紹

一、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 前趙 . 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隋.唐)二、南京:十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三、北京:六朝古都(遼、金、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四、洛陽: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五、開封:七朝古都(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六、杭州:兩朝古都(吳越.南宋)七、安陽:七朝古都(商.曹魏.後趙.前燕.冉魏.東魏.北齊)八、鄭州:三朝古都(黃帝.夏.商.)九、大同:五朝古都(五代.北魏.遼.金.元)十、成都: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漢、成漢、譙蜀、前蜀、後蜀、李蜀、大西)古都歷史

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牆

夏代是中國國家形成的標誌,也是中國都城出現的開端。傳說中的夏都有:二里頭(今洛陽東),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東北)、斟鄩(今河南偃師西南)、帝丘(今河南濮陽西南)、原(今河南濟源西北)、老丘(今河南開封東北)、西河(今河南安陽湯陰東北)等地。分布在豫西潁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晉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區,遷移不定。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發現兩個工程量很大的宮殿建築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遺址、作坊遺址、窖穴和墓葬群,與夏文化時代相當,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公元前16世紀商湯(即湯)滅夏,始建都於南[1]亳(今河南商丘)。其先,商人都城已有過八次遷徙,此後又有六遷,為囂(今河南滎陽東北)、相(今河南內黃東南)、邢(今河南溫縣東北)、庇(今山東鄆城)、奄(今山東曲阜)、殷(今河南安陽)。盤庚遷殷之後,凡二百七十三年,商都未再遷移,直至晚商帝乙二十年(前1065)移處離宮朝歌(今河南淇縣)。殷(安陽)是商代鼎盛時期的國都,為研究中國奴隸社會都城提供了最早而且較為完整的實例。早在3500年前,商城就是商王朝的都邑。

安陽殷墟

那時的青銅冶煉技術和陶瓷業已相當發達。鄭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西周時期,周王將其弟管叔封於此,稱管國。春秋時期,這裡又是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這裡才開始稱鄭州。由於鄭州地處黃河中游,歷史上常受到黃河水災的威脅,致使鄭州經濟發展緩慢。到十七世紀,城牆也只有4.5公里長。二十世紀初,由於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的建成,鄭州成為中國東西、南北大動脈的紐帶,它的經濟地位才逐步開始上升。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在這裡發起。1948年,鄭州解放。1953年撤銷鄭縣建制,將鄭縣並為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周代的都城也經歷了數次遷移,從黃土高原一步步移到渭河谷地,"作邑於豐" (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繼位,以豐京地狹,遷都於灃河東岸的鎬(今西安市斗門鎮),惟留宗廟於豐京,通稱豐鎬,"周王居之,諸侯宗之",故鎬京又稱宗周。西周王朝以鎬京為中心,分封諸侯,發布政令,集各地工匠於此製作,三百年間,是周王朝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都會。武王克商之際,曾"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管、蔡、武庚謀亂,周公東征,為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成王五年營建新邑於洛水北岸,作為東都,稱作"洛邑"(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並於城東營建軍事城堡,監控"頑民",史稱"成周"(今洛陽市東漢魏故城)。洛邑成周因居天下之中,道里均衡,便於四方諸侯入貢。成王自鎬京移居此城,遷九鼎以示國家社稷,使洛邑逐漸成為全國經濟和禮儀祭祀中心,儼然為西周王朝的陪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為犬戎所俘,次年,平王東遷,都於洛邑,稱"王城",改原成周為下都,二城交替為都。周代推行二都制是中國歷代建都史上的一大創舉,多為後世所效法。東周列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帶來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商業的分離,以及人口繁聚,從而促進城市的興起。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爭霸,列國紛紛築城設防,營造都邑,形成一批大大小小諸侯國君居處的列國都城。國都的命運同各諸侯國家的命運緊緊相系,所謂"城破國亡"即此含義。列國都城也有一個選址和遷徙的過程,是各諸侯勢力消長,爭奪更有利於自身發展,欲與外界交往,不安於局促一隅的反映(列國都城見附表)。早期中國都城大多選擇平原內的崗丘或兩種地貌景觀(山地、平原) 的接觸地帶,而且依附於一條河流。夏、商、周三代相繼,又皆屢次遷都,地望雖難確指,卻未曾脫離黃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區,就是早期都城位置的選擇重視肥沃富庶區域之所致。商代後期長期都殷,兩周分別以關中、洛陽盆地為政權中心,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建都史前期以黃河為軸線東西遷擺的格局。秦至北宋的主要都城 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直至公元12世紀初趙宋政權南渡的一千三百多年間,統一政權和統治中國北方較大地區的政權,皆以長安、洛陽、開封或鄴作為都城;建康只在南北分治對立時期作為中國南方政權的都城;大同為中國北方政權的主要都城北魏京都,遼,金陪都,而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割據政權的都城存在的相對時間均不長。這一時期國都的遷移,主要是在中原地區的長安、洛陽、開封、鄴間做東西軸向的擺動。這種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區自然環境和全國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公元8世紀以前中原地區沃野千里,是全國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能為都城提供可靠的經濟倚托。一個政權若能有效地掌握這片地區,就足以控制全國。西安,十三朝古都,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周秦漢隋唐京師所在地,關中盆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阻三面而守,東出足以制內,有扼拊亢背之勢;當來自西北方面的匈奴、突厥和吐蕃先後構成主要威脅時,擇都關中還便於抵禦外侮,向西北開拓疆土,故西漢、隋唐皆定都長安,於制內御外都屢有建樹。關中之不足,在於脫離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黃河下游平原地區,土地有限,物產所出難以滿足京師及西北邊防用度,惟借運河轉漕,勞費不止。唐朝安史之亂以後,河朔聯兵,拒不納賦,京師所需只得取自千里之外的江淮地區,加之長安屢遭兵燹,破敗不堪,作為國都的地位就難維持了。洛陽,曾為13朝古都。伊洛盆地有關河之固,具備憑險以守的建都條件,土地雖不如關中廣袤,卻靠近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黃河下游平原地區,兼有水陸轉輸之便,少有乏糧之憂。隋唐兩代營建洛陽為東都,以居洛為常,被時人戲作"逐糧天子",正是看重洛陽地理適中,便於集聚貢賦。伊洛盆地的優勢還不止於形勝、居中,更主要的是有利於南進,凡有南窺江漢,欲吞諸夏之勢者(如曹氏、拓跋魏),必都洛陽,近代考古發現,夏,商也曾在洛陽建都,偃師二里頭遺址被稱為華夏第一都,偃師商城是商湯滅夏後建立的最早的都城西亳,被譽為夏商斷代的坐標。南京,歷史上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複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安陽(鄴城),地處公元8世紀以前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山東"——太行山以東黃河下游平原地區的中心,雖然無險可守,卻得利於兼備經濟優勢和水陸交通之便,而為那些控制山東地區卻不能掩有整個中國的政權看重,選作首都。自曹操攻滅袁紹、平定北方,離開經營多年的兗州、許昌而都鄴,至公元 580年鄴城被隋文帝楊堅焚毀,鄴作過近一百年北方較大地區政權的首都。若把殷商包括在內,則有三百七十年國都的歷史。鄴亦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權南下的跳板,並與洛都腹背相倚,關係頗為特殊。倚鄴助洛易圖南進,但據鄴也能制洛,以洛制鄴則難矣。魏晉南北朝的歷史多有反映。開封為都始於五代。中晚唐以來,全國經濟重心逐漸由黃河下游移向江南,東北契丹的興起使中原政權的主要邊患不再來自西北,依靠江南物資支撐而又漕運不濟的關中屢遭戰火摧殘,日趨衰落,已喪失擇都條件。於是,以北控燕趙、南通江淮、舟車輻輳、人庶浩繁為優勢的開封遂取代長安、洛陽,成為五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首都。如果包括金朝末年躲避蒙古壓力從中都(今北京市)遷都於此,開封建都歷時二百二十一年。開封之興起主要得利於水陸交通之便,城市盛衰與運河通塞息息相關。開封四野平疇萬里,無險可守,除加強城垣防禦性建設之外,只好悉舉天下之兵宿於畿甸。北宋一代,冗費俱增,國家始終處於積貧積弱之勢,與定都開封,不得不依賴"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政策是分不開的。這一時期,分據一方的地方政權大多以所在州(郡)的治所為國都。如十六國時成漢立國益州,以成都為都城;前涼據有涼州,以姑臧為都。各割據政權一般只設國都而無陪都之制。大同自古就為北方少數所佔兩晉南北朝之際是中國北方各民族大動亂、大遷移的年代。此時的大同,卻因此而繁榮昌盛起來。北魏為鮮卑族拓跋部所建。該部原先生活在長城以北,後來逐步向長城以南發展,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定都平城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對峙時期。此時大同是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和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五代,遼、金、時期大同開始稱作雲州,並成為遼,金西京(陪都)。這時的大同已成為中國北方發達的地區,而且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城市。南宋至清的主要都城 公元12世紀,金兵南下,開封失守,趙宋政權倉惶南遷。幾經奔波,落腳於杭州,升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正式以臨安府為南宋都城,但以"行在" 稱之(見北宋四京與南宋行在)。金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自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遷都原遼南京析津府所在地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大興府。宋金南北對峙,開始了中國歷代建都史以都城位置偏於東部近海地區、南北相互演替的時期。杭州,自吳越錢氏立國定都至南宋滅亡,先後作過兩朝二百餘年的都城。其建都條件既不因位置居中,也無險要地勢可以憑藉,而是由於地處"蘇湖熟、天下足"的全國經濟重心,不愁供給;江南運河的疏鑿使杭州襟江帶河成為東南交通的樞紐,"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加上將台、鳳凰、吳山、萬松嶺等一連串岡阜,居高臨下,提供了營造宮室的理想地址。正是雄厚的經濟力量,竟然使擇都杭州的南宋偏安了一百多年。中國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自中國金朝起成為古代中國首都——中都。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國都,元大都,或稱大都,由於中國皇帝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國的大汗,蒙古文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元大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明朝自成祖後開始對北京進行大規模擴建,清朝在延續明北京城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修繕和擴建。編輯本段陪都制度設輔京、陪都是中國歷代建都史上的重要特點之一。西周於鎬京之外營建東都洛邑,以後歷代繼踵相襲。歷代設立輔京陪都,原因大致有:①作為京都職能的補充,如西周鎬京與洛邑、隋唐長安與洛陽、明代南北二京。②示尊崇興王發祥之基,如唐朝北都晉陽城(今山西太原)、北宋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③南狩避難之地,如唐南京成都府。④中興駐蹕之所,如唐西京鳳翔府。⑤祖陵故里之區,如明中都鳳陽府(今安徽鳳陽)、清留都盛京(今遼寧瀋陽)。⑥按地理方位設東西南北四京四輔,其選擇亦隨首都位置的轉移而變換,如後唐同光元年(923)都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建東京興唐府,以東原府為西京,升鎮州(今河北正定)為真定府,建北都;後又以太原為北都,以洛陽為西京;遷都洛陽以後,又改東京為鄴都。北宋都開封,則以應天府為南京,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大名府為北京,與東京開封府合稱四京。北魏王朝從平城大同遷都洛陽後,尊原國都大同為北都。遼代以臨潢府為上京(今遼寧巴林左旗南)、遼陽府為東京(今遼寧遼陽)、析津府為南京(今北京市西南)、大同府為西京(今山西大同),又建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號稱遼五京。金朝遷中都大興府(今北京)以後,改遼中京為北京,原北宋都城開封為南京,加上京會寧府,西京大同府(今大同),亦稱五京。中國歷史上陪都位置的分布變化受首都位置遷移的影響,京都位置作東西軸向擺動時,陪都亦呈東西對應分布;京都東移近海時,京都同陪都位置常常南北互置,以有所照應。輔京則多環置首都四圍以示拱衛。輔京陪都的出現對所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地方行政區劃的設置與廢離產生一定的影響。編輯本段京都形制早期的中國都城多由祭祀中心發展而來,宮殿、宗廟、祭祀地等王室起居和禮儀建築占城市很大比重,與普通民居、手工作坊錯落有別。宮城有垣,但整個都城並不以有無城垣為標誌。西周開始有都城事先經過規劃設計而後建的記載。成於春秋戰國之際的《周禮·考工記》代表了早期中國都城規劃的設計思想,其中方形城垣,以坐北朝南為宮殿主體,突出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是崇拜天神地母、祭祀祖先的禮制原則與中原地區季風氣候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從而框定了中國歷代都城建築形制的主導方向和原則。春秋戰國時期列國都城軍事防禦色彩突出,普遍夯築近方形的城垣,整個城市內選擇較高地理位置的宮城和郭城兩部分組成。宮城內為國君所居,建有高大的建築群;官署、民居和手工作坊分布在宮城之外的郭城內。秦漢以後,中國都城建築形制逐漸規範化,並向封閉的里坊制方向發展,唐朝前期達到頂峰。這是這一時期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人身依附關係加強,城市商業發展緩慢的結果。兩漢都城以宮殿佔據城市主體,並用圍牆將宮殿、閭里、衙署、武庫、作坊、市場等城市功能區隔離,使整個城市趨於密封,體現了既遵守禮制,又適應帝王政治和生活上的需要。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都城的宮苑偏於城市北部或西北隅,分建宮城、皇城和外郭三重城垣,以加強防衛;民居、官衙、寺觀被局限在皇城以外的郭城內,用高大的坊牆圍成若干封閉的長方形或方形坊區,以助於強化對市民的控制。市肆集中在一二個坊內,由官府統一管理,定時啟閉。整個城市呈現棋盤格狀封閉式的格局。晚唐五代,隨著廣泛實行租佃,人身依附關係鬆弛,城市人口激增。城市民營商業、手工業發展,物資交流頻繁,臨街開店,夜市盛行,新的買賣區出現在官府限定的"市場"以外,這些城市商業活動的加強,開始突破城垣和城牆的限制,從根本上動搖了封閉的坊市制度。北宋都城開封城市平面布局以開放的縱街長巷一改盛行數百年之久的封閉的里坊制,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都城布局形制變革的先聲。開封的宮城位於全城中央,使縱貫全城的中軸線愈加突出。元代大都城的規劃設計雖然第一次實現了《周禮·考工記》"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營建國都的部分原則,但是城市整體布局仍然是北宋以來逐漸出現的開放式街巷制變革的發展與繼續。明清二代都城北京的建築規劃更進一步突出了宮城在整個城市中的中心地位,南北中軸線與宮城前的橫街形成一個"T"字形宮廷廣場,中央官署依次集中在宮城前的中軸線兩側,是王朝時代皇權至上主題思想在都城規劃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而北京城街道和市場的分布,卻又標誌著中國都城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的最終完成。編輯本段參考書目譚其驤:《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歷史教學問題》1982年第1、2期。史念海:《中國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中國古都研究》第2輯,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6。侯仁之:《論北京舊城的改造》,《城市規劃》1984年第3期。葉驍軍、朱士光:《試論中國歷史上陪都制的形成與作用》,《中國古都研究》第3輯,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7。編輯本段古都簡介西安西安 ,古稱長安,又曾稱 鎬京、西都 、 西京 、 大興城 、京兆城 、 奉元城 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最早、歷時最久的城市。先後有西周、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懷帝)、前趙 、 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1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西安是東方世界的文明中心,浩浩千年古都,位居中國古代眾多古都之首。西安與羅馬、雅典、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南京南京 三國時稱為 建鄴 ,是 吳國 的首都。西晉 避司馬業諱,改名為 建康。接續的 東晉 、及 南北朝 的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所以南京亦稱 六朝古都。中華民國也以南京為首都。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裡建都(所以一般南京稱「六朝古都」);南唐、明、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於此。南京被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北京北京古稱燕京,幽州,南京大都。為五朝帝都(燕、金、元、明、清):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治中心。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國的首都。公元1267年,蒙古族忽必烈定都北京,北京成為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蒙古帝國汗國之一的元汗國的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洛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4年自大同遷都至此)、隋、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均以洛陽作國都。司馬光曾說:「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武則即位後,武周遷都洛陽,以避開李唐關隴勢力在長安的影響。洛陽黃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古稱豫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有「四面環山六水併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開封開封是五代十國時期四個中原地區政權——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時稱東京。趙匡胤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後,仍以開封為首都。安陽上古三皇五帝時代,顓頊、帝嚳兩位帝王在安陽境內建都。殷商時期為商都殷墟。漢末以後,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個王朝的都城。杭州在五代十國時期為吳越之首都。金朝滅北宋後,宋徽宗子趙構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臨安的杭州升為臨安府,成為南宋都城。鄭州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於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軒轅之丘指現在鄭州下轄新鄭市,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登封市)。鄭州商城是殷商王朝開國之王成湯的亳都。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商丘早在8700年前的「母系社會」時期,中國氏族聯盟時代伏羲女媧氏政權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陸氏執政的首任帝栗陸氏伏安降生於栗廣之野(今夏邑)並都於此。商丘也是炎黃、燧人氏、神農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國重要的古都,建都時間最早,跨度最長,前後共歷1500多年。約在公元前24世紀,顓頊建都於商丘。帝嚳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今商丘),為商族人的始祖。約公元前16世紀,契的14世孫成湯,滅夏稱商,初都南亳(今虞城谷熟鎮),商丘為商朝的第一個建都地,並先後數次在商丘建都。約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後,周成王封殷商後裔微子啟於商丘,稱宋國,商丘為宋國國都。西漢商丘為漢代最強盛的諸侯國梁國的國都。北宋時期,商丘為應天府南京,位居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在應天府南京(今商丘)即位,商丘成為南宋的開國都城。金哀宗天元元年(1232)十二月遷都歸德府(今商丘)。大同古稱平城,代京,雲中,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國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的馬鋪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今屬朔州界)是楊家將血浴沙場的故址。 五朝古都。代國南都,北魏京都,遼金西京。元初也以大同為西京。[2]成都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成都是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漢、成漢、譙蜀、前蜀、後蜀、李蜀、大西等政權相繼在此建都,唐朝和中華民國時曾作為全國臨時首都而存在。[8]2001年2月8日發現的金沙遺址,已經將成都建城歷史從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過了蘇州,成為中國未變遺址最長久的城市。編輯本段古都並稱真正我們從歷史上理解為已經進入國家的這個時期的都城,已經有217座。既包括傳統的大一統帝國的內地的這些都城,也包括周邊地區的一些地方政權的都城。早期周朝至唐朝有兩都之稱,後來經過《兩都賦》、《兩京賦》的傳播深入人心,即是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明朝的南北兩京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陳橋驛在《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中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1982年,譚其驤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認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安、洛陽、鄴、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這七個首都又可以分為三類: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長安、洛陽和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首都時間較短的有開封和南京;而鄴和杭州則僅作過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譚其驤這裡提出的「七大首都」是其後「七大古都」提法的另一表述。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古都,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推薦閱讀:

十大原因,讓血糖居高不下
髮型像剛剛出蒸籠的十大女星(組圖)
十年中國體壇十大歷史時刻(圖)
中國十大禁片
【中國十大禁片】你看過哪些?

TAG:介紹 | 古都 | 十大 |